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六年级科学上册 2.2探索光的路线教案 大象版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 面粗糙程度有关。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教师:下载并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 凸透镜等。 学生:模拟建筑物(纸箱) ,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二、模拟实验。 1、实验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1)演示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学生猜测,大胆假设。 (3)学生实验:我们用弯管吸管能看见日光灯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2、阅读资料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 传播的。 ) (2)知识链接:阅读课文第 17 页。 了解什么是光源。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3)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 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 (墨翟) 三、问题解决 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假设。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 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 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 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3、拓展研究:各种材料反光性能有什么不同? 师生利用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 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 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四、拓展学习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2、作业:请课后收集和查阅有关光传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的资料 1、谈话: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关于光传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教师课件展示:光导纤维、放大镜汇聚光线等。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件把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光导纤维等高科技,以直观的图片 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变光传播路线的新方法。 二、设计方案 1、谈话: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资料,我们怎样解决采光不足的 问题呢?请各小组利用文字、图画或者图结合的方式,分组设计解决方案。 2、交流展示:我们的方案设计好了,请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提出好的建议。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阅读:自主阅读 P28/29 页的科学自助餐。 4、改进方案: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结合科学自助餐里的启示,对自己 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拓展 实验验证我们的方案能否成功。 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科学上册 2.2消化与吸收教案 湘教版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2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3 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科学知识1 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2 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教学准备分组材料: 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一教学导入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2学生回答。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呢?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二活动 咀嚼馒头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交流感受。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5明确:(1)首先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2)唾液可以使干的食品变得湿润,便于食物的下咽。(3)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6阅读指南车信箱:明白:了解到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是唾液中淀粉酶在起作用,它将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让学生懂得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7提问: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如何进行的呢? 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继续学习。三活动 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1过渡:咀嚼后的馒头哪里去了?2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学生掌握食品经过的消化道有: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告之学生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3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找一找我们的消化器官在身体中的位置。4填好教材第25页的填充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过程。2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科学知识1 了解小肠内表面的结构,知道小肠绒毛的作用。教学准备分组材料: 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一教学导入1提问:食品是怎样经过我们的消化道的?2学生回答。3过渡:食物到达胃里之后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阅读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二阅读 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2提问: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3学生谈体会。4教师作好小结,让学生了解胃功能,以及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消化液的概念。三活动 小肠内的吸收1讲解:食物被消化后,就可以被人体吸收了,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小肠中被人体吸收的。让我们来观察显微镜下的小肠绒毛。2用文字或画图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小肠内表面的构造记录下来。 要求:认真观察,准确表述。3汇报。4小结:小肠内壁多褶皱。5质疑:这些褶皱的作用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6模拟教材第27页的实验。 (1)阅读教材,了解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比较两次的测量结果,分析小肠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肘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指南
- 蓄脓性中耳炎护理措施
- 新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 2025关于零售店申请合作的合同示例
- 2025农产品交易拍卖合同书
- 2025产品供应合同协议书
- 2025瓷砖供货合同模板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水库工程)
- 新员工入职人事培训
- 生产管理前准备
- 中国法制史完整版电子课件全套电子教案
- 佛山市顺德区设置户外广告申请表
- 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政协机关考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介绍历史人物于谦
- 《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装技术规程》(NB/T 10087-2018 )
- (高清版)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
- 湖北过早文化
-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 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
- 四川省地图矢量经典模板(可编辑)
- 化学答题卡(A4版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