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填空题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是(平)的。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4、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5、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6、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7、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8、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9、1961年,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遥望地球、观瞻地球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10、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地球)照片。11、XX年,我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12、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13、地球表面积是(519967866)平方千米。14、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15、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等。 16、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7、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8、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19、人类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猜测地球内部。20、人类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2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地壳)。22、(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23、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24、地球的内部温度(高),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25、四大自然灾害是(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火灾)。26、(地震)是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而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27、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28、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29、(1976年),在我国(唐山)发生了一次7.6级的大地震,使那一带人们伤亡惨重,损失很大。30、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 )年。31、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是(候风地动仪),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发明的。32、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山脉,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4.43)米。33、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大海)34、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沈括),晚年有一部著作梦溪笔谈。书中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35、海边礁石是(受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36、风蚀石是(受风对岩石的作用)形成的。37、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3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由叫做(侵蚀)。39、森林的价值有:(出售)、(释放氧气)、(防止空气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为鸟兽提供庇护所)。四、问答题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步骤: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的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没,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结论:地球是球形。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步骤: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步骤: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结论:地下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发生褶皱时,岩层内就会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超过岩层的坚固的程度的时候,岩层就会被压断。一旦岩层被压断、发生断裂时,就会施放出特别大的能量,发出巨大的声响,引起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课桌、讲台下。附送:2019年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 )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2、地球内部,从内到外可以分为( )、( )、( )三个圈层。3、火山是由于地下( )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4、在长期的( )、( )、( )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5、地壳的岩层在( )时会发生( ),( )突然断裂时大地( ),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 ),这就是地震。6、地球上有( )、( )和深浅不一的( ),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 )和( )。地球表面是( )。7、( )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 )。8、1969年,苏联宇航员( )搭乘( )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地球。9、地球的赤道半径有(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有( ) 千米。10、科学家通过( )、( )获得地球内部的信息。11、在地球仪上( )是平原,( )是高山,( )是海洋。12、船只出港时,( )先消失,( )在后消失。13、地震波在( )中传播速度较快,在( )中传播速度较慢。14、( )世界最高的山脉。15、科学家在喜马拉雅采集到了( )的化石。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了鱼、( )、( )的化石。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6、我们的家乡在( )。(1)平原(2)高原(3)山地17、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地区发现螺蚌壳,从而推断出这一地区很久以前是( )。(1)平原(2)高原(3)海滨18、1991年在日本考察火山爆发时,不幸遇难的是( )(1)卡蒂亚.喀夫特(2)张衡(3)沈括19、关于地球的猜想和探索,( )提出了“天圆地方”。(1)古代印度(2)古代中国(3)古代希腊20、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是( )(1)景海鹏 (2)翟志刚 (3)杨利伟21、人类钻孔探索地球的深度只能达到( )千米。(1)14 (2)40 (3)637822、产生地震胡主要原因是 ( )(1)地下温度太高(2)地壳运动(3)人类的活动23、四周高山环绕,中间地平地形是( )(1)丘陵 (2)高原 (3)盆地24、根据月相在景象分析出地球要球体或近似球体在科学家是( )。(1)张衡 (2)亚里士多德 (3)沈括25、下列现象中,哪一项不能对预测地震提供信息( )。(1)动物惊慌不安 (2)井水冒泡 (3)蚂蚁搬家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6、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地表造成破坏。( )27、只要我们掌握了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地震并不可怕。( )28、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9、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30、改造沙漠也是破坏地表的行为。( )31、地震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的。( )32、坚硬胡岩石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