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5伯牙绝弦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次备课重点、难点:1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2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件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读懂大意1.齐读课题,回忆一下学文言文的方法。小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复诵读加揣摩;联系上下文;比如参看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等等。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读来品析文言文。2.出示预习内容:(1)朗读课文,尝试适当停顿,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2)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3)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二、合作交流,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弦、哉、兮。 (2)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2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1)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2)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3)“善哉”,太好了。哉,表示感叹的语气。“若”,好像。(4)“破琴”,把琴摔碎。 (5)“复”,再,重新。 (6)兮:相当于“啊”。(7)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意。【以上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获取答案。】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品读体验,深入理解 (一)伯牙善鼓琴。1. 指名讲伯牙学琴的故事。教学有方的成连先生把伯牙培养成当时天下最出色的琴师。学生读课文,体会伯牙如何善鼓琴。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理解句子。通过朗读体现伯牙所鼓的琴声之美妙。抓住两个“志”体会伯牙心与琴合二为一,“所鼓”即“所志”琴技出神入化。再读,读出伯牙琴声中表达的境界和抒发的胸怀志向。(二)钟子期善听。1.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成为天下操琴高手,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而钟子期是个樵夫,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子期“善”听?(1)指导学生再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3)最能表现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品味评价恰到好处。3.补充资料钟子期善听并非神话。 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令伯牙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忙碌,天下乐谱只记下皮毛,眼前小伙子却记下世上难觅的乐谱。(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1. 伯牙当时已是楚国著名音乐家,他不会缺少赞美。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当伯牙听见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他渴望什么?2.欣赏课文插图。古朴自然的环境,伯牙倾心演奏,子期沉醉其中,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其乐融融。“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心有灵犀)3.再读课文(除去最后一句)体会伯牙遇到知音的幸福。(四)知音逝,琴弦绝。1.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1)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绝了自己的前程,断绝了自己的高超技艺,封闭了自己的心灵2.让学生想象伯牙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的心情,子期坟前再弹高山流水的凄惨,摔琴的悲壮。先让学生从伯牙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描述,然后再借鉴俞伯牙坟头摔琴谢知音感受伯牙“士为知己者死”把知音看得高于一切。3.再读课文最后一句(指导学生读出悲痛、悲怆的气概)4.回读课文。伯牙跟子期这个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着心有灵犀的中国人,就在这个故事发生在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齐读第一句。两千多年后的明代,人们又在小说中传颂着这个千古佳话,全班同学齐读全文。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读。四、巩固延伸 1.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欣赏高山流水或其他古曲,简要写一写感受。板书设计: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25 伯牙绝弦 (知音难得)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教学反思:附送: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6月光曲教案新人教版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二次备课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2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因为它关系到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来自何处。教学准备:课件 月光曲的曲子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理清思路1. 导入新课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的世界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曲。这首世界名曲的诞生,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2.课件出示探究内容:(1)自学生字词,遇到容易出错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结构,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2) 想一想:这个故事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思考课文围绕月光曲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3)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二、合作交流,解决疑难1易错提示:(1)“霎”读“sh”,“券”读“qun”,“恬”读“tin”。(2)“琴键”的“键”与“健康”的“健”区分开。(3)“盲”要与“育”区分开来。(4)“录”下面不要写成“水”。2.读课文填空。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 )国著名音乐家( )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 )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 )之情。三、品读体验,感受情怀(一)解读“联想”达曲境。同学们,既然课文是讲月光曲谱成的经过,那么就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来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对这首月光曲的介绍、描写。找到以后,请同学们把这段文字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欣赏欣赏这优美绝伦的乐曲。1指名读,课件出示段落: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2齐读,初步感受这美景。3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感受皮鞋匠联想的画面之美。月亮升起,辽阔的海面,微波粼粼,银光闪闪。越升越高,月亮好似含羞的姑娘,扯缕缕轻纱遮住面庞,更加朦胧迷人。风起浪涌,波浪滔天,气势磅礴,可以想象巨浪撞击岛礁、海岸“卷起千堆雪”壮丽景象。(课件播放月光曲)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形成板书:(月亮升起 越升越高 刮起大风 卷起巨浪)(二)“曲调”为索悟曲情。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曲应该有曲调,可这里有曲调吗?(有。在兄妹俩联想到“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的部分,这乐曲的曲调应该是比较轻柔的,而且也是比较缓慢的。而联想到“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的部分,应该是比较轻快的,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快乐。在他们联想到“月光照耀 巨浪奔涌”的部分,则应该是比较热烈、激昂的,因为只有这激昂的音乐,才能让他们有这样的联想。)教师或学生按以上解说在黑板上画出曲调线:舒缓轻快激昂2作曲需要灵感,灵感又来自于情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贝多芬创作了这首举世闻名的月光曲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标上批注。(1)读第3小节。抓住“!”和“随便”以及两个“太”体会穷兄妹俩手足情深,相依为命。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朗读演示。视频印证。2.抓住“走近”和“走进”以及“弹一首”和“再弹一首”体会贝多芬的博爱。(好奇同情激动)平民音乐家的贝多芬。他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如此著名的音乐家,也愿到小镇演出。听对话,无偿奉献一曲;听赞叹,遇知音,再献一曲。朗读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读出感情。贝多芬在酷爱音乐的穷苦人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双方是多么的感到意外的惊喜与幸福。小结:贝多芬“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幽雅的环境,动人的真情激发了天才的音乐灵感,即兴创作世界名曲月光曲。流传下来。(三)以“曲”为媒识人心。同学们,这便是贝多芬的月光曲,可是在这乐曲之中真是只包含着这点情感吗?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或许读后你会有更深的理解。课件出示请生自读: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家的家庭,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二十二岁起定居维也纳。当时正是奥地利封建统治最黑暗的时代,他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不少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及其理想中的英雄性格。1现在你再读这月光曲,回忆他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了吗?A体会到了他内心对黑暗统治的痛恨。是这黑暗的统治让兄妹俩过上了这样的生活,让盲姑娘热爱音乐却不能拥有音乐。)B体会到了他对盲姑娘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像盲姑娘一样的穷苦人民的关心与同情。小结:是呀!这就是月光曲,这就是贝多芬,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这段有关于月光曲的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状况报告
- 电玩城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 高科技显示课件
- 北京七年级考试新题目及答案
- SBT-1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Clothiap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管人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报关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广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 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跨境电子支付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
- 《整式的乘除》上海新教材七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沪教版)
- 健康管理中心运营与服务流程规范
- 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保护
- GB/T 2820.7-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7部分:用于技术条件和设计的技术说明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及答案
- 施工项目部会议管理制度
- 欢迎一年级新生入学课件
- 译林版七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00篇含答案
- 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接待》课程思政标准
-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