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北师大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7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指认,说出水果或果实的名称;2.能运用以下句型询问或介绍水果名称:Whats this? Its. Is this ? Yes,it is./No,it isnt .3.能在插图的帮助下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朗读人物对话。教学重点:1.朗读故事人物对话;2.询问和说明水果名称的句型:Whats this? Its.Is this ? Yes,it is./No,it isnt .教具准备:纸袋或布袋,水果卡片或实物(香蕉、苹果、橘子、桃子),人物面具,配套教学光盘。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猜水果:(1)把水果放进布袋里,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有什么水果。(2)教师将布袋中的水果摆放在讲台桌上,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拿走一个水果,让学生说哪个水果不见了。Step 2:Learn the Story1.导入故事:出示故事第一幅图,带着学生认识Aunt Booky。让学生看一看Aunt Booky的水果摊上都有哪些水果。2.学习故事:(1)告诉学生Lulu不认识水果。播放动画,问学生Lulu吃了哪两种水果。(2)出示图3、图4,让学生说一说Lulu在Mocky的帮助下认识了哪两种水果。(3)让学生看故事内容,说一说Lulu品尝的这两种水果味道如何,让学生模仿Lulu的语言或动作。(4)回顾故事主要内容。把Lulu的面具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Lulu认识了哪些水果。把水果的图贴在面具旁边,让学生模仿Lulu吃水果的情景。3.模仿表演:(1)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2)放录音,让学生指人物,跟读对话。(3)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4)鼓励学生分小组朗读或表演故事。Step 3:Learn to Say1.呈现情景:出示Learn to Say中的图片,高速学生Lulu到Mocky家玩,她又认识了许多水果。让学生扮演Lulu,教师扮演Mocky。2.学习词汇:(1)教师扮演Mocky,学生扮演Lulu,让学生问水果的名称,教师回答,呈现水果的词汇。(2)拿出水果的卡片,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然后教读单词,让学生指卡片。3.练习运用:(1)放录音,让学生听对话,指相应的水果。(2)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练习对话。(3)教师拿出一张水果卡片,用一张纸遮住,让学生猜。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玩猜卡片的游戏。Step 4:Learn and Say(1)教师出示Listen and Say中的四幅图。先让学生仔细看一看。(2)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指出相应的图。再次放录音,让学生给图标上序号。(3)再放一遍录音,每次放一句,教师重复,让学生说出示哪一幅图。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4)把学生分成小组,用水果的小卡片玩猜卡片的游戏。第二课教学目标:1.能指认、说出本课的水果名称;2.能询问或判断水果的名称:Is this? Yes,it is./No,it isnt .3.能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朗读人物对话。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故事人物对话;2.询问或判断水果名称的句型:Is it/this?3.水果的名称:a watermelon,a lemon,a pear,a strawberry,a pineapple。教具准备:本课的教学卡片,故事卡片,布袋和水果玩具或实物,配套教学光盘。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1.猜水果。教师出示水果图片,用纸遮挡部分画面,让学生猜是什么水果。2.出示所有的卡片,让学生看图说单词。Step 2:Learn the Story1.导入故事:(1)复习上一课的故事。教师拿出主要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和人物对话。 (2)告诉学生继续学习故事,看一看Lulu又认识了什么水果。2.学习故事:(1)让学生看故事动画。最后把画面定格在最后一幅图上,问学生Lulu最后吃的是什么水果、感觉如何。 (2)让学生看前三幅图,告诉学生Lulu想尝一尝梨,看她是否能找到梨。教师先呈现第5副图,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3)再呈现后两幅图,问学生同样的问题,结合插图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 (4)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后三幅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指一指柠檬的图,说一说柠檬的名称与味道,学习相应的词汇。 (5)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把Lulu的图贴在黑板上,拿出草莓、梨和柠檬的图,让学生回忆人物的对话,然后把图贴在Lulu图的周围。3.模仿表演:(1)教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指人物的对话、逐句跟读。(2)学生逐图朗读人物对话,并分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故事。请几组学生朗读或表演部分故事对话。Step 3:Talk Together(1)告诉学生Cathy和David在玩一个游戏,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告诉学生,在游戏中David要通过触摸猜出Cathy手里是什么水果。(2)播放两遍录音,让学生看图,听一听、指一指。(3)教师拿出水果的卡片,遮挡住部分画面,让学生猜然后呈现水果的名称,学生跟读。(4)教师把水果放入准备好的布袋里,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Step 4:Lets Sing(1)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关于某种水果的,让学生听一听是哪种水果。(2)教师播放两遍歌曲,鼓励学生小声跟唱。让学生看歌曲的插图,用汉语说一说图中的人物是什么关系。教师解释歌曲的大意。(3)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结合插图,让学生说一说梨有几个,以及小男孩是怎样分配梨的。(4)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注意哪些是小男孩的话,哪些是妈妈的话。让学生分角色演唱。第三课教学目标:1.能分角表演完整的故事;2.能在活动中询问、说出水果的名称。教学重点:1.朗读和表演完整的故事;2.主要句型,如:Whats this?/Its.Is it a ?Yes,it is./No,it isnt.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学习卡片。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1)出示水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水果的名称。(2)出示水果的单词卡片,让学生认读。(3)教师把水果的图片和单词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到对应的伙伴。Step 2:Learn and Number(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告诉学生接下来听录音、给图标序号。(2)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指相应的图。(3)再放一遍,让学生根据录音给图标序号。(4)放录音,每次一句。教师重复,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一幅图,全班一起核对。Step 3:Game Time(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告诉他们接下来玩一个看图、猜水果的游戏。(2)教师拿出一张卡片,挡住部分画面,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水果。(3)教师抽取一张水果的图片,放在一名学生的头顶上,其他学生问,这名学生猜。(4)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中用学习卡片玩猜卡片的游戏。Step 4:Show Time(1)带着学生一起复习前两课的故事,先放一遍故事动画,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教师出示故事主要情节的插图,让学生回忆人物对话、复习故事。(2)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教师放录音,让学生指人物、跟读对话。(3)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练习表演故事,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表演的内容和方式。(4)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Step 5:Uncle Bookys Blackboard(1)将Uncle Bookys Blackboard上的句子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贴出故事中相应的图,让学生看图找出人物对话。(2)给学生解释插图中Lulu提问问题的目的,例如,她想知道某种水果是什么(Whats this?)或者想知道某种水果是不是梨(Is it a pear?)。(3)朗读人物对话,让学生跟读或者朗读。第四课教学目标:1.能区别辅音字母b,p在单词中的发音;2.能根据范例抄写词组,书写规范。教学重点:1.感知辅音字母b,p在单词中的发音;2.抄写单词。教具准备:教学卡片(水果)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1)分角色表演故事。逐一出示第一、二课故事的主要插图,教师扮演Lulu,让学生一起扮演Mocky,回忆故事人物对话。(2)让学生两人一组看插图练习对话。(3)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呈现故事插图,学生选择表演部分或全部内容。Step 2:Listen and Repeat(1)先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和单词,并试着读一读。让学生说一说每组词的共同点是什么。指阴影部分的字母,让学生观察。(2)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指图小声跟读。(3)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大声跟读。然后教师读单词,让学生听一听、指相应的图。(4)把字母b和p写在黑板上,教师说单词,让学生指该单词的起始字母。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Step 3:Listen and Write(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图的名称。(2)教师朗读单词,让学生认真听,根据读音写出单词的首字母。(3)教师播放录音或再读一遍,让学生填写字母。然后教师指图,让学生朗读,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Step 4:Trace and Copy(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先让学生读例句,说一说图的内容。(2)让学生先看一看四线格中的例句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句首字母大写,句尾的标点,以及单词之间的间距等等。告诉学生接下来抄写虚线部分的单词,注意利用线格书写。(3)让学生先描写虚线部分,然后试着抄写。Step 5:Find and Circle(1)告诉学生接下来玩一个字谜游戏,先让学生看图读一读单词。(2)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单词都藏在表格当中,让他们认真观察找出来。(3)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4)利用投影或把表格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指出他们找到的单词,全班一起核对。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找出来的,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五课教学目标:1.能学唱本单元的歌谣;2.能认读本单元的主要句型。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歌谣。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句子卡片。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1.复习单词(1)出示本单元的教学卡片,让学生看图说单词。(2)出示水果的单词,让学生看单词、读单词。(3)把教学卡片和单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给图片和相应的单词连线。2.“找朋友”游戏(1)教师将故事中Mocky与Lulu的主要对话写出来,如:Is it a pear? No,it isnt .Its a strawberry.等,以小组为单位发给学生。(2)先让学生朗读手中的句子,然后“找朋友”,组成对话。Step 2:Lets Chant(1)先让学生看插图,指一指、说一说天空中、树上以及草丛里的东西是什么。(2)教师播放歌谣,结合插图说一说歌谣的大意。(3)放歌谣,让学生听歌谣、指插图中相应的内容,鼓励学生用动作配合歌谣。(4)放录音,让学生学唱歌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段学习。Step 3:Read and Check(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插图,先指图说一说这些水果的名称。(2)教师朗读第一个问题,告诉学生选出正确的答句。(3)让学生看图、阅读问题并选出正确的答句。(4)教师读问题,让学生读出他们选择的句子,全班一起核对。第六课教学目标:1.能读懂Uncle Bookys Storytime的小故事;2.能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对学习效果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具准备:教学卡片。教学过程:Step 1:Get Ready1.猜卡片拿出一张水果的卡片,遮住部分画面,让学生猜是什么水果。2.认读单词(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看图、说出水果名称。(2)教师出示水果的词汇,让学生看单词、认读单词,或者读单词、指图片。Step 2:Say the names of the fruits(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水果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告诉学生在提问或回答正确的照片下画勾。(2)给学生实践,让学生完成。全班一起看照片,说一说水果的名称。Step 3:Loo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图,猜一猜、说一说这些水果的名称。然后让学生阅读问题,根据照片回答问题。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相互问答。提醒学生先口头回答,然后再选出正确的答句。(2)给学生实践,让学生相互问答。提醒学生,最后两幅图可以只口头回答完成。Step 4:Group the words(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单词,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注意阴影部分字母的发音。(2)告诉学生接下来根据单词首字母的发音,把这些单词分别放入方框中。让学生读单词把单词写在相应的方框中。(3)学生完成之后,让学生朗读两个方框中的单词。或者,教师读单词,让学生说一说首字母的发音和方框中的哪个单词相同。Uncle Bookys Storytime1.导入故事告诉学生接下来看一个故事,故事中熊爸爸给小熊们买了许多礼物,猜一猜这些礼物都是什么。2.学习故事(1)让学生独立看图,阅读故事内容。(2)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看图、听故事,在图中指一指相应的礼物。(3)放录音,在图2、图4暂停,让学生指出pencil sharpener和eraser的图,用汉语解释单词词义。(4)学生再次阅读故事,让学生在图1、图3、图5中以想象泡的形式画出小熊猜的水果。附送:第十二单元:小英雄2019年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册11-15单元修订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 15 个生字,正确书写 10 个汉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唱歌曲。3、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意识。增强对抗日战争的一些感性认识,正确认识中国历史。教学重点:1、易错字较多,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2、从主体部分的侧面描写中,感悟王二小英勇献身的正义壮举;歌颂王二小的英雄精神。教学准备:1、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录音带。2、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3、组织或布置学生看、听王二小的故事或电影。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挑”。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谈话。你看过表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吗?你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过那时侯的故事吗?把你知道的小英雄讲给大家听。老师总结:像同学们说到的小兵张嘎、王二小、雨来、小萝卜头等等都是我国的小英雄,他们的事迹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的人。板书单元主题:小英雄,带着崇敬的感情读读。指名再读读。2、今天,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讲小英雄王二小的英雄故事。(配乐)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的山区。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藏在山沟里。他们抓住了一个放牛的孩子叫他带路,勇敢的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在山口设下的埋伏圈,而自己却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死时脸上还含着微笑。那一年,王二小才十三岁。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欣赏歌曲。二、自学。1、过渡:听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同学们都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抗日战争时代,与王二小一起去抗击敌人吧!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3、同桌合作读课文,会读的给不会的当“小老师”。 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4、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我们一边读,一边在课文里把这些汉字带出的词语画上圈。出示词语,指名读:贪玩 玩耍 敌人 山沟 扫荡 危急 昏头昏脑 枪炮 受骗 挑拨 牺牲 含泪 山坡 抓人 染红 传扬 悲愤 顺从 埋伏圈找出有“掩护、危急、顺从、悲愤”的句子读读。5、小组合作识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领读,指名口头组词。重点强调画横线字的字形:“染”右上角“九”字没有点;“耍”上面是“而”,不要与“要”混淆;“含”注意上面是“今”别多一点;“危”注意下面笔画,不是“匕”。三、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己练习通读全文。1、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字音。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全班同学仔细听,注意纠正,并初步评价朗读。四、写字。1、自学要写的生字。2、交流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强调,用红笔板书重点笔画。3、练习写字。4选择词语造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日寇的残酷,感悟英雄的悲壮。2、激发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个别抽读。二、以疑促思,读文悟情。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3、全班交流。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悟敌人的凶残。(1)课前布置学生尽量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或者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讲那时候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中理解“抗日战争”、“解放区”、“敌人”、“扫荡”、“埋伏圈”等词语。(2)找出课文中写敌人凶残的词语或句子。如“扫荡”“抓住”“挑在枪尖”“摔死”等。(3)敌人这么凶残,年仅十三岁的王二小是怎么做的?找出词语或句子。如“顺从”“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英勇地牺牲”“脸上含着微笑”等。4、老师问:“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为什么危急?在课文里找句子,指名读读,读出危急的语气。“敌人快要走到山口”“山沟里掩护着掩护着” 引读: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怎样?读课文第三小节。5、问:这时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句式:如果我是王二小,我想所以我怎样带的路?可以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把“王二小”换成“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老师总结:有的同学想起了小兵张嘎,有的同学想起了小英雄雨来,同学们学会了用联想的方法来阅读,又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指名读读第四小节,注意读出在危急中,王二小的勇气和智慧。6、过渡:正因为王二小的勇气和智慧,正因为王二小令人叹服的正义壮举,正因为有这位小英雄,干部和老乡读第六自然段。问:“他”是谁?(王二小)把这个小节中的“他”换成“王儿小”指名再读读。7、老师范读第七小节,声音低沉、语速缓慢。读完后接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伴奏带,师生同唱歌曲。四、诵读课文。1、你愿意朗读哪个小节给大家听,就自己练练,体会当时的情景。 指名分小节读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找出他读得好的词语或句子。2、这个感人的故事半个世纪以来广为流传,二小没有牺牲!他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人们去奋斗。他是真的英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配乐朗诵课文。3、再次吟唱歌曲。板书:歌 声教学目标:1、认识 13 个生字,正确书写 9 个汉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3、通过学课文,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易错字,培养识字能力。2、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启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有关课文内容的插图。3、布置学生有条件观看电影完美风暴。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正确读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1、全体起立!同学们,让我们注视着国旗,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歌词的含义,想象这首歌给人一种什么感受?2、指名说说国歌给他的感受。 老师总结,简介国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在中国抗战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旧中国受奴隶社会的影响太深,人们屈辱、懦弱地生活。斗争、反抗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可是没有人组织大家反抗。这时音乐家聂耳毅然决定用歌声唤起大家的觉醒。于是创作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进行似的节奏,催促人们反抗、战争,人们就是在这首歌的影响下,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敌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把这首歌规定为我国的国歌。3、是啊!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歌声有关,板书课题歌声,齐读。想知道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吗?4、听课文录音,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内容。二、自学。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3、出示词语,自己先读读,不会的请教同学或老师,读准字音。不幸 触礁 挣扎 继续 隐约 笼罩 妇女 清脆 聚拢 力量 增添 激昂 游泳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指名领读词语。找出课文中有“挣扎、筋疲力尽、隐隐约约、激昂、聚拢、增添”的句子读读。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开火车读读,个别抽读。并口头组词。5、交流识字方法。重点指导:“幸”与“辛”字型以及读音的区别,“幸”后鼻韵母,“辛”前鼻韵母;“游”右边不是“放”,右下角是“子”,注意与“激”区别;“昂”左下角没有一撇;“聚”下面把“家”的下面弯勾换成竖;“拢”右边不要少撇;“添”右上是“天”不是“夭”,右下角“小”字多一点。三、通读课文。1、把生字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读,读正确、流利些。读完后标出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朗读。3、全班齐读全文。三、写字。1、自学要写的生字。2、交流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强调,用红笔板书重点笔画。3、老师范写,学生观察书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自检互评。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4、多音字组词:扎 5、用“激昂”“增添”“聚拢”“不幸”造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2、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摆脱困境。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个别抽读。二、理解课文1、自己练读课文,读流利。2、与小组同学交流读课文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3、学习交流。(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闭眼想象:夜里,还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有条件可观看影片完美风暴) 读完后指名带着自己的联想说说有什么感受。(2)、老师总结:周围一片黑暗,人觉得孤立无援;海水冰冷刺骨,人从心里往外冷;海浪包围着自己,一刻也不能停止“挣扎”,但是人又“筋疲力尽”,也不知往哪个方向游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再读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当时大部分落难人的“绝望”。(3)、过渡:是所有人都绝望了吗?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的?读读第二自然段。强调“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与“顿时”“浑身”的语气转折。(4)、这声音是谁发出来的?(一个不满 10 岁的小姑娘)在这样一个让人绝望的环境里,大男人都绝望了,这个小姑娘却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这时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小姑娘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5)、现在你就是马金纳,听到这歌声,你想到什么?会做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描写小姑娘动作的词语,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指名读,齐读。(6)、最后,他们得救了吗?怎么得救的?“海风把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聚拢过来了。终于,追寻着歌声驶来了!”哪些人得救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大家感谢这位小姑娘,为什么?齐读最后一句。4、诵读课文。()、自己朗读课文,带着你的体会,联想当时的情景或是电影。()、指名读读喜欢的段落。()、齐读全文。三、讲故事。记住这个故事吧!在困境中乐观的态度、镇定的行为、不屈不挠的勇气也是令我们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吧,交流你们的体会。板书:江凡教学目标:1、认识 1 个生字,正确书写 个汉字。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果断行事。教学重点:对江凡行为的理解。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有关火灾现场的资料片。3、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火灾自救的小常识。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2在认识、写字的过程中注重字义和字形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谁在电视里看见过火灾?说说你看到的景象,谈谈感受。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会怎样做?、交流收集的有关火灾自救的小常识。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予以肯定。、过渡语:十岁的江凡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在火海中竟然把奶奶和邻居救出来,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二、自学。、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向同桌请教。、自己读课文,同桌互相读,纠正字音。、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老师注意正音:凡是火焰迅速蔓延燃烧咳嗽混乱扶手惊慌杂物摸索逃生商店终于镇静思索清新注意“速”“嗽”“杂”“索”是平舌音;“烧”“镇”翘舌音。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讨论理解,并用词语造句。找到课文中有“蔓延、镇静、思索、摸索、清新”的句子,指名读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读。个别抽读,并口头组词。、交流识字。重点指导画横线的字:“焰”注意右下角的“臼”的笔画;“迅速”都是走之儿底;“嗽”右边是“欠字旁”不是“反文旁”;“慌”右边中间别多一点。二、通读课文。、把生字、词语放回课文,自己练习读正确、读通顺课文。、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写字。1、自学要写的生字。2、交流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强调,用红笔板书重点笔画。3、老师范写,学生观察书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自检互评。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4、为生字组三个词,并练习形近字组词:商( ) 焰( ) 荒( ) 摸( ) 滴( ) 稻( ) 慌( ) 模( )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的品质。2、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个别抽读。二、整体感知课文。、自己朗读课文,思考:江凡为什么能把奶奶和邻居从火海里救出来?谈体会。()出于本能,江凡发现起火了,也害怕,也像普通孩子一样想找妈妈,但他孤立无援,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从江凡帮助奶奶逃生,在什么也看不清的烟道里,想办法匍匐在地面上寻找楼门,体会江凡果断的判断于镇静的行为。()从最后一端中江凡的话,知道江凡的英雄行为不仅因为他在学校有火灾自救的训练,还因为爸爸的教导、学校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与他自身对人、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是分不开的。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别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问:你知道自救的方法吗?实话实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当时怎么想的?三、讨论、探究、诵读。、老师讲述记者在事后采访江凡的对话。记者夸他是个小英雄,这回可出名了。江凡却说:“死了那么多人,大火把我家烧没了,我宁愿不出名。”、联系课文最后一段讨论: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朗读指导。()齐读第一自然段,问:这段告诉我们什么?()第二自然段写火灾现场,应该怎样朗读?(情形紧急、人们慌乱)()第三至五自然段江凡如何帮助奶奶逃生的,找出描写江凡动作的词语,体会读出江凡的镇定与机智。()指名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江凡的想法,自己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男生读。四、总结升华。、有感情朗读全文。、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呢?(能在非常时刻表现出非常人的行为,能做出使人叹服的正义壮举,这就是英雄。)、讲讲你知道的英雄故事。板书:语 文 天 地教学目标:1、阅读短文,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2、读读背背古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3、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检查,相互批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2、熟悉课文内容,能根据小英雄的精神合理推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听写词语。1、 反复诵读,熟记词语。2、 听写词语。同学之间相互检查。二、 读一读,注意逗号和句号。1读读这段文字内容,注意哪些地方加了逗号,哪些地方加了句号。2根据你的观察,相互说说一个句子写到什么地方才算一句话,该加句号。三、 想一想,说一说。1、 教学前两段。复述课文,想想二小该怎么办?小姑娘又该怎么办?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相互交流、批改。把修改好的句子抄在本子上。2、 学醉后一段。小组讨论:该怎么办?全班交流,评出最好的主意,写下来,大家一起修改,再抄下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2、能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识字。3、学会借助联想了解新知识。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1、熟悉课文,感受王二小的英雄气概。2、学生讲讲王二小的故事。3、听歌曲录音,学唱歌曲。二、自读比利时的于连。、读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自己读短文。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同学,检查独立识字情况。、指名说说故事讲了什么?简单复述课文。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谈谈从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总结这一单元。比较这单元的四篇文章,说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次体会“英雄”这一词的深刻含义。三、学习在阅读中联想。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会联想相关的内容,如联想电影、电视、小说、故事等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新知。第十三单元:快乐的生活雨 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会写 10 个汉字。能用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想象雨中兄妹俩的心理、行为。由此感知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2、用不同的体会朗读、背诵诗歌,感悟生活情趣。教学准备:1、配乐朗诵磁带。课文录音带。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闭眼听课文录音。听完后说说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2、老师语言引入:瞧!夏天的雨后,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啊!当我听到这首小诗时,他使我仿佛一下回到了童年,赤着脚在水中走路时滑一跤的乐趣至今难以忘记。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雨后的快乐,好吗?3、板书课题,指名读。二、自学。1、自己试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自学生字。2、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赤脚 踩水 神仙 溅起 摔跤 叫喊 妹妹 裤子 兴奋 糟糕 发射 通红 骄傲 撅着 咬嘴唇 裙子3、出示生字卡片,个别抽读,并组词。三、写字。1、自学要写的生字。2、与小组同学交流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不强调,检查自学生字情况。3、老师范写,学生观察书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自检互评。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4、为生字组三个词,并练习形近字组词:伸( ) 披( ) 拔( ) 洒( ) 神( ) 坡( ) 拨( ) 酒( )骄( ) 群( ) 喊( ) 跤( ) 裙( ) 成( ) 5、读一读,你能说出与带点的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吗?(1)他通红欢喜的脸上,放射出 兴奋 和 骄傲。 ( ) ( )(2)水里的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 )三、读课文。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在他们的朗读声中,感受孩子们在雨后的快乐。体会兄妹俩的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读完后评价朗读。 指名说说:哥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妹妹呢?2、自己带着体会再读。找出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词语。3、指名朗读,老师引导大家分享雨后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快乐。体味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4、配乐有感情朗诵。四、背诵。1、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背背看。指名配乐背诵喜欢的小节。2、看着插图,试背全文。 配乐背诵一次课文。五、延伸。1、多美的雨后,充满了生机和快乐。我们也以雨后为题目,回家写写你所向往的生活吧!2、下节课交流自己编写的内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在朗读中感受雨后的快乐,懂得发现快乐、享受快乐。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个别抽读。读完后评价朗读。二、在读中理解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指名说说:哥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妹妹呢?2、自己带着体会再读。找出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词语。3、指名朗读,老师引导大家分享雨后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快乐。体味重点句子,指导朗读:“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4、配乐有感情朗诵。四、背诵。1、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背背看。指名配乐背诵喜欢的小节。2、看着插图,试背全文。 配乐背诵一次课文。五、延伸。1、多美的雨后,充满了生机和快乐。我们也以雨后为题目,回家写写你所向往的生活吧!板书:一件好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会写 10 个汉字。能独立识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人物情感。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和克拉拉善良的童心,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生字词语卡片。3、收集一些帮助、关心他人的小故事。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两个部首“父、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默读。3、在朗读中体会助人为乐、学做助人为乐的人。教学过程一、导入:1、解释课题。板书课题:一件事。让学生质疑。老师改正错误,读题。 问:刚才老师出现了什么问题?(漏了一个“好”字。)再问:这到底是一件什么好事呢?谁做的好事?2、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听课文录音带,听了之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二、自学。1、老师与同学一起读书,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交朋友。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认读生字,互相评价朗读。3、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领读,正音,全班跟读。相机讲解不理解的词语,并用部分词语说句话,也可以读读课文中有生字词语的句子。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口头扩词。老师帮助理解其他意思。 个别抽读生字,开火车读。5、总结启发:“父”字是一个部首,父字头的字有“爸、爷、斧、爹”。 区别:“贫贪、究穷穿、哭器”的字形,分别组词练习。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字音,再次巩固不熟的字。三、通读全文。1、自己练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老师引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停顿,培养语感。3、齐读全文。四、指导书写1、老师指导分类记忆字形:“穷、穿”都是穴宝盖。强调“哭”别少了一点;“拿”上面是“合”,别少了横,下面是“手”。2、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自己评一评。 老师巡视指导。并为生字组三个词语。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做好事的快乐。2、学习课文懂得做好事的愿望是为了使别人快乐。教学过程一、交流朗读,感悟感情。1、复习生字。2、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再在小组内讨论,看看能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讨论交流时提出来。3、老师收集学生问题,重点板书集中的问题。如:有关词语的问题。如:红十字会。老师解释:红十字会是一个志愿的、国际性的救护和救济团体。老师可以简单说说红十字会创立的故事。有关内容的问题。如:这件好事“好”在哪里? 爸爸为什么说“我真想哭,也真想笑”?4、解决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意思或查字典的方式解决词语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课文内容,再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大家各抒己见。(1)从孩子们的角度看,他们做这件事没有利己的动机,没有谁号召他们,没有谁在旁边赞扬他们,更不是老师留的作业、家长规定的功课,这说明他们这样做完全出于善良的愿望。这件事“好”在这方面。(2)当他们的父亲责怪他们送掉了自己的新鞋时,他们怎么认为的?找课文中的句子:“为什么穷人就该老是穿旧的东西呢?”“那样他们看上去就更穷了。”5、总结提问:爸爸为什么摇头?为什么又笑了?孩子们还不会在为穷人打算时兼顾家里人,他们还不懂得真正解决穷人命运的办法不是这样一味地“送”。爸爸最后还是笑了,虽然少了一双新鞋,却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着善良的心。二、诵读。1、分角色朗读,感悟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2、老师重点指导读好对话部分,尤其是克拉拉问“为什么穷人就该老穿旧的东西呢?”表示出很强烈的语气,不需要回答。3、有感情朗读全文。4、你还想说些什么?老师小结:通过同学的讲述,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童心的纯真与美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世界将更美好。板书:语 文 天 地教学目标:1、加强积累,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2、读读背背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喜爱。3、自读中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借助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2、总结并了解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特点。3、学会发现快乐,体验快乐。教学过程:一抄写句子。1、读句子,然后抄写,注意要要一个词一个词地抄。2、结合句子理解一下“好事”一词。二、下面的字通过什么提示读音?通过什么提示字义?姐 踩 妹 裤 袋 拎 跤总结形声字的特点。三、读一读,你还能用哪些词语和句子表达快乐的心情? 1、熟悉题目中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造林工考试试卷及答案
- 金融科技公司股东间股权质押及解押合同
- 公共交通枢纽物业管理及设施维护合同范本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借款合同风险管理与政府投资监管
- 教育机构线下校区2025年扩建项目:投资策略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碎片管理-洞察及研究
- 品牌形象差异化分析-洞察及研究
- 住宿业消费者满意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洞察及研究
- 猜歌曲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代的声学成就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 二年级奥数(从课本到奥数-第一学期B版)
- 山西省洪洞西区块勘查实施方案
- 信贷欺诈与反欺诈技术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政治试卷(原卷+解析)
- 吊篮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件
- 银行养生沙龙策划方案
- 《孕产期保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