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doc_第1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doc_第2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doc_第3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doc_第4页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28课毕业赠言word导学案第 13 周 总第 节 执笔教师 审核领导 授课教师 尚本学习内容:28毕业赠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3)学习课文针对性强,用语得体,有真情实感等表达方法重点、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不要抛弃学问”的重要性。学习活动过程一、 揭题示标(简明扼要、具体实用、操作性强)同学们,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成长过程,同学间结下了多少深情厚意。 的确,同学们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记忆中了。这种友谊是多么珍贵呀!毕业之际,相信你有很多话要倾诉,老师也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胡适先生写给同学们的毕业赠言。二、 新知探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反馈指导) 自学指导(一)(内容、要求、时间、方法)(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这些字音你能读准吗?zh ti zn zh诸位淘汰撙衣节食铸器2、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3、汇报朗读,向大家展示自己读得好的段落。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积累读好书的方法。4、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多媒体出示:A、你认为胡适这篇毕业赠言的主题是什么?板书:“不要抛弃学问”B、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几部分内容?5、师生共同梳理,理清层次。(见解读与提示。)(二)、讨论探究,理解文章内容。1、引导质疑,讨论交流,教师进行点拨总结。(“学贵有疑。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A、为什么不能抛弃学问?(少年一去不复返,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就来不及了;三五年不学习,就会被后来少年淘汰,到那时想补救就来不及了。)B、怎样做学问?(主动创造条件做学问;抓紧时间做学问。)板书:创造条件珍惜时间2、感情朗读文章,谈启示。(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境遇都不要放弃学问;学习要趁年轻,要珍惜时间,多做学问。)3、写作渗透:按一定的顺序表达真情实感。(三)、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提炼警句。如“不要抛弃学问”“抛弃学问便是毁了自己”等。2、多媒体出示故事,创设情境,学生讨论。小沙弥对老方丈说:“方丈,我己经读了许多经书,肚子里的学问己经满了。”老方丈并不答话。他拿出一个瓶子,先用大石块把瓶子填满,然后问小沙弥:“瓶子满了吗?”小沙弥说:“满了。”老方丈又把一些小石子放进瓶子,问小沙弥:“满了吗?”他说:“满了。”老方丈又把一些沙土放了进去,继续问:“满了吗?”小沙弥想了想,小心地说:“满了。”老方丈听了,又往己满的瓶子里倒了些水,转身而去。小沙弥望着老方丈远去的背影,看着眼前的瓶子,似有所悟。质疑:你看了这个故事以后,结合所学文章和自身经历,你有什么感悟,谈一下启示。(瓶子就像我们的脑子,当你认为学问放满了的时候,其实还没满。做事要认真,当你认为做好了的时候,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要做。)(四)、出示警句,课堂总结,提出美好祝愿。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亲爱的同学们,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没有谁能够不学习,还能在竞争中生存的。学习是终身的,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希望大家铭记胡适先生对大家的寄语“不要抛弃学问。”希望大家能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祝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毕业之际,写下对你的母校、老师或同学的赠言。例: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愿你是雄鹰,经得起生活中狂风暴雨的考验。今后的学习就像山路一样坎坷,你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个人批注太山庙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活动设计三、 当堂训练(围绕目标、注重实效、独立完成)(一)、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诸(zh zh)位淘汰(ti ti)辜(g g) 负撙(zn zn) 衣节食仪(y y ) 器铸(sho zh) 器 (二)、形近字组词。赠()淘()即()撙()铸()衰()增()陶()既()遵()祷()蓑() (三)、为下面的加线部分换个词语。1、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2、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3、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己太晚了。()4、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个人批注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强化刺激)毕业赠言胡适不要创造条件抛弃学珍惜时间问课后反思(总结得失、完善自我、提高素养)附送:2019春西师大版语文六下第3课密西西比河风光word教案1、 课题:密西西比河风光2、 课时:2课时3、 上课时间:xx年 月 日4、 教学目标:1认识密西西比河,认识作者夏多布里昂。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对比。3. 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5、 教学重难点: 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对比。6、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7、 学情分析:本次课的阅读篇目是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第三课的课文,本文是著名的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是浪漫主义小说阿拉达的序的节选。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的读者倾心不已。在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的同时,要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景物的特点。8、 教学过程:1、导入: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黄河是雄壮的,气势宏伟的,我们称之为“崇高的美”。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2、呈现: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如果以其支流密苏里河为源,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汇聚了250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32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美国领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密西西比河西侧支流大多发源于落基山脉,有密苏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东侧支流大多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纳西河、康伯河等。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揉造作做作。这篇文章写于他在美洲的旅游期间。3、讲解与训练: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问题如下: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问题如下: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展示PPT图片】首先给同学解释对比的意义跟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提示: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可以给与提示。(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通过把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1)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提示:“醉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