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doc_第1页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doc_第2页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doc_第3页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doc_第4页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 18102工作面收尾作业规程第一章 概 述1.1地质概况:18102综采工作面所采煤层为8#煤层,位于+700水平11采区南翼,地面标高9901179m,工作面标高698778m,平均煤厚5.81m,煤层倾角911,平均10。工作面位于11采区辅助运输上山南侧,西侧为+700m水平8#煤南翼三条大巷,东侧和南侧为实煤区。该面位于西沟村东侧、白家塔村下及南侧,地表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基岩仅在沟谷中出露,地形为中低山区。庙沟和石佛子沟水(季节性)以南东北西流向穿过工作面的北部和南部。1.2工程概况:18102采用煤机扩帮法施工回撤通道,水平长度为297.5m,平均倾角为10。回撤通道为矩形断面,宽4.3m,高4.5m。(具体位置见附图一:18102工作面回撤通道平面布置图)- 1 -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斜沟煤矿 第二章 收尾施工2.1 施工方案2.1.1 调整采高当工作面推进至距停采线30m时,由恒安矿业公司对煤层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地测科进行分析,工作面上提溜子调整采高为4.50.1m。2.1.2 调斜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30m时,开始控制机头机尾尺寸,在距停采线20m时使得工作面垂直于两巷;2.1.3 铺网工作面距停采线18.7m时开始铺网,整个工作面分成8段进行铺网,每22个架用一张网片(2#23#架为第一段、24#-45#架为第二段、46#-67#架为第三段、68#-89#架为第四段、90#-111#架为第五段、111#-132#架为第六段、133#-154#架为第七段、155#-173#架为第八段),每段铺网24刀(网片规格为4321m,网格规格为1030mm)。2.1.4 铺钢丝绳。第八刀十七刀在网下加设28.5mm320000mm钢丝绳,共计10根贯通工作面。每根端头用锚索吊挂。2.1.5 锚杆、锚索、钢带支护第十八刀后在支架间打规格为17.87500mm的钢绞线锚索,托盘规格为30030020mm的钢托板。第十九刀到第二十四刀采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具体支护方式见支护方式与规格。(具体见附图二:18102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图)2.1.6 架梁。第二十四刀结束后架梁时采用长5000mm的11#工字钢配合2根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每个支架架梁一根,间距1750mm,单体液压支柱距帮200mm,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2.1.7 在支架停止前进后,如果工作面压力大,在每个支架下打3根圆木加强支护。2.2 施工前准备2.2.1 风水管的铺设。从材料巷向工作面各接入一趟QJ25压风管路、QJ25供水管路进入工作面,每隔10架开一个三通接口,以方便锚杆机、锚索机使用。2.2.2 支护材料参考(材料表另专报)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树脂纤维网43m21m卷8规格(JD PET400400MS)圆 木2001750mm根720红松原木破开(备用20根)顶锚杆202200mm套2000树脂卷、托盘、锁具帮锚杆202100mm套1400树脂卷、托盘、锁具锚索(钢绞线)21.69000mm套800树脂卷、托盘、锁具钢丝绳31.5 mm300m根103000米单体液压支柱DW-4.5根350单体液压支柱DZ-4.2根20单体液压支柱DZ-3.8根20工字钢矿用11#工字钢根260钢带5600mm250mm根350备注:180套绞盘、180套卡箍、180个滑轮、180个钩头、180套钢丝绳(套25m)2.3 施工方式与规格2.3.1 铺网方式与规格将工作面分成8段进行铺网,铺网采用单层纤维网片搭接布置,每22个架一张网片,每段铺网24刀(采用型号为43m21m纤维网片)。具体的铺网方法:工作面采用跑整刀的方法正常推进至距停采线18.7米时,采机从机头段开始割煤,正常推进到23#支架时,开始铺设第一张网片,铺在2#-23#支架上,同时在网片下加打顶锚杆固定网片。锚杆打在两支架的空隙处,间距1.75m。依次类推每22个架铺一张网,直至铺满整个工作面。质量要求:纤维网与纤维网纤维网与金属网均采用搭接方式进行联网,搭接长度为500mm,联网时采用专用尼龙绳“V”字型连接,联网间距150mm。网片要铺得平展,不能出现鼓肚现象。第二十四刀结束后在支架间架梁,采用架梁工字钢支护。工字钢规格为11#工字钢长5000mm,架梁间距1750mm。2.3.2 锚杆、锚索支护方式及规格2.3.2.1 机头采至铺网线时,采机割煤后在一、二级护帮板的支护下,在支架间顶板打设一排固网锚杆(型号为20mm2200mm),间距1750mm,此时不上托片。利用防片帮板将纤维网吊起,铺设纤维网时,将网边孔插入锚杆外端,再上好托片固定。2.3.2.2 第十八刀铺网结束后在架间分别打设一排锚索支护顶板,锚索采用规格为17.87500mm的钢绞线,托盘规格为30030020mm的钢托板,间距为1750mm。2.3.2.3 第十九刀到第二十四刀采用锚杆、锚索、钢带联合支护,具体支护方式如下:钢带,规格为5600250mm的七眼钢带,眼距为875mm;钢带与钢带采用错位布置方式(如图)。 锚杆,顶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树脂锚杆,锚杆规格为202200mm,间排距为1750800mm;第二十二刀、二十四刀锚杆间距为875mm;第二十四刀结束后在回撤通道煤柱帮侧上金属网打设帮锚杆(规格同顶锚杆),距顶300mm,间排距为8751000mm,共四排,螺纹钢锚杆锚固力均为90KN;锚索,锚索采用规格为17.87500mm的钢绞线,托盘规格为30030020mm的钢托板,间排距为1750800mm;质量要求:顶锚杆配一支MSCK2380和一支MSZ2380树脂药卷,并配带一个规格为300mm200mm10mm高强度托盘,锚杆外露长度为露出螺母10-40mm,锚固力为90KN,预紧力180Nm。帮锚杆配一支MSCK2380和一支MSZ2380树脂药卷,并配带一个规格为200mm 110mm2.75mm高强度托盘,帮锚杆外露长度为100mm,锚固力为50KN,预紧力为70Nm。每个锚索配一支MSCK2380和两支MSZ2380树脂药卷,并配带一个规格为30030020mm的钢托板,外露长度为露出锁具外150250mm,锚索紧固力为120KN,锚固力不小于200KN。2.3.2.4 架梁方式与规格铺完第二十四刀网后,开始在回撤通道与支架间架梁(采用长5000mm,11#工字钢),梁两端头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回撤通道顶板。架梁垂直于工作面布置,工字钢插入支架间700mm,在距离通道煤壁200mm处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架梁间距为1750mm。每架支架架一组梁,如果顶板不稳定时增加成双组梁。机尾三架的架梁用锚索吊工字钢的方法固定好,防止碰倒支柱伤人。(附图三:18102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断面图)质量要求: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回撤通道内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平行工作面,且注液口朝向机头,单体液压支柱的三用阀要拧紧到位,升柱时发现有漏液现象要及时更换。单体支柱必须带帽并打在实底上,执行一体三联,防止倒柱伤人。2.3.2.5 安全出口加强支护方式及规格为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工作面顺利回撤。材料巷提前从停采线开始用锚索加强支护。锚索采用规格为17.87500mm的钢绞线,托盘规格为30030010mm的钢托板,间排距为18002000mm,共10排; 质量要求:每根锚索配一支MSCK2380和两支MSZ2380树脂药卷,并配带一个规格为30030020mm(Q235)钢托板,锚索的外露长度控制在露出锁具外150250mm,锚索预紧力不得小120KN,锚固力不得小于200KN。 2.4 施工方法2.4.1 铺网施工方法2.4.1.1 纤维网片运输至材料巷后,使用回柱绞车拉移到运输机机尾,用运输机运到所需位置,再放到采煤机机身上,准备施工。2.4.1.2 起吊纤维网片。先把支架一级、二级防片帮板收回,然后降架,每隔两架进行一次连接,连接好后升架并打出一级防片帮板将纤维网片吊起来固定在提前打好的锚杆内,然后打出二级防片帮板,将纤维网吊挂平展,在护帮和顶板完好下进行安装锚杆托片固网。2.4.1.3 将纤维网和一级防片帮板连接的绳子断开,并在每个支架上安设一部手动绞盘,将手动绞盘端固定在支架立柱上,滑轮吊挂在支架顶梁吊环上。将绞盘上钢丝绳另一端通过定滑轮,穿过整卷纤维网固定在顶梁前端纤维网边上。使用手动绞盘将纤维网拉回至顶梁下面,以防采煤机割破。 2.4.1.4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煤机割煤后,松开手动绞盘将纤维网放下然后跟机拉架。间隔插花移架,一级护帮板挑顶依次循环。2.4.1.5 拉架时必须将支架降到位,防止拉架时支架前梁挂破网片。割煤铺网流程图:煤壁采煤机煤壁绞手盘滑轮图1 采煤机割煤前,将纤维网用手动绞盘绞起,开始割煤。滑轮绞手盘煤壁煤壁图2 采煤机割煤后,松开手动绞盘将纤维网放下然后跟机拉架。滑轮煤壁绞手盘煤壁图3 拉架后,将纤维网用手动绞盘绞起,采煤机返机清浮煤。2.4.2 支护锚杆及锚索施工方法当工作面割到所需支护锚杆及锚索的位置时,先割完煤,然后拉出支架并打出支架防片帮板,用长柄工具撬除净活岩活石,然后人员站在工作台上使用锚杆机支护锚杆锚索。采煤机每割10个架必须停机联网打锚杆、锚索支护。如顶板破碎必须减小割煤架距,及时加强支护。第23刀开始注浆加固帮顶。24刀后煤机每割10个架必须停机联网打帮锚杆,如片帮严重加密锚杆支护。2.4.3架梁施工方法架梁时,首先将架间地脚空间清理干净,将工字钢插入支架间700mm,在架梁两端距梁头200mm处支设单体液压支柱。2.4.4使用圆木或单体液压支柱推溜施工方法工作面支架停止拉移后,拆开运输机与支架之间的连接器,将短圆木(直径必须大于200mm的红松圆木)或单体液压支柱放置在框架与溜槽之间,根据需要进行推溜,以保证运输机的平直运行,并配合采煤机对回撤通道进行拉底,达到巷道的规定高度4.5m。第三章 劳动组织3.1 劳动组织3.1.1 在工作面安装期间,生产指挥中心主管领导统一指挥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3.1.2 为了保证按期完成安装任务,责任到人,安装时,要做到:“三定、四包”,三定指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四包指包任务完成、包质量合格,包设备完好、包 安全生产;3.1.3 根据“三定、四包”的内容,将每班实际进度填入进度表内与计划对照,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变化时,要及时协调平衡,确保安装能按时顺利完成;3.2.4 在施工期间要加强现场组织管理,每班必须有队领导跟班指挥作业。3.2 劳动组织表序号工种班 次备注甲乙丙小计1带班队长11132工长11133验收员11133采机司机(维修工)22264移架、推溜工(维修工)33395三机司机(三机维修工)22266电气维修工11137设备列车泵站工11138运料及端头维护工666189送饭工111310小计19191957第四章 通风管理细则4.1 工作面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应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4.1.1 气象条件计算Qcf=6070%cfScfchcl式中:cf -采煤工作面的风速,m/s,18102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现为14.5,根据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中表1取1.0 m/s;Scf-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m2,18102综采面采高取4.5m,最大控顶距6.110m,最小控顶距5.310m,工作面平均控顶距5.710m,代入公式得:Scf =5.7104.5=25.66 m2。ch -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18102工作面采高取4.5米,根据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中取1.2;cl -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18102工作面采长292米,根据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中取1.3;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代入公式: Qcf=6070%1.0025.661.21.3=1681.24 m3/min(取1681.24m3/min) 4.1.2 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100qcgcg 式中:qcg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取1.92 m3/min;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7;1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0.6%的换算系。代入公式:Qcf=1671.921.7=545.09 m3/min 4.1.3 按炸药量计算因我矿使用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根据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有 Qcf10Acf。式中:Acf -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取18kg;10-每千克二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代入公式:Qcf1018180 m3/min 4.1.4 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Qcf4Ncf 式中:4-每人需风量,m3/min;Ncf-采煤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60人。代入公式:Qcf460=240 m3/min。 根据以上四项计算取其中最大值1681.24m3/min。 4.1.5 按风速进行验算验算最小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风速为0.25-5m/s,故采煤工作面风量应满足: 15ScbQcf300Scs式中:S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有效断面积, m2;Scb=4.56.11070%=19.25m2Scs-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 m2;Scs=4.55.31070%=16.73m2代入公式:1519.25=288.75 m3/minQcf30016.73=5019 m3/min经过风速验算工作面配风量1681.24m3/min满足采煤工作面风速的要求。4.1.6 无轨胶轮车需风量验算稀释尾气所需风量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防爆机车=5.44NPK式中:Q防爆机车该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尾气排放稀释需要的风量,m3/min;5.44每千瓦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 m3/min;N该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台数,台;收尾期间按2台计算;P该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功率,kW;平均功率按照75 kW计算,总功率分别为150kW; K配风系数,该地点使用1台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 K为1.0。该地点使用2台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K为0.75。该地点使用3台及以上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K为0.5; 代入公式:Q防爆机车=5.44NPKQ工作面=5.442750.75 =612m3/min经验算,工作面配风量1681.24m3/min满足要求,不存在车辆排出的有害气体被巷道风流稀释后其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有关规定现象。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5.1 一般规定5.1.1 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和本措施的有关规定作业,杜绝“三违”;5.1.2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前,班长必须对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员工进入作业地点。每位员工必须经常检查作业地点附近的围岩和支护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清除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5.1.3 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字;5.1.4 各施工地点人员,严禁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或停留;5.1.5 设备的起吊或装车必须专人指挥,统一信号,严禁人员在起吊物下作业或停留。起吊重物有刃面时应用木板或麻袋垫好,以免割断起吊绳索;5.1.6 支架工在操作支架时,必须注意周围情况,严禁人员在被操作支架下通过或停留;5.1.7 支架工在操作支架前,必须检查支架各管接头、U型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出现单腿销、用铅丝代替等;5.1.8 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上一个班交班时,必须将本班出现的问题向下一个班交代清楚;5.1.9 作业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严格按措施或规程作业,加强自保、互保和联保;5.1.10 安装临时设备时,电气设备必须设单独馈电开关,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5.1.11 泵站给支架供液的变头必须用8#铁丝捆绑固定在支架上,防止爆裂崩伤人员;5.1.12 电气设备搬迁移动检查、检修必须停电,禁止带电操作;5.1.13 液压工接、断管路前必须先对管路进行卸压,支架工在操作支架时,必须站在支架内,身体的任何部位严禁露出支架;5.1.14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戴好矿帽,系好帽带,佩戴齐全完好的自救器、矿灯及个人防护用品。5.1.15 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5.1.16 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5.1.17 各岗位进行操作前必须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确认作业环境是否。5.2 工作面收尾期间安全措施5.2.1 矿压观测5.2.1.1加强矿压观测,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5.2.1.2停采前,对来压步距、压力持续距离及来压强度等进行分析,预测来压时间和位置。5.2.2 收尾过程及安全措施5.2.1.1 在距停采线30m前,提前调整工作面使机头、机尾进尺一致,保证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到硬帮煤壁距离大于0.7m,且支架成一条直线。5.2.1.2 跟班队长确认可以开机后,通知马蒂尔司机、看机头工解除闭锁,开机割煤。开机前控制台电工必须跟跟班队长进行确认,并发出开机预警,确认可以开机方能开机生产。5.2.1.3 安排经验丰富的煤机司机、支架工进行作业,每名支架工配2名支架工协助进行拉架操作。5.2.1.4 支架工观察顶板,如有顶板破碎需要拉超前段,将局部网放下,将超前拉出。5.2.1.5 在拉架过程中由支架工协助,将邻架护帮板打出,将网挑起,把支架降低到合适高度,调整顶梁防止撕网。5.2.1.6 提前拉架只能由指定支架工完成,如果工作面有支架超前拉出,煤机扫通底煤后,工作面停机,将超前段网撩起后再进行割煤作业。5.2.1.7 设专人进行放网,放网要滞后采煤机底滚筒810架。煤机司机必须降低割煤速度,小心扫顶,杜绝滚筒将网撕破。5.2.1.8 必须保证架形良好,支架成一条直线,杜绝栽头架。5.2.1.9 在自割回撤通道过程中,最后一刀顶煤必须扫净。5.2.1.10 通道形成后如果回撤通道内柔性网长度不够,回撤通道内顶板可使用双层金属网替代柔性网,两种网连接时,网搭接长度为200mm,用12#铁丝扣扣相连,铁丝与网连接时至少拧三圈连接。5.2.2 工作面收尾质量要求5.2.2.1 距离停采线还剩余30m时开始控制机头机尾尺寸,工作面与两巷垂直,保证到铺网线时工作面保持正常推进,并保证两巷的安全出口畅通。5.2.2.2 距离停采线还剩余30m时调整工作面的采高,保证到铺网线时采高控制在4.5m,全部跟顶回采,并保证溜槽平直。5.2.2.3 所有施工人员要密切注意煤壁、顶板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矿调度,然后进行处理。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撬除净顶帮浮岩活石,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5.2.2.4 人员在刮板输送机机道内或采煤机机身上作业时,必须停机,闭锁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并将开关隔离手把打到零位,拉掉离合器,同时闭锁作业地点左右3个液压支架(电液控闭锁及关闭高低压截止阀),由工长指定专人监护顶、帮等安全情况,确保作业时的安全。5.2.2.5 工作面作业时,必须将支架防片帮板及时打出支护顶帮。5.2.2.6 加强泵站管理,泵站压力保证31.5Mpa,所有支架、液压系统完好,无窜、漏液。5.2.2.7 移架时要准确到位,升降过程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升起的支架保持35秒,以达到支架的初撑力,杜绝不接顶现象。5.2 .2 .8 联网时必须4人配合好,1人观察顶帮情况并进行安全监护,1人联网,2人扶起网片。5.2 .2 .9 割煤时,必须将网片拉回,采煤机司机要精力集中,以免网片被采煤机割坏,当发现网片有破损现象时必须用铁丝网重新连接完好,确保网片的完整。5.2.2.10 两巷超前维护的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作业,两端头顶板原有支护即锚杆、锚索锁具全部回收,确保采空区顶板及时垮落。当工作面推进到铺网线开始时,顶锚杆、锚索不回收。5.2.2.11 打眼作业时,打眼工必须站在支架支护的范围内进行作业,并且设专人进行监护,发现隐患后立即撤到安全地点。5.2.2.12 打眼工站在搭设好的工作平台上作业,工作台要支设平稳牢固。工作台搭在溜槽内,两边各支设一个铁凳,上面放两块厚度不小于80mm的架板。5.2.2.13 打眼作业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5.2.2.14 打眼施工过程中,工长应逐根检查锚杆的紧固情况,施工中若发现顶、帮锚杆和锚索失效不合格时,在距原眼0.15m处重新补打。5.2.2.15 人员在采煤机上作业时,必须停机闭锁,拉开采机隔离手把及离合器,清理干净采机挡矸板上浮煤,然后在其上架设架板,搭设平稳后人员站在其上进行作业。5.2.2.16 施工过程中,遇顶板破碎段,可根据现场情况增加支护顶锚杆,以加强顶板支护。5.2.2.17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回撤通道高度达到规定要求,并保证顶底板的平整。5.2.2.18 架梁作业时,跟班队长或工长现场亲自指挥,至少5人协同进行架梁作业,由1人统一指挥,并进行安全监护,4人同时抬工字钢进行架梁作业。5.2.2.19 圆木或单体配合支架顶溜时,由工长指定专人操作支架收回框架,然后在支架框架与溜槽之间放置长度适当的圆木或单体,支架顶出框架后待压紧短圆木或单体后,人员撤至支架内,1人操作支架进行推溜,一人统一指挥并进行安全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推溜。5.2.2.20 推溜过程中,动作支架前后5个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同时作业或停留。5.2.2.21 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时至少4人作业,1人监护顶帮情况,2人扶柱,1人给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待单体液压支柱接触顶板或顶梁后,缓慢供液升紧支柱。栓、解防倒链时,要用“人”字形梯,梯子必须放平稳,人员蹬梯作业必须有专人扶梯,登高作业超过2m时必须系好保险绳。5.2.2.22 回撤单体液压支柱时由3人协作进行,先清理好退路,1人观察顶帮,另2人进行回撤;抬扛单体液压支柱由2人协作进行,由1人统一指挥,轻拿轻放。5.2.2.23 人员在支架间行走时,禁止在侧护板开裂、顶板掉渣的支架下停留,快速通过。5.2.3 收尾清煤安全技术措施5.2.3.1 工作面收尾时,执行先联网后清煤的工序。5.2.3.2待工作面顶板压力稳定后,由跟班领导和安监人员对工作面顶板、回撤通道顶板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进行清煤作业。5.2.3.3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地点,首先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5.2.3.4 各组人员进行清煤作业时,所在单位负责人必须在现场跟班作业,确保作业质量和人员安全。5.2.3.5 清煤人员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防止作业时互相干扰和发生意外。5.2.3.6 清煤期间三机的启停由跟班队长统一指挥,任何人在此期间严禁操作支架。5.2.3.7 清煤时,先闭锁刮板运输机,等刮板内装满煤后,清煤人员撤到回撤通道安全地点后,由跟班队长通知控制台开启三机。等刮板拉空后,立即闭锁三机并上锁,然后再继续清煤。严禁人员横跨运输机,保证通讯闭锁有效可靠。5.2.3.8 严禁清煤、联网平行作业。5.2.3.9 提前预计清煤时间,安排好清煤人员,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清煤速度。5.3 撩网及放网安全技术措施5.3.1 支架工每班要对工作面铺网段所有液压支架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顶板的支护质量。5.3.2 工作面撩网及放网期间因工作需要停开机时,必须由跟班队长先做全面巡查,确认安全并且可以开停机时再与控制台人员联系;控制台人员只能听从跟班队长的指令,听清并重复指令,确定无误后方可开停机。5.3.3 割煤、移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网片,防止采煤机滚筒、采煤机机身或者支架损坏网片,当出现网片刮坏时,使用双层金属网进行修补,各段负责人员补网加密,对搭接长度、绑扎距离要认真检查,务必要符合要求。5.3.4 逐架推移支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5架拉架,降架时,支架顶部与网片有足够的间隙,防止网片与支架出现刮磨,损坏网片;移架过程中,控制好移架的速度,放慢匀速操作;支架操作工和煤机司机要密切配合,协调作业。5.3.5 拉移支架工作必须不低于两人,一人操作支架,一人观察支架与网的情况,不得出现支架顶网、刮网、穿网、撕网等现象。5.3.6 收、打护帮板必须由专职支架工操作,严禁其他人员操作5.3.7 停止移架时,保证网边能压在架后冒落区下面0.8-1.0m左右。5.3.8 为保证安全生产,每个班组指派一名负责人,负责本班组的组织工作,并服从跟班队干的安排。5.4设备装车卸车安全措施5.4.1 设备的装车、卸车5.4.1.1 带班副队长或班长指定专人进行设备装车卸车的指挥工作,指挥人员要负责装车的安全,装车次序、方向和数量;5.4.1.2 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装车地点;5.4.1.3 吊装设备的所用的吊具、卡具都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位于安全地点,严禁在起吊物下作业;5.4.1.4 设备的装车,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多装、超高、超重和不稳固;5.4.1.5 装车时,要掌握好设备的重心,必须尽量使用设备的重心靠近车辆的载物中心;5.4.1.6 设备装好后在运输前,司机及跟车人员必须对紧固、捆绑情况、装车次序和方向、装车数量、装车高度和宽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5.4.1.7 设备运至指定地点卸车时,必须在专人指挥下进行,严禁野蛮卸车或随意卸车;5.4.1.8 装卸车时所有人员应躲在安全地点,防止设备下滑或倾倒伤及人员;5.4.2 车辆行驶中或作业中,人员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5.4.2.1 车辆通过作业地点,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站于车辆行使距离和车载设备倾倒半径以外的安全地点,待车辆通过后再进行作业;5.4.2.2 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严防被撞坏或撞坏井巷中的其他设施。大型设备运输车辆必须指定专人随车押运,对于司机看不到的地方,由随车押运人员指挥,司机根据信号操作车辆;5.4.2.3 乘车升(入)井人员必须听从检身员或司机的安排,不得抢上抢下;5.4.2.4 严禁人货混装;5.4.2.5 随车押运人员必须坐于车身的安全部位,并抓紧,严禁横卧、睡觉;随车押运人员上车时必须从车辆指定的安全部位上车。除随车押运人员外,严禁其他人员搭乘特种车辆;5.4.2.6 运输的物料超出车厢高或长时,必须将物料与车厢捆绑牢固,否则不得运输;5.4.2.7 作业地点行驶中的特种车辆前后10m及两侧不准人员穿行、停留、作业;5.4.2.8 在运输过程中车辆设备前后两侧禁止人员行走、停留、作业;5.4.2.9 车辆在巷道内作业时不准碰坏巷道内的支柱;5.4.2.10 严禁人员乘坐于特种车辆铲板之上;5.4.2.11 司机和指挥人员在使用特种车辆作业前,先详细检查车辆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认安全完好无误后方可使用车辆。5.4.3 起吊及运输管理 5.4.3.1 作业人员必须了解起吊重物的质量、几何形状和性能;5.4.3.2 选择起吊工具、吊挂装置和索具,起吊用具必须满足起吊物件的重量要求,其安全系数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并确定具体的起吊方法;5.4.3.3 选择符合规定的起吊点,并对起吊地点的支护状况进行检查,起吊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规定统一起吊信号;5.4.3.4 设专人检查导链、马蹄、螺丝、绳扣、锚链等起吊用具的完好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5.4.3.5 认真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情况,发现隐患要及时排除;5.4.3.6 起吊物件的起吊部位必须是物件的起吊环或孔,无起吊环或孔的物件,必须固定在物件的牢固点上。严禁固定在物件的配合部位,固定时,必须将马蹄、锚链用螺丝拧紧,并经施工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操作;5.4.3.7 起吊物件时,要先试吊,待物件离开地面100毫米左右时,确认无问题时,才可以缓慢平稳起吊,物件吊起后,人员身体的任何一部位不得伸入已起吊物下;5.4.3.8 起吊物件周围不准站立非工作人员,要设专人观看起吊物件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5.4.3.9 用倒链起吊应缓慢起升,待链涨紧,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在起吊过程中,一人拉链、一人扶链,斜拉角度不允许超过15,拉不动时要检查原因,不得盲目增加人数,强拉硬拽;5.4.3.10 起吊时,要保持起吊物件的重心平稳,起吊过程中,发现有拌、卡现象时,必须及时停止作业;5.4.3.11 平时不用的物体,必须放在不影响人员行走,工作、机电设备运行的底板上,且没有自行倾倒、滚动的可能;5.4.3.12 运输综采设备的件车,必须配好特制的锁紧装置固定物件; 5.4.3.13 捆绑物件的钢丝绳绳长、钩环等要事先检查并核算其强度,符合规定方可使用;5.4.3.14 运输安装所需辅助设备必须保证性能良好,安全可靠,通讯、信号系统清洗、灵敏、可靠; 5.4.3.15 捆绑设备时绳索要绑在不被物件磨损或不损坏设备的部位,必要时应加保护垫块;15.4.3.16 设备外露孔、腔必须严密封闭,各种液压部件管路连接部分必须用装用堵头封堵,以防进入脏物或堵塞; 5.4.3.17 精密设备或设备结合面、齿轮、轴头、管接头、电器插头、操作手把、按钮等在运输过程中要加以保护,防止碰撞损伤;5.4.3.18 设备活动部件要加以固定牢靠后方可运输;5.4.3.19 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管理规定; 5.4.3.20 运输过程中,各种车辆运送人员要随时观察车辆内的物件捆绑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5.4.3.21 起吊重物时,所有滑轮、导链等工具必须与起吊重量相匹配; 5.4 顶板管理5.4.1 一般规定5.4.1.1 作业前先对作业地点及附近的顶板、两帮及支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5.4.1.2 作业前先检查好锚杆及锚网情况,有失效及变形的地点要先补打好锚杆、锚索或备好棚子,严禁空顶作业; 5.4.1.3 巷道的交叉口处及上出口顶板压力大处要加密支护; 5.4.1.4 所有高度、宽度不足的地点要提前处理好;5.4.1.5 严格执行“先打后换”制度,改支护时要先加固好临时支护,清理好退路,使用好临时顶子,处理隐患时要使用长把工具进行处理;5.4.1.6 吊挂上出口钢梁时,钢梁锚索间排距必须按设计执行;5.4.1.7 每班要由队长先检查好工作地点及经过巷道的支护情况,有失效的要立即重新加固好,单体有自降的要重新更换升紧,材料巷备足单体柱、木料,保证在安全环境下作业。5.4.2 预防冒顶、片帮安全技术措施5.4.2.1 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作面“三直、二平、两畅通”。5.4.2.2 支架顶梁接顶严密,架形好,安全阀开启压力符合要求;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现错差(不超过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咬架,架间空隙不超规定;端面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5.4.2.3 超前支架的前后护板、侧护板在支护状态时必须全部打开,支架顶梁及护板必须有效接顶,端头支架和超前支架的移动步距必须协调一致。5.4.2.4 支架工务必做到跟机拉架到位、初撑力到位、护帮板使用到位。5.4.2.5 检修期间人员进入溜槽内作业严格执行“六必须”管理措施,即:顶板必须支护到位、护帮板必须紧贴煤壁、刮板机必须闭锁、作业地点支架必须闭锁、敲帮问顶必须执行到位、专人监护必须执行到位。5.4.2.6 尽可能避开周期来压。5.4.2.7 工作面出现冒顶预兆时应快速通过,无法通过时及时根据工作面顶板情况补打锚索、点柱、单体等加强支护。5.4.3 回撤通道挑梁安全技术措施5.4.3.1 挑梁工作要严细,支架前梁与回撤通道内的钢带必须挑接可靠,梁与顶板间必须用木板、道木等填实,除指定支架工外任何人员不得随意乱动支架。5.4.3.2 挑梁过程中泵站系统压力必须达到31.5Mpa,每台支架挑梁后初撑力必须达到31.5Mpa。5.4.3.3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地点,首先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5.4.3.4 待回撤通道顶板稳定后,由跟班队长对主回撤通道顶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进行挑梁作业。5.4.3.5 挑梁期间,每组作业人员一次只准降一架。挑梁作业时,距支架5m范围内严禁有人工作或滞留。5.4.3.6 严禁挑梁、清煤平行作业。5.4.3.7 挑梁时必须有跟班队长现场监护,严禁损坏支护材料和设备。5.4.3.8 挑梁时工作面作业人员较多,支架工在操作支架时,严禁人员通过正在动作的支架。5.4.3.9 单体柱支设稳固,且挂好防倒绳。5.5 防排水安全措施5.5.1 工作面排水设备必须符合要求:工作水泵、辅助水泵、备用水泵必须完好、可靠。5.5.2 排水管路铺设完好,连接管头确保连接可靠,排水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排出的正常涌水量。5.5.3 加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每班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抽水前,必须要对水泵进行试验,检查水泵是否反转。抽水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水泵温度和泵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将水泵吸水口处的杂物(大块煤、木屑、棉纱等)掏出,防止杂物阻塞水泵影响排水。5.5.4 排水管路必须保持畅通。排水过程中,必须派专人定期检查抽水管路及出水口的出水情况,如发现管路接头跑水或出水口不出水则应立即停止抽水进行处理,防止管路接头跑水漫巷、管路堵塞等影响正常抽水。5.5.5 密切观察工作面涌水情况,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将备用水泵开启进行排水,若工作面涌水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中心。由矿组织人员进行观测、探放,经探水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施工。5.5.6 每班必须加强排水泵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工作面排水泵正常排水,如排水泵损坏,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启备用水泵排水,并及时将损坏的排水泵回收到地面进行检修。5.5.7 如遇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生产调度中心,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到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5.5.8 及时清挖水沟,临时水仓,确保水流畅通和水仓的有效容量。5.6 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5.6.1 工作面必须设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情况,工作面必须配足风量;5.6.2 瓦斯浓度达到0.6时要停止一切作业,瓦斯浓度达到1.0时要切断工作面及回风路线的电源,撤出人员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5.6.3 严禁损坏通风设施,若因工作无意造成的损坏要立即进行处理并向通风调度汇报;5.6.4 必须携带使用好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在工作面及上转角距顶板不大于0.3m、距帮不小于0.2m处。5.7 柔性网使用注意事项5.7.1 定滑轮安装在液压支架的起重环上,若起重环较粗,可使用3-4股8#铁丝或者马蹄扣将定滑轮绑在起重环上,保证吊挂安全可靠。5.7.2 挂网前将工作面调直,将煤壁侧的浮煤清理干净。5.7.3 若使用刮板输送机进行牵引,用钢丝绳或链条捆绑网卷一端进行连接,慢速往工作面内牵引。牵引过程中避免网卷出现扭曲现象,在牵引过程中将人员分开进行观察,防止网卷被输送机等物刮坏。5.7.4 将网卷顺好不出现扭曲现象并将网边拉出不被压住,然后将绞盘上的钢丝绳穿过定滑轮再从网卷下方绕过,并将钢丝绳上的钩头与网边的钢丝绳扣在一起。5.7.5 用吊钩起掉网子时 不要只单独挂住经向或纬向 应同时挂住经纬向方可起吊以免把经纬向撕开;5.7.6 铺网时网的长边平行于工作面布置,并且将网吊挂在支架主顶梁上,以防采煤机割网。5.7.7 将网片一次性吊挂好后,将剩余的网用钢丝绳、手动摇盘和固定滑轮组成的上网装置拉到顶梁下挂好,采煤机割过后,移架前先将拉网的手动摇盘松开进行放网、降架、挑网、移架循环作业。5.7.8 两片网卷的搭接长度为2-3m,用铁丝或软绳进行捆绑搭接(采用铁丝搭接时间排距为150200mm的三花均匀布置,保证搭接处强度)。搭接处网上自带钢丝绳在搭结后应与网边固定好,使用铁丝捆绑牢固。在采煤过程中,搭接处由于一端没有拉拽力,易往两边拉扯分开,致使网卷的搭接长度逐渐变短,最后可能出现搭接不上,在拉移此段支架时,提前用手拉葫芦将两块网对拉拉紧,防止向两边拉扯。5.7.9 对于工作面两巷,在采煤过程中,随着推进,逐步将网片和顺槽顶板的支护锚杆、金属网等进行联网(联网可采用铁丝,间距不大于200mm)。5.7.10 柔性网使用过程中的刮损、破损区域可预先采用金属网进行补网。5.7.11 上端头的网片与煤壁齐直,在上下两巷端超出支架的网片用铁丝将网片与巷道顶板的金属网捆绑在一起。5.7.12 网卷由绞盘上的钢丝绳悬吊起后,用倒链分别与整个网卷的两端连接,将网卷拉伸直,防止网卷向中间滑动。5.7.13 采煤过程中注意观察网片,防止采煤机滚筒或采煤机机身刮坏网片,当出现网片刮坏时,使用单片柔性网或金属网进行修补。移架过程中,控制好移架的速度,匀速操作,防止支架将网片顶破。5.7.14 拉移支架工作必须不低于两人,一人操作支架,一人观察支架与网的情况,不得出现支架顶网、刮网、穿网、撕网等现象。降架时,支架顶部与网片有足够的间隙,防止网片与支架出现刮磨,损坏网片。移架过程中,控制好移架的速度,放慢匀速操作。5.7.15 停止移架时,保证网边能压在架后冒落区下面2米左右。5.7.16 使用柔性网期间必须有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5.7.17 其它要求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按照矿方相关要求执行。5.8 手拉葫芦及单体柱使用安全技术措施5.8.1 使用手拉葫芦的安全技术措施5.8.1.1 使用时严禁链环扭转和两种链子颠倒使用;5.8.1.2 起吊前要检查上、下吊钩是否挂牢;5.8.1.3 严禁用起重链捆绑重物起吊,严禁过载起吊;5.8.1.4 严禁极端斜吊或过举和过降现象的发生;5.8.1.5 起吊时必须匀速、平稳,严禁用人力以外的其它动力操作;5.8.1.6 操作人员如发现手拉力大于正常拉力时,严禁增加人员操作;5.8.1.7 起吊后,严禁人身的任何部位在重物的下方;5.8.1.8 禁止使用两台以上(不包括两台)手动葫芦同时抬吊重物;5.8.1.9 严禁在载荷下卸件或在制动器上加油,并要及时擦去异物;5.8.1.10 起吊前,应选好吊挂手动葫芦的地方,吊挂点要有足够的强度。5.8.2 使用单体的安全技术措施5.8.2.1 严格执行单体液压支柱的操作规程;5.8.2.2 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注意防倒,防止单体液压支柱卸载歪倒伤人;5.8.2.3 观察单体液压支柱有无“偷缩”、“漏液”现象,发现此现象单体液压支柱要立即更换;5.8.2.4 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单体液压支柱要支设牢固,注液时要缓慢注液,操作人员要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无关人员严禁靠近;5.8.2.5 回撤单体液压支柱时,要注意顶板情况发现顶板破碎,处理后方可回撤;5.8.2.6 单体液压支柱不用时,要将活柱缩回, 码放整齐,严禁随意乱放;5.8.2.7 使用检修后(新)单体时,必须先注液放气;5.9 防高压液管伤人安全技术措施5.9.1 加强对职工的责任意识教育,加强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演练,严格按岗位流程描述及操作规程操作。5.9.2 支架维修工要熟悉掌握液压支架的全部液压系统及工作原理,准确、迅速、无误地操作。5.9.3 工作面使用的高压管必须全部符合质量标准,随时检查高压液管和接头,发现稳患,及时处理。5.9.4 泵站压力必须按规定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准任意加大泵站压力。5.9.5 乳化液泵的安全阀、卸载阀、压力表、泵头安全阀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否则不得开泵。5.9.6 支架上的高压管接头必须用与之相适应的U形卡,不得用铁丝代替;U形卡必须双腿都插在接头上,不得单腿使用。接头销子,发现有松动不紧的,及时处理。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