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物质的分类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案 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过程 与 方法 2 / 28 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的情感。 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成功喜悦。 重点 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难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 化的分类方法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3 / 28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硫酸盐 k2co3碳酸盐 2、树状分类法 二、分散系 (dispersionsystem)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 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 1nm 100nm的为胶体。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4 / 28 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 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 请尝试对 Hcl、 So2、 cao、 koH、 Na2So4、 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 So2、 cao酸: Hcl、 H2So3 碱: koH盐: Na2So4) (固体: cao、 koH、 Na2So4 气体: Hcl、 So2液体: H2So3) 讲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5 / 28 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问对于 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 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 讲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的 Na2co3 的例子。 板书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硫酸盐 k2co3碳酸盐 讲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 板书 2、树状分类法 问如果我们再 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 ? (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6 / 28 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 (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 ) (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 ) 投影 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 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 ) 小结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点 击 试 题 下 列 物 质 中 :Na2So4Ba(oH)2NaHco3NaBrFe3o4H2oHNo3AgNo3H2So4 中,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 . 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的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7 / 28 触更多的混合物。今天要与我们见面的是什么样的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 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的概念。 板书 二、分散系 (dispersionsystem)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 液来说,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的溶剂是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投影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 9种类型。对比如下: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空气 液 8 / 28 气 云、雾 固 气 烟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固 固 9 / 28 有色玻璃、合金 问按 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讲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的,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近似其直径大小 )来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 100nm,介于 1nm 100nm的为胶体。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板书 (3)、分类: 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 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 1nm 100nm的为胶体。 小结那么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呢?胶体又有些什么性质呢?欲之这些问题,请等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由生活实际入手,学生讨论图书及商品的分类方法,理解物质的分类的意义。 10 / 28 教学回顾: 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二 ) 授课班级 课时 11 / 28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1、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观察、实验、交流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 2、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加工,通过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形成结论,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2 / 28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 献。 重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难点 制备胶体的实验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三、胶体 (colloid) 1、胶体的分类 2、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四、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 过胶体,形成光亮的 “ 通路 ” 的现象13 / 28 叫丁达尔效应。 2.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4.胶体的聚沉:分散质粒子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方法:加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5、胶体的应用 ( 1)工业除杂、除尘 ( 2) .土壤的保肥作用 ( 5)豆腐的制作原理 ( 4)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 3)明矾的净水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方法,并且简单了解了分散系的相关知识,那么我们最学见的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又是按什么分的呢? (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大小。溶液:分散质直径 100 纳米 ) 14 / 28 讲如果将溶液、胶体、浊液这三类物质长期存放,我们会发现溶 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过生活中,我们将淀粉溶解在热水中,然后加热煮沸,就熬成了汤,可以较长时间稳定地存在;而向豆浆里加入石膏,就变成了豆腐,是什么原因呢?黄河里的水奔腾不息,为什么泥水就不变清呢?在灯光下,有雾的夜晚,为何显得更加明亮。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胶体的性质。 板书三、胶体 (colloid) 1、胶体的分类 投( 1)、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讲如: Fe(oH)3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 Fe(oH)3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 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 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投( 2)、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讲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 AgI 溶胶、 Fe(oH)3 溶胶、 Al(oH)3 溶胶,其15 / 28 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板书 2、胶体的制备 实验探究:胶体的制备 步骤: 1、取烧杯盛 25mL 蒸馏水 (不用自来水,是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 ),加热至沸腾; 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 (一般不用稀溶液,因稀溶液水解程度大,可能会浑浊,且滴加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能将 Fecl3 溶液加到蒸馏水中以后再煮沸,否则会生成沉淀 ) 3、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是Fe(oH)3 胶体。 板书 (1)化学分散法: 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物理分散法,即类似于家里调制淀粉, 转问胶体和溶液的外观特征相同(透明澄清),如 Nacl溶液和淀粉溶液,那么可用怎样的物理方法加以鉴别呢? 学生活动一代表上台演示。 操作:将分别盛有等量硫酸铜溶液和 Fe(oH)3胶体的两烧杯并排置于桌面上,用激光教鞭从一侧(光、两烧杯在一条 线16 / 28 上)进行照射,同时于垂直方向观察。 现象与结论:当光束通过形成一条光亮红色通路的液体为Fe(oH)3 胶体,无此现象的为硫酸铜溶液。 讲述当一束强光照射胶体时,在入射光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道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早在 19 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研究发现。故称其为 “ 丁达尔效应 ” 。而溶液无此现象。因此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那么,造成胶体和溶液这种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投影比较 多媒体动画模拟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旁白图中红色 箭头(粗)代表入射光线,黄色箭头(细)代表散射光。当光线照射到胶体粒子上时,有一部分光发生了散射作用,另一部分光透过了胶体,无数个胶粒发生光散射,如同有无数个光源存在,我们便可发现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就是丁达尔效应。 设问胶体除具有丁达尔效应外,还有何其他性质呢? 板书四、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 “ 通路 ” 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过渡由于胶体分散质粒子比溶质粒子大得多,以致使光17 / 28 波传播改变了原来的方向。 尽管如此,我们的肉眼仍看不到它的存在。超显微镜可帮助我们了解胶粒的情况。 多媒体动画模拟胶粒的布朗运动。 旁白用一黑色小球代表胶体粒子,用动画模拟胶粒的无规则运动。胶粒的运动情况如同花粉颗粒在水里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板书 2.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设问为什么胶粒的运动是不停的、无秩序的呢? 讲述胶粒作布朗运动,是因胶粒受水分子来自各方面的撞击、推动,而每一瞬间在不 同方向上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粒运动速率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布朗运动使胶粒难于静止沉降,这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相比之下,浊液却无此性质,为什么呢? 投影比较 点击试题 1、 Fe(oH)3 胶体中,分散质是,作定向或不规则)运动。 溶液中, Na和 cl 作运动。通直流电后作运动, Na向极移动, cl 向极移动。 设疑若给 Fe(oH)3胶体通直流电,胶体粒子的运 动会怎18 / 28 样呢? 播放录像 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请观察: 现象:通电后, U 型管里阴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浅。 讲述从现象可看出,阴极附近 Fe(oH)3胶粒增多了,说明在电场作用下,胶粒作了定向移动。 设问通电后, Fe(oH)3胶粒移向阴极,说明 Fe(oH)3 胶粒具有什么样的电性? 回答 Fe(oH)3 胶粒带正电。 小结像 Fe(oH)3 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 板书 3.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设疑为何胶体粒子会带电呢?胶体是否带电? Fe(oH)3胶粒为何带正电? 分析胶体粒子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溶液中的离子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子,带正电向阴极移动阴极区液体颜色变深。 投影归纳胶体粒子小表面积大带电向电极作定向移动。 多媒体动画模拟电泳现象。 旁白图中大球表示胶粒,表示被胶粒吸附的离子的种类。胶粒因吸附阳离子或阴 离子而带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19 / 28 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 讲述一般来说,在同一胶体中,由于胶粒吸附相同的离子因而带同种电荷,如 Fe(oH)3胶粒带正电荷。但胶体本身不带电,我们不能说 Fe(oH)3胶体带正电。那么,哪些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哪些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呢? 投影归纳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但并非所有胶粒都带电荷。 讨论同一胶体中胶粒带同种电荷,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对胶体的性质 有何影响? 讲述由于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而不易聚集沉降,这就是胶体一般稳定的主要原因。 投影小结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易聚集;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胶粒不易沉积。 过渡方才,我们分析了胶体稳定的原因,其中胶体粒子带电是重要的因素。那么,能否想出针对性的办法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粒彼此聚集长大而沉降呢? 归纳投影 1.加电解质;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演示向盛有 Fe(oH)3 胶体的试管中滴入 mgSo4溶液,振荡。观察。 现象:产生浑浊。 20 / 28 板书 4.胶体的聚沉:分散质粒子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方法:加电解质溶液;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过渡以上我们紧紧围绕胶体粒子大小的特征,研究了胶体所具备的重要性质。借此,可以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板书 5、胶体的应用 点击试题 1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A.电泳 B.渗析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 讲述以上一例是胶体电泳性质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电泳原理还可用于医学诊断(如血清纸上电泳)和电镀工业上。 板书( 1)工业除杂、除尘。 点击试题 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A.( NH4) 2So4 B. NH4Hco3 c NH4No3 板书( 2) .土壤的保肥作用 点击试题 3自来水厂曾用绿矾和氯水一起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叙述有关的原理。 答案: 2Fe2 +cl2=2Fe3+2cl, Fe3+3H2oFe( oH) 3+3H, cl2+H2o H +cl +Hclo, Hclo 起杀菌、消毒作用,21 / 28 Fe(oH)3 有胶体性质,其带正电的 Fe(oH)3 胶粒吸附带负电的水中悬浮物、泥沙等而造成聚沉而达到净水目的。 板书( 3)明矾的净水作用。 点击试题 4为什么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板书( 4)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点击试题 5豆浆里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餐厅装修设计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专项训练试卷
- 体育产业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4年咨询工程师复习提分资料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模拟题库讲解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4-2025学年质量员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4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计算机一级模拟题库【新题速递】附答案详解
- 2024咨询工程师考试黑钻押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老年患者MDT诊疗流程的实施策略
-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实践》课件
- 柜式七氟丙烷操作培训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东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语言文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师范大学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朋友的古诗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