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物态变化_第1页
专题11 物态变化_第2页
专题11 物态变化_第3页
专题11 物态变化_第4页
专题11 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 11 物态变化 考点一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由 固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叫熔 化,物质由 液态 变为 固态 的过程叫凝固。熔化过程要 吸 热,凝固过程要 放 热。 2 固体分为 晶体 和 非晶体 两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不变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如冰、海波、石英、水晶及各种金属。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 升高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 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相同 。 4 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 熔点 ,能继续 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 凝固点 ,能继续 放热 。 5 冰的熔点是 0 。 考点二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有 蒸发 和 沸腾 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 液体表面 、 缓慢 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 一定温度 下,在液体 内部 和 表面 同时进行的 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点 ,其高低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高 。 3 沸腾的条件: ( 1 ) 温度达到 沸点 ; ( 2 ) 能继续 吸热 。 4 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 。 两种方式的异同点如下表: 沸 腾 蒸 发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液体内部和表 面同时发生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温度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进行 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剧烈程度 剧烈的汽化现 象 缓慢的汽化现象 温度变化 液体温度不变 液体温度降低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 都要吸热 5. 影 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1) 液体 温度 的高低; ( 2) 液体 表面积 的大小; ( 3) 液面上方 空气流动 的快慢。蒸发有 制冷 作用。 6 物质由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 1) 降低温度 , ( 2) 压缩体积 。 例 1 (2013温州 )最近 , 自然 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氧化铁的 “ 绿色炼铁 ” 技术 。 电解之前需要加热固态氧化铁 , 使其变为液态 , 这一物态变化是 ( ) A 汽化 B 凝固 C 熔化 D 液化 解析: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 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 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 固态的氧化铁加热变成液态 , 属于熔化 , 故选 C。 答案: C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 , 属于凝固的是 ( ) A 铁块熔成铁水 B 湿衣服晾干 C 河水结成冰 D 沸水上方出现 “ 白气 ” 答案: C 例 2 (2013嘉兴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 , 可采用如图所示的 “ 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 。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 , 产生大量水蒸气 , 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 , 收集即可 。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先汽化 , 后液化 B 先沸腾 , 后凝固 C 先液化 , 后汽化 D 先蒸发 , 后沸腾 解析: 本题以海水淡化为载体考查物态变化 。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 , 海水应先变成水蒸气 (由液态变为气态 汽化 ), 然后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形成水珠 (由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 ), A符合题意 。 答案: A 2013年以来 , 阴天 、 雨天轮番上阵 。 温州市气象台提供的数据显示 , 1月份的下雨天数有 21天 ,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雨量最多的月份 。 2月份没有一天出现晴天 , 而室内外瓷砖上经常直冒 “ 汗珠 ” 。 形成 “ 汗珠 ” 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答案: C 例 3 (2013义乌 )夏天打开冰箱 , 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 “ 白气 ” 。 下列事例中 , 物态变化方式与 “ 白气 ”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 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 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 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 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解析: 冰箱里冲出的 “ 白气 ”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箱附近温度较低的空气时 , 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 。 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是汽化现象;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 牛奶由液态变为固态 , 是凝固现象;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是冰在饮料中熔化吸热 。 故选 C。 答案: C 下列事例中 , 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 、 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四周扫开 答案: B 例 4 (2013烟台 )在 “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 的实验中 , 某小组设计如图 1中甲 、 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 (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 。 _ (2)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 2所示的坐标中绘出 “ 温度 时间 ” 的图象 。 该物质是 _(选填 “ 晶体 ” 或 “ 非晶体 ” )。 若是晶体其熔点是 _。 解析: 本题考查固体的熔化规律 。 (1)甲方案用水间接加热 , 固体受热均匀 , 但加热时间较长;乙方案加热时间较短 , 但固体受热不均匀 , 容易发生过热现象 。 所以甲方案较乙方案好一些 。 (2)根据测量数据 , 在图中描点作图 。 第 6分钟温度偏低 , 说明此温度读数错误 。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 温度保持 48 不变 , 应为晶体 , 其熔点为 48 。 答案: (1)甲方案用水间接加热 , 固体受热均匀 , 但加热时间较长;乙方案加热时间较短 , 但固体受热不均匀 ,容易发生过热现象 。 所以甲方案较乙方案好一些 。 (2)如图所示 晶体 48 方法总结: 晶体的凝固图象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呈降温趋势 , 其中正在凝固的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 , 有一水平线段;晶体的熔化图象整体上随时间的增加呈升温趋势 , 其中正在熔化的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 , 有一水平线段;对于同一种晶体来说 , 两个过程中的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是一样的 , 是这种晶体的熔点 (凝固点 )。 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 , 时间足够长 ,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答案: C 专题训练 11 一 、 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 共 36分 ) 1 摄氏温标规定 , 在标准大气压下 , 沸水的温度为( ) A 120 B 100 C 90 D 80 答案: B 2 如图所示 , 是一支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 。 下列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 它的示数是 28 B 它的分度值是 0.1 C 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答案: D 3. (2013济宁 )在严寒的冬季 , 小满到滑雪场滑雪 , 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 ,不断将水吸入 , 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 “ 白雾 ” ,而在 “ 白雾 ” 下方 , 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 “ 白雪 ” , 如图所示 。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 , 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凝固 B 凝华 C 升华 D 液化 答案: A 4 如图所示 , 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 A 在 BC段物质处于液态 B 第 10 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 这种物质是晶体 , 其熔点是 48 D BC段物质温度不变 , 说明没有吸热 答案: C 5 (2013丽水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 “ 熄火加油 ”“ 禁止抽烟 ”“ 不要使用手机 ” 等 。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 , 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液化 B 汽化 C 熔化 D 凝固 答案: B 6 (2012嘉兴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 , 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 , 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 , 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 A 温度 B 熔点 C 沸点 D 凝固点 答案: C 7 (2012嘉兴 )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中 ,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的要求 ,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 你认为该 决定 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 A 夏季不低于 26 , 冬季不高于 20 B 夏季不高于 26 , 冬季不低于 20 C 夏季不低于 26 , 冬季不低于 20 D 夏季不高于 26 , 冬季不高于 20 答案: A 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海波熔化过程中,某同学描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0至 5 min内海波的温度不断升高 , 说明海波的熔点不断升高 B 5 min至 10 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 , 海波的内能不变 C 5 min至 10 min内海波的温度不变 , 但海波在这段时间内仍然在吸热 D 10 min以后海波已全部变成气态 , 温度进一步升高 答案: C 9 (2013常州 )2013年 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 , 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 1 064.6 , 铱的熔点是 2 443.0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 A 加热至 1 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 加热至 1 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 加热至 2 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 加热至 3 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解析: 黄金的熔点是 1 064.6 , 铱的熔点是 2 443.0 ,将黄金制品加热至 1 065.0 , 黄金全部熔化为液体 , 但铱仍然是固体 , 所以可用来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 ,B选项正确;加热至 1 064.0 , 黄金和铱都不熔化 , 仍是固体 , 无法区分 , A选项错误;加热至 2 444.0 和 3 507.6 , 黄金和铱都处于液态 , 也无法区分 , C、 D选项错误 。 故选 B。 答案 : B 10. (2013 重庆 )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 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 T恤衫 , 如图所示 。 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 , 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A 液化 B 熔化 C 升华 D 汽化 解析: 汗液从人体由液态变成气态 , 发生汽化现象 , 汽化吸热 , 因此起到降低人体温度的作用 。 答案: D 11 (2013临沂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吸热的是 ( ) A 游泳结束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B 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 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 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解析: 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 是水的汽化吸热 , A不符合题意;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 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 , B符合题意;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 C不符合题意;向地上洒水降低环境温度 , 会使周围更凉快 , 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 ,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12. (2013福州 )仲夏清晨 , 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 ,如图所示 。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 A 熔化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 解析: 由题意可知 , 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而形成的;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 故选D。 答案: D 二 、 简答题 (每空 3分 , 第 19题 4分 , 共 43分 ) 13 (2013宁波 )某校科技节上 , 老师将液氮 “ 倒 ” 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 , 由于液氮迅速汽化并_热量 , 超导物质降温后变为超导体 , 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 。 解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 此过程会吸收热量 。 答案: 吸收 14 (2012湖州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 晾毛巾也蕴涵着许多科学知识:如图的裤架有 4个夹子 , 其中一个夹子已经夹住了毛巾的一个角 , 为使毛巾尽快晾干应尽量展开 ,是因为液体 _越大 , 蒸发越快 。 解析: 本题是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题目 。 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 答案: 表面积 15 (2012绍兴 )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 , 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 , 分布在地下二千多口的 100米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 18 的百米地下水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 。夏天 , 系统将地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 ,放热 、 降温后回到地上 , 降低中心的温度 , 循环进行;冬天 , 则相反 , 提高中心内的温度 , 达到 “ 冬暖夏凉 ” ,又节能的效果 。 (1)打 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 , 熔点高 , 是一种 _(选填 “ 晶体 ” 或 “ 非晶体 ” )。 (2)热交换系统是通过 _(选填 “ 做功 ” 或 “ 热传递 ” )方式改变内能的 。 (3)卫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热管温控技术 , 利用液体在高温端汽化 , 在低温端液化 , 这样反复工作 , 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 。 液体汽化需要 _(选填 “ 吸收 ” 或“ 放出 ” )热量 。 解析: 本题为信息给予题 , 以奥体中心建设为载体 , 考查物态变化及内能改变的方式 。 (1)金刚石有固定的熔点 ,属于晶体; (2)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