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2.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3.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5.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二、判断对错。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 )2.小明体重27厘米。 (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 )5.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 )6.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 )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应用感觉器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时可以用口尝。( )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三、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把你经常吃的食物分类填写在空线上。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 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含钙较多的食物: 牛奶、大豆、虾米、海带含铁较多的食物: 猪肝、瘦肉、菠菜含碘较多的食物: 海带、紫菜4、 连线题视觉器官(眼睛) 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听觉器官(耳朵) 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嗅觉器官(鼻子) 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味觉器官(舌头) 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 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五、观察现象回答问题。1、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2、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3、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4、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哪些?答:食物的保质可采取以下做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窖地;将食品包装袋抽成真空等等。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5、食物的变质与哪些因素有关?答:食物的变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与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有关;与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1分)1、水是一种没有 颜色 、没有 气味 、没有 味道 、透明的 液体 。2、 温度计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3、水沸腾的温度叫 水的沸点 。4、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 体积膨胀 ,受冷时 体积缩小 ,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5、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 溶解 现象。6、水是生命的 源泉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 动植物 也离不开水。二、判断对错。(8分)1、水和空气的不同是体积不同、流动的方向不同。 (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液泡不能接触杯壁。 ( ) 3、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 )4、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增大。 (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40分)(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答: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2)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你又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答: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这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特点。(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一点碎纸片,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答:我看到杯底的水会起泡泡,杯底部水里的碎纸片往上升,杯上部水里的碎纸片往下降,水温越高,碎纸片上升下降越快。(4)把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杯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答:把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杯中过一分钟左右,看到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像紫红色的云雾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用玻璃棒搅动一下,杯内紫红色的水就向四面八方散开去,使整杯水都变成紫红色了。这是因为高锰酸钾溶解到水中去了。四、设计实验。(1)空气是不是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实验研究的?(14分)答: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我这样做实验研究的: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一个气球。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看到气球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这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特点。(2)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会被冰胀破。这是为什么?请你设计实验研究。(17分)答:这是因为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变大。我是这样研究的:在玻璃杯里倒半杯水,在玻璃杯外沿水面用笔做好记号,然后把它放入冰箱中冷冻。待杯中水结冰后,比较冰面与结冰前水面的高低。看到冰面比先前的水面明显高出许多。这就说明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确实变大、3、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答:(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2)水与空气比较: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4、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5、烧开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答:我观察到: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6、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答:水变清了,底部有泥沙沉淀。这里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7、你怎样用过滤的方法使浑浊的水变清?答:用漏斗、滤纸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漏斗,从漏斗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8、从前有冬天卖香油加热了卖(不是用秤,是用提子量),为什么?答:这是利用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特点,冬天香油受冷体积缩小,加热后香油的体积变大了。瓶装酒不能装满,为什么?答:因为酒受热后体积会增大,酒又会挥发成气体,酒不能装满是为了防止酒瓶里气体压力太大爆炸。9、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答: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10、什么叫热胀冷缩?答: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11、什么叫做溶解现象?答:像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现象。12、怎样保护水资源?(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等等。13、保持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答 :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合理安排生活用水,比如:用洗菜水浇花,洗碗水用来喂猪,洗脚水用来冲厕所等;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才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第三四单元一、填空题。1、我们见过的磁铁有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环形磁铁 圆形磁铁 几种形状。2、通过动手做,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铁,具有磁力,还发现磁铁有南极 北极 两个磁极,分别用字母S、N 、表示。3、 指南针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4、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 分类标准,如 材料 声音 颜色 形状 大小 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二、给物品分类。三 问答1磁铁有什么特性?(1) 磁铁能能够吸引铁; (2) 任一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北极(用字母N表示)和南极(用字母S表示)。(3) 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4) 磁铁对放在其附近的铁磁物质有磁化作用。2磁铁为什么能指南北?磁铁上有两极,并且两极磁性最强,而地球也是个大磁铁,有着南北磁极。3磁铁的南北极用字母如何表示?南极:S 北极:N4装满睡的被子里有根针,怎么取出别针水不溢出来?用条形磁铁的一极接近杯子里离针最近的外壁,慢慢上移5生活中运用了磁铁的例子扬声器、笔盒、钱包 磁悬浮列车6你发现磁铁吸取曲针(大头针)时有什么特点?条形磁铁两极吸的多,中间吸不到。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载重量有什么关系?答: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快。8、说说车辆运动的快慢还与什么原因有关?答:车辆运动的快慢还与道路弯曲程度、光滑程度、载重货物的多少、车辆的牵引力大小有关。道路弯曲而且不平,车辆运动较慢;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货车载重量较大,货车运动较慢;汽车是空的,运动较快。9、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根据你玩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提出2个问题。答:小学三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20%1( )( )( )俱佳的食物能引起我们的食欲。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 )、( )、( )。3、属于固体的物体有( )( )( )。二、判断:20%1、猫属于哺乳动物。( )2磁铁有两个磁极。( )3、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食用油也是液体。( )5、对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三、选择题20%1、磁铁不能吸住( )。A刀片 B橡皮 C大头针2、下列哪种不属于感觉器官( )A舌头B眼睛C骨头D鼻子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鸡的羽毛没有油 B蝉是鸟类 C兔子吃奶长大 D水没有气味4、没有利用磁现象的是( )。A门阻 B笔盒 C指南针 D印刷术5、( )不能使糖融化快。A搅拌 B加热 C加水 D研碎四、连线题16%1、眼睛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耳朵 物体的气味、冷热鼻子 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舌头 食物的味道五、简答题:24%1、你在观察时发现水有哪些特点?(越多越好,不少于3个)三 年 级 科 学 考 试 试 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很多,除了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外,_、_、_、_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2、一个小学生一天的合理膳食组成为:稻米、小麦或玉米等,约_克;豆蛋奶肉类,约_克;菜瓜果等,约_克;油脂类,主要是植物油,约_克。3、食物进入_和_搅拌,与_混合,开始消化。4、不同的食物中含有_的营养成分,合理安排_,可以使我们从食物中获得_。5、使浑浊的谁变清醉常见的方法一是_,二是_。6、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_摄氏度。7、水是人体的_部分,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_左右。8、给烧杯中的水加温,水位就会_,说明水的体积_。停止加热后,水温慢慢_,水位也随之_,说明这时水的体积在_,这种现象叫_。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太阳早晨从_升起,傍晚从_落下。 ( )A、东,西 B、南,北 C、西,东 D、北,南2、食物的“味”是指_。 ( )A、颜色 B、气味 C、味道 D、口味3、_属于植物类食物。 ( )A鱼 B、鸡蛋 C、油条 D、肉4、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_。 ( )A、紫 B、红 C、黄 D、蓝5、含有_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 ( )A、钙 B、淀粉 C、蛋白质 D、维生素6、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_,随后通过_排出体外。 ( )A、小肠,大肠 B、小肠,肛门 C、大肠,肛门 D、肛门,大肠7、_和_可胃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 ( )A、脂肪,淀粉 B、脂肪,维生素 C、淀粉,维生素 D、蛋白质,淀粉8、_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 )A、脂肪 B、淀粉 C、维生素 D、蛋白质9、烧开水时烧瓶中的水位会逐渐_。 ( )A、降低 B、热胀 C、冷缩 D、升高10、下列物品能在水中溶解的是_。 ( )A、盐 B、沙 C、纸 D、布 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观察布娃娃一定要用到眼、鼻、耳、舌、皮肤等感觉器官 ()2、中国地大物博,耕地面积大,但还是要担心吃饭的问题。 ( )3、除了鱼、肉以外,其他的食物里都没有营养成份,所以要多吃鱼、肉。( )4、油脂很有营养,因此一个人吃的食物里的油脂越多,身体越好。( )5、如果没有吃早饭,中午可以加倍多吃,把没吃的弥补起来。( )6、判断西瓜是不是已经变质,只要看一下它的颜色变没变就知道了。( )7、我们不可以长期只吃一、两种食物。 ( )8、水和汽油都是液体,但是观察水和汽油的方法不完全一样( )9、空气既不属于固体,也不属于液体和气体。 ( )10、城市自来水就是把江河里的水抽出来直接送到家家户户的( )11 一根磁铁从中间摔断了,就没有两极了。()12. 鸡鸭鹅不会飞,它们不是鸟。()13. 动物身体的特点通常是和它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四、简答。(每题5分,共15分)1、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爱护消化器官要注意哪些饮食习惯? 答: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 2、说一说生产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多。 电线在炎热的夏天会松一些,到了寒冷的冬天就变得紧一些。踩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就会鼓起来。 3说一说哺乳动物有什么特征?列举出35种你知道的哺乳动物的名称。答: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我知道的哺乳动物有:猪、马、牛、羊、猫等、4. 为什么说鸡鸭鹅也是鸟?答:因为鸡鸭鹅也有鸟类的全部特征:有喙,身体表面有羽毛,卵生,所以它们也是鸟。5、你能想什么办法使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更快吗?答:把方糖先捣碎,然后放入热水中,并用筷子搅拌,这样就能很快地在水中溶解。6、怎样帮妈妈将一颗铁针从地砖缝里取出来?答:用一块大的条形磁铁对着砖缝里铁针的位置吸一下,就能把铁针从地砖缝里吸出来。7. 一块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怎样知道它的南北极?答:先把磁铁放入磁粉中,看看什么位置吸的磁粉最多,吸的磁粉最多的两个地方就是磁铁的磁极。将磁铁悬挂起来(附近不能有铁质物体),等磁铁静止后,看看磁铁哪头指南,哪头指北,指南那头就是南极,指南那头就是北极。8. 除了用钟表测量时间,还可以用什么测量时间?答:可以用点燃一柱香或根据太阳在地上的影子长短变化判断时间过去了多久。 五、技能拓展。(每空2分,共20分)写出你所知道的动植物食物的名称来。动物类食物植物类食物 附送:2019年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1. 信课时数第一课时教材解读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难点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教学设计调整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复习词语(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或使用词卡)1.无边、航海、回巢、蜜蜂。2.“一封”与“一封封”有什么不同?“写一封封信”是什么意思?谁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件,一件件;一个,一个个)3.“许多”、“许多许多”它们有什么不同?“许多许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如:很远,很远很远;好多,好多好多)4.“想”、“多么想”有什么区别?(程度不同)谁能用“多么想”说一句话?(如:我多么想到北京亲眼看看长城啊!)课文中哪句话中用到了这个词?读读。(我多么想写呀,写许多许多的信。)5.怎么读更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情?指导:读的时候要把多么想、许多许多这两个词语重读,就能读出句子的含义了。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出示学习内容:学习课文。探究一: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探究二: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1)指名回答,谈感受。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0分钟)自学生字新词。思考你想给谁写一封信,写什么。学生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学生举一反三,仿说词语学生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句子的含义1、 1、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依次发表意见2、 小组之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人员依次汇报3、 3、集体交流:其他小组交流、补充不同意见。思考并完成板书设计:花朵蜜蜂大海小船云云树树自己自己教学反思:恒大嘉园学校精致教育教学模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1. 信课时数第二课时教材解读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2、指导写字。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教学设计调整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小作者终于把自己想写信的愿望实现了,他替很多朋友写了信,那么他都替谁写信了呢?请你边听边看大屏幕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我”替小鸟给妈妈、替花朵给蜜蜂、替大海给小船、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信。)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探究一:根据板书提问:老师把我字加了引号你同意吗?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我”指的是(二)那么“我”都分别替它们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然后说给大家你读明白了什么?1.替小鸟写信,是让妈妈快回家,天已近黄昏。“黄昏”是指什么时候?老师这里有一幅黄昏的图片,大家来看一看。天已近黄昏,说明小鸟怎么样了?(着急了)是呀,小鸟着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2.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请他快来采蜜。为什么要“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姹紫嫣红”什么意思?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花开得姹紫嫣红的情景。你想的是这样的吗?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盛开的花朵)你还能说出几个和“姹紫嫣红”意思一样的词语吗?(五颜三色、五彩缤纷)谁想把这小节读给大家听。3.谁能接着把你读懂的内容说给大家听。“风平浪静”什么意思?(海面上没有风浪,很平静。)如果有海上风浪小船出不出海呢?(不出海,进港躲避。)当然,如果海上需要抢险、救援、执行重要任务的时候,勇敢的水手还会毫不犹豫地出海的。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小节。4.你还读懂了什么?“绵绵春雨”是什么样的雨?(连绵不断的小雨)你知道云是怎么变成雨的吗?看这两个字“森林”多有意思啊!你是怎么理解它的?(树多是林,林连成片就是森林。)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5.写信有什么好处呢?请你自己读读最后一个小节。写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两个“紧紧”?(亲密无间)那就充满激情地把这小节读一读。省略号表示什么?(写信还有许多好处,还有许多心里的感情要表达,不一一列举了。)探究二:请你们猜一猜,“我”还可能替谁给谁写信?会写一些什么呢?三个人一组说一说。指名说一说。(三)共同回味这首小诗,段读,能背的背诵下来。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0分钟)实践活动回家以后也写一封信,你可以替别人写,也可以为自己写,写你最想说的话。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概括回答。学生品读相应的课文内容,根据具体问题来回答。练读,指名读,直到读好。学生通过先自我想象,再观看课件来理解“姹紫嫣红”,并举一反三,最后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出示自我展示要求1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依次发表意见2小组之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人员依次汇报3集体交流:其他小组交流、补充不同意见。学生读、背课文学生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三年级(3)班语文学科预习单 (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学生姓名: 预习内容1、 读课文。读生字,理解词语。查阅作者资料,了解背景。2、 课文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3、 思考课后习题,用铅笔在文中圈画,做批注。我知道了1、 生字:2、 词语:3、 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我的疑惑1、2、恒大嘉园学校精致教育教学模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2. 泉水课时数第一课时教材解读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重难点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教学设计调整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板书课题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探究一: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3出示生词认读。一股 清泉 石缝 瓦罐 水塔 杜鹃 清脆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探究二: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范写,重点指导: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5展示,交流评价。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0分钟)1默写生字词语。2练习朗读课文。学生畅谈自己的见闻,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自由读并圈点勾画,认读生字学生生词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学生读句子学生再次读课文分组学习全班交流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学生练习,展示,交流。板书设计: 2. 泉水一股 清泉 石缝 瓦罐 水塔 杜鹃 清脆弹 股 拼 灿 跳 杜 坡 甜 候 约教学反思:三年级(3)班语文学科预习单 (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学生姓名: 预习内容1、 读课文。读生字,理解词语。查阅作者资料,了解背景。2、 课文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3、 思考课后习题,用铅笔在文中圈画,做批注。我知道了1、 生字:2、 词语:3、 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我的疑惑1、2、恒大嘉园学校精致教育教学模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2. 泉水课时数第二课时教材解读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重难点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教学设计调整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2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谁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读议课文感悟探究一:快速读第一自然段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先自己练习一下吧。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探究二: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 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想象: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探究三:自由读三、七自然段,练习填空: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四、总结:1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3把你喜欢的段落读或背给你得好朋友听。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0分钟)1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写一写。学生复习生字词学生合作读课文速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学生边读边画。出示自我展示要求1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依次发表意见2小组之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人员依次汇报3集体交流:其他小组交流、补充不同意见。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并试着些背诵喜欢的段落学生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泉水山腰姐姐多平地杜鹃花清果园果树甜山谷画眉鸟美教学反思:三年级(3)班语文学科预习单 (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学生姓名: 预习内容1、 读课文。读生字,理解词语。查阅作者资料,了解背景。2、 课文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3、 思考课后习题,用铅笔在文中圈画,做批注。我知道了1、 生字:2、 词语:3、 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我的疑惑1、2、 恒大嘉园学校精致教育教学模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3. 这条小鱼在乎课时数一课时教材解读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教学设计调整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导入揭题:小鱼有生命吗?在困境中小鱼能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自学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检查自学效果。()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小鱼被困,男孩去救鱼,和一个男人的对话。 ()学生质疑。通过讨论,朗读课文来解决,个别的放在学文时解决。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一:那个男人在海边散步,他看到了什么?小鱼被困,处境极危险,“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们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探究二:男人还是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走得很慢”、“弯下腰”、“捡起”、“扔回”这四个动词写出了他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练习朗读。探究三:男人忍不住了,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他的话是什么意思?既然知道这种努力是无济于事的,那继续干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有谁会感激呢?小男孩怎么回答?“这条小鱼在乎!”他认为怎么样?(在他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不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整个世界吗?有什么理由不倾情相救呢?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指导朗读总结课文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0分钟)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3、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齐读课题。学生自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概括课文内容。指名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内容。学生提出质疑,全班交流学生回答问题,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鱼被困的无助。学生练读重点词句体会小男孩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朗读重点语句齐读课文,简单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学生完成练习板书设计:这条小鱼在乎 (生存的权利)小鱼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男孩救鱼:走弯捡扔教学反思:三年级(3)班语文学科预习单 (第一课时) 预习时间: 学生姓名: 预习内容1、 读课文。读生字,理解词语。查阅作者资料,了解背景。2、 课文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3、 思考课后习题,用铅笔在文中圈画,做批注。我知道了1、 生字:2、 词语:3、 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我的疑惑1、2、 恒大嘉园学校精致教育教学模式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慧课题 所见课时数第一课时教材解读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预习单(附在教学设计后)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第一板块:定向明标、自学指导(1+6分钟)(一)观察课文配图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二)揭题,解题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第二板块:合作探究、自我展示(23分钟)出示学习内容:初读诗歌,理解课文(一)初读课文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探究一: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振振动樾树荫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3)用自己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百年孤独艺术手法
-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资金申请报告:2025年旅游与文化融合的乡村旅游振兴策略研究
- 企业字号维权合同(标准版)
- 白露课件教学
- 生活方式博主经纪协议
- 白酒服务员培训课件
- 白细胞检查病例讨论课件
- 家电售后安装服务质量标准
- 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模板
-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策划书
- 政府职能边界界定-洞察及研究
- 新疆疫苗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出租车资格证区域考试题库区域考试
- 广州市越秀区招聘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2024
- 医疗废物监督管理课件
- 全国律师会费管理办法
- 乙二醇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工艺、性能优化与应用前景探究
-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培训
- 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临床管理指南(2025年)解读课件
- 土地管理培训课件
- DB32∕T 4981-2024 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