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 北京版课 型:略读 教学内容:北京版课改实验教材第八册第24课教材分析:“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名的中国神话故事,脉络比较清晰,具体描述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主要描写了大禹听到的语言、谈话的语气和大禹的心理活动。笔触细腻形象,洋溢着生活情趣,读来感人至深。这篇课文是京版课改实验教材(第八册)中,被安排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的第六单元之中,因此,借助教材编排的特点,力求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孩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只是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的一种教学工具,是与学生交往活动的载体。教师在课前的主要准备任务便是策划如何有效利用这一载体、媒介和工具,是“用教材教”,其重要职能,是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同时,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衔接。教学目标:1.认读13个字。2.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认读13个字,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大禹 滂沱 歌谣 谋面 耽误 袅袅的炊烟 滂沱大雨2.读歌谣,引入新课: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过渡:通过预习,我们可以给题目加一个主语,谁?生:大禹二、初读感知:1.读正确:请你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问题可以自己查看认读字表或者请同学、老师、字典来帮忙。)2.读流利:默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初读课文后进行汇报,简单介绍自己读到的这个故事。点拨:哦,原来课文是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题目的,这可真是一种很好的命题方法呀。课文是怎样引出这个故事的呢?齐读一段。三、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一)学习1自然段:引出故事1.齐读后,师板书:引子拓展:(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点拨:我们在整理资料的时候要抓住主要内容或情节。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相关内容(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搜集资料,以课本内容为材料,向课外延伸,补充课外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是自己对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加工整理再现的过程。)(二)自读2段,总起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使读者开始触摸到大禹公而忘私的心灵。点拨:概括地介绍故事的梗概。(三)学习3-20自然段:品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听到的语言谈话的语气心理活动我的感受一过家门二过家门三过家门2.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4.分角色朗读课文。(1)组内分工,确定角色。(2)组内练习:5.抓知识点,重语言积累,重良好习惯:滂沱大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雨大的词?生:说一说引导:记录在旁边空白处。点拨:注意人物的神态、语气,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描写了大禹听到的语言、谈话的语气和大禹的心理活动,笔触细腻形象,洋溢着生活情趣,读来感人至深。学生通过自学自悟,交流汇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精神。)(四)首尾照应,重现歌谣: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闻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好洪水转家门。(五)语言训练、读写结合:过渡:通过读书与交流,我们对大禹有了更多的了解,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神话传说中的大禹是个怎样的人?认真工整地写在课后2题下边的空白处。提示:1.故事中讲了谁的什么事情?2.通过他的行为你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生:写一写。生:全班交流,师点拨:规范语言表达,要比自己学习时的感受更具体,更真实,更深刻。设计意图:(语文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话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拓展阅读: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大禹治水的传说,请自读语文读本中49 皇帝的传说50 李冰锁孽龙,相信你会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设计意图:注意课内外的结合,介绍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五、布置作业:自己搜集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 三过家门而不入 引子 许多 一个 总起 一去十三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具体 四载 六七年 又三四年结尾 歌谣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二、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4)指导朗读,体会。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三、作业1.近义词2.组词3.抄写比喻句。第三课时一、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二、指导复述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3.指名复述。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