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第 21 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 21 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解读】 应把握 GDP 增长的表现、原因与意义;把握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原因、意义;把握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尚。 【考试大纲】 大众传媒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经济腾飞 1从 GDP 看沧桑巨变 ( 1)概况: 从 1978 年到 1995 年中国 GDP 平均年增长。 1991 年到 1995 年年均增长率高达,远远超过同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1990 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到 2001 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位。 XX 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 XX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万亿美元,超过德国(万亿美元),跃2 / 17 居世界第位(第一美国:万亿美元;第二日本:万亿美元)。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 2000 年。 XX 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 1)含义:城镇化又称,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转向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 2)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阶段。 2 002 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走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 3)特征: 进程快,城镇化的道路多样。 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雏形。 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二、社会巨变 1.互联网时代 ( 1)原因: 3 / 17 的到来; 的大力支持;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 2)概况:上网用户不断增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 3)影响: 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改变着中国的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了人们的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2时尚中国 ( 1)思想观念上:改革开放 30 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 2)生活时尚的变化: 穿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讲究,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看时装表演,买时尚服装,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家居: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并由此引发了 “” ;追 求宽敞舒适的住宅。 语言:流行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创语、外来语、流行语等生动地体现了的更新。 饮食: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以至于 “ 减肥 ” 成为时尚。 4 / 17 出行:从骑自行车出门到开私家车远行, “ 自驾游 ”成为时尚。 【思维拓展】 1 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简要说明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的重大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表现。 变化 时间 历史背景 表现 第一次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货 ” 大量传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 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二次 1912 年 1912 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措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5 / 17 第三次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 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 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第四次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的优势与不足是什么?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人们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1)优势: 资源优势:内容丰富,集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经济优势:用途广泛,费用低廉。 互动优势:高效互动,双向传授。 时效优势:可以更便捷、更主动、更及时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2)不足: 缺乏严谨性。 缺乏深刻性。 缺乏权威6 / 17 感。 (3)观点一:利大于弊: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便可以遨游天下的机会,青少年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听老师讲课,还可以进行互动式学习,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搞些小制作,提高能力。 (4)观点二:弊大于利。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往往会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青少 年自制力差,久而久之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例如长时间上网,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视力及身体的正常发育;不良的网络游戏和不健康的网站非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好的技术实力和休闲娱乐,相反却大大有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十四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请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其主要表现,并谈谈其对我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相关资料:可以是各类计划经济时代的票据与当前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着打扮、历史影视、 以及爷爷奶奶、父母亲的回忆等等。 表现: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上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到 XX 年,我国综合国力已经上升到全球排名7 / 17 的第七位。 影响:为实现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创造了条件;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走进高考】 例( 08 宁夏, 34) 1980 年 ,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 世纪 90 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 “ 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 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 资源丰富 答案: 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城市定为经济特区,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使这些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例( 08 全国卷 , 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 年我国城市数量为 193 个, 1997 年为 668 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 B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8 / 17 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 “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上 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例 3( 08 北京卷, 19)北京晚报 1958 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 1980 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 “ 创刊 ”“ 复刊 ” 时间相符的是 A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和平统一 ” B “ 反贪污、反浪费 ”“ 改革开放 ” c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拨乱反正 ” D “ 向雷锋同志学习 ”“ 实现四个现代化 ” 解析: c。 A 项中分别 为 1960 年, “ 八字方针 ” 的内容和 1981年叶剑英提出。 B项分别是 1951年 “ 三反 ”“ 五反 ”运动中提出, “ 改革开放是 1978 年提出。 c 项是 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和 1979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D 项是 1962 年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于 1963 年为雷锋的题词和 1964 年 12 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9 / 17 例 4( 08 天津卷, 20)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 “ 世纪梦 ” 。上世纪 90 年代,这个 “ 梦 ” ,仅用了 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析: B 大规模工程的修建是以国家财力做后盾的,而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国国力的发展有赖于改革开放。 A 是直接原因, B 是主要原因。 【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 外来文化 A.B. c.D. 世纪 70 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 B. c. D. 3.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10 / 17 弊的方面有 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 青少年上网成瘾 互联网欺诈贸易 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 A.B.c.D. 4.现在城乡广大民人对吃 饭的要求是 A.吃饱即可 B.大鱼大肉天天有 c.科学合理 D.无所谓 5.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 6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能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7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 推动作用体现在 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A B c D 8我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在 11 / 17 A 1978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92 年十四大 c 2002 年 十六大 D 1993 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9.( XX 四川文综)图 5 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 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10.下列有关中国 GDP 增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B.到 1978 年,我国的人均 GDP 仍位居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 GDP 的增长上 D.到 2001 年我国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 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和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分别是 A.第十 、第五 B.第六、第一 c.第十、第四 D.第四、第一 128.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城市化 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12 / 17 的过程和趋势 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13.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大厦门城市群 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 . . . . 14.下列哪组事物或者现象可以 表明中国尚未进行改革开放 A.身份证户口银行帐户个体户 B.移动电话豪华住宅私人轿车 c.肉票棉花票粮票人民公社 D.居委会菜篮子工程互联网再就业工程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不包括 A.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 B.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等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 c.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变化 D.金钱效率至上成为人们的思想指导 二、非选择题 16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 计民生。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13 / 17 材料一: 1949 年到 1960 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 1)分别指出导致图中粮食产量两次变化的原因( 6分) 材料二:到粉碎 “ 四人帮 ” 以后的 1977 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 1957 年的水平,全国有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 2)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 分) 14 / 17 材料三: 1954 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 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 1995 年开始我国粮食 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 量、计划供应。 90 年代初,使用了近 40 年的粮票终 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 3)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4 分) 17(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 没有能够在实 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三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从 1978 年到 XX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1473 亿美元增长到 22257 亿美元, 农村贫困人口由 2 5 亿人口减少到15 / 17 2300 多万人。 1978 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 10 亿美元, XX 年末已突破 1 万亿美元。 ( 1)材料一中提到八大路线 “ 没有 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 ,社会主义建设遭到 “ 严重挫折 ” 。请指出我国 20世纪 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 “ 严重挫折 ” 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4 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 4 分) ( 3) “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 ” 。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 分) ( 4)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英国卫报学者为什么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 ” 这一观点?( 4 分) 16 / 17 第 21 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AcDc 二、非选择题: 16 ( 1) 1952 年增加:政权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零售业营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城市规划原理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工业水处理工(高级)职业技能认定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酒驾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济师考试(中级)试题及答案
- 内墙油漆施工方案(3篇)
- 房屋保温施工方案(3篇)
- 智能眼镜开业活动策划方案(3篇)
- GB/T 45524-2025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气体探测报警装置
- 关联公司转租协议书
- 三级高频词汇必背
- 校园文化建设中心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2:4组织环境(雷泽佳编制-2025A0)
- 小学生植物知识科普课件
- 美高课程体系介绍
- 2023年山东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放射科查对制度
- 2025年激光干涉仪市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