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_1_第1页
游褒禅山记_1_第2页
游褒禅山记_1_第3页
游褒禅山记_1_第4页
游褒禅山记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 “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 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 ,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 理解(能力层级 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 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能力层级 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 / 13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 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 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 “ 两重一轻 ” 倾向,“ 两重 ” 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 一轻 ” 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 读 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3 / 13 诵读课文; 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归纳并掌握 “ 道 ”“ 盖 ”“ 文 ” 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 乃 ”“ 然 ”“ 其 ” 三个虚词的用 法; 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 诵读 积累 (三)教学难点: 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 “ 古人 ” 的心声,才能 “ 得他滋味 ” (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 “ 认读 ”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 “ 情味 ” 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4 / 13 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 “ 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 ” 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 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 “ 教是为了不教 ” 。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 “ 精 ” 字。 “ 练 ” 不求 “ 多 ” ,应求 “ 精 ” ,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 ,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 98 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 “ 点拨 ” ,就是教师针5 / 13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 点 ” 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 “ 拨 ” 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 点拨法 ”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 “ 猜 ” ,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 “ 文 ”“ 盖 ”“ 道 ” 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 ”“ 然 ”“ 其 ” 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 “ 文 ” 文字 文 装饰 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 “ 文 ” 华丽,有 文采 文辞 文章,文献 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6 / 13 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 2 分钟)毛泽东诗导入: “ 无限风光在险峰 ” 学生自读注解 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 19 分钟) ( 1)范读( 5 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 谬、咎、父 ( 2)自由朗读( 5 分钟)诵读点拨:(略) ( 3)齐读( 5 分钟) ( 4)全文思路:( 4 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悟理: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7 / 13 (请学生圈点、勾画 ,老师板书如左。 ) 3、理解重点词语: (12 分钟) (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 ,房子 ,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 “ 做房子定居 ” 。) (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 (阝 ,古作 “ 阜 ” 无石之山,故从 “ 阝 ” 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 “ 山南 ” 。 ) (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 “ 前仆后继 ” , “ 仆 ”意为 “ 倒下 ” ,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 “ 仆 ” 即为“ 倒下 ” 之义 ) (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 “ 文 ” 有 “ 文字 ”“ 文章 ” 等义 ,此处便不难断为 “ 文字 ” 。 ) (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 “ 游 ”, 不难理解此处 “ 穷 ” 可解为 “ 走到尽头 ” 。 ) 8 / 13 ( 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 “ 增加 ” 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 “ 民不加少 ” ,知此处 “ 加 ” 为“ 更 ” 之义,便可马上推断 “ 加 ” 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 “ 加 ” 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 “ 更加 ” 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 “ 险以远,则至者少 ” 一句,由此可知 “ 夷 ” 与 “ 险 ” 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 “ 平坦 ” 之义,联系常用语 “ 夷为平地 ” 亦可推断。 )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 5 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 7 分钟) 今言 “ 华 ” 如 “ 华实 ” 之 9 / 13 “ 华 ” 者,盖音谬也()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 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不出,火且尽。()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提示: 联今推断 语法推断 语境推断 语法推断 迁移推断 迁移推断 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 ,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10 / 13 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 ” 章再上,乃止。 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 “ 必使李侍郎无恙。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 “ 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 若水叹曰: “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 二主哉! ” 其仆亦来慰解,曰: “ 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 若水叱之曰: “ 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 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 “ 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 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 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躐跻:越级升官。 扈从:随从护驾。 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口巽血: 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靖公议也靖:平息。 11 / 13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 “ 以 ” 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以没 扈从以行 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 和 相同, 和 相同。 B、 和 不同, 和 不同。 c、 和 不同, 和 相同。 D、 和 不同, 和 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 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 以下 4 5 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 其罪当与童贯等 帝殊有难色( 3 分) A、 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12 / 13 c、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 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 汝 归勿遽言 奈并累若属何( 3 分) A、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 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 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 |B 、 | c、 |D 、 |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13 / 13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