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_第1页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_第2页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_第3页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_第4页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病句中的歧义句专项训练 一、常见的歧义句式 ( 1)歧义语,是指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如 “ 咬死了猎人的狗 ” 就有两种理解:A.“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 ; B.“ 猎人被狗咬死了 ” 。 下面的句子都有歧义: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三个学校的校长参加座谈。 几个工厂的工人。 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 他要粉蒸肉。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我哥哥姐姐的同学。 你 为什么打他? 歧义语体现了语言含义的丰富性,但它同时又是一种病态语言,妨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影响人们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 2)造成歧义的原因 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 (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 2 / 11 我想起来了。( “ 起来 ” 读 qli 时,表示 “ 我想起身了 ” ;读 qilai 时,表示 “ 我想到了 ” 。) (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逻辑重音有 “ 有的是 ” 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 “ 化妆用品 ” 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例如: 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 看 ” 读 kn 时,表示 “ 看守 ” ;读 kn 时,表示 “ 阅览 ” 。) 空房间做什么用?( “ 空 ” 读 k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 k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例如: 这 苹果不大 /好吃。(苹果味道好) 这苹果 /不大好吃。(苹果味道不好) 我们五人 /一组。(我们这一组有五个人) 我们 /五人一组。(每五个人分为一组) 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 ( 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3 / 11 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 ( 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例如: 这场足球我不赢。(虽然排除了 “ 赢 ” 意,但不一定就表示 “ 输 ” ,因为还 有 “ 不输不赢 ” ,即和局。) (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例如: 年元月 1 日前按时交货。 年元月 1 日前必须交货。 年元月 1 日前全部交货。 c 无歧义, A、 B 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 ( 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例如: 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 B.向小周租房) ( 2)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例如:思 维科学。( A.“ 科学 ” 为名词,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 B.“ 科学 ” 为形容词,思维方式很正确) 例如:他爬过山没有? ( A.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动词 B.他以前有没有4 / 11 爬山?过,助词) ( 3)多义词产生歧义。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词可作几个义项理解,便会产 生歧义。 例如,我要炒白菜。( “ 要 ” 可以是: A.将要; B.需要) 例如,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 走 ” 可理解为 “ 行走 ” 、 “ 离开 ” 。) ( 4)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例如: 他的故事 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 B.关于他的故事) 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 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 ( 1)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例如: 两个师范的学生来到锦江公园。( A.两个学校; B.两个学生) 如: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 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 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 (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例如: 大 红皮箱拿来了。( A.大红色的皮箱; B.又大又红的皮箱) 5 / 11 介词短语做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对大家的批评。( A大家的批评; B.对大家的批评) 如:对老师的看法如何?( 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 B.对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并列短语的搭配易产生歧义。(连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 如:张连和黄惠的朋友。( A.张连和黄惠的 /朋友; B.张连 /和黄惠的朋友。) 例如:主要的领导和记者都来了。( A.主要的领导和记者; B.主要的领导和记者) ( 3)动词与名词搭配,即可以构成动宾结构,也可构成偏正结构,因此易 产生歧义。例如: 爱护人民的军队。( A.爱护人民的军队 动宾结构;B.爱护人民的军队 偏正结构) 红烧牛肉( A.一种厨事活动; B.菜名) ( 6) “ 动词 +名词(的) +名词 ” 易造成歧义。(动词的支配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义)例如: 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即哨兵发现了敌人的; 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即发现了哨兵) 6 / 11 六、指 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 ( 1) “ 的 ” 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 B.父亲是病人,要开刀) ( 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如: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 A.*同学; B.王玲的同学) 例如: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 ( A.他对美兵笑了笑; B.美兵对他笑了笑。) ( 3)省略造成的歧义。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 8 岁。( A.我 8 岁; B.你 8 岁) (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 A.“ 这个人 ” 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张; B.“ 这个人 ” 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 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 如: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 ( 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 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 例题评析: 例题:下面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加 4 乘 6 等于多少? 7 / 11 B.丁老师正在照相。 c.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D.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如前例, A 中 “2 加 4 乘 6” 属于多义短语。 B 中的 “ 照相 ” 和 c 中的 “ 看病 ” 都属于动词的施事受事方向不确定类型的。只有 D 句没有歧义。 ( 3)消除歧义的方法 添加词语。 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句的适当位置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意固定下来。如例 可在 “ 认识 ” 后面加上 “ 他 ” ,变成 “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他。 ” 改换词语。 当数量短语作定语造成歧义时,只要适当改换数量词,即可消除歧义。如例 将 “ 个 ” 改为 “ 所 ” 即可消除歧义。 调整词序。 对那些由于递加定语修饰关系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可以用调整词语顺序的方法来消除歧义。如例 可调整为 “ 工厂的几个工人 ” 。例 可调整为 “ 学校的三个校长参加座谈 ” 。 变换句式。 根据语意将原来的一般句式变为 “ 把 ” 字句或 “ 被 ”字句,以使语意唯一。如例 可变为 “ 学生的天职是把书读8 / 11 好。 ” 设置语境。 当一个语意环境不 “ 一定 ” 时,应继续设置语境,使其达到 “ 一定 ” ,从而消除句子的歧义。如例 可加上 “ 把粉递给他 ” ,全句的意思即为 “ 他要用粉来蒸肉 ” 。 添加标点。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在书面上添加适当的标点即可消除歧义。如例 可在 “ 告 ” 或 “ 写 ” 后添上标点,变为 “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 或 “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 读出停顿。 对于那些因逻辑停顿而造成的歧义,如是口语,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读出停顿,如例 可读为 “ 我 /哥哥姐姐的同学 ” ,或 “ 我哥哥 /姐姐的同学 ” 等。 读出重音。 在口语中,为了强调某一意义,可以读出句中的逻辑重音,以消除歧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要表达的意义。如例 可根据需要重音 “ 打 ” 或 “ 他 ” 。 二、跟踪训练 下列句子都有歧义,试说出它们的不同理解。 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9 / 11 马路的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遗产纠纷已告某某。 他借我一本书。 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这个人头发长的怪。 游击队对敌人的袭击有充分的准备。 山西和河南的部分地区遭到水灾。 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 采访。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王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本市市长、市委书记和其他市领导同志出席了揭幕仪式。 他来了没几天,许多人还不认得。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老李看到他很不高兴。 参考答案: “ 走 ” 可指 “ 行走 ” ,也可指 “ 离开 ” 。10 / 11 “ 一边 ” 可指 “ 某一边 ” ,也可指 “ 每一边 ” 。 “ 想 ”可指 “ 回忆 ” ,也可指 “ 打算 ” 、 “ 希望 ” 。 “ 告 ” 可理解为 “ 告诉 ” ,也可理解为 “ 控告 ” 。 “ 借 ” 可理解为“ 向我借 ” ,也可理解为 “ 借给我 ” 。 “ 修车的 ” 可理解为 “ 这的主人 ” ,也可理解为 “ 负责修车的人 ” 。 “ 长 ”可多作 chng,相对于 “ 短 ” 而言;也可多做 zhng, “ 生长 ”的意思。 可理解为 “ 游击队做好准备袭击敌人 ” ,也可理解为 “ 敌人袭击游击队,游击队已作好准备 ” 。 可理解为“ 山西全省、河南的部分地区 ” ,也可理解为 “ 山西、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 ” 。 可理解为 “ 头长加一半的尾长 ” 也可理解为 “ 头长加尾长的和的 一半 ” 。 “ 三个 ” 可修饰 “ 报社 ” ,即 “ 三个报社 ” ;也可修饰 “ 记者 ” ,即 “ 三个记者 ” 。 “ 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 可指 “ 孩子们 ” ,也可指“ 王大伯 ” 。 “ 在医院工作 ” 的是他,还是他的女儿? 在 “ 写 ” 的后面停顿,意思是不赞成自己写;在 “ 我 ” 的后面停顿,意思是自己没把握。 在 “ 你说 ” 后停顿,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