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1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1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1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1教学反思 教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1教学反思 教科版今天下午,执教了减少丢弃垃圾及重新使用一课。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节课下来,感觉不错。与大家交流,欢迎批评。看了这节课,我感觉,这节课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主要从商品的生产环节来说的,怎样在产品的包装设计等方面能够减少以后可能出现的丢弃;二是从商品在经历正常的使用来说的,怎样重新使用发挥“垃圾”的作用。我觉得,教材这样的设计,从内容上考虑的比较全面,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研究遥不可及和力所不能的事。现实意义不是很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包装盒的观察研究”这一内容,强化了“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环节。对于“包装盒的观察研究”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包装盒,选择教材24页中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讨论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再班级内部进行简单的讨论。对于“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部分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说一说,课本25页中间三幅插图中的物品(包装绳、玻璃瓶、塑料袋)的使用方法;活动二: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面对1.25升的可乐瓶,哪个小组想到的重新使用的方法多;活动三:赛一赛,哪个小组对1.25升的可乐瓶的重新使用最有创意。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三个班级中,在6分钟的时间里,最多的一个小组居然说出了33种对可乐瓶的重新使用的方法,最少的小组也想出了13种重新使用方法。难怪有一位同学情不自禁的说,我冲来没有想到,我们家平时当作废品处理的可乐瓶,居然有这么多的用途。而“赛一赛,哪个小组对1.25升的可乐瓶的重新使用最有创意”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当作放大镜,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制作水钟,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当作沙漏。这一些想法都是学生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曾经经历过的。有的学生提出了更新颖的想法:1.把可乐瓶一分为三,盖子当作桌脚、凳脚的垫子;上半身作为漏斗,下半身稍微加工,作为水瓢;2.把可乐瓶剪了,取其中的一片,可以开锁;3.把弹子放入可乐瓶中,可以当作拉拉队的工具。看来,科学课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教学反思 教科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到这一课,学生已经经历了许多物质变化的过程,看到了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教材开头,提出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呢?激起学生回忆做过的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归纳这些产生的现象,寻找证据证实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第一部分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由于实验室缺少硫酸铜,迫使我停了几节课,而改上第四单元,直到我到化学用品店里买到了硫酸铜。在前面两个班的教学中,有点偷懒的心思,我只是在投影上演示了这个实验,并且通过屏幕让学生观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发现这样做有不少问题:学生并不能看清楚变化的细节,对覆盖在表面上的这层物质的认识也是无花八门,最后让我不得不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告诉了他们这是铜,进而判断这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是有问题的。两个班教完后,我改变了策略,耐心地准备材料,用瓶子配置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了前面学习到的各种变化以及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接着让学生观察了硫酸铜晶体和铁钉的特征。当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呢?三个班的教学后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这些猜想一方面直接来自与书本,一方面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给予合理的猜测。)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书本上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我让学生将铁钉放置在溶液中3、4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并且这种暗红色会随着时间逐渐变的更暗,几乎看不出红色。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中并没有能够看出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一点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把生锈的铁放置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时铁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已经被我吊起来了,他们有些急切想知道,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我拿出一根粗的导线,把它拨开,用砂皮打磨掉表面上的绝缘漆后,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和导线的颜色做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铜。这部分铜从何而来,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迅速地知道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块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作手,如果溶质中铜的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接着,我拿好放置比较久的铁钉和硫酸铜的溶液,蓝色基本上变成了绿色。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认识知道了的确时间久了后,颜色确实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如何让学生理解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和解释溶液颜色是否有变化是最困难的。毕竟自己配置的溶液学生还是有一些不信服,我想:能否改变铁钉这个材料,让表面积更大的铁片做实验,在短时间里观察完铁钉的明显变化后,再放置在溶液中,到下课前再去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