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_6_第1页
杜甫诗三首_6_第2页
杜甫诗三首_6_第3页
杜甫诗三首_6_第4页
杜甫诗三首_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杜甫诗三首 第五单元第 25 课杜甫诗三首(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杜甫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望岳、春望的字面意思。 2、预习自测( 1)杜甫是代 伟大的主义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都收集在。课文所选的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 “” 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 _、南岳 _和西岳_(注:横线上填山名 ),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的。( 2)2 / 9 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给加粗字注音:岱宗夫如何 决眦入归鸟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解释下面加粗的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浑欲不胜簪 荡胸生曾云 学习过程与方法 3 / 9 学习过程与 方法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 (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二、精讲互动 1、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望岳( 1)望岳全诗中没有 “ 望 ” 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而,时间是从至,并由遥想将来的。(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是哪两句?说说理由。 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在 “ 望 ” 字中,但作者 “ 望 ”的角度各不相同: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而,又由而,视野从到,再由到。( 2)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诗人见了反而垂泪惊心,这是为什么呢? ( 3)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4)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 2)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以及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句子分别是:_ ,4 / 9 _。 2、比较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课堂小结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层,都是切着 “ 望 ” 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 _ _。后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 春望诗前四句写,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含蓄感情。作业布置完成 25 课第二课时预习内容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第 25 课杜甫诗三首(第 2 课时)共 2 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张魏萍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5 / 9 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 2)熟读石壕吏,了解诗歌内容。 2、预习自测:( 1) “ 三吏 ”是指杜甫写的、; “ 三别 ” 是指他写的、; “ 三吏 ”“ 三别 ” 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注音:石壕吏逾墙老妪幽咽邺城戍(戌 x、戊 w,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解释黑体字: 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老妪力虽衰 学习过程与方法 6 / 9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1、朗读石壕吏,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朗读方式:学生自由读,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全班齐读。 2、思考问题,理解诗歌内容:(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7 / 9 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 ( 2)老妇人交代了哪几层意思? (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精讲互动 1、讨论问题,理解诗歌内涵:( 1)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知识链接,谈谈这场战争。知识链 接:公元年,为平息安 (禄山 )史 (思明 )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万围攻安庆绪 (安禄山的儿子 )所占的邺 ( )郡 (现在河南安 阳 ),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 (现在河南孟州市 ),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 2)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为什么不说 “ 征兵 ”“ 招兵 ”“ 点兵 ” 而说 “ 捉人 ” ?为什么夜 间出动? ( 3)从 “ 吏呼一何怒 ” 看出 “ 吏 ” 有着怎样的嘴脸?我们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 “ 吏 ” 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为什么 “ 吏呼一何怒 ” ? ( 4)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有怨有恨,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8 / 9 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 5)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 ( 6)有人读完文章说老妇人致辞的几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 2、请出几位同学表演一个改编了的短剧,同学们点评一下。三、达标训练新安吏 (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 县小更无丁? ” “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 png。 1、解释词义更:次: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 “ 肥男有母送 ” 改为 “ 肥 男父母送 ” 行吗?为什么?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