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说课稿设计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图文对照,合作探究,展开想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其中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难点:1、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2、通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说教法 1、 创设情境,入境入情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们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级绝大部分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课伊始,采用电教媒体出示黄山风景图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心情得到了舒缓,身心获得了愉 悦,无形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恰当和谐的感情基调。 2、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以“读”为主线,注重引导。 3、延伸开放,拓展深化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品味“迎客松”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说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四、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 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 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五、说教学程序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就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下面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本课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复习导入。我出示词语,指名读再齐读,然后问一个问题: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呢?通过这两个环节导入新课。第二步:感悟黄山松的奇特。(一)奇在姿态 1、品味迎客松(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是哪棵松树呢?(迎客松)谁来把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出示整段)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的评价很高? (2)请同学们细细品味课文中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3)交流:A奇在姿态优美文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迎客松姿态优美独特?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4)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交流陪客松 (1)现在,请你轻声地读读有关陪客松的句子,看看陪客松“奇”在哪里呢?(2)谁来读读陪客松的句子?(出示句子)(3)作者把陪客松比作什么了?(绿色的巨人)从中你感受到陪客松长得怎么样?抓“绿色的巨人”体会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补充讲陪客松的高度,进一步体会比作“巨人”的妙处。(4)(出示图片)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你说它的姿态奇不奇?真是一棵奇松! 3、品味送客松(1)谁来读一读送客松的句子。出示“送客松姿态独特.依依不舍地告别。”(2)送客松独特在哪儿,从哪些词里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枝干蟠曲天然盆景 向山下伸出 依依不舍)(3)出示图片,看图理解“蟠曲”的意思(4)(出示各种盆景图片)这就是盆景,它经过人工精雕细琢,姿态十分优雅。(5)这里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说明什么呢?(6)引读“它向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想象一下,送客松会怎么样依依不舍地跟游客告别呢,会说些什么?(二)奇在千姿百态1、(出示第三自然段)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黄山奇松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更加。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3、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呢?都有哪些姿态呢?4、文中“或”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解释吗?(有的)把“或”换成“有的”一起读一读这段话。5最后一小节中哪个标点符号比较吸引你呢?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省略号表示还没说完,这里用了省略号说明黄山松千姿百态,还有好多别的形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各种松树的图片)6想象说话:PPT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三)奇在生命力的顽强1、这些黄山松都长在悬崖上,生长在石缝里,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它们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它们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夏天,它们饱受冬天,它们饱受暴雨中,它们经受少雨年份,它们又经受第三步:总结全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板书说出本堂课的重点,增强记忆。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因此,我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板书如下:16 黄山奇松迎客松 姿态独特 陪客松 千姿百态送客松 生命力强 .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4、通过细致品读,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1、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2、通过细致品读,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表达。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并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英雄赞歌”这一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大江保卫战 2、析题:这是一次战斗,是谁和谁的战斗?(人民子弟兵与洪水的战斗。) 二、学习生词 第一组词: 1、读词:奔腾不息 肆虐 撕咬 撕扯 2、填空: 奔腾不息的( ) 肆虐的( ) ( )地撕咬 ( )地撕扯 3、再读词,想象画面。 4、出示文中句子: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第二组词 1 、过渡:人民子弟兵就是这样与洪水作斗争的。 2、读词:日夜兼程 气壮山河 惊心动魄 劈波斩浪 三、初读课文 过渡:这篇通讯中,像这样的词语和句子还有很多,用心读读课文,感受文章中气壮山河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画面。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梳理课文脉络 这篇通讯中,主要写了人民子弟兵做了哪几件事?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这几件事? (第24自然段 保大堤 ;第5自然段 救群众) 四、精读课文,学习写法 过渡: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已不陌生了。作者是如何写的,如何写出气壮山河的气势。如何展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探究的问题了。 (一)精读第24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点名读,其余学生圈画出令人感动的词语和句子,并想想令人感动的理由。 2、交流:词句 重点品读:“一条长龙”与“暴怒的巨龙”对比,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全然不顾”“一个念头”练习说话:人民子弟兵不顾,不顾,只顾“一道人墙”理解:这是一道生命之墙,因为,因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