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_第1页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_第2页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_第3页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_第4页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浅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摘要:近二十年来关于幼儿说谎的研究一直是学前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将从幼儿说谎的界定、类型和原因等方面进行综述,让父母学会区分孩子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待孩子说谎时,家长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既要教育孩子也要从自身方面探讨,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教育性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教育在我家中说道:“ 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 ” 近几年来,儿童说谎行为已经成为儿童心理认 知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20 世纪初,皮亚杰就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对儿童说谎行为及其道德判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许多家长都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小小年纪就会说谎,于是家长产生了畏惧心理,担心孩子会变坏,甚至将孩子认定为品德有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儿童说谎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它伴随着儿童个体的成长,可以说个体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过程。面对儿童说谎行为不易杜2 / 8 绝,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愈演愈烈之势的问题,家长应持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儿童说谎的 本质与心理。本文将分析儿童说谎的类型和原因,最后系统论述针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措施,让家长深入了解如何对待儿童说谎行为,使儿童健康的成长。 一、说谎的界定 说谎指的是说不符合事实的假话,故意欺骗他人、误导他人,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误区的行为。至今为止,许多研究者对于说谎都持不同的看法,界定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概括来说,说谎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它确实是假话;( 2)传递者明确知道是假的内容;( 3)传递者希望接受者认为是真的内容。西班牙学者 masip 等人对说谎概念的界定则比较符合这三个要素,即 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 二、说谎的类型与原因 一般家长都会认为孩子说谎是变坏的前兆,说谎是孩子思想道德方面出了问题,其实并不全是这样,说谎也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种,这就需要家长学会科学的看待。 (一)无意的说谎行为 无意说谎一般发生在三岁以下。皮亚杰认为前道德阶段( 0-3 岁)时,儿童的思维大部分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0-23 / 8 岁),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在认知 上出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偶尔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认知不守恒等。在这一时期, 2 岁左右的孩子就出现了撒谎的行为,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无意识的行为,并不想操纵他人的信念。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幼儿想象力丰富,但是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完善,不能把自己内心想象的事物和实际存在的事物清楚地区分开来,所以常常将想象的事当作现实,并结合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故事。例如,老师问幼儿: “ 周末有没有去哪里玩呀? ” 幼儿会说: “ 周末我去了游乐园玩滑滑梯、旋转木马,还吃了好多好吃 的东西。 ”而事实上呢,他根本就没有出去玩。这样的情形可能是由于幼儿以前见过或听别人说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造成了所谓的 “ 说谎 ” 。有时,这也是幼儿想法的流露,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2.理解性的心理错觉。幼儿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有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例如,幼儿做错事,老师说: “ 你做错事是不对的,但是你只要改过,就还是好孩子。 ” 幼儿听到 “ 好孩子 ” 一词,回到家就跟家长说: “ 老师今天表扬我是好孩子。 ” 3.概念模糊,表达能力欠佳,叙述有出入。幼儿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理解困难,不易记忆。例如,老师问 幼儿: “ 什4 / 8 么时候放过风筝? ” 幼儿回答: “ 前天放的风筝。 ” 而实际上那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而不是 “ 前天 ” ,他把 “ 过去的日子 ” 都叫做 “ 前天 ” 。 (二)有意的说谎行为 三岁以后基本是有意说谎。皮亚杰认为在他律道德阶段( 3-7 岁),幼儿会自然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想象来歪曲客观现实,只考虑行为的直接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撒谎是行为结果的驱使。在自律道德阶段( 7-12 岁),幼儿的撒谎行为,可能是由不良的动机驱使的,是有意蓄谋的。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1.幼儿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避免受罚而说谎。这种观点 来自于伯特兰罗素的 “ 恐惧说 ” 。有些家长对幼儿设定各种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当幼儿犯错的时候,对其严加责备,训斥打骂孩子。而这时幼儿已有了自我防御的意识,所以慢慢地当孩子犯了什么过失的时候,害怕成人的批评与纠正,内心就会受到一种压迫感,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说谎是逃避惩罚的一种方式。例如,幼儿把新买的玩具弄坏了,害怕被责骂,于是家长询问的时候就说是隔壁的小伙伴弄坏的。 2.幼儿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而说谎。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得到过多的溺爱和称赞,以自我为5 / 8 中心的现象非常严重,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好,于是慢慢地滋生了虚荣心。例如,隔壁的小伙伴有个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羡慕不已,幼儿就会跟别人说: “ 我家也有一个这样的玩具,而且比这个更好玩。 ” 这就是虚荣心在作祟。 3.幼儿为了取悦他人,得到奖励和表扬而说谎。很多家长为了鼓励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喜欢用物质奖励来刺激幼儿。所以幼儿就会编造一些谎言来满足自己对奖品的渴望。例如,妈妈对幼儿说: “ 如果你在幼儿园表现好,这个星期就带你去游乐园。 ” 实际上幼儿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但是他对妈妈说: “ 老师表扬我,说我是好孩子。 ” 4.成人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一些不诚实行为。幼儿喜欢模仿成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他们是孩子心中的权威人物,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例如,有些家长因为孩子不想去上学或者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旅游,就向学校请假说孩子感冒了不能去幼儿园。还有很多家长都有说话不算数,答应孩子的事不能兑现的现象。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父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为孩子以后说谎设下 了模板。 三、针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措施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 幼儿说谎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要分清幼儿属于哪种说谎类型,家长不能就此断定孩子说谎而批评孩子。如果是6 / 8 无意说谎,那么家长就不必担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幼儿的这种说谎行为自然就会好转。在此期间,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通过说谎透露自己心中愿望与想法的时候,家长要尽可能的满足。如果是有意说谎,那么家长要引起重视,既要正确教育幼儿、纠正幼儿平时的行为,也要从自身方面寻找问题。 (二)创建轻松民 主的家庭氛围、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切勿以惩罚相威胁。首先家长要信任孩子,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就断定是孩子的错,要学会尊重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千万不要“ 一棍子打死 ” ,恶语相伤、态度粗暴,而是要循循善诱地给他讲道理,帮助他一起改正,这样孩子才会对成人有信任感,才肯讲出真话来,承认自己的过错。 (三)科学的教养幼儿,不过于溺爱,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虚荣心,幼儿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让幼儿 的虚荣心恣意扩大,就会使幼儿日后撒更大的谎,甚至走上欺诈犯罪的道路。所以当孩子做得不对时,应坚定地对其说不,不能过分溺爱他们,该批评的时候就该批评。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和否定中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正确地认识自我。 7 / 8 (四)奖惩要适度、要得当。 奖励和表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可以使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自信和上进心。但是过多的奖励和表扬则会适得其反,使孩子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甚至还会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品质。适当的批评惩罚则是为了纠正和防止孩子不良心理 行为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如果批评惩罚不当,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的言行举止经常会被孩子模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错事的时候也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并改正,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个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