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40词二首学案 上海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 数风流人物( )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ng 素裹( ) 顿失 to to()江山多 jio( ) 一代天 jio( )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5背诵比赛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合作研讨: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7检测延伸: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8你还知道那些写雪的诗词请写出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1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题目是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 ,_ 。全篇的主旨句是_ ,_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 ,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_ ”。3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3)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合作研讨:1)谁是真正的英雄? 2)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结果)检测延伸:1)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3)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4)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课外积累:1)毛泽东诗词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2)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8.明天更辉煌(1)教案 语文S版【教材分析】 明天更辉煌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表现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而炽热的爱的情怀的课文。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其中的一些描写,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通过查找资料、亲身体验,学生们对香港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对香港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香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作者对香港的深切情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读“缀、汁、荆、棘”4个生字;会写“辱、觅、缀、汁、荆、棘、伐”7个生字;掌握“骨肉分离、自强不息、企盼、耻辱、寻觅、点缀、乳汁、炎黄子孙、荆棘、步伐”等词语。2.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诗句领悟文章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诗歌第三节。3. 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激动之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诗句深刻领悟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感情。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是最后手段和环节。【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指导意见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一)导入:1、观看“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会场”照片。(看书上插图一)2、思考: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吗?3、谈话: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徐徐升起,香港终于回归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们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倾吐着自己激动的心声。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的一首诗歌,它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板书副标题),题目是“明天更辉煌” (板书正题目)。分享课前查阅的资料,积极参与讨论。设计这个环节能够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联系社会实际的观点。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15分钟)1、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句子读得通顺,在文中的逗号、分号、句号及顿号处有恰当的停顿,把握诗歌的情感。2、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字音、字义。教师做好纠正。1. 学生根据不同情况,把课文多读几遍,尽量做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2. 跟老师一起分析字形、字音、字义。师生合作,有利于简历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有趣的方式,互促互进。三、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15分钟)1.教师范读。2.细读。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课文有三个小节,各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1)读第一小节时,应弄清“漫长的岁月”“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具体指什么,并抓住“撕断肠”“为之怒号”“为你悲伤”“企盼”等词语体会所含情感。(2)读第二小节时,可让学生了解香港的百年沧桑史的一些事例,去理解“你饱尝痛苦和耻辱”等诗句;可让学生了解香港的“世界第一”的一些事例,去理解“你把滴滴汗水,点缀在东方之珠上”等诗句。(3)读第三小节时,要让学生自己去查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有关资料,并由教师作简明概述,帮助学生理解“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等诗句。(4)组织学生赛读,教师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3.练读。训练学生掌握朗诵技巧,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生观察课文第二幅插图,并结合朗读有关诗句,使学生懂得:“一国两制”构想已作为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而功垂青史、光照中华。在理解每小节诗的内容、情感时,要结合指导朗读,做到能有感情地去读,并把第三小节背诵下来。本环节设置,有针对性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学会把握重点,提取重要信息。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约5分钟)1.香港回归,百年盛事,普天同庆,举国欢腾。我们祝愿香港明天更辉煌。让我们再读一读另一首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散文诗吧!归家,归航。沐过世纪的风雨,一个信念伴随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桑。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今夜紫荆花以一瞬的盛开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千紫万红是花,万紫千红是人。从南疆到北国,从东海至西域,延至五洲四洋,花千树,星如雨,狮龙舞。亿万颗心灵为这一时刻歌唱。香江长江黄河,当归家的女儿带一路征尘,踏入家门时,迎接她的,是亲人最真的笑脸,最醇的问候。火树银花,凤箫声动,狮龙竞舞。任何欢乐的字眼都无法尽述中国人那浓得化不开的激情。1997.7.1,归家的日子,香江为温情亲情陶醉。1997.7.1,一个民族用无比的欢乐向世界宣告:香港回家了。2.作业布置通过各种手段收集香港的历史和今天的香港的资料。1. 读一读另一首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散文诗;2. 通过各种手段收集香港的历史和今天的香港的资料。阅读此类诗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五、板书设计明天更辉煌 献给香港回归之日忆往昔,盼归航寻发展,血脉连绘航向,望未来(表达了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六、教学反思 明天更辉煌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日子,但现在的学生不知道,为了让学生感受全国人民那种兴奋、激动而又无比欢欣,我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