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实施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实施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实施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实施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实施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经济资本概念是2 0 0 4 年正式发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倡导的,并为世界领先银 行所实践的资本概念。严格意义上讲,经济成本不是一个财务概念,不能在资产 负债表上直接反映出来。它是人们为了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创造的一个虚拟资本概 念。因此经济资本也称风险资本。按照一般的说法,经济资本是指银行用于抵偿 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数量。经济资本管理,就是指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方法 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范围内,并确保 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发展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目前,我国 银行潜伏的高风险日益暴露出来。面对2 0 0 6 年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 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商业银行更应该关注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 务增长模式,充实资本金,使之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 的资本充足率。 本文旨在阐述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不同资本的 概念界定,阐述了经济资本管理和经济资本分配的原理,最后指出我国商业银行 在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 长模式的原则和方法。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四种不同口径上资本的概念,包括广 义资本、狭义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第二部分归纳了西方银行业资本管理 理论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了经济资本管理及其分配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经济资本及其分配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谁受益,谁承担”。各个部门、分行和各 项业务存在多少风险,就应该分配等额的经济资本;各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占 用多少经济资本,就意味着承担了多少风险。第四部分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 实施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的困难。最后一部分提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实施经济资本 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经济增加值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刹j 可罚日期:2 矿矿,归歹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而3 l 习最j 指导教师签名:奄奄丰缸 日期:日 期:1 一,斗、2 f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历史资料表明,导致许多国家2 0 世纪以来先后爆发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妥 善解决银行风险问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也困扰着找国银行业,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从1 9 9 4 年至1 9 9 5 年给银行业立法,】9 9 6 年后加强金融审慎性监管,j 9 9 8 年为四丈银行补充2 7 0 0 亿元资 本金,1 9 9 9 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并剥离五大行的1 4 亿元不良资产等等。但这些措施没 有从根本上触及体制不合理这个根本问题,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控制银行风险,提高银行 经营绩效。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法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拼命扩大业务规模,不计成本抢 夺市场份额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西方银行业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经历了几次太的金融 危机后,盛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从库克协议到巴塞尔协议再到新巴塞尔协议,以经济 资本、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逐步完善。1 9 8 8 年,西方1 2 国中央银行 行长在巴塞尔签署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 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规定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为8 ,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 ; 新巴塞尔征求意见稿( c p l 、c p 2 、c p 3 ) 于1 9 9 9 年6 月、2 0 0 1 年1 月和2 0 0 3 年4 月相 继颁布,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以三大支柱( 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 律) 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监管框架。新框架中银行资本充足率仍为8 ,并把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全面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使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此外, 为了抑制监管资本套利哥亍为,适当扩大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必须严格区分监管资本和 经济资本。 我国加入w t 0 后。要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就必须遵守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实旆 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我国银监会从实际出发,在尽量与1 9 8 8 年资本协 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借鉴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j :2 0 0 4 年3 月颁布了商 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国内各家银行在2 0 0 7 年1 月1 日前,资本充足率必 须达到8 使风险资产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因此,无论是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 发展变化,还是为了符合银监会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都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实施经济 资本管理,尽快使资本充足率达到最低监管要求。 资本管理,尽快使资本充足率达到最低监管要求。 一、有关资本概念界定 ( 一) 广义资本概念 经济学意义上黔广义资本是撬企业摆商或控制的能戳货币诗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 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广义资本不仅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r d ( 研究开发费 焉) 等企业鲁身投入的资本,氇包括非企娩投入豹,毽同样能为企渡带来剩余价俊那些 非资本投入形式,它可以是合作方的资本,也可以是有利于资本增值的自然资源、社会 资源、意识资源、文亿资源锋物质形式。通常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资本结构等等,就 是广义的资本概念。与之对应的是狭义资本的概念。 ( 二) 狭义资本概念 狭义资本就是资产受债表中反应出来的资本,通常情况下是具有资本属性的凡个会 计项目之和,也即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我们称之为权益资本或账面资本。 但是亵业锻行的资本概念不同于一般公霉、企业髓资本概念。生要差冥是,亵监锻行的 资本除了产权资本外,还拥有一定比例的非产权资本,即债务资本,因此商业银稽的资 本爨有驳霉毪覆。雷际上通常把镶辱亍姿本定义为:银行股东为赚取秘润藩投入银符的货 币和保留在银行中的收益。商业银行通常把产权资本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把债务 资本称为二级资本或从属资本。商攮银行的账覆瓷本体现为股东权益、次级债务、混合 债务等项目。很湿然,银行在日常经济管理中直接观察到的资本就是账面资本,或者说, 账两资本是银行当前拥有的资本,是铤行可以用来抵御风险的资本,发生损失往往意味 黄账嚣资本的减少。 ( 三) 监管口径资本概念 监管口径资本是1 9 9 8 年巴塞尔协议所倡导的,并广为接受的监管资本。监管资本 是指一家金融机构已经持有的或是必须持有的符规定的资本,是银行监管机构根据当 地情况规定的银行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资本标准。翻的在于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金,从而 翔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保谖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下面提到的资本充足率就 是监管口径的资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银行蕴管钒构会趣定瓷本充足率的最低限额,并将资本划分为不同等 级。比如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4 ,总体资本充足 率不能低于8 。闷时还将资本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也称核心资本和附属成本) , 二、西方银行业资本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1929一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大批商业银行倒闭,存款人遭受到 仅美国就有9765家银行倒闭,这场空前的灾难使人们认识到,扶国家角度悉畜,这主 要是对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此,怎样加强对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以避免 发生锻行倒闭鼹i 匿:连噔墨蝉咽礞箍耥引刹似翔荆剐磷# 葡戥戥镑警;甾蓉粕阱唐鞲 苯麝褂弼西畦封琵巩孵吲。;霹晋需氍坚殳鞲窿畿题醐均巍j 珲谚渔溅愿豫吲兰鬟股褪 御斟簪蠢豇存静黥桀j 眭巾封萌稿鲫翻“蒋蕃;帕郭并积砸卵荦一再笮二甬镕善j 翱誉窿赫 驯剥誊辞瞄爷i 墓。尚奄趟哩瓒罐凄鉴湛霞惭精年:陈了包艳獗义资本以外黜箍孵睁i 酿 雏麴 弱醵鄯翘明砒姻奠蜂劬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等混合型资本工具。混合型资 本工具是指这些工 具具有股权的某项特征,清偿次序低于一般债务,期限较长;又具有债权的某些特征, 需要到期支付利息) 。 ( 四) 经济资本口径资本概念 经济资本概念是2 0 0 4 年正式发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倡导的,并为世界领先银行所实 践的资本概念。严格意义上讲,经济成本不是一个财务概念,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直接 反映出来。它是人们为了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创造的一个虚拟资本概念。因此经济资本也 称风险资本。按照一般的说法,经济资本是指银行用于抵偿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数量和借 以获取回报的资本性资源占有数量。银行的风险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其中 预期损失由财务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由经济资本覆盖。也就是说经济资本的主要功能 是吸收既定置信水平下未预期到的损失,是银行弥辛 未预期损失而需要的资本金( 见图 1 ) 。虽然它不能直接从银行财务报表上看出,但是可以利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计算出 来。在计算经济资本时,常需要设置一个置信水平,如果置信水平为1 0 0 ,则意味着银 行不管遭受任何程度的损失都不会发生违约现象,因为其经济资本已全部覆盖所有可能 出现的损失。如果置信水平为9 9 ,则意味着仍有1 的概率出现实际损失超过经济资本 金的情况。新巴塞尔协议认为商业银行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风 险,由此有下面公式:经济资本= 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操 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一重叠计划的损失。如图l 所示f 2 】。 通过上面对这四种不同的资本概念的描述,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账面 资本、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三者之间经常是不一致的。理论上讲,账面资本的金额应大 于等于风险资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资本对风险的全部覆盖:而账面资本也应大于 等于最低监管资本的要求,监管资本就是监管当局要求本地商业银行必须达到的最低限 ( 二) 1 9 8 3 年协议【4 】 由于各国的监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监管责任划分的实际适用上 也存在不间意觅,致使1 9 7 5 年协议的弱点充分暴露。巴寒尔委员会予1 9 8 3 年5 月对库 克协议进行修订。1 9 8 3 年协议的基本思想有两点:一起任何海外银行都不能逃避般管; 二是任何髓管都应恰如其分。该协议对1 9 7 5 年协议的多数原则进行了更加其体的说明, 实质上是库克协议的具体化和明细化,没鸯本质差别。 ( 三) 统一资本计爨与资本标准的圜际协议( 断巴寨尔协议) 由于库克协议及1 9 8 3 年5 月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对清偿能力等监管蠹容帮只 提出了抽象的监管原则和职责分配,未能提出具体可行的监管标准。各国对国际银行业 豹髓管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充分藏管豹原则也魏无法褥裂体现。因此,1 9 8 7 年,巴塞 尔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国际照督条例的建议”,朗所谓的巴 塞尔建议,并广泛迪向各国成员征集对该建议豹意觅和设想。在此藻础上,巴塞尔委 员会对巴塞尔建议作了一定的修改。1 9 8 8 年,西方1 2 国巾央银行行长在巴塞尔签 署通过了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v e r g e n c eo f c a p i t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c a p i t a ls t a n d a r d s ) ,邸巴塞尔协议。该协议第一次建 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从 瓣毒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枫有关豹嚣嚣风险。是赛韭银行国酝篮管变上的里程碡,具有 划时代的重要历史意义。 巴塞尔协议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 5 l :1 资本的构成。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 本鞫睢属资本。2 。风除投重系统。鼍塞尔镪议详细酬出了苓司懿资产负债表内资产 的相应风险权重:o 、1 0 、2 0 9 、5 0 9 i 及l 0 0 9 6 共五种风险权数,还列出了表外项目的信 用转化及风陵加权,暴体有l 5 镰、2 隔、嘶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3 蟊标标 准比率。巴塞尔协议将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的最低标准定位8 ,其中核心资本至 少为4 ,并要求1 9 9 2 年底,各成员圜的国际银行都达至n 这一标准。4 过渡期和实施安 排。巴寨尔协议考虑到实施统嚣际监管标准的困难,设置了分三阶段实旌的过渡 期。从协议生效到1 9 9 0 年底为初级阶段,1 9 9 l 辱初至1 9 9 2 年底为中期阶段,到1 9 9 2 年底过渡期结束。届时,各成员国都要实现: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为8 ,其中核心资 本不得低于4 ,附属资本成分中,长期次级债务不超过核心资本的5 0 ,普通贷款损失 准锯金或普通准备金将被限制在l 。2 5 良肉。 ( 四) 新巴塞尔协议 随着跨国锻行闻的竞争酲趋激烈,良及金融创薪的习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 6 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经萤条件发生了巨大交化,银行规避管制的 水平和能力也大为提高。这使得1 9 8 8 年颁布的巴寒尔协议难眺解决银行实践中出 现的诸多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长时期、大面积的四次 修改与 b 充。1 在认识到准备金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性后,予1 9 9 1 年1 1 月,重新定义 了可计入银行资本用以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普通准备金与坏账准备金,以确保用于弥补未 来不确定损失鲍准备金计入附属瓷本,谶将那些疆予弥 融礁认损失的准备金捧除在 外。2 初步认识到除o e c d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外,成员国之间同样也存在国别风 险,目甭一改巴塞尔协议中对所有缀织成员国均确定零主权风险权重这一极其简单 化的衡量方法,于1 9 9 4 年6 月重新规定了0 e c d 成员国资产的风险权重,并调低了墨两 哥、土耳其、韩国等国家的信用等级。3 尽管巴塞尔协议的执行已经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市场风险却时常发生。这说明仅仅 依靠资本充足率已不足以充分防范全部金融风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巴林银行。这家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 9 9 3 年底时远远超过8 ,1 9 9 5 年1 月还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到2 穷 末,这家老牌银行便宣告破产。鉴于这热情况,巴塞尔委员会在1 9 9 5 年4 月对银行某 些表步 披务的甄i 险权重进行了调整,并农1 9 9 6 年1 月推出资本协谈关于市场风险的 补充规定。该规定改变了巴塞尔协议中将表外业务比照表内资产确定风险权重并 榴应计提资本金的简单做法,提出了两种计量风险的办法:标准计量法和内部模毽计薰 法。标准计量法是将市场风险分解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 的价格风险,然后对各类风险分别进行计算并加总;内部模型法也就是基于银行内部风 除馀值( v a l u ea tr i 3 k ,箭称v a r ) 模型的计爨方法,是将借款人分为政府、银行、公 司等多个类型,分别按照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计墓模型来计算市场风险,然后根据风险 权重的大夸礁定资本盘瓣数量要求。4 1 9 9 7 年7 月全面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弓i 发 了巴塞尔委员会对金融风险的进一步的思考。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的倒闭到东南亚的 金融危机,人们发现:金融避存在的闻题不仅仅是信用风险躐市场风险等单一风险的黼 题,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外加操作风险甄相交织、共网作用造成的。于是e 旦塞尔 委员会于1 9 9 7 年9 月推出了有效银行艇管的核心原则,开始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的 理念。该文件菇提出涉及到银行监管7 个方面的2 5 条核心原则。这个文传主要解决了 监管原则问题,但是未能提出更其操作性的监管办法和完整的计量模型。 耨巴塞尔征求意见穰( c p l 、c 愆、c p 3 ) 予1 9 9 9 年6 月、2 0 0 1 年1 月和2 0 0 3 年4 月相继颁布,并将予2 0 0 7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1 9 9 9 年6 月,巴寒尔委员会提出了以 三大支柱,即资本充足率、漪管部门豹篮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监管槿 架草案第一稿,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f 6 l 。毅框浆中银行资本充足率仍为8 ,信用 风险仍屠主体地位,但新巴塞尔协议把风险的计算延伸到整个银行集团,并且计算 最低资本比率的分母包括3 个部分,即所有加权风险豹资产( 信贷风险) ,加上1 2 5 倍 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监督检查时,监管当局可以聚用现场和非现场稽核等方法审核 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当局应该考虑银行的风险化解情况、风险管理状况、所在的 7 露场性质以及收藏的可撵矬和蠢效瞧等因素,全题判麟银行豹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要 求;监管当局奄权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郏经营环境,要求银行僚持高于最低水平的 资本充足率;银行要建立严格舱内都评估体系,使其资本水平与风险度相涎配;新协议 还强调递遘提离锻行信患披露程度来支持市场纪律。2 3 年4 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第 三次征求意见稿) 又将三大支柱结合在一起,并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监管模式过 渡;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全厦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使资本状况与总体风 险相匹配;为抑制监篱资本套利行为,适当扩大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区分监管资本和 经济资本f j 。 至此,西方银行业资本管理理论逐步完成了农内容上由简单的现袅流爨、瀵偿力 等财务范畴的监管,向以资本管理为核心,并借助于v a r ( v a l u ea tr i s k ) 、r a r 0 c ( r i s k a dj u s tr e t u r no nc a p i t a l ) 、信藤风险估慎的走部评级法i 她( 拍ei n t e r n a lr 8 t i n g b a s e da p 弦o a c h ) 等技术手段支持的、覆盏全面风险的资本监管体系转变。实现了以 经济资本、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瓣全瑟风险管壤模式。 8 三、经济资本管理及其分配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一) 资本在银行风险管理中躯作用 要讨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认识到银行的存在就是为了承担风险。银行 自成立之目起就要进行风险管理,并不是在j | 矗管当局提出管理要求后才开始实施,银行 管理风险是霆为继们的本职就是管理风险i b l 。 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和目的,银行的资本露多种称谓:权益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 资本。银行资本作为吸收意外损失和消除银行不稳定因素的震要力量,是一种珍贵的、 舔缺的资源。一定量的资本酋先是商业银行为满足监镣部门的要求,进行营业和拓展业 务的前提条件;其次,资本额的大小是商业银行信誉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资本对银彳予 风险控涮有菲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露,锻蟹的资本是保护存款人和馈权人的利盏的重要 保证,它可以吸收包括风险损失在内的缀营亏损,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不会轻易发生 流动性危机,使镊行黪管毽者能裔一定的时间躲决存在豹闯鳆,为避免银行破产提供缓 冲的余地,或者即使银行破产或倒闭,也能给债权人较高的补偿:弱一方面,充足的资 本有助予树立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淘银行盼债权人显示其实力,从而更容易获得资金来 源,为银行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投资带来有利的保障。因此,资本在银行风险管理中 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二) 经济资本及其分配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 经济资本的原理 所谓经济资本管理是摆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魏方法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黢 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范围内,并确保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发展的速 度、效益与风验承担能力穰协谲。控制经济资本增长也就稳当于楚控制风险增长,因面 经济资零管理的实质是全甄风险管理【9 l 。 经济资本背后的原理在于:银行的风险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分行( 管辖行) 和业务, 银行的嚣个部门、分行( 管辖行) 郛各项照务因承担弼险两褥晒潜在的损失,这种损失 要求被补偿或消化,以维持银行的稳健运营。银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可以分解为三 个层次的损失:预期损失( 弧c e p t e dl o s s e l ) 、非预期损失( u n e x p e c t e dl o s s u e l ) 以及异常损失( c a t a s t r o 曲el o s s ) 。其中预期损失是在一般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 时期可预见到的平均损失。这类损失通过业务定价和提取相应准备来覆盖,从业务的收 益中作为成本来扣减捧。所以它邑不构成真正的风险。异常损失则楚指超出银行正裳承 受能力的损失,通常有发生概率极小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的特点。这是出不可抗力引发 母 予产品组合对风险其有分散性,在风险测度时必须考虑诫险之闻的相关性。因此,合并 风险或者将总体风险分配到每个产品线或者业务单位并不如将总体目标收益分摊那样 直观和易行。但是,首先应该看到,经济资本分配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其次, 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应该分摊。比如一般只在慧体层次对流动性风险等资 金风险进行测度和控制,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则必须分摊到其所来源的每项交易中 去,扶两在总体层次相交易层次上同对进行控制。 3 经济资本及其分配在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1 ) 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从整体上计量和虢控风险状态是 银行实施战略管理,弗最终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经济瓷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当 它在数凝上接近或超过银行的实际资本邵监管资本时,说明银行的风险水平正在超出其 实际承受能力,这时要么通过某蟪途径补充实际资本金,否则其安全性将受到破产的危 险。 ( 2 ) 经济资本楚开展全愿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珑代银行核心竞 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对银行所有风险进行全方位、众过程和全要索管理,其关 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纯、分鳃班及应对策略。遴避对经济资本进彳亍合理分配,不仅能够 清楚地艇示各部门、各分行和各项业务的真实风险水平,而且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资本为基础的风险防范体系。 ( 3 ) 经济资本是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缎济资本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资本 利润率指标对各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的评价,既考察了其撒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 照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通过对经济资本进程分配,在清楚地显暴各郝门、分行和各 项业务的风险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就账面资本金而言,属于股本金 的,银行要囱其支纣红利;羼手附属债务部分豹,银往要支付剩惠。总露一方蕊将资本 佥分配给各业务部门,另方面在测算各部门的经营利润时,要计算萁占用资本金的费 用,荚考核的主要指标是r a r o c ( r i s ka d j u s tr e t u r no ne 8 p i t a l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 收益率) ,它是扣除风险成本( 即预期损失) 后的,基于经济资本的收益率。r a r 0 c = ( 利 润一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1 5 l 。事实上,熙有当备业务部门达到r a r o c 相同,经济资本配 薰才能达到最优化,否刘r a r o c 低的照务部门就应该潋善自己的经营水平。 ( 4 ) 为拓展市场营销提供指引。现代银行业务有多个部门和多个产品组成,随着 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剃,决策者应根据形势变化,正确判断妲务与产品的取舍,取舍的 慕本标准就是经济资本回搬的大小,能够给银镗经营带来较大的资本回掇搴的部门或产 晶应予保留;回报率较低的部门或产品廒予以收缩,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 三) 建立经济资本约柬机制是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 经济资本篱理是当前商业银行必须实现的管理模式,经济资本管理也即全面风险管 1 3 理,是为了使资本能够消化风险,防止出现经营危机。经济资本约束机制就是指在资本 管理中,要以资本约束风险,不能不顾风险盲目扩张。由于历史和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 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监管存在着诸多难题,如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低,风险 拨备提取不足,在扣除应提取的风险拨各后,资本金存在缺口【1 6 】。而且由于各商业银行 以盈利补充资本金的能力有限,在没有获得国家注资政策的情况下,依靠自身能力难以 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资 本约束的理念和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改善资产结构,转变业务增长模式。 实行经济资本约束机制是适应国际资本监管的需要。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 发展形势下,从外部监管来要求看,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银行业建立了资本的外部管 理框架结构,中国几经加入w t 0 ,要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就必须遵守该协议的要求。 我国银监会从实际出发,在尽量与1 9 8 8 年资本协议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借鉴了巴塞尔 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并与2 0 0 4 年3 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 求国内各家银行在2 0 0 7 年1 月1 日前,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 ,使风险资产的增长与 资本的增长相协调,从而提升了国内银行监管水准。8 意味着银行扩展的风险加权资产 总量不能超过资产总量的1 2 5 倍,换句话,8 等于是给商业银行的盲目扩张上了一道 紧箍咒,如果资本不能覆盖风险,要么补充资本,要么收缩业务。只有建立经济资本约 束机制,才能满足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监管的规定。因此,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我国商 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1 1 7 1 。 有效的资本约束是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内在动力。资本约束机制不是一句空口 号,要付诸于行动。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难以真正实现战略转型,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资本约束的理念没有在体制、机制上得到有效贯彻。各商业银行只有以保障股东 利益为导向,强化资本约束的理念,完善组织架构的改革,才能实现体倦i 机制的战略转 型。强化资本约束机制才能更新经营理念,有机平衡资本、风险和收益,将银行经营目 标和管理者业绩考核有机结合,将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有机融合。 经济资本管理为建立以经济利润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创造了 条件。资本约束是优化业务结构的科学依据。从微观层面看,经济资本手段可以为商业 银行进行某一笔业务、某一个客户、某一项产品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经济资本 回报率衡量银行经营资产承担的风险所应有的回报。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时必须考虑其 风险回报,引导其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上。从宏观层面看,在准 确进行微观决策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合理配置资本、有效组合资产、科学进行考核, 促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f 1 ”。 资本约束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导致风险总量的过 快扩张和呆帐准备计提的不足,影响到持续、稳健发展的能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及约 束机制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可以更全面地覆盖和更准确地匹配风险。高风险的业务、资产, j x l 险权重高,甚至可以高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风险权重,从而分配到较多的资本, 1 4 ( 二) 对银行非预期风险的计量比较困难 2 0 0 1 年1 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协议峦三大支柱组成 ( t h r e ep i l l a r ) 【6 j :即最低资本需求啦i n i 翔u mc a p i t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监管部门监 督检查( s u p e r v i s o r yr e v i e w ) 和市场纪樟( m a r k e td i s c i p l i n o ) 。其中第一部分是对1 9 8 8 年资本充足率计算的霪新修订,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银行风险评价和防范的范围和手 段,在考虑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风险”( o p e r a t i o nr i s k ) ,扩 大了风陵资产。同时改变了对风险资产的评估,给予了多种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新协 议的公布对各国的资本充足状况,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中的银行业和从事传统 信贷业务的银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新协议提出了多种风险计量方法:包括信用风险瘫邦评级法、市场风险模型法和掇 作风险高级度量法。其中,以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 i n t e r n a lr a t i n g s b a s e d a p p r o a c h ,简称i r 8 法) 为主要翎新。蠹都评级法i 黪运翔实质上是银行监管方式的重大转 变,标恣着监管方式由“静态”台规性监管到“动态”审慎性监管转变。它根据违约概 率( p r o b a b i l i t yo f d e f a u l t ,蔺称p d ) 、违约损失率( l o s sg i v e nd e f a u l t ,简称l ) 、 违约风险暴露( e x p o s u r ea td e f 籼1 t ,简称e a o ) 及期限( m a t u r i t y ,简称m ) 决定一笔授 信的风险权熏。新协议建议在评估资产风险时使用市场公认的、权威的外部评级机构的 评级结果( 如穆迪、标准普尔) 。依据信用筹级的蚕弱,分别给予从蹦到1 5 溅的风险权重。 丽我国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评级机构来对国内企业进行评级, 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穆逵和标准普尔等评缀公司在我国妲务覆还 e 较窄,并且较苛刻戆栎 准也很不利于国内的企业。同时,新协议还鼓励银行使用自融的内部评级系统,当然前 提是银行能够采取审慎的原爨鼙,有能力客躐、公正、准确的评价风险并且得到了监管当 局的批准。这样有利于充分的考虑各种潜在风险,更精确和更灵敏地区分风险大小。虽 然国内银行目前也膏内部的企业评级系统,但由于我溺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加 之银行内部评级模型不完备,致使内部谨级系统与国外同行相比还缀不成熟。所以我们 短期内还不能获得新协议给予的选择自由,人民银行在短期内大幅调整风险评价方法也 不现实,仍然只能采用现行的鉴管部门确定弼l 黢权重豹“标准法”。 新巴塞尔协议引入操作风险,补充和完善了银行面临的除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外 的英健风险。从磊前中国金融赛对不同风险的关注程度看,信用风险管理惩管依然存在 不少隐忧,但是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但市场风险的管理才刚刚起步,虽然2 0 0 4 年 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蔑率管理办法覆盖了市场风险,但是操作风险却依然没有 矗庞梅缦展芾沓凸芤廊淮嬖 不少隐忧,但是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但市场 风险的管理才刚刚起步,虽然2 0 0 4 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蔑率管理办法覆盖了 市场风险,但是操作风险却依然没有包含在监管框架之内。丽事实上,引发信用风险、 导致不良资产的诸多案例后西,媚当比率是因为违规操作等操作风险因紊引起的。操作 风险可能是人为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内 业银行资本总额中拿出2 碱来为操作风险做准备,资本充足率将下降l 2 个百分点,这 样网有商业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8 目标的滩度就更大了。 ( 三) 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枫构业务扩张缺乏必要的理性 2 0 世纪9 0 每代以来,银行并购现象非常突出,从美国、日本、欧洲到溉洲和拉美 地区,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银行兼并浪潮,导致了银行规模扩大化的趋势陋】。持续的 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主要得益于金融管制豹放松,联合优势的扩大和规模散益的推动, 是银行追求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这带来了多方面的优势;首先,增强资金实力, 提高信用蒋级,更容易获得公众信赖,进而吸收到更多的廉价资金,增强竞争力和抵御 风险能力;其次,相蔓驭长补短,实现优势曩 ,拓展业务范围;第三,规模大的银行 业务量大,单位资金成本低,有利于采用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营手段进行金融创新。 葳我国来看,一蠢以来,我国鬻进银行传统经营方法主要表现在叛规模扩张为主要 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懿,以利差收入为主簧来源。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银行 信贷等以资金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与支持,银行信贷资声和其健风陵资产需要在较长时闽 内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推进国民缀济持续健康增长。银行也是“以规模排座次”。从 而造成商业银行a 疑里性扩大飙模。在资本补充方谣,传统存贷款业务主要依靠利差收入, 利差空间窄,锻程盈利能力有限,靠银行自身约利润积累远远弥补苓了规摸快速扩张导 致的资本缺口:同时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不高,辩加上目前资本市场的现状,又导致锻 行从外部瓷本市场毒 充资本难戬及时奏效实现。在传统经营模式下,规模快速扩张豹露 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不可避免。而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 的最低监管要求,监管机构 将采取严厉豹制裁措施。 随着资本懿管的强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我们看到单纯的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撬模快速扩张,将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瓷本充足率急尉下降。 传统模式职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持续增长、燎管放松和低水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在 外资银行环伺中国市场、监管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传统经营方式必须被摒弃。没有约束 蛉增长是缺乏理性的,森枣场枧利还不够越全、国家宏露调控体系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 非理性发展往往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经济转轨、市场主体行为 不瓶范、市场法潮和信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槊赛渡银行对扩张冲动缺乏清醒、科 学的认识,与迅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将是风险的迅速吸纳和累积,造成银行资产风险的 加大,最终危及商业银行自身安全。 从风险的角度看,经济资本是业务风险的反映,应越小越好;监管资本是实际可以 用于抵御风险的,应越丈越好。健从效益的角度讲,高风险高收益,经济资本大,则能 得到较多的利益,应是越大越好;黢管资本是股东的资本投入,必须要绘予较离的嘲报, 成本较高,应越小越好。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经济资本等于监管资本。此时,银行的 抗风险能力充分,而基资产规模扩张充分,效益和匾报率水平较高瞄) 。 1 8 五、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 式的原则和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 的原则 正如上面提到的,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方法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拼命扩大业务 规模,不计成本抢夺市场份额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基层分支机构也会把上级银行 拨付的资本看成是没有成本的资源,这种经营模式会降低资本充足率,背离巴塞尔协议 的原则。只有树立经济资本成本意识,构建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的经济资本约束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商业银行基 层分支机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合理计量我匿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 首先要逐步完善经济资本的计量方法。根据新巴塞尔协议规定,非预期损失应采用 内部评级法进行评价,对各项债务逐笔计算风险。但目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有效数据积 累、数据准确性检验及全行对该系统设计原理及生成信息的接受程度还不够,因此普遍 还不具备这种信息基础和认知基础。采用系数法计量经济资本需求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办 法,但适用于现状,并保持了与现行办法的衔接,因而是现阶段较可行的方法。从趋势 看,当风险评级预警系统数据积累已经能够使用,对风险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能够准确计 量的时候,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将会逐渐由系数法过渡到直接采用风险系统中风 险资产的非预期损失数据。 其次是要科学分配经济资本,并提高其配置效率。必须了解各种风险的概率分布和 估计各种风险敞口的额度以及这些敞口的相关性,进而确定银行对风险的容忍程度。与 此同时,风险管理者需要全面衡量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 风险。经济资本的配置既可以在单笔交易的层面上展开,也可以对整个组合作整体的度 量。在现阶段采用系数法计量经济资本时,可采取总量配罱法分配经济资本额度,与经 济资本计量保持相互呼应的关系,加大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 最后要准确把握和测度风险,确定合理的经济资本总量。经济资本总量的确定要充 分考虑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和资本积累与筹集计划,要防止因经济资本总量偏低而约束业 务发展,同时也要防止为满足加快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放松对风险的控制,使风险超过资 本的承受能力【2 ”。也就是说要保证风险和资本的匹配,但又不能约束资本增长。 2 转变经营模式,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 1 9 国有商业镶行及其基层分支枫构应树立市僖观念、资本观念、质量观念、风险观念、 服务观念、创新观念,实施经济资本的有偿占用、分配。针对现有资产结构的实际情况, 从资本的流动性角度来开发业务、开展业务,由以考核为中心向以经营为中心转变,由 事螽考核向事前、事中控镦转变,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以风险控制为条l 孛的利润最大化 转变,以避免唯利性的盲目缀营和高风险资产的扩张与积累,实现银行基业常青和可持 续发震。不仅要巩固琢有传统经营渡务,还 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加快服务创新。在经营理念的创立中 特别要突出“服务”的涵义,并将这理念贯穿于企监文化建设和经营工件的每一个环 节。只有转变经营理念,才能带来真正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3 切实加强经济资本预冀管理 2 0 0 2 年初步建立经济资本分配方法后,各商业银行对经济资本宥了一定的认识,但 2 0 0 3 年底以前的经济资本管理主要是对风险资产经济资本的事后计量,不具备资源配置 和预算管理的功能,龙 x 价值与银行总体价值共同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指标设置应注重风险控制、体现谨慎性 原则、提高资产损失率、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控制指标的权重,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 力和财务管理水平,充分体现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需求;四是指标设置应体现 创新精神,把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水平指标纳入考核指标,有利于银行不断创新,追求卓 越;五是指标设置应注重长远效益、体现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关 键是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注重长远效益,不断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二) 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 的方法 1 建立以经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习惯用财务报表中的指标如经营利润、资产利润率不良贷 款率等评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但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情况。主要是因为 它们存在以下两个缺陷瞄】:( 1 ) 传统指标的计算没有扣除股本资本的成本( 或投入资本 的机会成本) ,导致成本的计算不完全,因此无法判断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准确数量, 商业银行在较低的资产利润率下所取得的利润,可能隐含着对投资者的低回报和投入资 本的实质缩水;( 2 ) 传统指标的计算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报表信息对公司业 绩的反映存在部分失真,以净利润的计算为例,资本( 股本) 的成本在计算中并没有体现; ( 3 ) 指标考核的目标和利益多元化,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争执和抱怨,强调一个指标 的增长,常常会引起另一个指标的相对下降,容易产生目标与利益多元化的现象;( 4 ) 注重存量考核而忽视增量考核,不利于鼓励最优化的经营行为,经营利润、资产利润率 不良贷款率等都是存量指标,体现的是多年经营成果的积累,很难真实反映被考核单位 当期创造的价值量。为此,真正保护投资者权益,体现“股东至上”以经自己资本为核 心的考核指标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应运而生。 用资本回报率考核业绩,主要利用到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经营所用资本( 股本) 的成本,是为补偿商业银行投资者( 即股东) 所必要的最低收益。资本成本反映了资本 市场对商业银行未来获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预期,而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有两个来源: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和投资者投入的权益资本。商业银行经营的回报率( 资本回报率) 只有高于资本成本率,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的回报才能超过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只有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才会真正有利可图,商业银行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资本回报率 低于资本成本率,投资者的财富就被消耗掉了。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这意味着这 家商业银行将失去在股票市场上鐾行经营日 x 段份翩改革的需要,在经营绩效考评中弓| 入经济增加馕( e c o n o m i cv a l u ea d d e d ,简 称e v a ) 概念。 经济增加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