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我是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写本课2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2.理解苹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感受它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怀。3.感受苹果的快乐,培养积极高尚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幸福观。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能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感受苹果博大的胸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诗歌的能力。教学准备:苹果头饰、一只苹果、苹果卡(生字词)、用于欣赏的诗歌投影片、配乐朗诵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读入境,转换角色。1.师:今天,咱们请来了一位苹果诗人,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一个带着苹果头饰的学生走入)。2.苹果诗人:我特别喜欢诗,常常用诗歌来说自己的心里话,你们想听听吗?“苹果诗人”范读,学生仔细听。3.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我吗?喜欢我什么?(漂亮、有用处等)4.师:把你们对这位苹果诗人的感觉送入课题中,读读课题(此时,教师要有所评价,如“你真是只快乐的苹果”)。(设置“苹果诗人”的环节,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带领学生听范读、表述对它的喜爱,以此来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读课题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转换角色。)二、自主学习,掌握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画记生字词。2.不懂的字词,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与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等)3.请大家到“苹果识字乐园”摘“苹果”。(1)学习“会写字”“凝、康”。指读。读准字音:强调“凝”是鼻音、后鼻韵母“nng”。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指导学生分辨清楚“凝”第十画“横撇”和第十二画“横钩”的区别;“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里边的下半部分不是“水”)写字。要求边写边记,之后,请学生上台听写,大家评议。说字义:生活中,你知道什么东西怎么样时会凝固?进行“健康的()”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的词义范畴。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的阅读,看看发现了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求全。如:一、三、五自然段完全一样反复;有些句式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把苹果当做人来写想象丰富等。)2.如果请你给此诗配乐,是配优美舒缓的,还是高亢的,还是忧伤的呢?(让学生把握这首诗的基本格调)3.配乐朗读。四、多角度探究赏读诗文。1.形象感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鼻、嘴进行摸、看、闻、尝,请学生说说“我是一只()的苹果”。2.读文质疑:课文中哪一节是夸赞“我”的优点的?(第四节)读一读,看哪些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不懂的做上记号“?”。3.交流讨论。(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向纵深进行点拨、引导。)第一句: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苹果,会开心地笑起来?我们经常把孩子的笑脸比作什么?第二句:在漫天黄沙中,一个人行走了几天几夜,一口水也没得喝,他会是副什么样?此时,如果有一个苹果出现在他的面前,会给他带来什么?第三句:请学生演示病中的人,想想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哪位“爱心小苹果”去安慰安慰他?说说,当病人看着苹果那红红的颜色,闻着淡淡的清香,他会看到什么?4.联系生活,仿写句子:平时,人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也会用上苹果呢?能否把刚才所说的,仿造第5节的句式说说?(“我给”“我使”)5.体会内心:现在,请大家说说“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当听着人们对你的赞美,你心里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自豪)如果要你在第六小节“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后面,再续说几句,你会说些什么?6.朗读释情:心里已经产生自豪之情的小苹果,请站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来释放你们的情感。(5、6节)五、作业。1.仿写诗句:我给()我给()我使()我使()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2.背诵诗歌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苹果卡”上的生字词。2.背诵诗歌。3.说说,你觉得“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二、学习第2、3小节。1.与学习同伴一起读第2、3小节,思考:到底是谁造就了苹果呢?2.学生汇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第一句:太阳给了“我”光明和温暖,大地给了“我”生长的土地和营养。“我”是在叶子和花儿的共同努力下才成长起来的。第二句:“我”如月亮、星星、珍珠、贝壳一样美丽。第三句:“我”是农民们晶莹的汗水的“凝固”,是清晨沾湿农民们衣衫的露珠的“结晶”。“我”是农民们的希望,“我”要为人们奉献自己,来感谢那些赋予“我”生命的“人”。3.齐读第2、3小节,想想“我”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感激)如果要在第一小节后面,再续说几句话,你准备怎么说?三、再读全诗。1.分小组进行诗歌背诵比赛。2.讨论,第1、3、5小节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感情一样吗?第一节是苹果对孕育它的“人”的感激之情,第三节是表达乐于奉献的情感,第五节是为自己能奉献于人们而感到自豪。3.这首诗给了你什么启发?4.这首诗的作者是傅天琳,当代女诗人。1961年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郊缙云山农场种果树。现在重庆出版社少儿编辑室任编辑。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喜欢她的诗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去读读她的诗梦话母亲等。四、作业设计。1.喜欢傅天琳的诗歌的同学,可以去读读她的诗梦话母亲等。2.敢于大胆尝试的同学,不妨拿起笔来,也写写你心中的诗。附送:2019-2020年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抓阄教学设计7抓阄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受到情感熏陶。3.通过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人物评价。4.联系上下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2.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准备:词语卡,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画人物肖像。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入境。1.看图,听老师叙述进入文章情境(第一自然段)“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几头黄牛在微风中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2.图上有几个人?(姐姐、弟弟、父亲)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则故事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入情地读。2.检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充满亲情,让人流泪)3.合作: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4.复述:要求说的同学语言流畅,内容完整,不一定要按课文原话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待会儿说出评价意见。5.评价:从语言、仪表、内容(完整、准确)、感情(是否投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三、理清顺序,感知情节的一波三折。1.做练习,整体感知:出示练习题: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什么特点?A惊险如瀑布B平缓如溪水C曲折如波浪2.再读:小组合作,找找情节发展中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3.汇报:先读读这些出乎意料的环节,再用“我本来以为没想到我觉得”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一次,父亲说“明天学校开学”,姐弟俩本来以为都可以上学了,没想到“你俩只能去一个”。第二次,弟弟明白了父亲的暗示,却停住手,说:“姐,你先抓吧!”第三次,发现姐姐不会抓到“能去上学”的长草茎了,弟弟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抢先抓住了“要当牛倌”的短草茎。第四次,明明姐姐抓的是长草茎,没想到姐姐把自己的草茎折去了一截。第五次,父亲改变初衷,决定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四、作业。1.把故事说给家人听。2.画记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画一幅“父亲”肖像图。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4.人物形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2.交流讨论:要求运用“品词句、看省略号”的学习方法,感悟人物内心。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向纵深方向引导的契机,及时进行指导。弟弟:“忽然他又停住了说:姐,你先抓吧。”弟弟很诚实,把抓阄的好机会先让给姐姐。“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应该我先来毫不犹豫地掰开拿出放在”弟弟的苦心,他是要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姐姐。“伸出手嚷道:我的短眼角分明含着泪珠。”弟弟的话怎么说不下去了?他为自己的“诡计”得逞而激动,却又忍不住为自己不能再读书而心酸。姐姐:“缓缓地伸出手,说:看,我的更短父亲掰开她紧攥着的小手”姐姐平静而又坚决地谦让。姐姐在说这句话时,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父亲:“忽然,父亲猛地站起来在老槐树上狠拍一掌喃喃地说”父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父亲被感动了,宁可自己受苦也要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你喜欢文中的谁,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四、作业。1.把你认为描写细腻、感动人心的好句子,收集到自己的“美文佳句”本中去。2.搜集一些诉说亲情的故事,可以是听来的,看来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第三课时一、评价人物。1.快速地重温课文,看看,在抓阄过程中,父亲对两个孩子有没有偏向?找出语句读一读。2.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在抓阄时,父亲对弟弟的“偏心”?以及,最初他为什么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只让一个孩子去上学?3.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二、评议故事。1.齐读最后两自然段。2.最后一段写夜空中的星星,有什么意味呢?(人物内心安静又明亮)3.学了这则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三、识字与写字。1.认读:师:文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水快速测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废水回收资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教师版-古代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 贸易合同中常见风险提示
- 医疗健康市场发展前景
- 北疆就业网就业协议书5篇
- 楼房加层建筑施工承建合同3篇
- 数字支付价格创新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洞察及研究
- 11.5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上册
- 部门安全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乡村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颌面外科清创缝合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分类与整 理 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滴滴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社会教育情感教案
- GB/T 16432-2025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
- 儿童保健三基培训课件
- 保险法考试题型及答案
- 小儿散瞳健康宣教
- 众筹方案文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