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实验报告_第1页
田间实验报告_第2页
田间实验报告_第3页
田间实验报告_第4页
田间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田间实验报告 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报告书 试 验 人: 职务: 联系电话: 摘 要:关于新型配方水溶性“大量元素 -微量”肥料 2016年 12月 1 日在西红柿田间 A、 B标地肥效试验记录,作为水溶性肥料对作物的生长、产量、质量效果对比。 关 键 词: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新配方水溶性对作物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提高果品质量。 报告时间: 2016年 8 月 8 日 第一章、水溶性肥料试验方案 一、供试验肥料名称:新型水溶性大量元素肥 二、供试验肥料标准: NY1428-2016 NY1107-2016 三、供试验地点:县 乡 村 组 农户。 四、供试验作物品种名称:蔬菜金石王一号。 五、供试验标地数据: 1 海拔: 212 米; 土壤性质:沙质地 七、试验起于 2016年 12月 01日至 2016 年 04 月 30 日止。 八、试验方法及计划: 1、供试验的肥料设定: A、水溶性肥料: 2 / 13 B、硫酸钾型复合肥: 2、试验处理:正交分解法。 3、土 壤条件:采用同等条件的两个 A、 B 地块;选用同样作物品种, 2 同时种植,同时管理。 4、移植方法及密度: 5、种植环境:大棚。 6、施肥方法: a、撒施 b、喷施 c、滴灌。 7、施肥方式: a、底肥 b、追肥 c、叶面肥。 8、施肥次数: 4次。 9、主要病虫害:白粉虱、根结线虫、棉铃虫、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 10、病虫害防治方法: a、生物防治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11、肥、药害的处理办法。 12、采收方法 :根据成熟状况。 13、统计: a、坐果率 b、单果重量; b、裂果率 c、成品率 d、亩产量。 e、货架期。 第二章、水溶性肥料田间试验记录 九、试验时间记录表 西红柿 45 天育苗期管理记录 1、种苗营养杯土配方 2、种苗培育方法及密度: 3 A、使用水溶性肥料的苗木管理记录 3 / 13 1、 2016 年 12 月 2 日:播种。播种后用塑料膜保温25-28,绝对湿度: 70-90每隔 3-5天浇水一次。 2、 12月 12日:长出胎叶, 使用 25%苯醚甲环唑 1500倍液喷雾。 3、 01 月 22 日:幼苗长出第二片叶时,使用水溶性肥料 1000倍液浇灌一次。 4、 01 月 02 日:使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 +水溶性肥 1500倍喷雾。 5、 01月 12日:使用 40%恶霜猛锌 1000陪 +水溶性肥料 1000 陪浇灌。 6、 01 月 17 日:苗木出圃:株高 :22cm,株径 。 B、使用复合肥的苗木管理记录 1、 2016年 12月 02日:播种。播种后用塑料膜保温25-28,绝对湿度: 70-90每隔 3-5天浇水一次。 2、 12月 12 日:长出胎叶,使用 25%苯醚甲环唑 1500倍液喷雾。 3、 01 月 22 日:幼苗长出第二片叶时,使用硫酸钾复合肥肥料 500倍液浇灌一次。 4、 01 月 02 日:使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 +硫酸钾复合肥 1000倍喷雾。 5、 01 月 12 日:使用 40%恶霜猛锌 1000 陪 +硫酸钾复合肥 500陪浇灌。 4 6、 01 月 17 日:苗木出圃:株高 19cm,株径。 西红柿移栽大棚 75天管理记录 A、使用水溶性肥料管理记录: 1、 01月 18日:西红柿大棚定植。 4 / 13 2、 01 月 28日:使用水溶性肥料 8kg/亩, 1200倍、毒死蜱 WP1000倍、霜霉威 WP1500倍喷灌。防止猝倒病、根结线虫。 3、 02 月 08 日: 5%啶虫脒 WP1000 倍、多角体病毒WP1500 倍、异菌脲 WP1500倍、咪鲜胺 WP1000 倍喷雾,防治 白粉虱、棉铃虫、早疫病、灰霉病、炭疽病。 4、 02 月 18 日:水溶性肥料 10kg/亩, WP1000 倍滴灌。 5、 02月 28日:灭多威 WP1000倍、多角体病毒 WP1500倍、代森锰锌 WP1000倍、百菌清 WP1000 倍喷雾。防止棉铃虫、白粉虱、早疫病发生。 6、 03月 8 日:水溶性肥料 10kg/亩, WP1000 倍滴灌。 7、 03 月 18 日:吡虫啉 WP1200 倍、咪鲜胺 WP1000倍、苯醚甲环唑 WP1500 倍、喷雾。防止炭疽病、蚜虫、 灰霉病、霜霉病。 8、 03月 28日:水溶性肥料 10kg/亩, WP1000倍滴灌。 9、 04 月 02 日:全园果品肥、药残留检测达标。进入采收期。 B、使用硫酸钾复合肥的管理记录 1、 01 月18日:西红柿大棚定植。 2、 01月 28日:使用 45%硫酸钾复合肥 20kg/亩, 200倍、 毒死蜱 WP1000 倍、霜霉威 WP1500 倍喷灌。防止猝倒病、根结线虫。 5 5 / 13 玉米性状考察及测产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玉米的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玉米产量质量。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 1.测产: 选点取样: 5-10个点,每点取代表性植株 10-20株。测单位面积株数和穗数 株数 /亩 =株数 /行距株距 穗数 /亩 =株数 /亩 单株成穗率 测每穗粒数和粒重 预测亩产) 106 实测亩产。主茎叶数 :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风雨等灾害,主茎倾斜度大于 45的植株,在 1/3 以下为轻, 1/3-2/3 为中, 2/3 为重。 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双穗率:成熟期有效双穗株占总株数的百分率。果穗长度: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叶后包括秃尖的长度。穗粗: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径。 单株有效穗数:平均一株结实的穗数。 果穗长度: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 穗粗:以周长表示,用线围距果穗基部 1/3 处的圆6 / 13 周,然后测 量线的长度。秃尖长度: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并计算秃尖率。 穗行数:数计果穗中部子粒行数,求平均数。每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求平均数。果穗重:风干果穗的重量,求平均数。穗粒重:果穗上全部子粒的风干重量,求平均数。穗轴率 =穗轴重 / 穗重 100 18)出籽率 =穗粒重 / 穗重 100 19)千粒重:分别数取两个 1000 粒称重。两次重量相差不能超过 4-5 克。 三实验结果 测产: 株行距:株距 行距 株 数 /亩 =株数 /行距株距 = 1 = 穗数 /亩 =株数 /亩 单株成穗率 = 3 = 预测亩产) 106 =) 106 = 花生测产与植株性状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花生的植株性状考察及测产,综合分析出花生产量及质量。 二实验原理 1、生育时期 发芽出苗期 :发芽最低温度 12-15 ;幼苗期 :从种7 / 13 子出苗到 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生长特点: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大批花芽分化完毕;大量根系发生。开花 下针期 :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开花 50-60%以上,其中 30-50%形成果针。结荚期 果针发育形成荚果,营养生长最盛;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 60-70。饱果成熟期 生殖生长为主,荚果增重。 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 40 50d,晚熟品种约需 60d,早熟品种约 30 40d。北方夏播一般需 20 30d。温度低于15荚果生长停止,若遇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而减产。 2、花生果针与荚果形成 果针由子房柄及其先端的子房组成。子房柄伸长弯曲,把子房推入土中,称下针。 3、荚果发育的过程 荚果膨大阶段: 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果针入土后10天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入土后 20-30天荚果体积达最大。 荚果充实阶段:荚果干重迅速增大,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 50-60 天干重增长停止, 果壳变厚变硬,种皮逐渐变薄,显现品种本色。 荚果成熟: 果皮与种皮分开;荚果表面出现网纹,有果喙、果腰。 8 / 13 4、花生成熟的特征 形态特征 地上植株停止生长,中、下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荚果外壳表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内果皮海绵组织变薄而破裂,并由白色变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种皮呈固有色。 生理特征 叶色逐渐变黄,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系吸收能力显著下降,根瘤不再固氮。茎叶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运,荚果迅速增重 5、花生收获时期的确定 饱果指数 珍珠型:饱果率大于 75% 中间型中熟:饱果率大于65% 普通型:饱果率大于 45% 荚果发育要求结荚层的温度 在 15以上,而以18-30最有利于荚果发育,温度降至 12,荚果即停止发育。果针入土到荚果充分发育成熟约需 50-60 天 花生成熟期 北方花生区一般不晚于 10 月上、中旬收获 东北早熟花生区收获期在 9 月上、中旬 南方春花生区收获 8月下旬 -9月上旬,夏花生在 10月上中旬,秋花生在 11 月中旬 -12 月 种子安全贮藏含水量小于 8% 三实验内容 9 / 13 11 主茎高: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叶节的长度 总分枝数:除 主茎外,全株所有长于 5 厘米的分枝的总和有效侧枝长: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节与主茎连接处的距离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长与主茎高的比值有效果枝数: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果针数:全株入土与未入土子房柄的总数 饱果数:壳外皮发黄、壳内海绵体变黑褐色、籽仁饱满的单、双仁荚果数饱果率:单双仁饱果数占总结果数的百分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 测定亩株数: 3-5 点, 20 行 /点, 20-50穴的穴距。 株数 /亩 = 平均株 距 )平均每穴株数测定每株荚果数:预测产量: 亩产量数荚果 重 四实验结果 性状: 测产: 株数 /亩 = 平均株 距 )平均每穴株数 = 2 = 预测产量: 亩产量数荚果重 =%/1000 = 大豆考种及测产 10 / 13 园艺 093施旭 0901080611 【实验目的】 掌握花生田间测产和主要经济性状考察方法 花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查 【实验原理】 1、生育时期 发芽出苗期 发芽最低温度 12-15 幼苗期 从种子出苗到 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生长特点:主要结果枝已经形成;大批花芽分化完毕;大量根系发生 开花下针期 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开花 50-60%以上,其中 30-50%形成果针。 结荚期 果针发育形成荚果,营养生长最盛;果数占最终单株总果数的 60-70。 饱果成熟期 生殖生长为主,荚果增重。 北方春播中熟品种约需 40 50d,晚熟品种约需 60d,早熟品种约 30 40d。 北方夏播一般需 20 30d。温度低于 15荚果生长停止,若遇 干旱已无补偿能力,会缩短饱果期而减产。 2. 花生果针与荚果形成 果针由子房柄及其先端的子房组成。子房柄伸长弯曲,把子房推入土中,称下针。 子房膨大 荚果 荚果发育的过程 荚果膨大阶段: 荚果体积急剧增大,果针入土后11 / 13 10天左右即成鸡头状幼果,入土后 20-30天荚果体积达最大。 荚果充实阶段:荚果干重迅速增大,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 50-60 天干重增长停止, 果壳变厚变硬,种皮逐渐变薄,显现品种本色。 荚果成熟: 果皮与种皮分开;荚 果表面出现网纹,有果喙、果腰。 3、花生成熟的特征 形态特征 地上植株停止生长,中、下叶片脱落,上部叶片变黄。 荚果外壳表皮由黄褐色变青褐色;内果皮海绵组织变薄而破裂,并由白色变褐色;籽仁充实饱满,种皮呈固有色。 生理特征 叶色逐渐变黄,净光合生产率下降 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根系吸收能力显著下降,根瘤不再固氮 茎叶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运,荚果迅速增重 4、花生收获时期的确定 饱果指 数 珍珠型:饱果率大于 75% 中间型中熟:饱果率大于65% 普通型:饱果率大于 45% 12 / 13 荚果发育要求结荚层的温 度在 15以上,而以 18-30最有利于荚果发育 温度降至 12,荚果即停止发育 果针入土到荚果充分发育成熟约需 50-60天 花生成熟期 北方花生区一般不晚于 10月上、中旬收获 东北早熟花生区收获期在 9 月上、中旬 南方春花生区收获 8月下旬 -9月上旬,夏花生在 10月上中旬,秋花生在 11 月中旬 -12 月 种子安全贮藏含水量小于 8% 【实验内容】 一、测产 测定亩株数: 3-5点, 20行 /点, 20-50穴的穴距。 株数 /亩 = 平均株距 )平均每穴株数 测定每株荚果数: 预测产量: 亩产量数荚果重 二、花生植株性状考查 主茎高:从第一对侧枝分生处至顶叶节的长度 总分枝数:除主茎外,全株所有长于 5 厘米的分枝的总和 有效侧枝长:第一对侧枝上最远结实节与主茎连接处的距离 株型指数:第一对侧枝长与主茎高的比值 有效果枝数:全株所有结果枝数的总和 果针数: 全株入土与未入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