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pdf_第1页
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pdf_第2页
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pdf_第3页
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卷第4 期 2 0 1 2 年8 月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J o u r n a lo fF o o dS a f e t ya n dQ u a l it y V 6 1 3N O 4 A u g ,2 0 1 2 牛乳p 一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 陈红兵1 , 2 4 (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 3 0 0 4 7 ; 2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南昌3 3 0 0 4 7 ) 摘要:过敏原表位是过敏原直接参与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也是导致过敏反应的“元凶”。牛乳B 一乳球蛋白 是l ip o ca l in 家族的代表和常用模式蛋白,它的表位信息比较完整,拥有7 个人血清I g E 和6 个I g G 的线性表位、 3 个I g E 结合的构象性表位以及7 个T 细胞表位。另外,它的动物源血清I g E 、I g G 和T 细胞表位也在不断被 发现。牛乳B 乳球蛋白的表位信息为基于表位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们的应用主要涉及到预测食物过敏原的 致敏性,食物过敏的交叉反应,食物过敏的诊断,食物过敏的免疫治疗以及食物过敏原的检测等5 个方面。 关键词:牛乳过敏;表位;3 - 乳球蛋白 E p it o p e so nb o v in eI j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a n d it sp o t e n t ia la p p l ica t io n C H E NH o n g B in 9 1 2 + ( 1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F o o d S cie n cea n dT e ch n o l o g y ,N a n ch a n gU n iv e r s it y ,N a n ch a n g3 3 0 0 4 7 ,C h in a ; 2 S in o G e r m a nJ o in tR e s e a r chI n s t it u t e ,N a n ch a n gU n iv e r s it y , N a n ch a n g3 3 0 0 4 7 ,C h in a ) A B S T R A C T :E p it o p e sist h eb in d in gs it sb e t w e e na l l e r g e na n dt h er e l e v a n ta n t ib o d y , a n ditist h et r ig g e r in g e l e m e n to fim m u n er e a ct io n B o v in e1 3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b e l o n g st ol ip o ca l inf a m il ya n diso n eo ft h em o d e lp r o t e in s I tw a sf o u n dt h a t7I g Eb in d in ga n d6I g Eb in d in gl in e a re p it o p e s ,3I g Eb in d in gco n f o r m a t io n a le p it o p e s a n d7Tce l l sb in d in ge p it o p e se x is t e dinm il ka l l e r g yp a t ie n t s ,a n dt h eb in d in ge p it o p e so fo t h e ra n im a lr e - s o u r cew e r ea l s or e p o r t e d T h ee p it o p e sin f o r m a t io np l a y sav e r yim p o r t a n tr o l eint h ea p p l ica t io nb a s e do n e p it o p e s ,a n dt h ea p p l ica t io nin cl u d e st h ep r e d ict io no ff o o da l l e r g e na l l e r g e n icit y , cr o s s r e a ct iv it y o ff o o da l l e r g e n ,d ia g n o s iso ff o o da l l e r g y , im m u n o t h e r a p yo ff o o da l l e r g ya n da n a l y s iso ff o o da l l e r g e n K E YW O R D S :m il ka l l e r g y ;e p it o p e ;1 3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引言 牛乳过敏是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反应,是人体 对牛乳中蛋白质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据国外流行病 学调查表明,0 3 7 5 的人群对牛乳产生食物过敏 反应【l 】。虽然国内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 牛乳过敏仍然是我国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牛乳过敏 严重影响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尤其危及婴幼儿的 身体健康。 目前,I g E 介导的食物过敏机制表明,过敏原蛋 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 g E 并与之结合的过程是过 敏反应的关键步骤。在此过程中,过敏原蛋白不是通 过它的完整分子发挥功能:而是由过敏原表位的直 接参与来完成的。所以,食物过敏原的I g E 结合表位 是导致食物过敏的“元凶”,也是食物过敏反应的物 质基础。已报道的一些食物过敏原表位研究工作也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1 1 7 1 7 1 6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 0 1 1 B A K l 0 8 0 3 ,2 0 1 2 B A K l 7 8 0 2 )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 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S K L F M B 2 0 1 0 0 2 ,S K L F ,T S 一2 0 1 1 0 9 ) + 通讯作者:陈红兵,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食品科学。E - m a il :ch b g j y h o t m a ilt o m 第4 期陈红兵,等:牛乳B - 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 2 5 1 实了过敏原I g E 结合表位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此外, 食物过敏原的免疫学特性最终通过过敏原表位的免 疫特异性体现。因此,过敏原表位的免疫学功能及其 研究价值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已把对过敏 原表位的认识视为开启“解决食物过敏问题”的钥匙。 在众多的食物过敏原中,牛乳D 哥L 球蛋白属于 强过敏原l ip o ca l in 家族,是最主要的牛乳过敏原蛋白 之一,8 2 的牛乳过敏患者对牛乳B 哥L 球蛋白过刨2 1 , 而且人乳中又缺乏B 哥L 球蛋白。另外,它还是蛋白质 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材料 3 。因此,牛乳p 哥L 球蛋白 备受关注,已经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定位出 了牛乳B 哥L 球蛋白一系列表位。同时随着人们对食 物过敏原表位功能的不断认识,基于表位功能的应 用也在不断拓展。 2 牛乳p - 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的研究 目前有关牛乳B 哥L 球蛋白表位的文献报道,大 部分是关于表位定位的工作。在B 细胞线性表位定 位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6 1 0 课题组和 J 菹r v in e n 课题组的工作。$ 6 1 0 课题组通过酶法“切割” 抗原,开展了牛乳B 乳球蛋白的人血清I g E 结合表位 的定位工作,他们把筛选到的表位划分为最主要过 敏原表位,主要过敏原表位以及次要过敏原表位,一 共8 个表位【4 。最主要过敏原表位有肽片段A A l 0 2 1 2 4 ,A A 4 1 6 0 和A A l 4 9 1 6 2 ,它们分别被9 7 、9 2 和8 9 的牛乳过敏患者血清所识别;主要过敏原表 位有肽片段A A l 8 和A A 2 5 4 0 ,它们分别被5 8 和 7 2 的牛乳过敏患者的血清所识别;次要过敏原表 位有肽片段A A 9 1 4 ,A A 8 4 9 1 和A A 9 2 1 0 0 ,它们仍 被大于4 0 的牛乳过敏患者的血清所识别。J g r v in e n 则通过肽扫描技术定位出了牛乳B 哥L 球蛋白过敏原 的人血清I g E 结合表位,它们分别是肽片段A A l 1 6 , A A 31 4 8 ,A A 4 7 6 0 ,A A 6 7 - 7 8 ,A A 7 5 8 6 ,A A l 2 7 1 4 4 和A A l 4 1 1 5 2 ,共7 个表位【4 1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大 部分肽片段在这两个研究小组中均可以找到。由于酶 法“切割”抗原定位法的操作过程复杂,测定结果所 受影响因素更多。而肽扫描定位法相对简单,其研究 结果的可靠性更高。 在B 细胞线性表位定位方面,除开展了I g E 结合 表位的工作,还定位出了牛乳B 一乳球蛋白的人血清 I g G 的6 个结合表位 5 ,它们分别是肽片段A A l 16 , A A 5 1 - 6 4 ,A A 6 7 - 7 8 ,A A 8 5 - 9 6 ,A A l 2 9 1 4 4 和A A l 3 9 - 1 5 6 。其中A A l 1 6 和A A 5 8 9 6 为次要识别表位,其 余为主要识别表位。另外,笔者课题组通过对噬菌体 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淘选和采用肽扫描定位的方法, 寻找到了水牛乳B 哥L 球蛋白的8 个兔I g G 结合线性 表位,与已报道的牛乳B 乳球蛋白的I g G 结合表位相 比,发现了2 个兔I g G 结合的新表位,分别为A A l 3 4 1 4 3 和A A l 5 0 1 5 9 卅;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主要表位 中有1 4 个为关键氨基酸 7 1 。同时也获得了7 个水牛 乳B 哥l 球蛋白的I g G 结合的构象性表位以及3 个牛 乳B 一乳球蛋白的I g G 结合构象性表位,尤其是定位出 了3 个人血清的I g E 结合表位【8 9 1 。 在牛乳D 哥L 球蛋白的T 细胞表位定位研究方面, 比较突出的研究结果有一组人源性T 细胞表位和一 组鼠源T 细胞表位。T o t s u k a 用三种品系的小鼠开展 了牛乳B 哥L 球蛋白的T 细胞表位定位工作 1 ,用 B A L B c小鼠确定了3 个主要T 细胞表位A A 6 7 7 5 , A A 7 1 7 9 和A A 8 0 8 8 4 个亚主要T 细胞表位A A 8 1 6 , A A 3 0 3 8 ,A A 3 9 4 7 和A A l 0 7 11 7 以及4 个次要T 细 胞表位A A l 2 2 6 ,A A 4 4 5 6 ,A A 4 9 6 3 和A A l l 0 1 2 4 ; 用C 5 7 B L 6 小鼠定位的T 细胞主要、亚主要和次要 表位分别是A A l l 5 1 3 6 ,A A l l 3 0 和A A l 0 7 1 2 2 ;用 C 3 H H e 小鼠定位了2 个主要T 细胞表位A A l 3 1 1 5 4 和A A 8 6 1 0 5 ,1 个亚主要T 细胞表位A A 7 3 9 3 以及2 个次要T 细胞表位A A 9 8 1 1 3 和A A l 2 7 1 4 3 。I n o u e 则通过对牛乳过敏患者的研究,筛选到了7 个牛乳B 乳球蛋白的人源T 细胞结合表位A A l 一2 1 ,A A l 4 2 9 , A A 3 6 4 7 ,A A 4 7 6 7 ,A A 7 7 9 7 ,A A 9 7 1 1 7 和A A l 4 2 1 6 2 1 1 。其中A A 7 7 9 7 在B A L B c小鼠和C 3 H H e 小 鼠中均能找到相应的片段,说明存在免疫应答的相 似性。 在牛乳B 一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研究方面,还有 一些关于表位与牛乳过敏免疫耐受,终生过敏与过 敏患者表位差异以及表位与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 结果 1 2 - 1 4 】。目前这些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有待深入 探索。, 3过敏原表位的潜在应用 3 1预测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性 为食物过敏患者提供安全的食品激发了科学家 浓厚的兴趣,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食物致 敏性的预测与评估则是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迄今 2 5 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3 卷 为止,基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的过敏原信 息推动了一些计算工具在致敏性预测中的应用。尽管 评估蛋白质致敏性的标准还在形成阶段,甚至只是 在讨论阶段,但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和国际粮农组 织( F A O ) 提出了评估转基因食品潜在致敏性的指导 方针,其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筛查与已知过敏原蛋 白I g E 线性结合表位至少有6 个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相 似性。另外,根据食品法典委员会,与已知过敏原相 比,待鉴定蛋白若含有6 个或以上的连续氨基酸,或 在8 0 个氨基酸中有 3 5 序列相似性,则该蛋白为潜 在的过敏原 15 | 。 3 2 食物过敏的交叉反应 通过比较食物蛋白与已知过敏原蛋白结构的相 似性是评估蛋白质存在潜在交叉反应的有效途径。这 种策略不仅考虑了线性表位,还考虑了构象性表位, 因而可以克服简单的比较线性表位的缺点。以B e tv1 为例,该蛋白是导致花粉关联的食物过敏的主要过 敏原,它的三级结构与其它多种食物,如樱桃,苹果, 榛子,桃,胡萝卜,芹菜和大豆等,有三个相同的曲 面片【1 。另外,为了确定临床相关的I g E 交叉反应, 可以通过各过敏原蛋白的三维结构来比较它们构象 性表位的相似性。但是,在过敏蛋白质结构数据库 ( S D A P ) 中只有5 ( 4 5 8 2 9 ) 的实验数据可以使用 17 1 。 由于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 即综合考虑过敏原蛋白模拟的3 维结构、已知过敏原 的3 维结构以及过敏原表位氨基酸的特性,可以用于 提高预测交叉过敏反应的准确性 1 7 】。 3 3 食物过敏的诊断 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着免疫化学朝着食物过敏原 表位定位和合成多种过敏原I g E 结合表位的方向发 展。这些进步使得通过定量检测I g E 抗体与过敏原蛋 白线性表位的结合可以实现基于单一组分的食物过 敏诊断。这种诊断可以获得新的致敏信息:( 1 ) 一种 过敏食物含有多种致敏蛋白;( 2 ) 不同食物中含有同 系的致敏蛋白;( 3 ) 同一过敏原蛋白含有不同表位【1 引。 另外,I g E 结合的过敏原表位可以作为临床过敏的标 志。比如,过敏原表位与患者血清结合的强度与众多 食物过敏反应的程度相关 1 9 】。以牛奶过敏为例, J f ir v in e n 等对比了老年和年轻牛奶过敏患者的过 敏原线性表位,发现今后可能对牛奶产生耐受的年 轻牛奶过敏患者的血清具有不同的识别表位,他们 能识别0 【乳清蛋白上的3 个I g E 结合表位而不能识别 D 一乳球蛋白上的I g E 结合表位,该结果表明,识别乳过 敏原多个I g E 表位可能是终生牛乳过敏的标志【5 ,聆 2 0 】。 3 4 免疫治疗 尽管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了近 1 0 0 年,但这种治疗方式仍在发展。目前,一种有前 途的治疗方法是T 细胞表位的使用,该T 细胞仅仅作 用于目标过敏原特异性T 细胞,不会造成不良的ig E 介导的过敏反应。到目前为止,基于T 细胞表位肽的 免疫治疗在蜂毒过敏和猫皮屑过敏中得到了成功应 用,而类似的食物过敏策略尚未达到临床试验水平 2 1 1 。 然而,含有T 细胞表位而不含I g E 结合表位的花生 过敏原片段却已显示了潜在免疫治疗花生过敏的可 能性2 2 1 。 3 5 过敏原的检测 食物过敏原的抗原性与食品过敏原的免疫学检 测息息相关,食物过敏原与其激发的抗体的特异性 结合奠定了灵敏、特异的免疫学检测体系。在乳蛋白 过敏原免疫检学测研究中,开展了酶吸附实验、放射 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斑点免疫印迹等研究【2 3 1 , 并针对部分乳过敏原开发出了基于夹心E L I S A 和竞 争E L I S A 原理的免疫检测试剂盒。已有的信息显示, 不同的研究者和开发商得到的过敏原检测限差别较 大,这种差别既存在于同种乳过敏原之间,也存在于 不同乳过敏原之间。如K a r a w o v a 采用夹心E L I S A 检 测一乳白蛋白和p 一乳球蛋白( A 、B 两个变异体) 的检 测限分别是1 3I t g L 、2 7l - t g L ( A ) 1 ) 2 及2 01 t g L ( B ) 2 4 1 。 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免疫学检测是公认的食物过敏 原检测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已有的商业化免疫学检 测试剂盒并没有得到联合论证许可,而且已有的过 敏原免疫学检测体系均局限于过敏原完整分子的检 测,不能检测到加工食品中所有的过敏原片段 2 5 1 。而 针对于过敏原表位单抗的制备则为实现检测过敏原 致敏性片段提供了关键支撑,但由于多个致敏性表 位的存在,如何实现基于表位检测过敏原的工作值 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参考文献 1 1E l A g a m y E I T h ech a l l e n g eo fC O Wm il kp r o t e ina l l e r g y 【J 】 S m a l lR u m in a n tR e s ,2 0 0 7 ,6 8 ( 1 - 2 ) :6 4 7 2 , 2 】A o k iT I s k a n d a rS ,Y o s h id aT ,e ta 1 R e d u ce dim m u n o g e n icit yo f 第4 期 陈红兵,等:牛乳B - 乳球蛋白过敏原表位及其潜在应用 2 5 3 3 1 【4 】4 5 】 6 】 【8 】 【9 】 【l O 】 【1 2 【1 3 】 【1 4 】 【1 5 】 b e t a l a ct o g l o b u l inb yco n j u g a t in gw it hch it o s a n 【J 】B io s ci B in - t e ch n o lB io ch e r n , 2 0 0 6 ,7 0 ( 1 0 ) :2 3 4 9 - 2 3 5 6 B e l l o q u eJ ,C h ic6 nRL 6 p e z F a n d if l oR U n f o l d in ga n dr e f o l d in g o fb e t a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s u b j e ct e dt oh ig hh y d r o s t a t icp r e s s u r ea t d if f e r e n tp Hv a l u e s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sa n dit sin f l u e n ceo np r o t e o l y s is J 】JA g r icF o o dC h e m , 2 0 0 7 ,5 5 ( 1 3 ) :5 2 8 2 - 5 2 8 8 $ 6 1 0I ,C 1 6 m e n tQB e m a r dH ,e la 1 A l l e r g yt ob o v in e b e t a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s p e cif icit yo fh u m a nI g Et ot r y p t icp e p t id e s 【J 】C l inE x pA l l e r g y , 1 9 9 9 ,2 9 ( 8 ) :1 0 5 5 - 1 0 6 3 J a r v in e nK M ,C h a t ch a t e eP ,B a r d in aL ,e ta 1 I g Ea n dl g Gb in d - in ge p it o p e so na l p h a - l a e t a l b u m ina n db e 诅- l a e t o g l o b u l ininco w s m il k a l l e r g y 阴I n t A r ch A l l e r g y l “砌啪L 2 0 0 1 ,1 2 6 ( 2 ) :l l l 一1 1 8 X inL i,H o n g b in gC h e n ,T o n gP in g ,e ta 1 E p it o p em a p p in go f b u f f a l ob e t a - l a ct o g io b u l ina g a in s tr a b b itp o l y cl o n a la n t ib o d yf o l l o w in gp h a g ed is p l a yt e ch n iq u e J 】JF o o dB io ch e m , 2 0 1 2 ,3 6 ( 1 ) : 5 6 6 5 X inL i,H o n g b in gC h e n ,J in y a nG a o ,e la 1 E p it o p em a p p in ga n d id e n t if ica t io no fa m in oa cid scr it ica lf o rr a b b it sI g G b in d in gt o l in e a re p it o p e so nb u f f a l ob e t a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J 】P r o t e inP e p t L e t t ( 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n t , P P L E P U B 2 0 1 2 0 6 0 1 - 4 ) 李欣水牛乳p _ 乎L 球蛋白的I g G 结合表位的定位研究( 博士论 文) ,2 0 0 8 ,南昌大学:南昌 武涌牛乳p 孚L 球蛋白构象性表位定位及结构特征研究( 硕士 论文) ,2 0 1 2 ,南昌大学:南昌 T o t s u k aM ,A m e t a n iA ,K a m in o g a w aS F in em a p p in go fT - ce l l d e t e r m in a n t so fb o v in eb e t a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J 1 C y t o t e ch n o l o g y , 1 9 9 7 ,2 5 ( 1 - 3 ) :1 0 1 1 1 3 I n o u eKM a t s u s h it aS ,K a n e k oH ,e ta 1 I d e n t if ica t io no fb e t a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 d e r iv e dp e p t id e sa n dcl a s sI IH L A m o l e cu l e sr e c- o g n iz e db yT ce l l sf r o mp a t ie n t sw it hm il ka l l e r g y 【J 】C l inE x p A l l e r g y , 2 0 0 1 ,3 l ( 7 ) :1 1 2 6 一1 1 3 4 M iz u m a ch iK ,K u r is a k iJ I n d u ct io no fo r a lt o l e r a n ceinm iceb y co n t in u o u sf e e d in gw it hb e t a - l a ct o g l o b u l ina n dm il k 【J 】B io s ci B io t e ch n o lB io e h e m ,2 0 0 2 ,6 6 ( 6 ) :1 2 8 7 - 1 2 9 4 J t r v in e nK M ,B e y e rK ,V il aL ,e ta 1 B - ce l le p it o p e sa sas cr e e n - in gin s m m a e n tf o rp e r s is t e n tC O W Sm il ka l l e r g y 【J 】JA l l e r g y C l inl m m u n o l ,2 0 0 2 ,1l0 ( 2 ) :2 9 3 - 2 9 7 F r it s ch dR ,A d e l - P a t ie n tK ,B e r n a r dH ,e ta 1 I g E m e d ia t e dr a t m a s tce l lt r ig g e r in gw it ht r y p t ica n ds y n t h e t icp e p t id e so fb o v in e b e t a l a ct o g l o b u l in 【J 】I n tA r chA l l e r g yl m m u n o l ,2 0 0 5 ,13 8 ( 4 ) : 2 9 l 2 9 7 T a y l o rS L R e v ie w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e t h o d o l o g yf o r e v a l u a t in gt h eh u m a na l l e r g e n icp o t e n t ia lo fn o v e lp r o t e in s 【J M o lN u t rF o o dR e s ,2 0 0 6 ,5 0 ( 7 ) :6 0 4 - 6 0 9 1 6 】 1 7 】 【1 8 】 【1 9 】 2 0 】 2 1 】 【2 2 】 【2 3 】 【2 4 】 【2 5 】 V ie t h sS ,S ch e u r e rS ,B a l l m e r - W e b e rB C u r r e n tu n d e r s t a n d in go f cr o s s r e a ct iv it yo ff o o da l l e r g e n sa n dp o l l e n 明A n nN Y A ca d S ci,2 0 0 2 ,9 6 4 :4 7 6 8 O e z g u e nN ,Z h o uB ,N e g iS S C o m p r e h e n s iv e3 D m o d e l in g o f a l l e r g e n icp r o t e in sa n da m in oa cidco m p o s it io no fp o t e n t ia lco n - f o r m a t io n a lI g Ee p it o p e s 【J 】M o ll m m u n o l ,2 0 0 8 ,4 5 ( 1 4 ) : 3 7 4 0 - 3 7 4 7 S t e ck e l b r o e ckS ,B a l l m e r - W e b e rB K ,V ie t h sS P o t e n t ia l ,p it f a l l s , a n dp r o s p e ct so ff o o da l l e r g yd ia g n o s t icsw it hr e co m b in a n ta l l e r g e n so rs y n t h e t ics e q u e n t ia le p it o p e s J 1 JA l l e r g yC l inl m - m u n o l ,2 0 0 8 ,1 2 1 ( 6 ) :1 3 2 3 1 3 3 0 A l b r e ch tM ,K 0 h n eY B a l l m e r - W e b e rB K ,e la 1 R e l e v a n ceo f I g Eb in d in gt os h o r tp e p t id e sf o rt h ea l l e r g e n ica ct iv it yo ff o o d a l l e r g e n s 【J 】JA l l e r g yC l inI m m u n o l ,2 0 0 9 ,1 2 4 ( 2 ) :3 2 8 3 3 6 B e y e rK ,J a r v in e nK M ,B a r d in aL ,e ta 1 1 9 E - b in d in gp e p t id e s co u p l e dt oaco m m e r cia lm a t r ixa s ad ia g n o s t ic in s t r u m e n tf o r p e r s is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