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全套图纸).pdf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全套图纸).pdf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全套图纸).pdf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全套图纸).pdf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全套图纸).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轴承盖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专专 业:业: 数控技术数控技术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起讫日期起讫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年年 月月 日日 摘摘 要要 本篇毕业设计主要针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及编程的介绍, 对轴承盖零件进行工艺性 分析,包括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制定,还包括各零件的程序的手工编制。 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轴承盖零件的工艺分析和零件的手工程序编制。 并在轴承盖零 件的手工编程用到了 G01 直线插补下令、G02/G03 圆弧插补指令;G81 钻孔;M98 调 用子程序指令等。 比如毛坯造出, 机器加工处理, 热处理, 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拟定工艺过程当中,要肯定轴承盖各工序的安设和该工步必要的工步,机床的进给 量和该加工工序的机床,机床的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跟切削的深度。 关键词关键词:轴承盖手工编程,指令,数控加工,轴承盖工艺规程,定位误差,轴承盖 加工余量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论 . 5 1.1 数控机床的组成 . 6 第二章 加工和数控工艺知识 . 7 2.1 轴承盖零件分析 . 8 2.2 刀具、量具的选择 . 9 2.3 确定毛坯的制作形式 . 10 2.4 编制加工工艺 . 10 2.5 工艺规程的设计 . 11 2.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1 2.6.1 粗铣和精铣上平面 . 11 2.6.2 粗铣和精铣底平面 . 12 2.6.3 粗镗和精镗120 孔 . 12 2.6.4 粗镗和精镗130 孔 . 12 2.6.5 钻、攻 M30 螺孔 . 12 2.6.6 钻、扩 2-26 通孔 . 12 第三章 工件的手动编程 . 12 3.1 数控编程的定义及分类 . 14 3.1.1 数控编程的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数控编程的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编程方法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编程原点的确定 . 21 3.3 零件造型及加工 . 23 3.4 主要加工工序程序清单 . 24 第四章 底面铣面夹具设计 . 24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25 4.2 定位元件的设计 . 26 4.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 27 4.4 定位误差分析 . 28 4.5 对刀块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夹紧装置的设计 . 30 4.7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31 总结 . 32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34 第一章 绪论 1.1 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组成 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加 工程序、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机床主轴和其他辅助的装置。下面分别对各组成 部分的基本工作过程进行简要的说明。 1)采用具有高硬度的、高抗震性及较小热变形的机床新结构。通常用提高结构系统 的静刚度、增加阻尼、调整结构件质量和固有频率等方法来提高机床主机的刚度和抗 震性,使机床主体能适应数控机床连续自动地进行切削加工的需要。采取改善机床结 构布局、减少发热、控制温升及采用热位移补偿等措施,可减少热变形对机床主机的 影响。 2)广泛采用高性能的主轴伺服驱动和进给伺服驱动装置,使数控机床的传动链缩短, 简化了机床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 3)采用高传动效率、高精度、无间隙的传动装置和运动部件,如滚珠丝杠螺母副、 塑料滑动导轨、直线滚动导轨、静压导轨等。数控机床辅助装置辅助装置是保证充分 发挥数控机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装置,常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气动、液压装置,排屑 装置,冷却、润滑装置,回转工作台和数控分度头,防护,照明等各种辅助装置。 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系统、数控装置系统、数控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 主机组成,如图 1-2: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存贮数控加工所需要的全部动作和刀具相对于工作位置信息的媒介物, 它记载着加工零件的加工程序。常用的有穿孔带、穿孔卡片、磁带和磁盘等。 数控装置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 1- 3: 图 1-3 数控装置的基本组成 程序编制的一般步骤:图 1-4 表示的零件图到成品的全过程,虚线框图中即为程 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 图 1-4 零件图到成品的全过程 用于对坐标轴(或工作台)实际位置的测量,7 位坐标轴或执行机构的测量装置 并反反馈到控制系统或伺服系统,形成全封闭控制。后者用以对驱动电机轴位置检测 并反馈到数控系统或伺服系统形成半闭环控制若不需要检测装置到形成开环控制。 开环系统简单,易于控制,但精度差,低速不平稳,变速扭矩小,一半用于倾覆 在变化不太大或经济型数控机床上。 全闭环系统适用于具有传动部件精度高,性能稳定,使用过程温度差变化不大的 高精度数控机床。 第二章加工和数控工艺知识第二章加工和数控工艺知识 2.1 轴承盖零件的分析轴承盖零件的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为铸造零件,采用先砂型铸造工件后,上下面及四周铣 光后再进行正式上数控机床加工,材料为 HT150 铸件。 上下面与四周铣可以在普通铣床上完成,数控铣为后续粗精加工的工序。要求, 由于获得加工方法有铣 170mm。 2.2 刀具、量具的选择刀具、量具的选择 由图样分析,该图样需要数铣的轮廓我们在铣轮廓时选用20mm 立铣刀。M30 的孔采用先钻孔后攻丝孔,可以选选择中心钻,选择 A4 中心钻头,接着钻孔选择 28 钻头,攻丝选择 M30 的丝攻。量具可选用 0-150mm 为 75-100mm 的测量游标卡尺, 外径千分尺,游标深度卡尺等。 2.3 确定毛坯的制作形式确定毛坯的制作形式 毛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零件的力学性能 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毛坯制造形式,其力学性能有所 不同。铸件的强度。压力浇注和压力浇注的铸件,金属型浇注的铸件,砂型浇注的铸 件依次递减;钢质零件的铸造毛坯,其力学性能高于钢质棒料和铸钢件。 ( 2) 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形轮廓 形状复杂、 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可采用锻钢件。 形状复杂和壁薄的毛坯不宜采用金属型锻造。尺寸较大的毛坯,不宜采用模锻、压铸 和精铸,多采用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外形复杂较小的零件宜采用精密的锻造方式, 以免机械加工。其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宜采用棒料,相差较大时宜采用锻件。 (3)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 生产纲领大时宜采用高精度与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 方式,生产纲领小时,宜采用设备投资小的毛坯制造方法。 (4)现场生产条件和发展 应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 该零件的材料为铸铁,考虑到零件的形式及结构较为简单,所受的冲击力不大, 且是大批生产,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1.31,选择铸造中的翻砂铸 造。其强度 b =145MPa,硬度为 160180HBS。 2.4 编制加工工艺编制加工工艺 2.4.1 手动加工上表面或者四周平面手动加工上表面或者四周平面 安装 mm90 的内孔镗刀并对刀,设置刀具参数,粗镗孔,留 0. 2.4.2 铣外凸台轮廓和内凸台轮廓铣外凸台轮廓和内凸台轮廓 1)粗铣上、下部轮廓面。 2)精铣上、下部轮廓面。 2.4.3 钻、攻钻、攻 2M8 螺纹中间螺纹中间 M30 孔及旁边孔及旁边 2- 26 孔。孔。 1)安装 mm28 钻头,设定钻头参数,钻、攻中间 M30 螺纹孔 2)安装 mm24 钻头,设定好主轴转速,扩孔至尺寸。 3)实测工件外轮廓尺寸,调整刀具参数,精铣至工艺要求。 2.4.4 确定安装定位方案确定安装定位方案 选择工作台作为定位面,侧面作为夹紧平面,首先手动铣削底面,精加工到基准 面后,再以机用平口钳定位,用百分表将机用平口钳的固定钳口侧面找正放平,然后 在钳口处利用标准块垫平,一定要考虑垫铁与加工部位是否干涉,铣面时不要铣到 mm50 凸台。 2.4.5 背吃刀量背吃刀量 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件和刀具的原始不同轴。在允许的条件下,最好一次性切除 余量,以提高加工效率,这里选择一次切除余量(即 5.0mm) 2.4.6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 n 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 v 选取转速 D/1000vn = 试验结果,得出刀具寿命 T(min)的经验公式如下在获得刀具寿命经验公式。 90mm 刀具切削速度 v 往往选择为 10- 25m/分钟.在这里主轴转速取 min/20mv = , 则主轴转速 1 n min/ 9 . 636min/ 1014. 3 201000 /1000 11 rrDvn= = 28 钻头速度v常选为 min/15mv = 则主轴转速 2 n min/8 .502min/ 5 . 914. 3 151000 /1000 52 rrDvn= = M10 丝攻速度v常选为 min/128mv = 则主轴转速 3 n min/ 2 . 382min/ 1014 . 3 121000 /1000 43 rrDvn= = 这里选取 min,/400 3 min,/520 2 min,/700 1 rnrnrn= 2.4.7 进给量进给量 选择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 进行工序的划分, 不同的加工工序, 其加工余量。 当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进给量应选择小一些,查表选取每齿进给 0.05mm,确定进 给速度 进给速度 f v 是根据每齿进给齿数的计算,与已知的速度的计算: nzf Zfv = 2,12, 2,10 3311 =ZmmdZmmd min/100 min/52021 . 0 min/70 min/700205 . 0 3 3 1 1 mmv rmmv mmv rmmv f f f f = = = = 其余刀具进给速度可查表计算 这里选取 min/70 1 mmvf= ,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操作机床对计算的值 适当的作些调整。 2.5 工艺规程的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加工工艺, 并将它以表格形式的技术文件呈现来指导生产的一类文件, 同时也是规定零件机械加 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是工序。工序是 由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组成。 生产过程就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和准 备、产品技术、生产准备、毛坯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和材料热处理,部件和产品的 装配、检验与调试、油漆包装、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等。 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6.1 粗铣和精铣上平面粗铣和精铣上平面 本工序为粗铣和精铣上平面,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刀直径 d=80mm, 宽度 L=60mm,齿数 z=10。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 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 由于加工材料为 HT150, b =145MPa,硬度为 160180HBS,铸件,有外皮。故选 择 0 =8, 0 =+5。 已知铣削宽度 e =155mm,铣削深度4= p amm。机床为 XA5032 型立式铣床, 工件装在虎口钳中。 ()确定每齿进给量 z 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5,当使用 YG6,铣床功率为 7.5Kw(切削用 量简明手册表 3.30) zmmfz/18. 014. 0=,采用单面铣,故取zmmfz/18. 0=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7 和表 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1.5mm, 由于铣刀的直径 d=80mm,故铣刀的寿命 T=180min。 ()确定铣削速度 c v 和每分钟进给量 f v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7 中公式计算: v pu y f x p m q v k zaaaT dc v vvvv v 0 = 公式中 V C =245 , v q =0.2, v y =0.35, v x =0.15, v u =0.2, v p =0,m=0.32, 0 d =80, e a =155, p a =2.3, v k =1.0。 1 105018 . 0 3 . 2180 80245 02 . 035 . 0 15. 03 . 0 2 . 0 = c v =91.16m/min 0 1000 d v n c = = 80 16.911000 =326.90r/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30,XA5032 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选择 n=300r/min,纵向进给量 f v =235mm/min。 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1000 0n d vc = = 1000 6 .329155 =160mm/min zn v f c fz z = = 10300 235 =0.08mm/z ()检验机床功率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4,当 e amm52,mmap4 . 2 ,mmd80 0 =, z=10,min/235mmvf=,近似kwpcc1 . 1=。 根 据XA5032型 立 式 铣 床 说 明 书 机 床 主 轴 允 许 的 功 率 为 , kwpcw63 . 5 75 . 0 5 . 7=, 故 cwcc pp,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 mmap3 . 2=,min/235mmvf=, n=300r/min,36.75= c vm/min,zmmfz/08. 0=。 (VI)基本工时计算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f m v L t= 公式中llL+=,l=155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6,铣刀入切量及 超切量mmy12=+,则 L=167mm。 min71. 0 235 167 = m t 2.6.2 粗铣和精铣底平面粗铣和精铣底平面 上道工序为粗铣精铣上平面,而本工序为已已经铣削过的上平面为定位基准, 粗铣和精铣底平面,所选刀具为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刀直径 d=80mm,宽度 L=60mm, 齿数 z=10。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 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材料为 HT150, b =145MPa, 硬度为 160180HBS, 铸件, 有外皮。 故选择 0 =8, 0 =+5。 已知铣削宽度 e =155mm,铣削深度24= p amm。机床为 XA5032 型立式铣床, 工件装在虎口钳中。 ()确定每齿进给量 z 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5,当使用 YG6,铣床功率为 7.5Kw(切削用 量简明手册表 3.30) zmmfz/18. 014. 0=,采用单面铣,故取zmmfz/18. 0=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以及刀具寿命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7 和表 3.8,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 1.5mm, 由于铣刀的直径 d=80mm,故铣刀的寿命 T=180min。 ()确定铣削速度 c v 和每分钟进给量 f v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7 中公式计算: v pu y f x p m q v k zaaaT dc v vvvv v 0 = 公式中 V C =245 , v q =0.2, v y =0.35, v x =0.15, v u =0.2, v p =0,m=0.32, 0 d =40, e a =155, p a =2.3, v k =1.0。 1 0 10 2 . 0 50 35. 0 18. 0 15. 0 3 . 2 3 . 0 180 2 . 0 40245 = c v =45.58m/min 0 1000 d v n c = = 40 16.911000 =163.45r/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30,XA5032 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选择 n=300r/min,纵向进给量 f v =235mm/min。 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分别为 1000 0n d vc = = 1000 45.16380 =41.45mm/min zn v f c fz z = = 1045.163 235 =0.14mm/z ()检验机床功率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4,当 e amm52,mmap4 . 2 ,mmd80 0 =, z=10,min/235mmvf=,近似kwpcc1 . 1=。 根 据XA5032型 立 式 铣 床 说 明 书 机 床 主 轴 允 许 的 功 率 为 , kwpcw63 . 5 75 . 0 5 . 7=, 故 cwcc pp,因此选择切削用量采用,即: mmap3 . 2=,min/235mmvf=, n=300r/min,36.75= c vm/min,zmmfz/08. 0=。 (VI)基本工时计算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f m v L t= 公式中llL+=,l=155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26,铣刀入切量及 超切量mmy12=+,则 L=167mm。 min71. 0 235 167 = m t 2.6.3 粗镗和精镗粗镗和精镗120 孔孔 本工序为粗镗120 孔的工序, 根据实际工况, 我们选择 T613 卧式镗床, 刀具: 硬质合金钢刀具 YG3X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表可得:切削深度 p a:mmap2= 进给量f:根据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刀杆伸出长度取 200mm, 切削深度为mm2。因此确定进给量rmmf/7 . 0= 切削速度V: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取min/18/3 . 0msmV= 机床主轴转速n:min/2 .48 11914. 3 18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40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25. 0 601000 4011914. 3 1000 0 =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 f :min/28407 . 0mmfnfm= 被切削层长度l:mml19= 刀具切入长度 1 l:mm tgtgk a l r p 4 . 52 30 2 )32( 1 + =+= 刀具切出长度 2 l:mml53 2 = 取mml3 2 = 行程次数i:1=i 机动时间 2j t:min97. 01 28 34 . 519 21 2 + = + = m j f lll t (II)基本工时计算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机动时间 1 j t : min79. 01 36 44 . 519 21 1 + = + = m j f lll t ; 本工序为精镗120 孔 的工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表可得: 切削深度 p a:mmap1= 进给量f:根据切削深度mmap1=,再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 因此确定进给量rmmf/4 . 0= 切削速度V: 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 取min/21/35. 0msmV= 机床主轴转速n:min/6 .83 8014. 3 21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84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35 . 0 601000 848014 . 3 1000 0 = ;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 f :min/ 6 . 33844 . 0mmfnfm=; 被切削层长度l:mml19=; 刀具切入长度 1 l:mm tgtgk a l r p 4 . 52 30 2 )32( 1 + =+=; 刀具切出长度 2 l:mml53 2 = 取mml4 2 =; 行程次数i:1=i; 机动时间 1 j t:min85. 01 6 .33 44 . 519 21 1 + = + = m j f lll t; 2.6.4 粗镗和精镗粗镗和精镗130 孔孔 本工序为粗镗130 孔的工序, 根据实际工况, 我们选择 T613 卧式镗床, 刀具: 硬质合金钢刀具 YG3X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表可得:切削深度 p a:mm p a3= 进给量f:根据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刀杆伸出长度取 200mm, 切削深度为mm3。因此确定进给量rmmf/8 . 0=; 切削速度V: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取min/18/3 . 0msmV= 机床主轴转速n:min/2 .48 11914. 3 18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40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25. 0 601000 4011914. 3 1000 0 =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 f :min/32408 . 0mmfn m f= 被切削层长度l:mml19= 刀具切入长度 1 l:mm tg r tgk p a l4 . 63 30 2 ) 32( 1 + =+= 刀具切出长度 2 l:mml53 2 = 取mml3 2 = 行程次数i:1=i (II)基本工时计算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机动时间 1 j t : min73. 01 36 34 . 518 21 1 + = + = m f lll j t ; 本工序为精镗130 孔 的工序,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查表可得: 切削深度 p a:mmap1= 进给量f:根据切削深度mmap1=,再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 因此确定进给量rmmf/5 . 0= 切削速度V: 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66, 取min/21/35. 0msmV= 机床主轴转速n:min/6 .83 8014. 3 21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84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35 . 0 601000 848014 . 3 1000 0 = ;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 f :min/42845 . 0mmfn m f=; 被切削层长度l:mml 40=; 刀具切入长度 1 l:mm tg r tgk p a l7 . 22 30 1 ) 32( 1 + =+=; 刀具切出长度 2 l:mml53 2 = 取mml4 2 =; 行程次数i:1=i;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以下公式: 机动时间 1 j t:min47. 11 6 .33 44 . 540 21 1 + = + = m f lll j t; 2.6.5 钻、攻钻、攻 M30 螺孔螺孔 本工序为钻、攻 M30 螺孔,已知工件材料 HT150,铸件 在这里,机床的选用: 选用摇臂钻床 Z35,功率 P=1.5kw; 钻头的选择: 选用28 麻花钻 材料为高速钢 钻头基本参数为: 10 = o ; 30 = o ; 1)钻削进给量的选择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42 有 0.9/fmm r= 2)钻削速度的选择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42 有 0.35/21/minvm sm= 所以mr X X d v n/85.238 2814 . 3 2110001000 = 3)计算切削深度 p a mm d ap142/28 2 = 4)钻削扭矩的计算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36 有 0MCmd xmfym= 3 10 mm yx mm MC dfk = 式中: 225.63 1.9 0.8 m m m C X y = = = 所以, 103 mm yx mm MC dfk= 1.90.83 225.63 220.3510 34.59.N m = = 5)计算轴向力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36 有 轴向力 . f F XY FF FC dFK= 式中 588.6 1 0.8 F F F C X Y = = = 所以 ;28.576835. 0286 .588NXXF= 因零件材料为 HB=150,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36 有 0.60.6 150 0.94 190190 mF HB KK = 所以,实际的切削扭矩和轴向力分别为: 34.59 0.9432.52. 5591 0.945255.5 MN m FN = = 6)计算切削功率 因为 304 /min5.1 /nrr s=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336 有 35.13 2102 3.14 35.6510 n m PM = 1.121.5kwkw= 所以,机床功率足够; 2.6.6 钻、扩钻、扩 2-26 通孔通孔 本工序为钻、扩 2- 26 通孔,根据实际工况,我们选择机床:Z3050 组合钻床, 刀具我们选择麻花钻、扩孔钻、铰刀; (1)钻定位孔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我们知道, 切削深度 p a:mmap5 . 5=; 进给量f:根据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39,取rmmf/25. 0=; 切削速度V: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41,取smV/45. 0= 机床主轴转速n:min/782 1114. 3 6045. 0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500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29. 0 601000 5001114. 3 1000 0 = 被切削层长度l:mml 87= 刀具切出长度 2 l:0 2 =l 走刀次数为 1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机动时间 1 j t:min20. 0 50025. 0 2 . 520 21 1 + = + = fn lll tj (2)扩26 孔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我们知道, 切削深度 p a:mmap425. 0= 进给量f:根据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52,扩通孔rmmf/8 . 04 . 0=取 rmmf/6 . 0= 切削速度V:参照实用机械工艺简明手册中表 2.4- 53,取smV/3 . 0= 机床主轴转速n:min/484 85.1114. 3 603 . 010001000 0 r d V n = ,取min/500rn = 实际切削速度 V :sm nd V/31. 0 601000 50085.1114. 3 1000 0 = 被切削层长度l:mml 87= 刀具切入长度 1 l:mmctg r ctgk dD l65. 32120 2 1126 ) 21 ( 2 0 1 + =+ = 刀具切出长度 2 l:0 2 =l 走刀次数为 1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可知,有一下公式: 机动时间 2j t:min2975. 0 5006 . 0 25. 287 21 2 + = + = fn lll j t 第三章第三章 轴承盖的编程轴承盖的编程技术技术的的发展自发展自动编程动编程与与手工手工 3.1数控编程的定义及分类 3.1.1 数控编程的定义 数控编程就是通过将图纸上面的信息利用程序的形式输入到数控机床加工系统 里面,然后通过机床自身配带的系统来执行操作者输入的指令,来按照预先编织的程 序加工零件。 3.1.2 数控编程的分类 手工编程时, 操作者将图纸上面的信息利用程序的形式输入到数控机床加工系统 里面,然后通过机床自身配带的系统来执行操作者输入的指令,来按照预先编织的程 序加工零件。 自动编程的原理是计算自动将图纸里面的信息数据自动改变成程序, 然后按照程 序里的步骤一步步地执行的过程。 3.1.3 编程方法的选择 该零件的刀具轨迹路径主要由直线、圆弧组成,坐标点尺寸计算方便,故采用手 工编程的方式编制其加工程序。 3.2编程原点的确定 的确定该零件为规则的回转型零件其坐标原点可设在轴的两端面中心上这样方 便编程坐标的计算。其坐标原点如图 3.1 所示。 图图 3.1 坐标原点坐标原点 3.3 零件造型及加工 如下图所示,轴承盖的建模如下,本课题选择铣削有精度要求,即 170mm 这个面。 其中,轴承盖的毛坯图,夹具体以及铣面夹具装配图如下图所示: 3.4 主要加工工序程序清单主要加工工序程序清单 3.4.1 铣上平面铣上平面 O0100 N10 G0 G90 G54X- 24.Y0 S1000 快速运动至换刀点 N20 G43 H1 Z50. Z 轴进给量 50MM N30 Z10. 快速运动至下刀点 N40 G1 Z- 5. F120 N50 G2 X- 15. Y9. R9. F120 设定参数 N60 G1 X15. 快速铣削 N70 G2 Y- 9 .R9. 建立 G2 铣削循环 N80 G1 X- 15. 快速运动至循环起点 N90G2 X- 24.Y0.R9. 建立 Y0 循环 N100 G1 Z5. F120 N110 G0 Z50. 再次进到 50MM N120M5 换 5 号刀 N130 G91 G28 Z0. 设定参数 N140 G28 X0. Y0 主轴停止 N150 M30 程序结束 3.4.2 铣下平面铣下平面 O0200 N10 G0G90G54X0.Y- 9.A0.S1200M3 快速运动至换刀点 N20 G43H1Z50. N30Z10. 设定参数 N40 G1Z- 3.F100. 建立 G1 循环 N50 X10.392Y9.F200. 设定循环起点 N60 X- 10.392 主轴正转 N70 X0.Y- 9. 快速运行至循环起点 N80 Z7.F800. 设定参数 N90 G0Z50. 快速运动至换刀位置 N100 M5 换 5 号刀具 N110 G91G28Z0. N120 G28X0.Y0.A0. 建立循环 G28 N130 M30N0G91G28Z0. 运行循环 N140 G28X0.Y0.A0. 关切削液 N150 M30 程序停止 3.4.3 粗镗粗镗120 内孔内孔 Z2 X21.4 快速进刀至位置 G01 Z-20 F100 粗镗 120 内孔 G00 X16 退刀 Z100 X100 快速运动至换刀位置 T0303(4mm 内槽刀) 换 3 号刀 M03 S300 主轴正转,转速 300 G00 X0 Z-20 快速运动至下刀点 X0 退刀 G00 Z100 X100 快速运动至换刀点 T0404(60内螺纹车刀) 换 4 号刀 M03 S400 主轴正转,转速 400 G00 X19 Z2 快速运动至循环起点 G76 P010060 Q100 R100 建立 G76 镗削循环 G76 X23.4 Z-18 P1200 Q500 F2 设定参数 G00 X100 Z100 快速运动至换刀位置 T0505(84外圆车刀) 换 5 号刀 M03 S800 主轴正转,转速 800 G00 X54 Z2 快速运动至循环起点 G70 P100 Q200 粗镗120 内孔 G00 X100 Z100 快速运动至换刀位置 M05 主轴停止 M09 切削液关 M30 程序结束 3.4.4 精镗精镗120 内孔内孔 O0002 程序号 T0101(90外圆车刀) 换 1 号刀 M03 S500 主轴正转,转速 500 M08 切削液开 G00 X54 Z2 快速运动至循环起点 G71 U2 R2 建立 G71 车削循环 G71 P100 Q200 U0.2 W0.2 F120 设定起终程序段,精车余量 N100 G00 X22.4 径向进刀 G01 Z0 F100 靠近工件 X26.4 Z-2 F80 倒角 Z-19 车倒角 X33.4 平端面 X51.99 平端面 N200 W-7 精镗120 内孔 G00 Z-75 快速运动至下一切削点 G71 U2 R2 建立 G71 车削循环 G71 P300 Q400 U0.2 W0.2 F120 设定起终程序段,精车余量 N300 G00 X42.5 快速进刀 G01 Z-78 F100 切削进刀 N400 Z-106 退刀 3.4.5 铣铣 M30 螺纹底孔螺纹底孔28 孔的加工孔的加工 N10 G54 G17 G94 G90 设定加工参数 N20 T03 M06 换 T03 号刀 N30 M03 S1500 N40 G00 X0 Y0 Z100 设定退刀点 N50 Z10 N60 G01 Z- 2.0 F250 第一刀下刀量 N70 M98 P0001 调用 O0001 号子程序 N80 Z- 4 F250 第二刀下刀量 N90 M98 P0001 调用 O0001 号子程序 N100 Z- 4 F200 N110 G00 Z100 N120 M05 M02 O0001 子子程程序序 N10 G01 G40 X0 Y10 定位在刀具半径中心 N20 Z- 2.0 第一次下刀 N30 G03 X0 Y10 R10 圆弧插补加工 R10 N40 Z- 4.0 第二次下刀 N50 G02 X0 Y10 R10 圆弧插补加工 R10 N60 G00 X0 Y0 Z100 N70 M99 子程序调用结束 N80 3.4.6 M30 孔的加工孔的加工 O0200 N10 T0202 换8.2mm 钻头 N20 G54 G90 G00 X0 Y0 Z100 N25 M03 S600 N30 Z20 M08 N40 G98 G81 X25 Y30 Z- 20 R10 F60 钻28 孔 N80 G00 Z100 M09 N90 T00303 换 M30 丝攻 N100 G54 G90 G00 X0 Y0 Z100 攻 M30 孔 N110 M03 S60 N120 Z20 M08 N130 G98 G81 X25Y30 Z- 24 F20 钻24 孔 N140 X- 25 Y30 攻 M30 螺纹 N170 G00 Z100 M09 N180 M05 N190 M30 第四章第四章 底面铣面底面铣面夹夹具具设计设计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在选址过程基准加工孔,应尽量 选择一种粗定位程序,精铣两表面处理工艺和设计参考,作为定位基准参考。以及设 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上平面和下平面两个平面铣好后的平面都可以作为定位基 准,因此定位基准应选择选用下平面为定位基准,其中利用下平面上的26 孔为定 位孔。用夹紧装置压紧内孔凸台面,同时两个定位孔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