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_第1页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_第2页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_第3页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_第4页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 科研论文:开拓幼儿探索之路 内容摘要: 新纲要中指出: “ 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 ” 作为教师我们应以这一目标为宗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积极创造探索的机会,提供探索的支持。只有尊重幼儿,支持他们的探索,才能让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关键词:探索、支持、促使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强烈的好奇和尝试的渴望构成了一生中最执着的探索精神,致使他们开展自我探索实践,虽然这种探索对成年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更不能与科学家的探索望 及项背,但孩子的探索难能可贵。与此同时新纲要中也指出: “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 面对着那些有着不同程度探索欲望的孩子们,我们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何为他们创造探索的机会,如何为他们提供探索的支持呢? 一、让好奇成为探索的动力。 科学很伟大 ,但它的每一个进步却是源于点点滴滴的 “ 好奇 ” 以及对答案的不懈探索。为什么树上掉下的苹果会落到地上 ?为什么天上出现彩虹 ?为什么水面可以行舟 ? 好奇2 / 7 心是激发孩子探索的内驱力,它可以唤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 孩子完全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有了好奇心 ,就有了敏感的眼睛 ,就能够从平淡中发现奥秘。 记得一次户外活动,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尝试着皮球的各种玩法,可有几个小朋友蹲在操场旁一动也不动,我走过去一看,只见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于是我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观察。在观察中孩子们产生了疑问,如食物边上为什么会聚集这么一大群蚂蚁?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蚂蚁它们是一大队出来巡逻发现了食物,有的说肯定是先出来的蚂蚁发现了食物就回去喊它的朋友们,有的说其他的蚂蚁肯定是闻着味道找到这的 “ 这么一大堆好吃的,蚂蚁会怎么处置 呢? ” 幼儿对此又充满了好奇,展开了又一次的争论。一部分孩子猜测它们会想办法自己用东西把食物拖回去,一部分孩子猜测它们会团结起来一同搬运。正当孩子们争论的时候,蚂蚁们开始行动了,它们根据食物的大小分配好了搬运任务。较小的食物一只蚂蚁背着,稍大些的两三只蚂蚁抬着,再大些的一群蚂蚁一起扛 为了弄清蚂蚁的搬运能力孩子们想出了要给蚂蚁们制造一点困难,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支持他们的探索,我和孩子们一起用土堆起一座小山,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去。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往前走了,这时,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 ,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正是一次次的质疑,主动观察、3 / 7 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同时促进了观察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因为好奇,孩子喜欢寻根问底;因为好奇,孩子会主动的去探索未知。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得到满足,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努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和今后的发展等产生好奇,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 二、让环境成为探索的资源。 新纲要中指出: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当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 为幼儿 创设具有科学氛围的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参与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室是幼儿一天生活的主要场所,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们常常会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提供一些可供幼儿操作探索的材料,如各种各样的纸、磁铁、轮子等等。这些富有操作性的材料很容易就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他们在撕、画、折纸的过程中发现了纸的许多秘密。如报纸容易撕、挂历纸太厚很难折层数多或复杂的东西、宣纸易吸水等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会情不自禁地投入,连能力差的幼儿也不甘成为旁观者,他们可以尽情地尝试、操作 与探索。 自然角也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场所,小朋友在自然角4 / 7 内种植了一些他们喜欢的花、草,他们都非常好奇自己的花、草今天有没有长高,所以他们会天天去看看自己的辛勤成果。这样孩子们便逐渐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空气、泥土、养料等,并且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了解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在自然角内我们还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金鱼、泥鳅、蝌蚪等,孩子们一空就会观察、记录 它们的生长过程及生活特征。通过观察、比较和种植,使小朋友们对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满足了小朋友的种植欲望,激起孩子进一步探索生物科学的愿望。 三、让启发性语言成为探索的指航。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当多运用启发性的指示或暗示,进行灵活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指导,以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在幼儿探索问题、寻求答案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利用得到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如在 “ 沉浮 ” 活动中,教师提供装有水的塑料盆、积木、金属、玻璃球、树叶、空瓶、海绵等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探索物体的 沉浮现象。老师说: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你们把他们一个一个放到水里,就会知道哪些是浮在水面上,哪些是沉下去的。 ” 当幼儿把这些材料一一放进盆里时,就叫: “ 老师,玻璃球沉下去了 ” ; “ 瓶子浮在水面上,积木也是浮在水面上 ” ;老师又提出疑问: “ 想一想,怎样让瓶子和积木也沉下去呢?怎样又让玻璃球浮在水面上呢? ” 幼儿马上5 / 7 又开始想办法操作,有的用手按空瓶子,空瓶子就沉下去了,但一松手,发现空瓶子又浮起来。有的用铁压住瓶子,反复几次后,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说: “ 为什么它会浮起来呢? ” ,幼儿回答: “ 因为它太轻了 ” ,老师又问: “ 怎么让它变重呢? ” 幼儿马上想到在里面装水,装了一半水,放进盆里,看到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幼儿又继续往里面装满水,瓶子慢慢地沉下去。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在操作中发现了这个道理。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向幼儿多问几个 “ 为什么?怎么办? ” ,这样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并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让灵活多变的形式造就探索的习惯。 有人说习惯是自然是坚持,当幼儿把探索变成一种习惯时,孩子的探索就成为像生活一样的自然之事,可以轻松愉快的进行探索。 1、以游戏为载体,促使幼儿乐于探索。 新纲要要求,幼儿园要 “ 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引导儿童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探索、感受和体验,获得主动的发展。 ”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游戏的这些属性与幼儿好奇、好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性完全契合。因此,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6 / 7 玩玩中进行探索,获得发现,符合幼儿的天性,肯定备受幼儿欢迎。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例如:在 “ 蛋宝宝站起来 ” 的游戏中 ,教师对幼儿的动手操作没有指令性要求,也不作暗示,只提出了规则:“ 小朋友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任何方法只要使蛋宝宝站起来。 ”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走动,自主选择材料放入蛋宝宝里尝试、发现,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俨然像一个科学家在观察、操作、比较,探索积极性高涨。 2、融入大自然,促使幼儿乐于探索。 幼儿是从接触形象具体的事物开始认识世界的,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为他们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无穷的源泉。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座山、一条河,都能激起幼儿极大地探索乐趣。例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时,带领孩子 到小树林中,在观察对比中孩子们发现了树叶是千姿百态的,有圆形、针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