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摘 要要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同样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由于人们 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 预防不利, 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 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 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 胁人的身体健康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 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本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界定环境态度、环境行为、情境因素三个主要研 究变量的概念和维度。并且根据文献总结出本研究的初始测量模型,通过应用 spss 软 件对预问卷数据的处理来修订模型,构建出本文的最终测量模型,其中包括三部分:环 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情境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情境因素在环境态度影响环境 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针对以上三部分提出本文的一系列假设,其中以第三部分验 证为重点。利用分层调节回归模型对第二次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来验证前面所述 一系列假设的真实性。通过验证发现,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会影响环境行为,情境因素 也会影响环境行为,而且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确实存在。 总之, 对于情境因素于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的目的不 仅在于改变人们的环境行为,实际上也希冀藉此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念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环境态度、环境行为、情境因素、调节作用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ii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ianjin residen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ituational factors abstract along with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so reached alarming proportions. as the people ignor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ighly developed industry and prevent not enough, it has resulted in a global three major crises: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easily perceived consequence bring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o reduce the quality of human environment, and affect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physic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 example, urban air pollution leads to the air foul, and the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people and so on; water pollution leads to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nd in the general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hreat peoples health and so on. serious pollution incidents caused not only health problems, but also create social problems. with an increase in pollution 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disputes and conflicts due to pollution increasing every year. in this study, basing on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ferences, defining the three major research variables definition,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their dimensions. sum up the initial measurement model of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references. through processing the pre-questionnaire data by using the spss software to update the model, finally building out of this final measurement model, which includes three par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influence behavior on the environment; situational factors influence behavior on the environment; regulation of situation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behavior. and making the series of hypothesis view of the above three-part content, and the third part of the hypothes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atisticing the second collec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data by using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 to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of a series of hypotheses described above. validation found that residents in tianjin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will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situational factors may also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the regulating role of situational factors do exist. in shor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ianjin resident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ituational factors is not only to change peopl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ctually hoping to change peoples lifestyles,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values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environmental attitudes,environmental behavior,situational factors, regulation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 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 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 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 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 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 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 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 的发病率上升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 胎儿早产或畸形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相应的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 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工业化走了一条用高消耗、高污染换取工业高增长的发展道路;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经济又步入了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伴随 着经济的突飞猛进,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同样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 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 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付出了惨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代价后, 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1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 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 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 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 21 世纪议程 ,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 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 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2 2000 年以后,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也逐渐由单纯环境污染控制转向城市生态环境管理。2002 年 1 月 8 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了“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200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环境保护这 项基本国策。2005 年 3 月 12 日,中央连续第九次在“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2005 年 12 月 3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提出了经济、社会与 环境协调发展。 2006 年 4 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会议强调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 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 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2007 年 11 月 22 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 规划 ,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专项规划,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 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 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 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理论目的在于:对情境因素于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研 究。 综合不同研究视角,通过文献探讨界定相关概念、筛选变量、提出假设、初步构建模型,再结 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加以验证并进行修改。本研究将根据已有的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态度测量量表和 居民环境行为与环境行为的测量量表,来综合研究情境因素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应用目的在于:确定各种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是否存在。 通过对居民实施针对各种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找到一组影响环境态度决定环境行 为的关键变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对理论和实践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调控这些变量, 可以帮助环境政策决策者制定相关环境政策, 开发我国的环境教育体系, 有效唤醒居民的环境意识、 影响和改变居民对环境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改善居民环境行为、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活动。 1-2-1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在实践中,面对诸多环境问题政府已经即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和微观调控措施和办法,作为构 成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最小的组成部分居民个体的环境态度如何、又采取了哪些环境行为来响应 这些政策,都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中国学者洪大用和孙岩利用国外的成果分别针对全国和大连市 居民展开调查,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针对天津市市内六区的居民普遍展开调查,收集数 据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对实践有所帮助。对于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研究是政府制 定环境政策和发展环境教育的依据,开展情境因素于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的 研究将有助于开拓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路,尤其是对采用何种方式来实现全民参与环保行为会有所启 迪。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在理论上,国际上现有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现有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没有形 成体系、研究结论不一致。而且作为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研究,环境行为必须与被研究对象的背景紧 密结合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而我国居民环境行为研究刚刚起步,亟待深入展开。 总之,对于情境因素于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变人 们的环境行为,实际上也希冀藉此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 模式。 1-3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六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本研究的整体框架给 以简单描述。 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主要根据所收集的国内外文献,对环境态度、环境行为、情境因素以 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做系统概述,阐明主要变量的涵义和结构划分标准。 第三章为主要变量的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即界定本研究采用的环境态度、环境行为和情境因 素的涵义和纬度具体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初始理论模型。 第四章为初始量表的开发和修订。为每个主要变量选择合适的量表构成本研究的初始量表,并 对第一次问卷发放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 spss 软件对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进行 部分调整,得到本研究的最终量表和最终的研究模型。根据最终研究模型提出一系列假设,并用示 意图表示。 第五章为研究假设验证。利用 spss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分层调节回归分析,主要验证环境态 度和环境行为的关系、情境因素和环境行为的关系、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然后汇总研究结果。 第六章为结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创新点、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并对针对此 问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4 图1.1 本文研究思路 fig.1.1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提出研究问题 初始量表开发 形成最终量表 结果分析与讨论 文献检索与理论综述 建立研究模型提出假设 第一次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信度、效度检验 第二次问卷发放与数据回收相关分析、分层调节回归分析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二章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文献综述 2-1 环境态度文献综述环境态度文献综述 提到环境保护这个理念,在全球环境史上有两部里程碑式的着作:雷切尔卡逊出版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寂静的春天和挪威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夫人受联合国委托组织撰写的出版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晚期的我们共同的未来 。前一本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环境运动的 兴起,后一本书则为环境保护运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提供了更为整体性的目标。 在其之后, 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一系列重大的环境事故 (例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 更促进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与公众关心不断增长相伴随的则是学术界对这种关心的测量和 分析的兴趣不断增长。有学者指出,到 2000 年左右,估计已经积累了超过 1000 篇的有关环境关心 的经验研究文献3。 关于环境态度的研究主要开始于西方国家, 而且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对此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多是直接或间接引用西方的成熟研究量表,相关的研究大多 数集中于 20 世纪 80 到 90 年代以后。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尤其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环境问题与灾害层出不穷,这时民众才开 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保的迫切程度,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整,环境将遭到极大 地破坏,人类的生存甚至会遭到威胁。 最初,maloney,michael p. 在目标获得阶段,特定的行为 手段和实施行为的困难应该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guagnano(1995)47等学者在stern 表中*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显著相关(双尾检验) nb hc ec lg ln ef cc se em cb pb 自然平衡 nb 1 人类中心主义 hc .486 (*) 1 生态环境危机 ec .269 (*) .325 (*)1 环境 态度 ea 增长极限 lg .339 (*) .370 (*) .257 (*)1 法律规范 ln -.149 (*) -.079(*) .061(*) -.090 (*) 1 经济因素 ef -.114 (*) -.084(*) -.139 (*) -.078(*) .245 (*)1 方便条件 cc .175 (*) .070(*) -.138 (*) -.082(*)-.057 .135 (*) 1 情境 因素 sf 社交影响 se -.131 (*) -.074(*) -.125 (*) -.103 (*) .228 (*) -.081(*) -.180 (*) 1 生态管理 em -.197 (*) -.146 (*) -.132 (*) -.083(*) .246 (*) .174 (*) -.108 (*) .257 (*)1 消费行为 cb -.138 (*) -.246 (*) .101 (*) -.073(*) .175 (*) -.153 (*) .079(*).099 (*) .267 (*)1 说服行为 pb -.159 (*) -.112 (*) -.145 (*) .124 (*) .329 (*) .341 (*) -.222 (*) .268 (*) .553 (*) .275 (*)1 环境 行为 eb 公民行为 ca -.257 (*) -.144 (*) .130 (*) .067(*).221 (*) .157 (*) -.087 (*) .244 (*) .267 (*) .291 (*) .628 (*)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3 表 5.12 自然平衡(nb)与情境因素(sf)的分层调节回归分析 table5.12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balance of nature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注: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 表格内的主题数据为标准化系数( 值)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 因变量:环境行为 eb 生态管理 em 消费行为 cb 说服行为 pb 公民行为 ca 输入的变量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自然平衡 nb -.197* -.172*-1.114* -.038 -.044 1.115* -.159*-.082* -1.270*-.057 -.009 -.901* 法律规范 ln .204* .066 .193* .666* .183* .007 .132* .223 经济因素 ef .133* .552* -.113*.714* .340* .166 .150* .667* 方便条件 cc -.088* .248* .125* .359* -.206*.476* .060 .458* 社交影响 se .117* .515* .163* .497* .206* -.069 .215* .656* 自然平衡*法律规范 nb*ln .557* .880* .421* .176 自然平衡*经济因素 nb*ef .959* 1.151* .709* 1.141* 自然平衡*方便条件 nb*cc .459 .476* .435* .409* 自然平衡*社交影响 nb*se .747* .473* .496* .897* f 检验值 36.493* 23.632*16.014*1.331 11.043*10.291* 23.434*73.833*43.532*2.912 22.564*15.520* r2 .039 .116 .138 .001 .058 .093 .025 .290 .303 .003 .111 .134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54 表5.12显示了情境因素在自然平衡和环境行为四个维度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情境因素在自然平衡和生态管理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然平衡对生态管理 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生态管理的解释能力都增强 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1、2、3的f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0.001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自然平衡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11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经济因素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01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自然平衡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11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方便条件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1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自然平衡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11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社交影响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1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自然平衡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11得到验证支持。 2、情境因素在自然平衡和消费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然平衡对消费行为 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都增强了 (r2逐步增加) ,且模型2、3的f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0.001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引入 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0.05下 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自然平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3a-12得 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经济因素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0.001 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自然平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3b-12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方便条件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0.05 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自然平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3c-12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社交影响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0.05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自然平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3b-12 得到验证支持。 3、情境因素在自然平衡和说服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然平衡对说服行为 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说服行为的解释能力都增强 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1、2、3的f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0.001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法律规范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自然平衡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13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经济因素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01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自然平衡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13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方便条件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5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自然平衡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13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社交影响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5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自然平衡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5 h3d-13得到验证支持。 4、情境因素在自然平衡和公民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然平衡对公民行为 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公民行为的解释能力都增强 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1、2、3的f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0.001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 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经济因素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自然平衡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14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方便条件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5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自然平衡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14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社交影响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 为0.05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自然平衡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14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自然平衡和法律规范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没有意义,表明法 律规范在自然平衡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h3a-14没有得到验证 支持。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56 表 5.13 人类中心主义(hc)与情境因素(sf)的分层调节回归分析 table5.13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anti-anthropocentrismand situational factors 注: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 表格内的主题数据为标准化系数( 值)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 因变量:环境行为 eb 生态管理 em 消费行为 cb 说服行为 pb 公民行为 ca 输入的变量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人类中心主义 hc -.146* -.120*-1.660*-.046 -.038 1.496* -.012 .041 -1.812*-.044 -.012 -.843* 法律规范 ln .198* .006 .191* .921* .186* .410* .131* .429* 经济因素 ef .137* .371* -.112*.556* .344* .520* .151* .816* 方便条件 cc .108* .334* .120* .461* .222* .223 -.061 .429* 社交影响 se .003 .430* .066 -.379* .216* .589* .215* .513* 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规范 hc*ln .431* 1.424* 1.175* .506 人类中心主义*经济因素 hc*ef .746* .969* 1.259* 1.369* 人类中心主义*方便条件 hc*cc .491* .443 .002 .472 人类中心主义*社交影响 hc*se .796* .796* .914* .617* f 检验值 19.792* 20.443*13.986*1.903 10.948*11.188* .124 72.126*49.277*1.748 22.577*17.087* r2 .021 .102 .123 .001 .057 .101 .000 .285 .330 .002 .111 .14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7 表 5.13 显示了情境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行为四个维度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 看出: 1、情境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管理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对 生态管理的影响作用在显著度水平 0.05 下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生 态管理的解释能力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1、2、3 的 f 检验结果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 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 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 究提出的假设 h3a-21 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经济因素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 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0.01下显著, 表明经济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21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方便条件对生态管理的回归 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 有调节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21 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社交影响对生态 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管理 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21 得到验证支持。 2、 情境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和消费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对 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 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2、3 的 f 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 0.001 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 计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 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人类中心主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22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经济因素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 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22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方便条件对生态管 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人类中心主义对消费行为的 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22 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社交影 响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人类中心主义对 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22 得到验证支持。 3、 情境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说服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对 说服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说服行为的解释能力 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2、3 的 f 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 0.001 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 计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法律规范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 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人类中心主义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23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经济因素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对说服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 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23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社交影响对说服行 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人类中心主义对说服行为的 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23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方便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58 条件对说服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没有意义,表明方便条件在人类中心主义对说服行为 的影响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23 没有得到验证支持。 4、 情境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和公民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对 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公民行为的解释能力 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2、3 的 f 检验结果均在显著度水平 0.001 下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 计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经济因素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 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人类中心主义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24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方便条件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表明方便条件在人类中心主义对公民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 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24 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社交影响对公民行为的 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人类中心主义对公民行为的影响 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24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人类中心主义和法律规范 对公民行为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没有意义,表明法律规范在人类中心主义对公民行为的影 响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24 没有得到验证支持。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9 表 5.14 生态环境危机(ec)与情境因素(sf)的分层调节回归分析 table5.14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possibility of an ecocrisis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注: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 表格内的主题数据为标准化系数( 值)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5 下显著; 表中表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 因变量:环境行为 eb 生态管理 em 消费行为 cb 说服行为 pb 公民行为 ca 输入的变量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生态环境危机 ec -.132* -.136*-1.573*.101* .099* .765 -.045 -.039 .118 .030 .036 .321 法律规范 ln .210* .145 .189* .796* .185* .457* .130* .503* 经济因素 ef .134* .553* .107* .190 .341* .006 .152* .329 方便条件 cc .121* .137 .121* .465* .221* .080 .160* .631* 社交影响 se .205* .602* .072* 1.081* .213* .421* .217* .616* 生态环境危机*法律规范 ec*ln .625 1.109* .488* .665 生态环境危机*经济因素 ec*ef .928* .480* .451 .647* 生态环境危机*方便条件 ec*cc .025 .719* .361 .504* 生态环境危机*社交影响 ec*se .848* 1.986* .461* .516* f 检验值 16.124* 21.405*14.419*9.297* 12.663*12.786* 1.868 72.091*41.071*.812 22.843*13.817* r2 .017 .106 .126 .010 .065 .113 .002 .285 .291 .001 .112 .121 情境因素作用下天津市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60 表 5.14 显示了情境因素在生态环境危机和环境行为四个维度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 看出: 1、 情境因素在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管理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危机对 生态管理的影响作用在显著度水平 0.001 下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 生态管理的解释能力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1、2、3 的 f 检验结果在显著度水平 0.001 下显 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生态环境危机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 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1 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生态环境危机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 有调节作用, 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31 得到验证支持; 交互变量生态环境危机和经济因素对生态 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01 下显著,表明经济因素在生态环境危机对生态管 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b-31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生态环境危机和 社交影响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表明社交影响在生态环境 危机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d-31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生 态环境危机和方便条件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在统计上没有意义,表明方便条件在生态环 境危机对生态管理的影响中不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c-31 没有得到验证支持。 2、 情境因素在生态环境危机和消费行为关系中的调节影响: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危机对 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当每一次新的变量被带入到回归模型后,对因变量 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都增强了(r2逐步增加) ,且模型 1、2、3 的 f 检验结果均显著,表明模型具有 统计意义。引入交互变量后,交互变量生态环境危机和法律规范对生态管理的回归系数 t 检验结果为 在显著度水平为 0.01 下显著,表明法律规范在生态环境危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因此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 h3a-32 得到验证支持;交互变量生态环境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产品适当性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风险告知考核试卷
- 2025年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节水技术应用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工业设计行业工业设计创新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广东中山市公安局横栏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广西贵港桂平市人民医院招聘133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六盘水市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选聘(博士研究生)10人(河北)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云浮市云安区招聘教育人才2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455人(一)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润城学校秋季学期教育人才招聘1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机械电子工程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
- 采购合同英文
- 培训班授课教师课时费用领取表
- GB/T 3477-2023船用风雨密单扇钢质门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税收咨询报告模板
- 中国建筑史-绘图题
- 上海市住宅修缮施工资料及表式
- (6)-1.2药物递送系统药剂学
- 金平福源矿业有限公司田房锡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第1章大气科学概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