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下第14课蚯蚓找家word教案知识目标1、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2、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3、知道蚯蚓适于生活的环境并进而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情感目标1、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2、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能倾听他人的意见。3、关爱生命,实验完毕后把蚯蚓放归大自然。活动准备教师为学生准备好蚯蚓和木盒、纸盒、黑布、吹塑纸、硬纸板、水、干土、湿土等以及有关动物与环境的图书、多媒体音像资料,一、课前活动1、分组,小组命名。2、交流有关动物的话题:介绍一下学生喜欢的动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想说的就站起来说,不用举手,谁抢在前面就听谁的,谁的声音高就听谁的。二、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刚才大家说的这么热烈,老师也忍不住想为大家介绍一种动物。这种动物会耕地,但它不用犁,因为在人类发明犁之前它就已经将土壤耕耘了千百万年;它是一种身体非常柔软的小动物;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它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因此也是吃垃圾的高手。你知道它是谁吗?(蚯蚓)(教师设疑,鼓励学生进行猜测,激起学生参与研究蚯蚓的欲望。)1、教师出示蚯蚓,发放到各小组。教师谈话:同学们,和这群小家伙打个招呼,握握手吧!但不要伤害它哟!如果想和这些小家伙做朋友吗?朋友需要帮助你怎么做?(学生发言)2、出示课件:教师谈话:今天我们这群小伙伴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却对这个美丽的城市一见钟情,想在这里找个家,你能帮帮它们吗?(板书课题:蚯蚓找家)三、探究蚯蚓与环境的关系1、交流蚯蚓的生活环境。打算帮它们找个什么样的家呢? 为什么要给蚯蚓找这样的家?(然后教师着重板书:阴暗、潮湿)2、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蚯蚓是不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研究要求: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现有的条件像科学家们一样去研究蚯蚓喜欢生活的环境。但要注意做好记录,并进行适当整理。老师现在是同学们的引路人,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一定会随叫随到。学生自主探究。(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3、汇报研究成果展示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通过研究,又发现了什么?4、交流蚯蚓与环境的关系蚯蚓如果离开了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指导学生归纳:蚯蚓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5、给蚯蚓做个家引导学生现场来给蚯蚓做个临时的家。展示蚯蚓漂亮的家。教师谈话:看到同学们能够真心实意的为蚯蚓着想,我想委托大家把它们送到真正属于它们的家里,你们愿意吗?你打算把它们送到哪里?对于这个归宿,我想我们的蚯蚓伙伴们一定会满意的,在这里我代表小蚯蚓谢谢大家了!四、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1、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我们给蚯蚓找到家了,你知道其它动物的家在哪里吗?蚯蚓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那其它动物与环境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你打算如何研究?(学生自由回答。)学生阅读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有关动物与环境的资料。学生阅读完资料后,谈自己对动物和环境的感受。2、教师展示视频课件资料。并引导学生谈谈又什么新的发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生自由回答。)五、总结评价1、引导学生通过对蚯蚓的研究,谈谈自己的收获。2、师生互动:这节课你们觉得哪个小组或哪名同学表现的比较好呢?能说一下理由吗?你觉得教师表现怎么样?愿意和教师一起研究问题吗?为什么?六、拓展观察身边自己喜欢的动物,看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发现,并作好记录进行研究。附送:2019春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下第1课杯子变热了word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教学方法:观察 实验法课前准备:酒精灯、不同材料的细金属材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把热水倒入带把的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杯把。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这些想法对不对?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本课将通过实验研究获得解决。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1)实验操作提示:谈话:先把细铁棒放在支架上,留出加热部位,然后用火柴棒蘸取凡士林或猪油粘到铁棒上。蘸的凡士林或猪油要一样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填好课文上的实验结论。(2)学生分组实验。(3)提问: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小结:热能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热传导。2、加深对热传导的认识。(1)提出问题,指导实验。谈话:如果将铁棒弯成其他形状,或把火柴杆粘在金属圆片上,在金属片中间加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讨论:把你的猜测说出来。谈话: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吧。同学们还可以将铁棒弯成不同形状,折成不同角度,粘上火柴杆,加热再试一试。(2)学生分组实验。(3)讨论: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小结:热在固体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导,热传导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3、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1)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以上的几个实验都是说明热能够在什么样的物体中(金属固体)传导的?面对摆放在面前的玻璃棒、小木棒、竹筷、塑料尺、陶瓷勺、铝勺、细铝棒、细铜棒,你们有什么问题将要提出?学生分组讨论。(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探索。你们怎样设计实验,探求你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同的材料它们热传导的本领一样吗?(3)学生分组实验。照课文的说明实验也好,按自己设计进行实验也行,请大家注意,实验后哪些物体容易传热?把它们摆放一边;哪些物体不容易传热?把它们摆放另一边,观察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把研究的结果填到课本第54页中的空格里。(4)讨论:你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在你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热传导较快的是哪些材料?热传导较慢的是哪些材料?(5)师生小结:实验说明,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同的,金属热传导的能力强,木、竹、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弱。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叫热的良导体,非金属不容易传热,叫热的不良导体。我们说的热的不良导体是说它的传热的能力较弱,而不是说一点也不传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1、杯子变热了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 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法财务课件
- 资本论核心思想解读
- 快速制作行政人事汇报
- 血透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 《珀尔赛福涅》课件
- 输血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 2025机械设备购销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司法考试合同法中合同无效与合同效力问题
- 2025融资居间合同范本含授权委托书,保密协议,融资确认函
-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结
- 护士注射法考试题及答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土方内倒合同(2025年版)
- 初中数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教学反思
- 储能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标)
- 《运算放大器介绍》课件
- ktv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 GB/T 44923-2024成年人三维头部模型
- 2025年上半年农牧民技术培训工作总结(2篇)
-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重识别研究进展
- GB 20072-2024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