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最棒的玉米 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4.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可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有益的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交流自读体会。(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预设如下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由逐段读文。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课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对学生给予恰当的点拨。(1)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最棒的玉米的自信?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三个句子:一定是最先摘我了,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明天她一定会摘我的。指名读三个句子。教师提问:“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2)是什么原因使最棒的玉米感到伤心和绝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它的这种心情?应该怎样读?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课件出示语段:“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直”、“以为”、“最差”、“一定”、“只有”、“直到”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在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对玉米说的话。)(3)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最棒的玉米有什么表现?对于它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师生共同归纳出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自我安慰-并不灰心-伤心绝望-恢复自信。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很多的,比如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被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四)积累迁移1.在文中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再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自学课后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五)实践活动把最棒的玉米这篇童话改编成你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六)布置作业搜集以树立自信心为主题的文章,并把你喜欢的感人描写摘抄下来。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月光曲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课前准备:为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圈出不理解词语,并尝试解决。教学:导读法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具准备:小黑板 月光曲录音第一课时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读题。介绍贝多芬。提出疑问: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二、初读感知 自主学习1、学生围绕“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自学。2.组织交流。说明:在揭示课题后,学生通过听,了解与月光曲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初步了解传说中月光曲谱成的大概过程。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一)学习27自然段,体会人物情感。创设情境,理解“幽静”,了解贝多芬走近茅屋的原因。说明: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幽静”这一词语的意思,体会作为一个音乐大师,身处这样的意境中,很容易触动创作的思绪。学习兄妹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转述对话的过程中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兄妹俩互相体谅的真情。板书要点,随机指导朗读。指导分角色朗读。根据要点概括对话的大意。说明:课文第3小节作者重点描写穷兄妹俩的对话,这既让贝多芬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又让他感受到兄妹俩之间的真情,这是他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起因。教师抓住这一写作特点,让学生在转述对话、圈画批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揣摩人物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要点信息,简要概括对话的大意,为达成本课时简要概括月光曲谱成经过这一训练目标作铺垫。了解贝多芬走进茅屋后做了哪些事。学生交流。围绕“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深入研读。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组织交流,随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品读盲姑娘的语言,体会她激动的心情,了解她不仅懂音乐而且熟知贝多芬的音乐。随机理解“纯熟”。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己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指导朗读对话。小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原因。说明:教学时,先让学生抓住主要事件整体了解47小节这部份内容,再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在交流中相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由此了解贝多芬弹了一曲后又决定即兴创作一曲的原因,也是事情的发展。(二)感受意境,指导概括。诵第8小节,渲染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出示第9小节,初步感受文中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根据贝多芬的行为线索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4明确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说明: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将学生带入贝多芬创作时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当时正是由于情、景的交融,触发了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初步感受月光曲的意境之后,引导学生简要概括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二、朗读感悟 体会情感 学习810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魅力。出示写景句,理解“清幽”,指导“幽”的书写。播放月光曲音乐,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境,进行个性化的描述。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自读第9小节,用直线划出哥哥想象的内容,尝试读出感受。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交流感受,体会旋律的变化和贝多芬的情感,随机指导朗读。配乐,师生合作朗读,尝试背诵。理解“恬静”,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说明:本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体会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引读第10节描写贝多芬的句子,结合“飞奔”感受贝多芬急切的心情。指导朗读。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说明:在想象写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好一段对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三、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围绕月光曲得名的原因展开讨论。感悟人们赋予月光曲这一“传说”的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