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二古代文化知识.docx_第1页
全国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二古代文化知识.docx_第2页
全国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二古代文化知识.docx_第3页
全国2019版高考语文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文言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二古代文化知识.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古代文化知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母丧,丁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节选自宋史蔡襄传)注和:秦和,古代名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B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C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D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名字,如苏轼,字子瞻。B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谏为规劝之意。C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D丁忧,按儒家传统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讷的过往,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等人的升官,他均作诗表示祝贺。B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一邪被贬退其同类也应被贬退,一贤被进用其同类也应被进用,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太平。C蔡襄体恤民情。他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开塘溉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知府以及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译文: (2)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俞献卿,字谏臣,歙人。少与兄献可以文学知名,皆中进士第。献卿起家补安丰县尉。有僧贵宁,积财甚厚,其徒杀之,诣县绐言师出游矣。献卿曰:“吾与宁善,不告而去,岂有异乎?”其徒色动,因执之,得其所瘗注尸,一县大惊。调昭州军事推官,会宜州陈进乱,象州守不任事,转运使檄献卿往佐之。及至,守谋弃城,献卿曰:“临难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不胜,有死而已,奈何弃去。”初,昭州积缗钱巨万,献卿尽用平籴,至积谷数万,及是大兵至,赖以馈军。除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上言:“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淮、浙盐利不登,命献卿往经度之,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会其兄为盐铁副使,徙开封府判官。朝廷择陕西转运使,宰相连进数人,不称旨。他日,献卿在所拟中。帝曰:“此可以除陕西转运使。”时边吏多因事邀功,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未几,贼果至,杀将士,塞所凿壕而去。徙京西。因入对,甚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除福建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勾院,累迁尚书刑部郎中、直史馆、知荆南,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杭州。暴风,江潮溢决堤,献卿大发卒凿西山,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还,勾当三班院,知通进、银台司,最后知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卒。注瘗(y):埋葬。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B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C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D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考试,即会试的,称为进士。B盐课,是中国古代的盐税,盐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C尚书,一指儒家经典尚书;二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官员名称,如刑部尚书。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官员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龄不尽相同。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俞献卿聪明敏捷。他少年时以文学出名;他在安丰县任职,有个和尚杀了自己的师父,却想欺瞒县衙,被俞献卿识破,真相大白后,震惊全县。B俞献卿恪尽职守。他被派往象州协助太守处理叛乱,他反对弃城而逃;当初,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用公款购买很多粮食,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C俞献卿深得皇帝信任。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呈上好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次,皇帝看到名单中有俞献卿,即认可他出任这个职务。D俞献卿关注民生,有才能。他上书关心粮、布价格;他被派去管理淮、浙盐利,政绩显著;他在杭州任职,杭州受到风暴侵扰,他挖山筑堤,百姓感到便利。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临难苟免,可乎?贼至,尚当力击。译文: (2)泾原路钤辖擅于武延川凿边壕,献卿度必招寇患,亟檄罢之。译文: 答案精析1C2C丁口,即男女人口。3A“对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讷的过往”“表示祝贺”有误。4(1)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这首诗返回,在幽州旅馆张贴。(2)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参考译文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科举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被贬离开京城,余靖争论要救助他,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谪,欧阳修上书斥责司谏高若讷,因此三个人都受牵连被斥责。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这首诗返回,在幽州旅馆张贴。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掌管谏院事务。蔡襄为进谏之路开放而欢喜,同时也担心正人君子难以长久立于朝廷,于是上书说:“朝廷增加任用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一天之间一同任命,朝廷内外互相庆贺。然而担任谏官不难,听取进谏却是难事;听取进谏不难,采纳谏言、按谏言办事却是难事。他们三人都忠诚刚正,一定能畅所欲言。君主有过失,不在未出现之前去纠正,流传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夏竦被罢免枢密使职务,韩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说:“陛下罢免夏竦而任用韩琦、范仲淹,士大夫在朝廷祝贺,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庆贺,乃至用饮酒叫喊的方式来表达欢喜之情。况且贬退一邪人,进用一贤士,难道就能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吗?这是因为一邪被贬退那么其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那么其同类也被进用。众邪一同被贬退,众贤一同被进用,国家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吗?虽然这样,但我很忧虑。天下的大势,譬如病人,陛下已经得到良医了,对之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还使百姓长寿。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上奏请求减少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晋升知制诰,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移任泉州知州,距离泉州城二十里的万安渡,人们隔海而渡,往来畏其险恶。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种植牡蛎来稳固桥梁,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又种植松树七百里来荫庇道路,闽人刻碑记载他的功德。治平三年(1066),其母去世,辞官回家守丧。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乾道年中,赐蔡襄谥号叫忠惠。5D原文标点:天下谷帛日益耗,物价日益高,欲民力之不屈,不可得也。今天下谷帛之直,比祥符初增数倍矣。人皆谓稻苗未立而和籴,桑叶未吐而和买。6A“会试”应改为“殿试”。7B“他就预料到会有人叛乱”于文无据。8(1)面对危难苟且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2)泾原路钤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祸害,赶紧发文制止。参考译文俞献卿,字谏臣,歙县人。少年时和哥哥俞献可因为文学而闻名,都考中进士。俞献卿初次任职补授安丰县尉。有个叫贵宁的和尚,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他的徒弟杀了他,到县衙欺瞒说师父出游了。俞献卿说:“我和贵宁友好,他没有告诉我而离去,难道发生异常了?”贵宁的徒弟脸色变了,俞献卿就把他抓起来,找出埋葬的尸体,全县人大吃一惊。俞献卿调任昭州军事推官,碰上宜州陈进叛乱,象州太守不能尽职,转运使发文通知俞献卿前往帮助他。等到达后,太守打算弃城逃走,俞献卿说:“面对危难苟且逃避,行吗?叛贼到了,还应当奋力抗击;不能取胜,不过一死罢了,怎么能弃城逃走?”起初,昭州积存钱币极多,俞献卿全部用来买粮,积累了几万石,等这时大军到来,靠这供给军粮。授任殿中侍御史,担任三司盐铁判官。俞献卿上书说:“天下粮食布帛日益消耗,物价日益上涨,想不损伤民力,是不可能的。现在天下粮食布帛的价钱,比祥符初年增加了几倍。人们都说禾苗没有长成就被官府收购,桑叶没有长出就被官府征购。”淮、浙盐利不丰厚,朝廷命令俞献卿前往经营,俞献卿改立新法,每年增加盐税钱很多。恰好俞献卿的哥哥担任盐铁副使,调任开封府判官。朝廷挑选陕西转运使,宰相连续呈上几个人选,皇帝都不满意。一天,俞献卿在拟定的名单中。皇帝说:“这个人可以任陕西转运使。”当时边境上的将领大多通过事情请功,泾原路钤辖擅自在武延川开挖边防战壕,俞献卿推测一定会招致外敌侵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