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图书分类号:f234.3 国际图书分类号:657.4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的研究与设计 硕 士 研 究 生:陈叶飞 导师:艾文国教授 申 请 学 位:管理学硕士 学 科 、 专 业:会计学 所 在 单 位:管理学院 答 辩 日 期:2006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f234.3 u.d.c.:657.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s degree in management study and design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under erp candidate: chen yefei supervisor: prof. ai wenguo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ty: account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management date of defence: june, 2006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引进和建立了企业 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erp)以规范企业流程,提高运营绩效和增强市场 竞争力。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实施 erp 后的绩效,并推动 erp 在企业 中的应用与实施,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的评价 体系。本文以 erp 管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以及平衡记分卡(bsc)为基础, 采用数据仓库、模型库、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研究并设计了 erp 环境下企 业绩效评价系统。 本文对 erp 管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以及 bsc 进行了阐述,指出 erp 各功能模块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存在着对应关系, bsc 适合于 erp 环境 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对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 确定系统的目标 和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其中包括功能结构、体系结构和系统 流程。 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本文分别对数据仓库系统、评价指标管理系统、 模型库系统计、知识库系统和基于 web 的人机对话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数 据仓库系统设计是在对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来 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了数据仓库模型,明确了元数据的主要内容、 描述了数据抽取过程, 并将olap技术运用于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评价指标管理系统设计提出在 bsc 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 四个方面基础上增加外部利益相关者指标, 从深层次上论述了 erp 环境下企 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确定和定性指标的 定量化处理进行了详细设计;模型库系统设计是在模型库组织与存储结构分 析的基础上,汇总绩效评价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库管理系统功能进行了 设计;知识库系统设计是在阐述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知识 库的组织与存储结构;在人机对话系统设计中,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要求和 设计原则, 设计了界面类型, 并对基于 web 的综合评价系统结构进行了设计。 最后,论文选取 a 公司绩效评价中的“财务维”进行实例分析,对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绩效评价;平衡记分卡;模型库;知识库 i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tendency of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have introduced and establishe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lled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s process, improve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strength competitive capability in the market. in order to evaluat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objectively and exactly after application of erp,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rp in business,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under erp. this paper studies and designs a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under erp using some computer technologies such as date warehouse, model base and knowledge base, basing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erp, the theory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balanced scorecard. firs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erp, the theory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balanced scorecard, points out the function modules of erp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aspects of bsc and bsc is suitable for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econdl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nder erp macroscopically. it confirms objection and design principals of the system, designs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function structure, system structure and system flows. 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whole structure designation,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ystem in detail, including data warehouse system, measurement indicator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base, knowledge base and man-machine conversation interface based on web. for the data warehouse system, it designs the model of date warehouse, definitudes the main concept of metadata, describes the data extraction process and combines the olap for the system basing on analysis of the systems data demand and data source. in the par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 management system, it points out the system should add the exterior interest correlative measurement, and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suiting for erp environment. it discusses the method to confirming the weights of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th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it also discusses ii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quantitative study of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n the base of model base organization and storage analysis, it gathers the math model correlative to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gether, and designs the model base management system. for knowledge base, it explains the knowledge express and reasoning mechanism, and it designs the knowledge systems component and the storage structure. in the design of man-machine conversation interf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s demand of function and principal design, and it designs the types of interface. it also designs the structure of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system. at last, this paper validate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del under erp by testing the a corporati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key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alanced scorecard; model base; knowledge base iii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1 1.2 研究意义.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erp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2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3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8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9 第2章 相关理论.10 2.1 erp管理理论.10 2.2 企业绩效评价.11 2.2.1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涵 .11 2.2.2 企业绩效评价的要素 .12 2.2.3 企业绩效评价的常见方法 .14 2.3 bsc平衡记分法.15 2.4 bsc适合erp环境下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分析 .17 2.5 本章小结.19 第3章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总体设计.20 3.1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思想.20 3.1.1 系统目标.20 3.1.2 设计原则.20 3.2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总体框架设计.21 3.2.1 功能模块设计.21 3.2.2 体系结构设计.23 3.2.3 系统流程设计.24 3.3 本章小结.25 第4章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详细设计.26 4.1 数据仓库系统设计 .26 iv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4.1.1 数据仓库系统结构设计 .26 4.1.2 数据需求分析及数据源定义 .27 4.1.3 数据仓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29 4.1.4 多维数据结构设计 .30 4.1.5 元数据设计.31 4.1.6 数据抽取及olap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32 4.2 评价指标体系管理系统设计.34 4.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4 4.2.2 指标权重确定模块设计 .36 4.2.3 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模块设计 .36 4.2.4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36 4.3 模型库系统设计 .38 4.3.1 模型库系统的组织 .38 4.3.2 模型库存储结构设计 .39 4.3.3 erp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相关模型 .40 4.3.4 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 .46 4.4 知识库系统设计 .48 4.4.1 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 .48 4.4.2 知识获取机制.49 4.4.3 知识库系统的组织 .49 4.4.4 知识库存储结构设计 .49 4.4.5 知识库管理系统设计 .51 4.5 基于web的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52 4.5.1 人机对话系统功能要求 .53 4.5.2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53 4.5.3 界面设计类型.54 4.5.4 基于web的综合评价系统结构 .55 4.6 本章小结.56 第5章 实例分析.57 5.1 公司简介.57 5.2 财务绩效模糊综合评价过程.57 5.2.1 因素递阶层次确定 .57 5.2.2 建立评价集.58 v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5.2.3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58 5.2.4 关键绩效指标确定 .60 5.2.5 单因素评价.61 5.2.6 模糊综合评价.62 5.2.7 评价结果分析.63 5.3 本章小结.64 结 论 .65 参考文献 .6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9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7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7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70 致 谢 .71 vi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企业赖以生存的 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经济全 球化、需求个性化和竞争白热化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市场的基本特点,在这种环 境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纷纷引进和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规范企业流 程,提高运营绩效和增强市场竞争力1。 erp 这一概念是 garter group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总结了当时企业应用 的系统现状和经验提出的。由于它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 和管理模式,满足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全面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需求,同时, internet、 intranet和extranet技术的进步为erp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所以,erp 的概念和产品很快风靡一时。erp 系统把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思 想凝结在一套高度集成的应用软件中, 用于管理企业所有商业信息和业务流程。 作为一种优化全社会资源管理的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 适合全球经济一 体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短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要求。企业资 源计划(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客户为驱动,面向整个供应链, 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集成了企业所有的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 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 是一套 统筹管理企业内部所有部门的集成式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进行全面集成和管理。 然而erp的实施和应用会直接引起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重 组,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皆产生影响。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企业实施erp后的 运营状况并推动erp在企业应用和实施, 更好地利用erp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服 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关于erp实施绩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2。从整 体角度看,对erp实施绩效评价绝不单是对系统本身的评价,而且还要重点评 价erp系统的实施给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要对 反映企业实际状况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所以说,对erp实施绩效评价的本质 就是对erp环境下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评价。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1.3 研究意义 企业绩效评价对企业的各种决策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系 统,定期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并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非常状态进行 预警。这对企业实行科学化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bsc 和 erp 都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工具。erp 集企业的管理思想、管 理方法、管理工具于一体,把企业的业务运作管理、战术管理、战略管理进行 一体化的集成;bsc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着眼于战备、立足于管理,采用综 合平衡的思想,通过彼此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建立起立体化和网络化的结构。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平衡计分卡(bsc)结合 erp 的特征加以扩展和延伸, 建立 erp 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促进企业加强绩效评价和管理,提高企业 管理决策水平,并为企业有效应用 erp 开辟新的途径。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rp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1 国外研究现状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就其实质,是一个建立在 mrp的基础之上、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系统。美国加特纳公司(cartner group inc.)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首先提出erp的概念, 并在 1993 年发表了具有 深远影响意义和较高学术分析价值的报告erp:quantifying the vision,详细的 描述了erp的理念和对erp以后发展的展望。近年来,国外的专家和学者对erp 的许多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主要有:马可斯格兰劳德(markus granlund) 、提牧马密(teemu malmi)就集成的、企业范围内的信息系统对管 理会计和管理会计人员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们收集了 10 家有实施这种 集成信息系统经验的公司案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erp项目对管理会计和控 制过程带来相对少的改变,而使管理会计人员留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分析工作而 非局限常规任务3;丹尼尔(daniel e.o leary)对知识管理在支持erp系统的 整个生命周期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调查,认为知识管理能够在支持erp的选择、 实施和运用、 输入和输出中发挥作用4; 戴卫仁 (david c. yen) 、 戴卫朝 (david c. chou) 、琼常(jane chang)对erp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协同性进行了探讨,分 析了erp和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erp的市场状况5;伊力 沙白斯友保 (elisabeth j. umble) 、 罗纳德哈夫特 (ronald r. haft) 、 恩米察乐友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保(m. michael umble)认为erp系统是复杂系数高的信息系统,他们通过对许 多成功实施erp 系统的案例进行调查研究, 提出了成功实施erp系统关键因素、 软件选择步骤以及系统实施过程。最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问 世,cartner公司又提出了collaborative co commerce(c-commerce)即协同商务模 式,它采用java技术在web平台上开发功能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开放,既能满足 企业内部垂直功能管理需求,又能支持企业业务重组、内外部业务修通的新一 代erp软件产品,又有人将此称为erp6。 1.3.1.2 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 1981 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 第一套mrpii软件以来,mrpii/erp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已经经历了 20 年的风 雨历程,从开始的探索阶段发展到了现在的成熟发展阶段。 由于 mrpii 的局限性,1997 年后开始引入 erp 系统。不少国外软件出现 在中国市场上。许多中国软件公司开始向该领域进攻。从 1997 年开始到二十世 纪初的整个时期,其主要特点是 erp 的引入并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 扩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并且由于不断的实践探索,应用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 高,因而进入了 erp 应用的“成熟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原 有的经营管理方式早已不适应剧烈竞争的要求。企业面临的是一个越来越激烈 的竞争环境,erp 却由于具有更多的功能而渐被企业所青睐。它可为企业提供 投资管理、风险分析、跨国家跨地区的集团型企业信息集成、获利分析、销售 分析、市场预测、决策信息分析、促销与分销、售后服务与维护、全面质量管 理、 运输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以及利用 internet 实现电子商务等 mrp ii 不具备的功能,企业能利用这些工具来扩大经营管理范围,紧跟瞬息万变 的市场动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获得丰厚的回报。 1.3.2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 个时期:成本绩效评价时期(19 世纪初20 世纪初) 、财务绩效评价时期(约 20 世纪初20 世纪 90 年代) 和战略性绩效评价时期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7。 (1)成本绩效评价时期 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这 一阶段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就是成本,这种绩效评价具有统计的性质。随着成 本会计的第一次革命和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资本主义手工工厂的出 现,原有的在一般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已逐渐被如何提高 生产效率,以便尽可能多的获取利润的思想所取代,简单的成本绩效评价己越 3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来越不能满足工厂的管理需要,于是,在人类早期的成本思想和简单成本绩效 评价的基础上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和绩效评价。 19 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加强,这种 较复杂的成本会计核算与评价制度也不能满足资本家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以 攫取利润的目的要求,这是因为已有的成本核算是事后的分析计算,反应迟钝, 不便于成本控制。1911 年,美国会计工作者哈瑞设计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 实现了成本会计的第二次革命。标准成本及差异分析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成本 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8。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观念 的转变,由被动的事后系统反应分析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 达到了对成本进行管理的目的。成本控制的状况及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以及差 异分析结果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 (2)财务绩效评价时期 到了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了稳步 发展时期,自由竞争己过渡到了垄断竞争,这时期从事多种经营的综合性企业 发展起来,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面对需要协调解 决的诸多问题,杜邦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设计了多个重要的经营和预算指标,这 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也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投资报酬率(roi) 。投资报酬率为企 业整体及各部门经营绩效提供了评价依据。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德森布桑 说明了如何将投资报酬率分解成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周转 率,成为对企业财务经营绩效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9。 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市场形态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作为企业管理重 要组成内容的企业绩效评价思想和理念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1932 年英国管 理专家罗斯提出了评价企业绩效的思想, 并设计采用访谈方式了解部门绩效10。 美国管理咨询大师詹姆斯麦金西也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应对企业进行定期 的经营管理状况评价,并在评价方法中首先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然后评价企 业在该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在此基础上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状况与业 务活动。1950 年,美国的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 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公司的社会贡献、组织机构、收益的健康状况、对股东的 服务、研究与发展、董事会绩效分析、公司财务政策、公司生产效率、销售组 织、对经理人的评价等11。 20 世纪 70 年代,在绩效评价指标方面,迈尔尼斯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 30 家美国跨国公司 1971 年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后, 发表了 跨国公司财务控制 系统实证调查一文,强调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包括净投 资报酬率) ,其次为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国家理论界对 4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公司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 充的绩效评价体系。美国的许多公司,包括跨国公司已意识到过分强调短期财 务绩效是美国公司在与欧洲和日本企业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于是 他们把着眼点更多的转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上。由此,非财务指 标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像 motorola 和 ibm 都非常重视过程能力、 产品生产周期时间、客户的满意程度、保修成本等评价指标。然而,他们的注 意力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如何解决生产问题而不是客户的要求以及客户的忠诚度 上, 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者的补偿主要还是依据财务绩效而不是工作质量绩效。 因此,这是一个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绩效评价时期。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权变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实践中企业必须 随机应变,及时有效地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美国 的克莱夫伊曼纽尔博士和戴维奥特利博士根据权变理论提出了由 17 项指标构 成的“权变绩效计量”体系。这是一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复合评价 体系,首次将生存能力、应变能力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从而使评价结果能够 反映企业的生命力,是一种更加综合的评价方法。 (3)战略性绩效评价时期 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随着新经济时期的到来,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工具的频繁使用以及 市场瞬息万变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形成和 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战略性竞争优势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是多 方面因素而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那些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原因应在竞争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欧美的一些大公司发现一些主要依赖于传统财务 指标的绩效衡量方法出现了种种问题, 已成为妨碍企业进步与成长的主要原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衡量方法。他们认识到新的 公司战略和竞争环境需要新的绩效评估系统,目前正致力于为自己的公司制定 和发展这些新的绩效评估系统。其核心是在确定公司战略,评价经营绩效时, 同等对待或更为重视质量、市场份额和其他非财务性评估标准,而不是当财务 标准与非财务标准产生矛盾时,总是以财务指标为准。为了评价企业的经营绩 效,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融合起来在财务报告中加以披露,已成为西方会 计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并成为改进财务报告和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管理咨询师和财务会计专家在继续 关注企业的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兴起了一股现金流量热潮。如采用权益现金流 5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量、总负债现金流量、流动负债现金流量等指标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是因 为利润目标的实现要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单纯考察资本回报水平,容易被公司 管理层的“利润操纵”所蒙骗,而现金流量是相对客观的指标。随着信息时代 的到来,为了更好的度量和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些西方国家的投资者、 管理咨询师否定了过去单纯以利润率和现金流等财务指标进行公司绩效评价的 方法,而代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即公司现实和未来的判断标准是企业 拥有多少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源,包括技术人才多寡、创新频率高低、顾客认同 程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有效率、经营环境是否恶化等。 1992 年,美国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发明的平衡计分卡,是 公司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创新式变革12。它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 标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考虑了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功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 较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反映企业己采取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同时通过对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及组织的创新和提高活动等进行测评,弥补 了财务指标的不足,实现了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为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的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卡普兰第一次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作 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必须不断创新和积累知识。 “平衡计分法”使经营者从更广阔的领域来审 查自己的绩效,促进了企业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 1.3.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大体上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 1993 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所设计的一套财务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第二次变革是 1995 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第三次变革是 1999 年由四部委联合颁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 价规则 。这三次变革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发展分为了以下几个时期: (1) 产值和利润考核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 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管 理,由此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 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为基本环节。从 5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企业 财务通则出台前,企业财务评价体系基本上延袭了“一五”时期的评价指标 体系,考核指标长期以资金、成本、利润为重点,如 1975 年国家拟定了“工业 企业八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中包括的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 力消耗、流动资金、成本、利润和劳动生产率等八项指标。 尽管在此期间,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的逐步转变也在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