明治维新导学案_第1页
明治维新导学案_第2页
明治维新导学案_第3页
明治维新导学案_第4页
明治维新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明治维新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 XX 高中历史第 23 课明治维新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1 1、课前导学 【明确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运用 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 土地改革 殖产兴业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 倡导文明开化文明开化 教育改革 生活西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立新军队改革军制 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基础达标】 一、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 2 / 10 内容 取消幕府的,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1871 年,政府宣布 “” ,由中央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等四种身份。 宣布 “” ,废除武士佩刀和 “ 格杀勿论 ” 的特权。 以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 二、发展新经济 1、措施 币制改革: 1871 年,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土地改革 措施:废除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并以货币支付。 殖产兴业 引进先进的、设备和人才,建立 “ 样板 ” 企业,供私企效3 / 10 的。 建设近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特点: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的发展。 三、倡导 “ 文明开化 ” 1、含义: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 2、表现 派遣学生到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依照欧美国 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 1871 年成立,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进。 四、建立新军队 1、措施 1873 年,开始实行,建立常备军。 建立,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设立,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结果:建立起一支。 3、特点 日本军队称为 “” 。 军人接受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干预。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4 / 10 1、关于下图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指挥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战役中打败幕府军 B.出任日 本第一任内阁首相 c.负责起草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D.曾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2、下列关于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全国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B.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废除藩国,设立府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 D.废藩置县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3、明治维新后,明治政府的军队的突出特点主要包括() 军队由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等机构组成 军部只向天皇负责 所有日本军人要接受武士道教育 运用近代先 进武器装备 A.B.c.D. 4、在 1878 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 10 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5 / 10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5、木户孝允明确指出: “ 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 材料反映明治政府 “ 文明开化 ” 的重点是()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 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6、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 “ 文明开化 ” 政策 7、日本明治维新中的 ” 废藩置县 ” 的 ” 藩 ” 是指() A.天皇的领地 B.将军的领地 c.大名的领地 D.武士的领地 8、 “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 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 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 “ 文明开化 ” 政策 9、明治时期确立了 “ 和魂洋才 ” 的教育原则,对此评价不6 / 10 正确的是() A.有利于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 B.培养了大批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才 c.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D.彻底屏弃了封建教育的因素 10、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同?() A.征兵令的颁布 B.改革币制 c.地税改革 D.日本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 3、课后见功 简明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 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 1873 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四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 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 兵务,开拓朝鲜釜山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 1869 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五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 年征兵告谕 回答: 7 / 10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 “ 朝廷 ” 与各藩关于 “ 奉还 ” 的真正含义。 材料三的含义是什么? 实质是什么? 据材料四,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五中 “ 征兵告谕 ” 有什么影响?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探究:背景材料 材料一 1872 年日本政府以最高行政长官太政官的名义颁布了一份学制令,主旨在于培养 “ 治产昌业 ” 之才,其序文强调建立新型学校和新设学科,普及教育, “ 必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 。 材料二 1880 年,天皇侍讲元田永孚以根据天皇巡视中了解的一些情况,以天皇名义颁布了一个教学圣旨 ,其内容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在小学生中进行传统的 “ 德育 ” 训练,在学堂中悬挂古来的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培养小学生对仁义忠孝产生 “ 自脑髓而发的感觉 ” ;二是批8 / 10 评当时的教学有 “ 高尚的空谈 ” 倾向,在课堂上高谈自由、民主、宪政,对于日后将务农、经商、做官的学生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反而会使一些人自夸学识,轻侮官长;三是多教致用之学,使受教育者长大以后可以谋生、利国。 材料三 问题: 根据材料一,指出倡导 “ 文明开化 ” 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根据相关知识和材料三,回答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 ?如何评价其变革 ? 参考答案 (第 24 课明治政府 ) 1、课前导学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略 9 / 10 2、课堂识真 一、选择题 1 5ABADA6 10cccDB 。 3、课后见功 、 朝廷的含义是先奉还,再由天皇授予;各藩含义是奉还是假,要求重新授予是真。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及租佃关系承认 土地私有。交纳地税表明法律确认土地私有。 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同时为了加强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 实行征兵制,废除武士对军事垄断,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新军成为对外扩张的工具。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思路引领:风俗习惯是指各国各民族在加史发展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本民族心理、志趣、信仰等的反映。风俗习惯有两面性,其变化是社会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西化,有倡导新风俗、革除陈规陋习的积极作用。但是,要 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追求时尚的问题,要把移风易俗和盲目追求时尚区别开来。 答案提示: 培养学会和掌握西方科技的人才 10 / 10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向学生灌输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