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感想_第1页
拙政园感想_第2页
拙政园感想_第3页
拙政园感想_第4页
拙政园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拙政园感想 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拙政园游记作文指导案例阐述 【摘要】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主要思维是想象,语言表现则为描写。它所强调的是写作个体对叙写对象的感受性与体验性,是对叙写对象的一种主观观照与呈现。 【关键词】感受性叙写 描写 想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08901-0125-01 学生作文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指导的高下。平庸的教师作文课上通常把题目一扔,最多笼而统之地加几点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就放 任学生自由写作了。而高明的教师则能通过科学精妙的指导,让学生一作获一得。那么,在初中叙事类作文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关键在于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 一、感受性叙写境界的内涵 所谓“感受性叙写境界”指的是教师在叙事类作文指导时所创设的,从写作者的体验出发,对人、事、物的一种叙写方式。这种叙写方式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主观色彩,因而更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也更具个性特色。“感受性叙写境界”具有以下两大特征:描写性与想象性。 那么,“感受性叙写境界”该 如何来创设呢?笔者拟2 / 7 以初二年级随堂作文指导拙政园游记为例予以诠释。这是一篇游记体叙事类命题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极普通的一次作文练笔题,笔者前后 拙政园实习心得 1 挫政园雪香云蔚亭,位于园中部的一小山丘上,周围除有几株高大乔木外,还种植许多腊梅,每当岁寒之时,斗雪的腊梅开得最盛,花香与瑞雪交相辉映,为园中观赏冬景的佳处。 2 挫政园中部的荷花池,池南正对园内主要厅堂 -远香 堂,每当夏季,荷花盛开,阵阵沁香随微风吹拂到厅堂内外,馨人肺腑。 3 欲扬先抑就是 一种对比手法。挫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种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氛围。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得小巧,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 -远香堂。 4 处于远香堂西南面的小飞虹一带,可谓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这里的空间丰富,步移景异。小飞虹是苏州园林3 / 7 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 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小飞虹不但形态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分隔了两边的空间,但又隔中有透。从松风亭可以透过小飞虹看到香洲的一隅,而透过香洲也可以隐约看到松风亭,空间层次比较深远。站在小飞虹上,更是能饱览周围的水景,廊景,葱郁的植被,隐约见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又可以见到北面香洲,还有南面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利用的极为妥善。小飞虹西南面 的志情高远的空间也值得品味。这里用一圈回廊圈出了一个极为小的内院,与背面的大院形成对 比,互相通过一道走廊形成空间互透。南面则通过引入湖水,形成一个小的封闭的水景,并在南墙前种植乔木,通用园林山水画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手法,形成一幅怡然的水墨画,环境幽雅恬静,回味无穷。使用同样的手法的还有西面的玉兰堂南院和东面的海棠春坞和西面的鸳鸯馆。 5 宜雨亭所处的位置空间也很丰富,往东可望香洲,西面可见鸳鸯馆,北面与远处的倒影楼形成对景,又与西北面的与谁同坐轩遥相呼应,并可隐约见到北山上最高的浮翠阁。这里的宜雨轩,与谁同坐轩,浮翠阁既是良好的赏景点,又是园中及其重要的景观建筑 天 泉亭 :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4 / 7 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芙蓉榭图片 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见山楼: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5 / 7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 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建筑 理水 龙源期刊网 .cn 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拙政园游记作文指导案例阐述 作者:黄建南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 年第 01 期 【摘要】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主要思维是想象,语言表现则为描写。它所强调的是写作个体对叙写对象的感受性与体验性,是对叙写对象的一种主观观照与呈现。 6 / 7 【关键词】感受性叙写 描写 想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08901-0125-01 学生作文的优劣,往往取决于教师指导的高下。平庸的教师作文课上通常把题目一扔,最多笼而统之地加几点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就放任学生自由写作了。而高明的教师则能通过科学精妙的指导,让学生一作获一得。那么,在初中叙事类作文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关键在于创设感受性叙写境界。 一、感受性叙写境界的内涵 所谓“感受性叙写境界”指的是教师在叙事类作文指导时所创设的,从写作者的体 验出发,对人、事、物的一种叙写方式。这种叙写方式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主观色彩,因而更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也更具个性特色。“感受性叙写境界”具有以下两大特征:描写性与想象性。那么,“感受性叙写境界”该如何来创设呢?笔者拟以初二年级随堂作文指导拙政园游记为例予以诠释。这是一篇游记体叙事类命题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极普通的一次作文练笔题,笔者前后观察了三位老师的指导,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学生习作效果 二、教师 1 的作前指导:基于叙述的纯客观性的空洞地叙写游历经过 7 / 7 下面是教师 1 按来龙去脉为序 指导学生写游历的案例: 同学们到拙政园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