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七章_第1页
成本会计第七章_第2页
成本会计第七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分类法、定额法的特点、计算程序、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和优缺点。2.掌握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成本的计算。3.掌握标准成本法的特点、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账务处理,以及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异同。4.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一种产品成本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合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第7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产品成本计算的标准成本法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7.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分类法的特点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成本的计算,7.1.1分类法的特点,按照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成本。类内不同品种(或规格)产品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1)根据产品所用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的不同,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按照产品的类别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按类归集产品的生产费用,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2)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别将每类产品的成本,在类内的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每类产品中各种产品的成本。,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设置以及分类法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如图7-1所示。插入图7-1,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应与各项耗费有密切联系,常见的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各成本项目可以按同一个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也可以根据各成本项目的性质,分别按照不同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为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固定的系数进行分配。一般是在类内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其系数设定为1,并计算其他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分配标准额的比率,作为它们的系数。也可将各种产品的产量按照系数进行折算,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然后按标准产品产量比例进行分配。,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例7-1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合并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直接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系数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系数按直接材料费用定额确定;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与甲、乙、丙三种产品成本计算有关的数据以及成本计算过程如下:,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例7-1(1)根据直接材料费用定额计算直接材料费用系数,详见表7-1。,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例7-1(2)按产品类别(A类)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各项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该类产品成本(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详见表7-2。,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例7-1(3)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根据各种产品的产量、原材料费用系数和工时消耗定额,分配计算A类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详见表7-3。,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例7-1表7-3中各种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7.1.2分类法的计算程序,7.1.3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凡是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采用分类法。分类法的优缺点:优点:不仅能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而且能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的情况。缺点: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都是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的,因而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假定性。分类法的应用条件:对产品分类时,类距既不能定得过小,也不能定得过大。在产品结构、所耗原材料或工艺技术发生较大变动时,应及时修订分配系数,或另选分配标准。,7.1.4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联产品成本的计算副产品成本的计算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材料,经过同一加工过程,同时生产出的各种主要产品。联产品只能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联产品成本计算的两个阶段:采用分类法计算联合成本,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联合成本在各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对于分离后还需进一步加工的联产品,还应采用适当方法计算其由于继续加工而应负担的成本,从而计算其全部成本。,例7-2某企业生产A、B、C三种联产品。这三种联产品经同一生产过程加工后即可出售。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各项费用以及产量分别见表7-4和表7-5。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按照各种联产品的产量比例进行分配。,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2根据表7-4和表7-5的资料可以编制联合成本分配计算表,如表7-6所示。插入表7-6表中各项费用的分配率计算如下:,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某企业用同一种原材料,在同一个生产工艺过程中生产出A、B、C三种联产品。企业采用系数法分配联合成本,以A产品为标准产品,以售价作为折算标准。A、B、C三种产品分离后均可以直接对外出售,其中C产品也可以作为本企业的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成为甲产品。C产品的收发通过自制半成品库进行,其成本结转采用综合结转法,其结转成本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月(10月)有关产品产量、单位售价和成本资料如表7-7、表7-8所示。,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插入表7-7插入表7-8,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1)将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按照折算系数折合成为标准产品产量。其计算结果如表7-9所示。插入表7-9,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2)将联合成本在A、B、C三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编制联合成本分配计算表,如表7-10所示。插入表7-10根据产品的验收入库单和联合成本分配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A80000B16000自制半成品C64000贷:基本生产成本160000,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3)根据产品入库单登记自制半成品明细账(C半成品),如表7-11所示。插入表7-11根据C半成品领用单(生产甲产品耗用),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000贷:自制半成品C66000,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3根据以上有关资料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7-12所示。插入表7-12根据甲产品的验收入库单,编制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0485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4850,1.联产品成本的计算,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可以将副产品与主产品合为一类,计算该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一定的方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副产品价值后的成本作为主要产品的成本。副产品成本可以按照售价减去税金和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余额计价,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固定的单价计价。为简化计算工作,副产品也可以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价。如果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进行单独加工,则应单独计算成本。,例7-4某企业在生产甲产品(主产品)的过程中,还生产出可以制造乙产品(副产品)的原料。这种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即成乙产品。甲、乙产品都是单步骤的大量生产,在同一车间进行。乙产品的原料按固定单价每千克0.5元计价,甲、乙产品月初、月末在产品均按原料的定额费用计价。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程序如下:,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4(1)分配各种生产费用。原料和辅助材料为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结果详见表7-13。插入表7-13,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4(2)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产品产量月报表,以及在产品定额资料,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7-14。插入表7-14,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4(3)根据甲产品成本明细账、有关费用分配表、产品产量月报表,以及在产品定额资料,登记乙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7-15。插入表7-15,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如果副产品的加工处理时间不长,费用不多,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副产品也可以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价,而不计算其实际成本。从主产品、副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中,扣除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副产品成本后的余额,即为主产品的成本。,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例7-5假定例7-4中乙产品(副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为3.70元,其中原料3.12元,辅助材料0.21元,直接人工0.16元,制造费用0.21元。乙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时,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7-16。插入表7-16,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三废”经过利用,就成了副产品,也应按副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工业企业除生产主要产品外,还为其他单位提供少量加工、修理等作业。为简化核算,也可比照副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其成本。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除生产主要产品外,还为其他车间、部门提供少量的加工、修理等作业。可以按计划单位成本对这些作业计价,其成本差异由主要产品负担。,2.副产品成本的计算,3.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等级产品是指品种、规格相同,但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由于工人技术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导致的不同等级的产品,其成本不应有区别。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不同或工艺技术要求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产品,如果各等级产品的售价相差很大,可按单位售价作为分配标准,计算各等级品的成本。,例7-6某毛巾厂200年月生产毛巾100000条,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有所不同,其中一等品20000条、二等品50000条、三等品30000条。以售价作为分配标准,以一等品作为标准产品,采用系数法分配共同成本。有关成本、售价资料见表7-17、表7-18。,3.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例7-6根据上述资料,分配各等级毛巾的成本,编制等级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7-19所示。插入表7-19根据各种毛巾的验收入库单,编制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975000贷:基本生产成本975000,3.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7.2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定额法的特点定额法的计算程序定额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7.2.1定额法的特点,定额法是为了及时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把产品成本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加强成本管理,从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定额法的主要特点:将事先制定的产品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7.2.2定额法的计算程序,定额成本的计算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定额法举例,1.定额成本的计算,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较:相同之处:都是以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为依据确定的目标成本。不同之处:计划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是计划期(一般为一年)内平均消耗定额,在计划期内通常是不变的;定额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是现行的定额,应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修订。制定定额成本,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考核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1.定额成本的计算,产品单位定额成本的制定,应包括零件、部件的定额成本和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如果零部件较多,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零件、部件的定额成本,直接计算产成品的定额成本。零件定额卡和部件定额成本计算卡的格式如表7-20和表7-21,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如表7-22。,1.定额成本的计算,插入表7-20,1.定额成本的计算,插入表7-21,1.定额成本的计算,插入表7-22,1.定额成本的计算,2.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就是在发生生产费用时,为符合定额的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编制定额凭证和差异凭证,并在有关的费用分配表和明细分类账中分别予以登记。,(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1)限额法:原材料的领用实行限额领料(或定额发料)制度。符合定额的原材料应根据限额领料单等定额凭证领发。由于增加产量需要增加用料时,在追加限额手续后,也可以根据定额凭证领发。其他原因发生的超额用料或代用材料,应根据超额领料单、代用材料领料单等差异凭证,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后领发。差异凭证中应填写差异数量、金额和原因。采用代用材料和废料利用,应从原定限额中扣除。每批生产任务完成后,应根据车间余料编制退料手续,退料单也是一种差异凭证。只有投产产品数量等于规定产品数量,且车间期初、期末均无余料或数量相等时,领料(或发料)差异才是用料脱离定额差异。,例7-7某限额领料单规定的产品数量为1000件,每件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5千克,则领料限额为5000千克;本月实际领料4800千克,领料差异为少领200千克。现假定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符合限额领料单规定的产品数量,即为1000件,且期初、期末均无余料。则上述少领200千克的领料差异就是用料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第二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仍为1000件,但车间期初余料为100千克,期末余料为120千克,则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10005=50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4800+100-120=4780(千克)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5000=-220(千克)(节约)第三种情况:本期投产产品数量为900件,车间期初余料为100千克,期末余料为120千克,则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9005=45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4800+100-120=4780(千克)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780-4500=+280(千克)(超支),(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2)切割核算法:对某些贵重材料或经常大量使用且需要切割后才能进一步加工的材料,通过材料切割核算单核算用料差异、控制用料。材料切割核算单,按切割材料的批别设立。材料切割核算单中填明切割材料的种类、数额、消耗定额和应切割成的毛坯数。切割完毕后填写实际切割成的毛坯数和实际消耗量。消耗定额乘以实际切割成的毛坯数,即得到材料定额消耗量。将材料定额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比较,即可确定脱离定额差异。,(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材料切割核算单的格式如表7-23所示。插入表7-23,(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3)盘存法:在大量生产,不能按照上述方法分批核算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情况下,除仍要使用限额领料单等定额凭证和超额领料单等差异凭证,以控制日常材料的实际消耗外,还应定期通过盘存的方法核算差异。根据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盘存数量算出投产产品数量,再乘以直接材料消耗定额,算出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根据限额领料单、差额领料单、退料单等材料凭证及车间余料的盘存数量,计算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将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与定额消耗量进行比较,确定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如果原材料随着生产的进行陆续投入,在产品还要耗用原材料,则在产品数量应改为按直接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的在产品约当产量。,(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例7-8生产乙产品耗用C材料。乙产品期初在产品为50件,本期完工产品为1000件,期末在产品为150件。生产乙产品用原材料系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乙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每件2千克,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每千克10元。限额领料单中载明的本期已实际领料数量为2100千克。车间期初余料为50千克,期末余料为20千克。有关数据计算如下:投产产品数量=1000+150-50=1100(件)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11002=2200(千克)直接材料实际消耗量=2100+50-20=2130(千克)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数量)=2130-2200=-70(千克)(节约)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金额)=-7010=-700(元)(节约),(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对于直接材料定额消耗量和脱离定的差异,应分批或定期地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汇总,编制直接材料定额费用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以丰华工厂甲产品为例,其6月份原材料定额费用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详见表7-24。插入表7-24,(1)直接材料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计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与直接材料类似。凡符合定额的生产工资可反映在工票、工作班产量记录、工序进程单等产量记录中;脱离定额的差异部分,应设置“工资补付单”等差异凭证予以反映。计时工资形式下,直接人工脱离定额差异不能在平时按照产品直接计算,只有在月末实际直接人工费用总额确定以后才能计算。无论采用哪种工资形式,都应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汇总编制定额生产工资和脱离定额差异汇总表,汇总反映产品的定额工资、实际工资、脱离定额差异及其原因。,如果直接人工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如果直接人工属于间接计入费用:,(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例7-9丰华厂A车间(该车间生产甲产品和其他产品)6月份计划产量的定额直接人工费用为14800元,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为2960小时;本月实际直接人工费用为16120元,实际生产工时为3100小时;本月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836小时,实际生产工时为1807小时。甲产品定额直接人工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计算如下:,(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制造费用一般属于间接计入费用,日常核算中不能按照产品直接确定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只能根据月份的费用计划,按照费用的发生地点和费用项目,核算脱离计划的差异。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只有到月末实际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以后,才能以其实际费用与定额费用相比较加以确定。,(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例7-10沿用例7-9的资料,丰华厂A车间6月份计划制造费用总额为20720元,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总数为2960小时;实际生产工时总数为3100小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21545元;本月甲产品的定额生产工时为1836小时,实际生产工时为1807小时。甲产品定额制造费用和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计算如下:,(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发生的废品损失通常作为脱离定额差异来处理。对于废品损失及其发生的原因,应采用废品通知单和废品损失计算表单独反映,其中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应按定额成本计算。,(3)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的核算,2.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为了计算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还应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大多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分配。如果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也可以采用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配。,3.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定额法下,材料的日常核算都按计划成本进行,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按计划单位成本反映的数量差异。月末计算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时,必须考虑所耗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即价差。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一般均由完工产品负担。多步骤生产中,若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则半成品日常核算也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进行,月末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也应计算产品所耗半成品的成本差异。,例7-11沿用例7-9的资料。丰华工厂甲产品6月份所耗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57000元,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800元,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节约1%。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为:(57000-800)(-1%)=-562(元),3.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定额一般在月初、季初或年初定期修订。定额修订后,应该计算月初在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以调整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可以根据定额发生变动的在产品数量和修订前后的消耗定额,计算修订前后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进而确定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在构成产品的零部件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如果零部件成套生产或零部件成套性较高,为了简化计算,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例7-12沿用例7-9的资料。甲产品的一些零件从本月1日起实行新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旧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12元,新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11.4元。该产品月初在产品按旧定额计算的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120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计算结果如下:,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一方面,应从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中扣除该项差异;另一方面,还应将该项差异计入本月产品成本。定额变动差异一般按定额成本比例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定额变动差异较小,或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全部完工,则也可以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4.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5.定额法举例,例7-13沿用例7-9的资料。假设丰华工厂大批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为了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该产品由一个封闭式车间(A车间)生产,不分步计算成本。该企业规定,该产品的定额变动差异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成本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丰华工厂采用定额法计算甲产品成本所登记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详见表7-25。,5.定额法举例,例7-13插入表7-25,7.2.3定额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定额法的主要优点定额法的主要缺点定额法的应用条件,1.定额法的主要优点,能够在生产耗费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差异,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便于对各项生产耗费和产品成本进行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能够较为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由于采用定额法必须制定定额成本,单独核算脱离定额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必须修订定额成本,计算定额变动差异,因此核算工作量大。,3.定额法的应用条件,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工作基础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7.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概述成本按习性的分类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7.3.1标准成本法概述,标准成本法的特点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作用,1.标准成本法的特点,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预先制定产品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按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基本生产成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均按标准成本登录。计算各成本项目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设立各种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并借以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和考核。,2.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正常标准成本:以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有效经营的基础上,根据下一期最可能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耗用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3.标准成本的作用,标准成本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采用标准成本有利于责任会计的推行。标准成本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采用标准成本对在产品、产成品和销货成本进行计价,可以简化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7.3.2成本按习性的分类,成本习性(亦称成本性态),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业务量可以是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数量,也可以是反映生产工作量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等。成本按其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的总额不受业务量的影响,但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呈反比例变动。固定成本的固定性受相关范围(期间范围和业务量范围)的限定。超过了相关范围,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动。,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业务量,业务量,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可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也叫经营能力成本,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这类成本有很强的约束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酌量性固定成本也叫随意性固定成本,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这类成本的发生及其数额的多少,可随经营方针的改变而改变。,1.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的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限定在相关范围内。相关范围外,它们可能是非线性关系。,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业务量,业务量,2.变动成本,3.总成本习性模型,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将全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将非生产成本计入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视为期间成本。标准成本法可以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也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结合使用。与完全成本法结合时,也应该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7.3.3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的制定和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应该消耗的材料的数量,即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常应根据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状况,并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材料消耗的可能性等条件制定。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目前市价及未来市场的变化,而且要结合最佳采购量和最佳运输方式等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例7-14假定M公司甲产品耗用A、B两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如表7-26所示。,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工时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工资率的制定。工时标准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应该耗用的生产工时。应在技术测定的基础上,根据对产品直接加工所用的时间,并适当考虑正常的工作间隙加以制定。计件工资制度下,标准工资率就是标准计件工资单价;在计时工资制度下,标准工资率是指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计时工资制度下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例7-15例7-14中M公司甲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计算如表7-27所示。插入表7-27,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工时标准的制定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制定。工时标准的含义与直接人工工时标准相同。这里的工时可能是人工工时,也可能是机器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及标准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工时标准的制定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制定。工时标准的含义与直接人工工时标准相同。这里的工时可能是人工工时,也可能是机器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是指每工时应该耗费的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及标准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例7-16沿用例7-14的资料。M公司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计算如表7-28所示。插入表7-28,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4.标准成本卡,标准成本确定以后,应就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产品,编制标准成本卡。标准成本卡应分车间、分项目反映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及其所依据的材料、工时的用量标准和标准的价格、工资率(每工时的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每工时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直接材料项目应按所耗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详细列明;直接人工应按不同工种不同工资率分别列示。,例7-17根据例7-14至例7-16的有关资料,填列M公司甲产品单位成本标准成本卡,如表7-29所示。插入表7-29,4.标准成本卡,7.3.4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叫做不利差异、逆差或超支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叫做有利差异、顺差或节约差异。计算分析差异的主要目的,在于查明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差异,并为成本控制、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例7-18M公司制造甲产品需用A、B两种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分别为5元/千克、10元/千克,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分别为15千克/件、10千克/件;本期共生产甲产品19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8000千克、B材料20000千克,A、B两种材料的实际价格分别为4.5元/千克、11元/千克。,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例7-18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如下:A材料价格差异=(4.5-5)28000=-14000(元)(有利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11-10)20000=200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直接材料价格差异6000(元)(不利差异)A材料标准用量=190015=28500(千克)B材料标准用量=190010=19000(千克)A材料用量差异=(28000-28500)5=-2500(元)(有利差异)B材料用量差异=(20000-19000)10=100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直接材料用量差异75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差异=6000+7500=13500(元)(不利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通常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但是决定材料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供求关系等引起材料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超出了采购部门的控制范围。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是材料质量等生产部门控制范围以外的因素也可能对材料用量产生影响。,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例7-19M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1900件,只需一个工种加工,实际耗用115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6250元;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8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6小时。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如下: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7.5-8)11500=-5750(元)(有利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1500-11400)8=8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950(元)(有利差异),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一般应由劳动人事部门或生产部门负责。但是劳动力市场等影响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超出了劳动人事部门或生产部门的控制范围。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通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是材料质量等生产部门以外的因素也可能影响人工效率。,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例7-20M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1900件,实际耗用115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25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6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工时4元。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分析如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4)11500=-5750(元)(有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00-11400)4=4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差异-5350(元)(有利差异),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应结合构成变动制造费用的具体成本项目进行分析。可能由生产部门负责,如耗电数量;也可能超出生产部门的控制范围,如电价。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效率问题。其责任分配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类似。,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两差异分析法:,例7-21M公司本月甲产品计划产量为2000件,实际产量为1900件;计划固定制造费用为90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91800元;计划总工时为12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为11500小时;工时标准为6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每小时7.5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如下: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91800-90000=18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2000-19006)7.5=(12000-11400)7.5=450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固定制造费用差异6300(元)(不利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三差异分析法:,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例7-22沿用例7-21的资料。采用三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如下: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91800-90000=18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2000-11500)7.5=375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1500-19006)7.5=(11500-11400)7.5=750(元)(不利差异)甲产品固定制造费用差异6300(元)(不利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三差异分析法的能力差异与效率差异之和等于两差异分析法的能量差异。三差异分析法更便于分清责任。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出现有外部原因,但大多数是内部原因,如临时购置固定资产、培训费用增加等。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产销数量引起的,如经济萧条、定价过高、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的生产能力利用不充分。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效率问题。其责任分配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类似。,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平时核算,“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账户只登记标准成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分别登记各种成本差异,不利差异记入借方,有利差异记入贷方。其中,材料价格差异的核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在购入材料时按标准成本记入“原材料”账户,将其价格差异记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核算的是购入材料的价格差异。第二种方法,在领用材料时按标准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将其价格差异记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核算的是领用材料的价格差异。,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将当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已销产品。第二种方法,将当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沿用例7-21的资料。假设M公司“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科目均无期初余额,本期投产的1900件甲产品已全部完工,并已全部出售,每件售价为400元。,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1)领用材料及将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购入材料以及实际支付以上各项费用时的会计分录从略)。1)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根据例7-18,投产1900件甲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有关数据如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15+1010)1900=332500(元)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528000+1120000=3460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6000(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750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332500材料价格差异6000材料用量差异7500贷:原材料34600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2)将直接人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根据例7-19,投产1900件甲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861900=91200(元)直接人工实际成本:8625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元)(有利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912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贷:应付职工薪8625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3)将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根据例7-20,变动制造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461900=45600(元)实际变动制造费用:4025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元)(有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456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贷:变动制造费用4025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4)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根据例7-22,固定制造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561900=85500(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91800(元)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375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855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375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贷:固定制造费用9180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2)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标准成本的会计分录。完工入库1900件甲产品的标准成本为:直接材料332500元直接人工91200元变动制造费用45600元固定制造费用85500元合计5548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554800贷:生产成本55480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3)销售产品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76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760000(4)结转已售产品标准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554800贷:库存商品55480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5)结转本期各项成本差异。本期各项成本差异的汇总结果详见表7-30。插入表7-3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根据表7-30,编制结转各种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950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贷:材料价格差异6000材料用量差异75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375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例7-23上述各项会计分录登帐的结果(销售产品的会计分录,即第项会计分录从略),如图7-9所示。,7.3.5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7.3.6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联系:二者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在事先制定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并据以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追查发生差异的原因,落实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产品成本。,区别:定额法下,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法下,一般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定额法下,只核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且不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会计科目;标准成本法下,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进行分解核算,且为各种成本差异专设会计科目。定额法下,要将成本差异在各种产品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标准成本法下,对成本差异的处理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将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7.3.6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7.4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概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7.4.1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概述,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应用一个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一个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相同,但管理上的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一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各种产品的生产类型或管理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步骤,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由于管理要求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一种产品的不同成本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定额法等辅助方法可以与各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应用。,7.4.1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概述,例7-24某工业企业设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利用外购原料(辅助材料)生产A半成品。第二车间利用A半成品和外购材料(主要材料)加工生产甲产品。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甲产品已经定型,是大量生产的产品,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因而在采用分步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先计算第一车间A半成品的成本,再按照定额法的要求计算第二车间甲产品的成本。,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该厂所用原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所用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明细核算,按实际成本进行总分类核算。该厂的半成品成本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在甲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加设“半成品”项目),按实际成本进行总分类核算。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和半成品成本差异计入各车间的产成品成本。在A半成品的成本中,直接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因而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的实际费用计价。直接材料费用在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完工半成品和月末在产品的重量比例分配。本月完工交库半成品71000千克,月末在产品5000千克。该厂规定,甲产品的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和原材料、半成品成本差异,均由产成品成本负担,脱离定额差异按定额成本比例在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本月甲产品的产成品为820件。,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第二车间甲产品的定额和脱离定额差异的资料如下:该车间甲产品9月末100件在产品的定额总成本(按9月旧定额计算)和脱离定额差异如表7-31所示。插入表7-31,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从本月(10月)1日起,修改产品设计,第二车间产品修订消耗定额:半成品消耗定额由每件92千克降为90千克(每千克计划成本15元未变),材料消耗定额由每件62千克降为60千克(每千克成本5元未变)。其他消耗定额没有改变。本月1日第二车间甲产品开始实行新的单位定额成本如表7-32所示。插入表7-32,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第二车间甲产品所用的半成品和材料,均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本月甲产品投产件数为800件。本月用于甲产品的定额工时共为39600小时。根据甲产品的投产件数、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原材料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原材料定额费用,根据甲产品领用原材料的定额凭证、差异凭证、车间余料盘存资料和原材料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以及根据以上两者计算的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如表7-33所示。插入表7-33,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根据本月全厂生产费用的发生情况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有关的部分从略)。(1)根据本月付款凭证汇总编制的各项货币支出汇总表,详见表7-34。插入表7-34根据表7-34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25670贷:银行存款25670,7.4.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举例,例7-24(2)根据原材料的领退料凭证和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等资料,编制原材料发出汇总表,详见表7-35。根据表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