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故乡里_第1页
爱在故乡里_第2页
爱在故乡里_第3页
爱在故乡里_第4页
爱在故乡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爱在故乡里 爱在故乡里 高二( 7)班莫玉莹 华夏民族是源,故乡则是根。 故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故乡是离乡游子永恒的磁场,故乡是播撒生机的土圣土,是根,是源。 我的根是岭南,瑰丽无比的岭南! “ 剃头咯,剃头咯。好咧,下一位 ” 老式剃须刀是剃头师傅的宝贝,客人们往老式的剃头专用椅上一躺,惺忪的眼某中满含着对师傅的信任。木制的脸盆满上水,刀具操上手,一卷一剪一刮,便是一脸喜悦。木梳木盆木架木桌椅,布衫布裤布鞋布披风,全是质朴,全是和谐。时而在那小小的 “ 老行当 ” 剃头店里传出孩童稚 嫩的 “ 反抗 ” 那是一种安逸,也是一种发展;是一种祥和,也是一种生机。西下的夕阳慵懒的赖在平房的厅堂前,掠过瓦片,抚过外墙,留下一方橘黄色的跳跃,稀稀落落的跳跃 弹棉花的小夫妻是何等的默契,丈夫扛着木棉花机器节奏均匀的弹着棉花,脸上是满满的油光和安乐的浅笑。肩上,似乎扛的是家,是解放后的安稳的家。妻子拉好 “ 经纬 ” ,增增减减着棉。眼里是满满的笑,心里是满满的喜悦。 “ 吱吱吱 ” 的声音倒也入耳,随着丈夫的时大时小的力度渗入成形的棉被里落了户。 2 / 5 “ 当当 ” 打铁, “ 嘿嘿 ” 喊,歌儿唱得好温暖。街头巷口 “ 四大件 ” , “ 三转一响 ” 好体面 这是父亲的年代,是孩子光着膀子下河捉螃蟹的年代;这是历史的年代,是 “ 赶猪佬 ” 赶猪过巷的年代;这是故乡的过去,是平华无实的过去。 弹指一挥间,曾经的满目疮痍已不再。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区,开放城市已破土而出。经济高速发展起来了,人们纷纷往城里来了,天堑马路飞架起来,商店士多开起来,素质水平高起来 岭南旺啊旺起来了! “ 欢迎光临,是剪发吗? ” 发型师们忙碌在修剪一线上,高级理发剪刀代替了剃刀在 “ 发型工厂 ” 里奏乐,睡卧式的冲洗按摩椅代替了老式理发椅 “ 坐落 ” 在发型冲洗室里,为辛勤忙碌了一整 天的人们吸走疲劳 大椅子大剪刀大镜子大规模,皮衣皮鞋皮包牛仔裤,一派繁华,尽显昌盛。剃头店已渐渐不被后一代知晓,但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更是洋溢着隆隆的喜悦。按摩,推拿,针灸等第三产业竞相发展。新旧顾客接踵而至,妈妈牵着娃娃,牵着希望;同学挽着同学,挽着友谊;男朋友跟着女朋友,跟着幸福 玻璃门一推一拉间,便是几度春光。去去来来间,是一种兴奋,是一种张扬,是一种飞跃,更是一种深刻,飞速发展的深刻!发型工厂的老板说: “30 年间,铺子更换了 6 次。从剃头店到造型室,从小店面到大店面 30 年,仅仅 30 年。 ” 低矮的 小平房已不复存在,林立高楼是城市耀眼的地标。旧3 / 5 上海旧广州式的雕镂阁楼成了花甲老人们回忆里的辉煌。故乡的独桥小径早已经湮没在加宽再加宽的水泥沥青路下,繁茂的绿树守护着道路,前进的道路,默默承载了独轮车,自行车,大东风,小轿车的沥青路。孩子们扯着大人说要上街玩,大人们约着朋友说要聚聚头。不需要排队分猪肉,分布,分米,不需要缝缝补补一件衣服姐弟穿 这是姐姐的年代,是孩子们牵着小手上学的年代;这是发展的年代,是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搬汇价的时代;这是故乡的昨夜,是生意盎然的昨夜! 日子就在眼波流转间逝去。转眼间,华夏民族已用自己特有的华美姿态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华夏儿女已在中国这片红色热土上收获了喜悦。 “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 ” 司仪小姐们娴熟的动作,得体的谈吐,真诚的服务让人们感到诧异。不论是在饭馆,茶楼,还是在商业街的小摊档,劳动者的素质都是祖国繁荣的反映。假期回到家乡的小城镇里,流淌在各个角落里的文化气息是那样浓厚。一大清早,爷爷端者小竹椅在树阴下看报纸, “ 好呀,中国终于加入了 WTo 了! ” 爽朗的笑声回荡的院落里。邻居王奶奶拎着两罐满满的水回来,她说: “ 今天可真多人爬山啊,好 多人去打泉水哟 ” 她站的小石椅边捶捶手,揉揉脚。小孙子飞快地朝她跑来,半跑还半喊:“ 奶奶奶奶,爸爸说今天是周末,要带我去博物馆,然后看4 / 5 画展,还要去吃肯得基呢 ” 小小的脸蛋笑开了花,红扑扑的两朵红晕挂在颊边。 汽车缓缓行驶在柏油路上,阔别家乡已久的姨妈突然蹦出一句: “20 年没有回家了,咦。那里那里,以前我的小学 ”或许在她心里浮现出当年的困窘不堪,或许是没有房没有车没有钱的小时候。 21 世纪,是我生活的年代,是移动电话普及的年代,日子就在这一按键间变得宽裕起来。孩子们讨论小电玩,大人们研究大发展。这 个年代,是文化繁荣的年代,是教育普及的年代,是文化创新的年代 是风风火火的 XX! 是的,岭南,像点燃了般火红起来了!中国,似太阳般耀眼起来了! XX 年的今朝,岭南已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了 60 载,是祖国妈妈,依然地在 1949 站起来, 8 门礼炮走向了凯歌;是祖国爸爸,决然地在 1978 开放沿海, 5 个娃娃敲响了开放的战鼓;是伟大的祖国,在 XX 向世界展示了 5000 年深厚的文化积淀,见证了 60 载风雨的历程!雪灾,让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地震,让中华民族奋起前进!困难险阻从来都不是中华儿女的克星,华夏民族从来就不曾在世界人 民面前退缩分毫! 春节刚过,谢谢说想看看小时候生长的土地,他拿出旧旧的相册摸摸,看看,想想。 “ 只有不忘记曾经的艰难困苦,才会更好地珍惜今天的美好! ” 他常常教育我们说: “ 家啊,5 / 5 是根。是故乡,才有爱! ” 为此,我们一家人驱车到了故乡里岭南文化半岛游玩。第一次,我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