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美猴王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镌、迸裂、麋鹿、瞑目、石碣、天造地设、滔滔不绝、力倦神疲。(二)课文的线索:掌握故事的情节,能分析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三)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1、课前预习。要求如下:读准字音,注意查检工具书。读清字义,注意古白话字词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读懂背景材料,本文是从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节选出来的。西游记共100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神话是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代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小说,叫做神话小说。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叙写孙悟空的历史,交代他被众猴拥立为王,得道成仙,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第812回),写唐僧取经的缘起,包括如来佛造经,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冥游,唐僧应诏出发取经;第三部分(第13回100回),写取经的经过,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这里节选的是全书的开端,写美猴王的来历。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2、开课导语可从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引入。可从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的插曲引入。可从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西游记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美猴王。(二)活动过程1、略读活动略读的要求:不必探究词句,快速阅读全文以初步了解课文故事梗概,理清石猴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2、思考活动学生活动要求:思考略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简介小说的一般常识,启发学生结合“思考与练习一、二”,作出归纳。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3、交流活动关于故事熟悉情节复述故事梗概,进一步理清线索,熟悉内容,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概括情节情节的概括,答案并不是惟一的,只要言之有序即可。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开端(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发展(第2、3自然段)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众猴玩耍,发现了瀑布。高潮、结局(第4自然段),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第一层(从“好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结尾),写石猴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4、品析活动情节安排,脉络清晰。石猴出世,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为后面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伏魔埋下了伏笔。山间生活,从行动、饮食、交往、行踪四方面,表现他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这样既照应了石猴的神异出众,又为下文写发现水帘洞作铺垫。众猴约定,能找到水源而不伤身体的拜他为王,这又为下文石猴被拥戴为王作伏笔。课文把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脉络分明,且前后勾连。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文详写美猴成王,略写石猴出世。因为他之所以为王,被称为美猴王,是凭他高度的智慧,惊人的胆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发现水帘洞,才赢得众猴的信任和拥戴的。这一点最能表现主题,突出美猴王的性格,并能为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取得圆满结局打下基础,所以详写。而石猴从石中出世,只能说明他先天出众,来历不凡,不必多费笔墨。(三)布置作业美猴王教案示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开课导语石猴成美猴王,它究竟美在何处?其“猴”“神”“人”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二)活动过程1、略读活动略读的要求: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神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的特点。2、思考活动学生活动要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3、交流活动关于人物按顺序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石猴是怎样来到世上的?为什么要写他的来历?石猴在山中生活是怎样的?表现了他什么特性?当众猴发现瀑布飞泉时,石猴是怎样说的?这说明了什么?在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和率众猴进入水帘洞的过程中,重点描写了他哪些动作和语言?为什么要写这些?4、品析活动石猴出世。“傲来国”、“花果山”、“顶上”是交代地点。“东胜神洲”、“仙石”、“仙胞”、“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写石猴是天地生成。石猴出生表现了他“神”的特点。山间生活。石猴一出生“却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表现他“神”的特点。石猴和其他猴类一样,活泼好动,“行走跳跃”、“食”、“饮”、“采”、“觅”;和山间其他孽类友好相处,和它们“为伴”、“为群”、“夜宿”、“朝游”。这些动作都是他猴性十足的表现。自荐探泉。众猴避暑玩耍时发现了瀑布飞泉,好奇心促使他们寻找源头,但又不敢进去。于是许下诺言:“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即拜他为王。”连呼三声后,石猴“跳”出来,应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这说明他胆大超群,不同一般。则已带有“人”的特点。发现水帘洞。“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瞑”、“蹲”、“纵”、“跳”四个动作显示出石猴的勇敢灵巧、本领高强。“忽睁眼抬头观看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这四“看”表现了石猴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能够识字,这是人的特点;无师自通,则又具有“神”的特点了。石猴“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欠道:大造化!大造化!”“石猴道:没水,没水”这些动作和连续重复的语言都显示了猴性。“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一提议表现了石猴聪明过人、见识超群的特点和热爱自由的思想,表现了“人”的特点。这一部分写石猴入瀑,发现水帘洞,他向众猴描述了洞中的情景,提出进洞居住的建议。作者通过对石猴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石猴的勇敢灵巧、本领高强、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聪明过人、见识超群,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被拥为王。众猴进洞时和进洞后的种种表现都是紧扣猴子的特性写的,把顽劣的猴性写得神态毕肖。石猴竟能引用名言,这也是既具有人又具有神的特点。称王后,石猴正名为“美猴王”,众猴礼拜,俨然一个独立的“猴类社会”,这些事都带有明显的人类社会属性,同时也表现了石猴的聪明能干,很有组织能力,显示了“人”的特点。关于手法神奇瑰丽的想象。西游记是神话小说,是浪漫主义的作品。石猴的出世就十分神奇,他无父无母,仙石育胞,迎风化成;他一诞生就会行走跳跃、寻找食物;他无师自通,不仅识字,还能引用论语,这些都带有神奇的色彩。作者还描绘了一个“却似人家住处一般”的“福地”“洞天”,这里有水有桥,桥边有花有树。石房内石制家具一应俱全。洞内正中的石碣上还有十个大字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境界,只能存在于幻想的世界,这是作者凭借自然景物驰骋想象创造出来的神话境界。在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塑造石猴的形象。作者描述“美猴王”的来历,塑造石猴的形象,不是用寡淡无味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展示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紧紧扣住石猴这个中心形象展开故事情节。情节的发展顺序是:石猴出世山间生活自荐探泉发现洞天携众搬家被拥为王,有头有尾,把“美猴王”的来历写得清清楚楚。在每一情节中都想象奇丽,妙趣横生。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流利明快,富于表现力。如写石猴出世后的山间生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这些短句写出了石猴的灵巧活泼和自由欢乐,流利明快而音调和谐。对众猴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传神。如写众猴进洞后“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把“猴性顽劣”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此外,人物的语言描写,精选了口语化、个性化的语言,石猴探洞前的“我进去!我进去!”突出了他的勇敢。石猴向众猴描述洞中情景和要求众猴兑现诺言的对话,都有声有情,富于个性。特别是石猴竟引用论语的话,更具有幽默感。(三)布置作业读整本西游记。附送:2019春北师大版语文六下送元二使安西word教学设计 课题 宋元二使安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君使,浥,故人”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背诵并默写古诗。 3、我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难点1、我能理解“君使,浥,故人”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我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古诗有了初步的基础,学习古诗的热情较高,他们已掌握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这一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但诗意不一定理解。这次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掌握了学法的基础上学习这首诗。由于学生受到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 导学过程 评议批注1、 范读导入 1、播放古诗录音。 2、学生朗读古诗2、 自主学习 1、搜集有关作者的信息。 2、理解题目的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3、 自主学习检测 1、学生自由汇报学习成果。 2、教师指导评价。4、 合作学习 1、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表演这首诗的依依惜别之情。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推土机租赁与工程进度保证协议
- 2025年大宗货物运输集装箱清洗与消毒服务合同
- 2025版网约车司机信用保证合同实施细则
- 2025版绿色环保瓦工班组工程承包协议
- 2025年度水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冷链送餐配送合同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在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报告
- 2025房地产项目财务顾问与项目后期运营协议
- 2025版教育培训商标使用权转让协议
- 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策略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报告
- 微生物发酵中药研究进展
- 《矿业权评估指南》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整套教学课件《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研究生
- 手机拍照技巧大全课件
- RBA(原EICC)ERT应急准备与响应培训课件
- 工业建筑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河西走廊课件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