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两小儿辩日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理解古今词语的不同含义学习将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学习古代人民对自然奥秘的探究精神和正确对待知与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反问句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探求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教时安排:一教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文 (2)1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有个问题:长安和太阳哪个更远? 他的理由是:长安尽管远但肉眼看不见,而太阳却时时能见,故为太阳近。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孩子是如何来讨论太阳的问题的?2列子,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原书已亡佚,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注的。这部分的内容丰富复杂,有消极无为、个人享乐的观点,也有包含朴素唯物论和辨证的观点。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人有亡者、杞人忧天、齐人攫金等。二、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4)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直至流利。 3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师生互评。 4全班齐读,力争背诵。(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如此简短的文章,完全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当堂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会背以后对文章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三、自主学习,掌握内容(10) 1四人一组,运用工具书进行讨论式自主学习。若有问题,记下来,全班解决。 2自主发问,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指名进行全文翻译,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译文:孔子到东方去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开始出来时离开人近,正午时却离开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开人远,而正午离开人近。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个车篷,到了正午时却像个圆盘,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还很清凉,到了正午时去像把手伸到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孔子听了也不能够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四 探究课文,理解内涵 (10)1全班讨论:从两小儿的辩斗中,你有哪些启发?(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并思索其中的道理) 2全班讨论:对两小儿所持看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对此是很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积极发表看法,不必强求他们的回答有多少科学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关键要保护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3孔子 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4明白道理:1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 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 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五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5)1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4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六 课外延伸 (9)日喻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眇:盲,瞎。或:有人。扣:同“叩”,敲打。扪:抚摸。揣:抚摸。龠:古乐器,形状像笛。 一个天生的瞎子,从来没有见过太阳是什么样子,他向眼睛好的人询问。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个铜盘。”他敲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听到钟响,便以为是太阳。另外有个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像蜡烛。”他摸了摸蜡烛,记住了它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短笛,就以为是太阳。太阳同钟和短笛相差也够远了,可是瞎子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只是向人家询问得来的。 启示:做学问如果不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只是靠打听别人,随便相信别人,就一定不会深入,不仅失于片面,而且还容易犯错误。学习,不能只空谈理论,而是得自己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受到实际锻炼。七 作业1背诵全文,理解古今词语的不同含义2 翻译全文,有何启示牡丹图沈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一猫。其花披哆(ch)而色燥,此 时花也。 (花瓣张开下垂的样子) (不润泽)猫眼黑睛如线,此 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 (花冠收拢)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附原文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教后记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奔落的雪原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教材分析 奔落的雪原是宗璞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一篇游记,是一篇歌颂磅礴力量和伟大人生的文章。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篇幅较长,并且与一般的游记或写景散文相比,此文虽有作者观赏时的激情,但更多的是内敛心气,冷静思考。因而本文落墨瀑布,着眼人生,使读者在欣赏撼人的瀑布时,也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风光图片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喜欢欣赏自然美景么?那好,下面咱们一起欣赏一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风光图片。要求边欣赏边思考想象,欣赏完后的问题是:面对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什么?(生交流)乘同学们之兴,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宗璞走进气势磅礴的尼加拉大瀑布中,走进奔落的雪原的世界里。 下面,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宗璞,哪位同学查阅到了她的有关资料?(生介绍)感谢这位同学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知识。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雅格调,主要作品: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日记花的话、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等。 收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有关材料: 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它号称世界7大奇景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丰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来观赏的游人。 尼亚加拉河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仅长56公里,却从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横亘着一道石灰岩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 湖水经过河床绝壁上的山羊岛(Coat Island),分隔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形成大小两个瀑布,小瀑布称为美国瀑布 (American Falls),在美国境内,高达55米,瀑布的岸长度328米。大瀑布称为加拿大瀑布或马蹄瀑布 (Horseshoe Falls),形状有如马蹄,在加拿大境内,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不过这两个瀑布的高度和幅宽是随水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两个瀑布的水源来自同一处,可是只有6%的水从美国瀑布流下,其他94%的水是从马蹄瀑布流下。马蹄瀑布的水量大,水冲到河里呈青色,而美国瀑布的水则呈蓝色。马蹄瀑布由于水量大,水从50多米的高处直而冲下,气势有如雷霆万钧,溅起的浪花和水气,有时高达100多米,当阳光灿烂时,便会营造出一座七色彩虹。人稍微站得近些,便会被浪花溅得全身是水,若有大风吹过,水花可及很远,如同下雨,冬天时,瀑布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瀑布便会寂静下来。小瀑布因其极为宽广细致,很像一层新娘的婚纱,又称婚纱瀑布。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与垂直而下的大瀑布大异其趣。因此尼亚加拉瀑布也成为了情侣幽会和新婚夫妇度蜜月的胜地。这两个瀑布虽然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美国,可是两个瀑布都是面向加拿大,如果要一睹瀑布的真面目,都要到加拿大这一边看,或者坐船到瀑布底下的尼亚加拉河才能看得清楚。冲向美国瀑布的那一段尼亚加拉河是由美加两国分享的,河上筑有一座彩虹桥(Rainbow Bridge),这座桥也根据河内边界而划分,一端属于加拿大,一端属美国。游客在桥上分界处,一脚踏一边,可以得意地说:“我同时踏在两国的国土上了!” 二、理顺思路 师:面对这么长的一篇文章,你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答,师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么多问题,我们在这节课中逐一解决。首先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1这是一篇游记,因而我们可以猜测其思路以_为顺序? 师引导移步换景的写法,课件投放“移步换景”的定义。 2整体感知的问题:边读边划出游览时的地点的转换,有困难的同学可与同位合作完成。 交流后出示课件的游览顺序 3学习详略的写法,并理解其作用: 师:作者写了这么多景致,都是平均用墨的吗?哪些内容详? 生交流 师:为什么要详写? 生交流后总结:最能体现主题内容的需要详写 4在写作中你有哪些收获? 师引导朗读详写部分,感受语言美,为后面学习语言做铺垫。 读时,老师配上音乐与画面。 三、学语言 1积累: 同位合作:分工找出并交流你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大声朗读出来。 2运用: 师:积累之后,就需要你学会运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运用?教师想把课文的佳句及同学们的智慧浓缩成一首小诗,诗的题目是:我爱你尼亚加拉大瀑布 课件出示浓缩小诗的格式: 我爱你尼亚加拉大瀑布 我爱你,尼亚加拉大瀑布 爱你、 爱你、 啊,瀑布 你的伟大精神永留我记忆! 3赏析: 课件投放赏析的简单方法及交流的句式。 四、悟人生: 1本文哪些语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2链接生活:你在游览中,面对良辰美景,有过人生感悟么? 师总结:同学们谈的都极好,都有哲学家的风采。一个人只有思想深刻了,他的文章才回深刻了。宗璞的写景散文便如此,我也希望我们同学学了这篇文章后,也能做到这一点。 五、问疑惑 师:陶行知先生说“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