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_第1页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_第2页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_第3页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必考内容,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考试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不知这样的题该怎样入手。而且,尽管介绍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资料很多,但大多是从考点要求的角度阐述的,很少有从学生临场应考的实用角度来阐述,所以,学生并没有从这些资料中获得快速有效的解题经验,反而养成了对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畏惧心理。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挥出真实水平的。 故而,我们有意收集学生的临场应考经验,结合现 代文阅读题(主观题)的命题要求,总结出以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以使学生在面对此类题目时有规律可循、有方法能做。 一、解题思路: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阅读题题目,都可以用同一种解题思路来解答。这种思路可以表述为四个步骤: 理解题目要求: 应该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一道题目中往往含有解题范围、所提问题、答题要求等信息。答什么和怎么答,命题人的思路早已在题目中写明了。 2 / 4 例如: XX 年试题(乡土情结)的第 20 小题, “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 稍作分析就能明白:题目中的 “ 第三段 ” 就是解题范围, “ 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 ” 就是所提问题, “ 请概括说明 ” 就是答题要求。如果学生能明了题目就是要告诉他这三个信息,他就应该懂得:这个题要到第三段去找答案,答案是关于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的,而且,原文中的语句不能直接引用,需要概括。 确定解题范围: 有的题目解题范围是很明确的,如 XX 年试题的第 20 小题、第 21 小题。但也有的题目的解题范围是不够清楚的,如 XX 年试题的第 19 小题 “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 童年的烙印 ? ” ,那么,就应 该从题目所指的相关的原文内容去找,所以, 童年的烙印 所在的段落就是首选的解题范围。 另外,有时也需要思考:为什么有的题目的解题范围很明确,而有的却不清楚呢?这不清楚中是否暗示着什么。如1998 年试题(报秋)第 27 题, “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 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 ,很显然,( 1)题上面的提示语中已点到了 “ 在第一自然段中 ” ,那毫无疑问答案应该在第一自然段中找;但( 2)题中却多出了 “ 联3 / 4 系全文看 ” 五个字,似乎使解题范围不清楚了。其实,这五个字是很关键的,它们清楚地暗示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此题答案不在第一自然段中,要到别处去找。果然,( 2)题的答案在第六段中。当年的一些学生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五个字暗示的信息,结果苦思冥想,仍误答错答的。 筛选有效信息: 解题范围中往往有不少相关信息,这就要学生结合题目仔细筛选。这是一个细心活,没什么技巧可言。 归纳答题要点: 这需要简单地打一下草稿,确保正式誊写时无误。 二、解题技巧: 分数和答题要点有对应关系: 以往学生答 题常常答很多,以保证答题要点在他的答案中。事实上,这是一个效率很低的做法。只要明白了分数和答题要点的对应关系,就用不着那么烦琐了。这,一点都不难。就是 “ 一个答题要点大约对应两分 ” (这是一个通常的关系,也有例外的)如, XX 年试题的第 20 小题是 4 分,所以它的答题要点就是两个。 利用多选题提供的信息解读材料和答题: 这是学生普遍已经采用的一个技巧。材料有时有一定的难度,用这个办法常常能使看不懂的内容看懂、做不到的题能做。 4 / 4 利用标题、文下注释等信息解题: 1991 年试题(世间最美的坟墓 )的 34 小题, “ 作者为什么说 特殊的日子 ? ” 的答案就是用副标题 “ 记 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 和文下注释的 “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 推断出来的。(即列夫 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 利用前后照应的语句解题: 1996 年试题(贝多芬之谜)的 24 小题 “ 第二段中提到的 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 ,所指的一类人是 ” 。就是利用了下文中照应的语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