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级劳动保障局2017年工作总结20*年,全局上下认真遵照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解五难、建五网、创五优”民生工程的发展目标,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效能抓落实,牢牢抓住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条主线,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网”和“保障网”,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推进我县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科学、协调发展,为我县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努力。一、20*年工作整体情况(一)城乡一体的“就业网”逐步健全 1、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运转良好。县劳动力市场年初经过扩容,原有的摊位数增加了一倍,进一步完善求职登记、信息发布、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职能,坚持每月定期召开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充分发挥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全年共举办固定场次劳动力交流洽谈会48场,有3161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用工岗位 90587个,有78771名求职者进场应聘,其中有34837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在举办固定场次交流会的同时,还召开城乡统筹就业专场洽谈会、女性就业专场洽谈会、五四青年就业创业专场洽谈会、民营企业专场洽谈会等各种专场交流洽谈会,洽谈效果和社会反响良好。长街、西店、岔路和力洋镇劳动力分市场,运转正常,方便了当地企业就近招工和当地农民就近就业。2、城乡统筹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劳动保障工作被基层党委政府摆上议事日程,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不断健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开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局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加强对服务站的指导、督促和考核,将劳动保障工作逐步向基层延伸,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县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对全县实力工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土地被征用人员进行了劳动力资源调查,摸清了底子。同时对各镇乡、街道分解下达了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年底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开展。3、再就业优惠政策继续落实。今年县政府继续将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工作列为县政府的实事工程。我局认真抓好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共为108名从事个体经营的失业职工实行税费减免优惠,为62名失业职工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186万元,还贷贴息113人,金额18.48万元。同时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大力促进充分就业。全县新增就业岗位6480个,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的108%;通过再就业政策扶持,帮助363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110%,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636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的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内,全县就业局势平稳。4、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消除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工作不断推进。20*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消除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就业服务村村通”、“百名农村经纪人培育”、“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技能低保”三大工程,确保三年内基本消除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本年度,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32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数的104%;完成各镇乡街道的“零转移就业”家庭的摸底调查工作,排摸出零转移就业家庭1551户,有就业愿望和意向的有2108人,占零转移就业人数的76%,共消除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509户,完成年度任务指标数的105%。(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展较大今年以来,县劳动保障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工作部署,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城乡劳动者整体素质和促进就业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两年来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8381人,稳定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10284人,经培训转移就业率在78%以上。去年,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荣获全市二等奖,县劳动保障局被团中央、劳动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县已形成了三大特色就业培训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地制宜、以特色培训和资源优势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基地+加工点”模式;树立特色培训品牌,以“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技术+创业”模式;为当地大量的小家电、小加工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新模式。在各有关单位和镇乡、街道的紧密配合下,今年我局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202期,培训各类人员11091名,培训后的就业率达78%,提高了城乡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和就业本领:其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5080名,完成全年指标数的145%,培训就业率为78%;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330 名,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的102%,培训就业率为80%;培训高技能人才471人,完成全年指标数的135%;开展外来劳动力培训4210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的105%;组织职业技能鉴定6598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数的144%。并重点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低保”工程,出台了宁海县城乡新增劳动力“技能低保”实施方案,目的是确保每位城乡新增劳动力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促使其充分就业:今年共培训初、高中毕业生242名, 退伍军人和军转干部家属160名,大中专毕业生中高级技能培训352名,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人员320名。(三)城乡一体的“保障网” 进一步完善1、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任务已圆满完成。至10月底,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企业达2392家,职工72250人,比上年度末净增4579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15%,完成全年任务力争指标数的102%;参加失业保险单位2032家,职工44754人,比上年度未净增3697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23%;参加医疗保险单位1495家,职工59702人,比上年度末净增6979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27 %,完成全年任务力争指标数93%;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6444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12 %;参加工伤保险单位2508家,职工93900人,比上年底净增29040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97%;参加生育保险单位2190家,职工37001人,比上年底净增27051人,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89%,完成全年任务力争指标数的136%。2、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正常。其中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2亿,基金收缴率达99.6%,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99 %,为1057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2亿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82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05%,为4738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652万元。征缴医疗保险基金1012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03%,支付医疗费5774万元。征缴工伤保险基金975万元,为2282名工伤职工拨付工伤保险待遇901万元。征缴生育保险基金201万元,支出91万元。3、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我局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基础管理,整合服务资源,规范服务流程,优化窗口服务,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4、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进展明显。我局积极实施宁海县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重点将全县范围内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的被征地人员逐年纳入保障范围。今年新增参保人员1283名,目前全县共有118个村的7142人参加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完成全年任务考核指标数的110%,其中享受待遇人数6984人,征缴基金2902万元,支出6594万元。5、新医保政策逐步完善。(1)新的医保暂行规定(县政府第13号令)顺利实施后,出台了新医保政策的配套政策,新增了企业医保门诊统筹和自谋职业者参保政策,我县医保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重点创建诚信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使参保职工能放心看病购药。五月份我局协同财政、物价等部门对全县47家定点医疗机构、6家定点零售药店进行年度考核和信用等级评定,有效地规范其有序运行。(3)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将部分企业军转干部、农婚知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参保的部分企业军转干部有57 人,农婚知青有60人。(4)重大疾病救助金报销上限新调整为30万,并通过招投标将重大疾病救助基金交与大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运作。(5)为消除医保盲区,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下,经过上半年的全面调查、摸底、商讨,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宁海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该政策的出台走在了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劳动保障部门的高度肯定,市委、市政府将我县列为试点单位。目前,整个07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启动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全县44023人城镇居民中有27649人参加医疗保险(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医保15843人),参保覆盖面达63%,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6、农村社会保险平稳运作。农保移交到劳动保障部门后,政策保持稳定,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本年度累计参保人数达61626人,收取农保基金23.8万元,领取及退保养老金支出97.12万元,正常退保901人。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新农保制度实施的前期基础调研工作。一是选取县辖区东、西、北片的力洋、岔路、梅林三个试点镇乡(街道),召开以中老年农村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座谈会,进行摸底调研。二是今年上半年选定梅林街道、长街镇为调研试点,下村进户,进行民意调查。三是通过基层劳动保障站服务平台发放调查表,全面调查我县农村农民情况,掌握了解我县农村年龄结构、人数情况以及农村农民参加养老保障情况、缴费能力、就业状况等情况。据调查,我县55岁以上女性农民有4.5万人,60岁以上男性农民3.6人。经调研和方案测算,初步确定农村农民中女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人员为新农保的重点实施对象。(四)劳动关系进一步得到协调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继续得到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签订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共指导3001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14万人,鉴证13万人;审核新鉴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92家,职工人数达2万人。出台20*年度全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共126只岗位,分为高、中、低三类;建议县政府将我县最低工资调整为750元;核准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企业20家;严格把关、审批了2家企业共招用37名未成年工。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1003件,是上年度受理案件的127%,办理结案806件;完善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为548名伤残职工进行了伤残等级评定。(五)劳动保障执法工作力度继续加大1、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加强了基层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建设,积极开展企业劳资干部培训,对劳动争议注重预防“关口”的前移,全力打造“绿色仲裁”机制,提高了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4.6%,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办结231件,结案率达85.9%,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895万元。基层调解组织调处案件197件,调解标的363万元。2、劳动监察大队以建立预警机制为抓手,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预防劳资纠纷的发生,收到较好成果。全年及时处理职工举报、投诉案件71件,结案率为100%,为133名劳动者追回被无故克扣、拖欠的工资22.5万元,对3030家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完成市局下达指标的101%。(1)开展了五次专项监察活动。一是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以清欠民工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春雨”行动,对58家单位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排摸了文具、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及2053名职工,为382名职工追回被拖欠工资57.35万元;二是今年3月7日至4月6日,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春雷”运动,严厉打击了以职业介绍为幌子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三是今年6月1日至20日,开展劳动用工情况专项督查,排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工时、参加社会保险等情况,共监察了225家企业,涉及职工人数8158人,其中责令11家企业限期改正,要求678人补签劳动合同,勒令企业补发3名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4万元,督促企业为7人办理社会保险,清退了8名童工,对其中涉嫌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的问题予以立案,进一步作出行政处理;四是开展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检查了1359家用人单位,涉及人数46948名,发放劳动保障责令改正指令书11份,补签劳动合同678人,清退童工5名;五是今年6月1日至7月31日,开展建筑企业专项督查,主要检查宁海县建筑业企业欠薪预警办法和“建筑民工维权告示牌”等落实情况。(2)为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提高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我局联合县城建局发文要求施工企业在县内所有的建筑施工现场或生活区域的醒目处必须设立“建筑民工维权告示牌”,并于我局入口处明确告示“劳动者举报投诉指南”和“劳动保障监察办事程序”,指导劳动者采用正当的维权途径。(3)重点推进创建无欠薪镇乡街道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不出现恶性劳资纠纷案件。(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