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父爱深深教案 鄂教版学情分析:父爱深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事情发展和“我”的心理活动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触动我们心灵的亲情故事。四年级的孩子年龄一般在十岁左右,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较好,在平日的生活里,父母基本能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要,他们基本上缺乏课文中作者的生活经历,也很难体会这种用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通过本课的教学,借机给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上一堂难得的亲情课,让他们能理解父母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进一步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爸爸是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行动来关爱孩子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教学重点:体会“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感受父亲深深的爱。教学难点:体会父亲对我的爱。教学准备:课件(重点词句)教学过程:一、导入: 父爱如山,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似水,给我们温柔抚慰,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父爱深深,去体会父亲对孩子的那一份真爱。板书课题:父爱深深 学生齐读课题。二、 学习课文,感受父爱深深。学习1、2自然段1、“我”十五岁那年,非常迷恋音乐,想向父亲要钱买音箱时,爸爸却说(课件出示:“儿子,很抱歉,我们没有多余的钱。咱们自己动手做吧!”) 2、多年后,我才明白爸爸这样说的用意(课件出示:“我并不是没钱买音箱。我只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 3、可十五岁的我当时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指名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爸爸是怎么和我一起做音箱的?板书:“我”做音箱父亲4、父亲虽然花了很多时间陪我,但当时我能理解父亲的用意吗?(不能)你从这一段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我当时很不理解父亲的这份爱?(课件出示:自己做?我满心疑惑,但也别无选择。)满心疑惑什么意思?板书:满心疑惑(心里不明白,困惑)还有哪句话可以看出我当时很不理解父亲?(课件出示: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问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了,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呢?)板书:疑问两句话相呼应。带着疑问、不理解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5、小结:父亲把所有的闲暇时光都拿来陪伴我做音箱,但我当时并不能明白父亲的用意。学习3、4自然段1、过渡:比赛的日子到了。我们自制的音箱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我的心情也随着同学们的注意而发生变化。学生自学课文3、4自然段。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3、4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心情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 我窘得无言以对,只好坦白:“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课件出示句子)板书:窘得无言以对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很难为情,不知道说什么。) 师:我害怕同学嘲笑我的音箱是自己的做的,害怕同学看不起我,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当我坦白是和爸爸一起做的时,同学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十分羡慕,甚至有点儿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做这些事”)指名读师:同学不但没有嘲笑我,反而羡慕我。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听了同学的话,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为了让我美梦成真,他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儿的角落,正对我微笑呢。) 3、这时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板书:自豪为什么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呢? 为了让我美梦成真,父亲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4、爸爸不但和我一起做音箱,还看我的比赛。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的那一份深深的爱。 指名读,读出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学习5、6自然段1、父爱是伟大的,“我”在长大后,才解开了心中挥之不去的疑团,也对父亲的爱有了新的认识。默读课文5、6自然段,想一想:父亲为什么要和“我”一起做音箱,而不是给“我”买音箱呢?2、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板书:想和“我”一起分享一些时光3、这就是父爱,一种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父爱。指名读读第5自然段,读出对父亲深深的爱。4、小结:原来是这样,父亲当时并不是没有钱买音箱,而是想和“我”一起分享一些时光,于是牺牲了他所有的闲暇时间,和我一起做音箱,父亲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爱。我们感受得到了父亲深深的爱,5、每个父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在生活中,你能体会到爸爸对你的爱吗?6、带着这份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同桌为一组练习背诵。一齐背诵第5自然段。7、正因为父亲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爱,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怀念那深深的父爱。板书:怀念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三、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把所有的赞美祝福都浓缩在这四个字中吧,齐读课题“父爱深深” 。四、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父 爱 深 深“我” 做音箱 父亲满心疑惑疑问 想和“我”一起分享一些时光窘得无言以对自豪怀念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巨人的花园教案 新人教版开门见山: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九课巨人的花园(板书:9、巨人的花园)一、紧扣特点说教材。1、教材分析。 走进第七册第三组语文,就是走进“中外童话”专题。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特点。巨人的花园是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文章描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得开心,花园一年四季美丽如画;然而当巨人回来时,勃然大怒,赶走了孩子,砌起了围墙,花园被笼罩在冰天雪地中,从此花不开,鸟不语;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游戏时,花园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驱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于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本文有三处对比描写,即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进行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是课文显著的写作特点。2、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允许”“洋溢”“鲜花盛开”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揭示的道理。(3)体会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3、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二、促进发展说教法。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课教学,我选用的教法有:1、以读代讲、以问促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要预设好能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方式,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悟情明理。2、读写结合法。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本课的教学,力求学生人人参与,紧扣课文的读写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三、培养能力说学法。学无止境。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把课堂这一大舞台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法的渗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的学法有:1、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先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读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感悟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完成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构建的过程。2、读书、思考、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要通过读、议、思、画、写等形式,感悟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四、循序渐进说程序。这篇精读课文,我安排2课时的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精读第1-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初步感受对比的表达特点。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继续精读课文第7-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进一步体会对比的表达特点。下面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第一环节 谈话导入,走进文本。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平时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口头交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经读过的童话。)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游览一座花园。 相机板书:花园2、揭示课题并齐读课题。第二环节 初读课文,感知文本。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括号里的拼音;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及时正音。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检查预习情况,打出多媒体屏幕,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扫除阅读障碍。紧接着,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比如“添”字的右下角有两点,应该并列。4、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篇童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第三环节 细读花园变化前后的内容,领悟文本。1、以问促读:巨人的花园美吗?从哪里看出?认真读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花园美丽的句子,同时一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花园是如此之美,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吧!范读,个别读,齐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理悟情。(3)读写结合:第一自然段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一句写出了花园一年四季的美丽,请同学们也模仿这样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生活的小区、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公园,等等。(设计意图:从读到写,目的是迁移课文知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2、精读第3-6自然段,对比花园变化的前与后。(1)过渡:当花园的主人巨人外出旅行归来时,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2)导读第3-6自然段。给足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过渡语的设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4分钟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或全班交流。我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板书:美丽 孤独幸福 寒冷(设计理念:突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提示说话,接触对比。提示语: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花园却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花园又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幡然醒悟,于是拆除了围墙,花园又在提示语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既激发兴趣,又接触文本,还初步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4)对比朗读,感受对比。第四环节 回归整体 升华文本。设疑:同样是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通过解疑,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花园的主人巨人的行为,使花园由美丽变得荒凉,巨人也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