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_第1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_第2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_第3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_第4页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公共管理专业论文)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摘 要 上海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特征, 近年来, 外资在上海创造了近 50% 的国民生产总值,创造了近 70%的出口,上海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外资 引进日益紧密相联。属于公共政策中具体操作政策的外资引进政策,是 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由政府对外资进行合理引导以确保国民和地区经 济安全及快速发展相平衡的行为准则。上海现有的外资引进政策起到了 应有的政策作用,但随着国际投资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有必要对上 海现有的外资引进政策进行必要的修正,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国际投资形 势及发挥上海的固有优势,并进一步推动全国的发展。 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引入外资和外资政策概念的基础上,试图对 外资引进政策进行首创性地分析。从外资引进政策的含义着手,系统阐 述了外资引进政策的特性;从外资引进政策的目标、功能、主客体及制 定实施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外资引进政策的组成;从国际投资与外资引 进政策关联的角度说明了外资引进政策的必要。 接着,本文在第二部分对上海现行外资引进政策下的外资引进状 况,突出重点,进行介绍。进而对国际投资整体新形势进行了描述,并 在新形势的共性以外,描述了上海所面临新形势的特性。在结合以上介 绍和描述的基础上,从上海现行外资引进政策的要点、制定的基础和依 据以及在新形势下政策面临的制约因素等角度,对上海现行外资引进政 策进行了详细地评估,由此引出本文第三部分关于对现行外资引进政策 进行修正的思考。 本文第三部分中,较为全面地参考了国际发达国家、近代东亚国家、 拉美国家外资引进的经验和教训,并单独描述了印度外资引进政策的赶 超。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分析地角度就上海外资引进政策的规划、制定、 执行环境以及监控和评估等方面,详细地提出了鲜明的政策修正建议。 本文最后,对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做了简短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国际投资关键词:国际投资 新形势新形势 上海外资引进政策上海外资引进政策 the analysis of 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under ne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bstract shanghai hold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ypical foreign oriented economy. recently, 50% of shanghais gdp and 70% of its export volume have been contributed by foreign investment. as detailed operational policy of public policy,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shows the function of service from government and is the action standard by government to assure the 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safe and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ough it played its role, as the non-stop changing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current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of shanghai needs to have necessary modification to suit the ne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make full use of shanghais core advantages,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whole national could be pushed. first of al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rticle, the no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were introduced, on the base of which, temptation of analysi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was tried creatively. from the view of its mea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was described; from the view of the target, function, main and objective,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t, the organiz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was discussed; from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the necessities were proved. secondly, at the following part of the article, current foreign investment status of shanghai was introduced with emphasis. the general new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as described, besides which, the specialties shanghai facing was described. full evaluation of shanghais current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was made by viewing the key points, foundation of policy making and restrained elements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above mentioned introduction and description. thus, the thinking over of modification was induced at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at the third part, full reference was made to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from the worlds developed countries, recent asian countries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separate description of india was made for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a clear-cut stand of policy modification suggestion was made in detail through the policy analysis angles such as the master plan, policy making, implementation background,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at the end, brief summary and expectation of 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was mad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new environment, shanghai foreign investment attraction policy 1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吸引国际投资,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投资硬环 境趋同的情况下,对国际投资引进的外资引进政策,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 竞争的手段。超前的规划、良好的引导、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保证了特定区域 因成功引进外资而带来的经济活力和增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改革开放以来,从对外资引进无序管理到上海成立了专门的外国 投资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外资引进工作,从注重审批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上海的外资引进政 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国际投资的形势日新月异,上海现有的外资引进政策也面临着新 的制约因素。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 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提升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上海必须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发展,牢牢抓住国际 投资新形势对上海吸引外资面临的又一次难得机遇,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 术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上海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本文从外资引进政 策的概念入手,紧扣国际投资新形势这个主题,系统分析了外资引进政策与国际投资的关联, 归纳了国际投资的基本趋势,在对当前外资引进政策的现状和政策本身剖析的基础上,参考了 世界范围内外资引进政策的得失,观点鲜明地提出了在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修正上海现有外资 引进政策的建议,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以期上海决策层能够克服外资引进的制约, 使外资的引进管理水平再登新高。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 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江敏 日期:2005 年 10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江敏 指导教师签名:俞正樑 日期:2005 年 10 月 25 日 日期:2005 年 10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1 第一章 外资引进政策综述 11 外资引进政策概述 111 外资的定义 在我国,从不同的标准或角度出发,对外资的定义的理解各有侧重。从最直接的理解 来看,外资即指外来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包括从境外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输入的任何 形式的资本都称为外资。其构成一般有四种类型:现金、有形资产、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 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外资形式的标准来理解,外资特指外商投资,包 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三种不同的形式。从国际投资的角度理 解,外资意味着 多元化的跨国投资主体,为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用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形式,对其资 本进行跨国界的输入和输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资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外资可以表现为直接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家信贷和国际援助等等形式。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时 代,政府职能必然获得极大的拓展。政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 职能和一般社会职能。其中,随着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职能已居于政 府职能的核心地位。经济职能又可分为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而对管理 所需的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力也因此变得愈来愈重要。无论选择了何种发展模式或社会制度 的国家,都会要求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国际间的经贸投资、发挥对外资必要 的扶持、管理乃至主导的作用,外资政策也由此应运而生。 112 外资政策的含义 外资政策是政府对外资进行管理、服务以及主导的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是政府公共 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协调方式看,外资政策是公共政策领域中的调节性质的政策;按 政策空间层次的不同,外资政策是政府对外经贸领域公共政策中的基本政策;按照政策所 涉及的生活领域的不同来看,外资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中的经济类政策。 目前我国外资政策涉及的范围很广,外资引进政策是外资政策中的一个具体政策,也 是最主要的一个政策。由于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客观存在,其他外资政策还包括对外资进 行监管和服务领域的土地、建设、税收、海关政策等等,所以外资政策总体涉及的部门也 相应的比较多。 在外资政策中的监管和服务政策中,对外资土地、税收和海关等领域的政策必将因为 与中国现行对国有和民营资本的相关政策趋同而淡化。而国际上利用外资的竞争因素,以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 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2 及由于我国发展的不均衡,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需要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战略,因 此,外资引进政策在我国整个外资政策及地方经济政策中凸显其重要性,表明了国家对外 资进入的整体态度和具体做法。对上海地区所具有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而言,其外资引进 政策尤显重要,也正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113 外资引进政策的含义 作为外资政策中重要的具体政策,外资引进政策不仅体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更重要的 是体现政府对外资的引导职能和对整个国民和地区经济安全、快速发展的平衡。外资引进 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1)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首先关注如何制定合理的外资引进优惠政策。我国加入 wto 后,为切合我国发展的 长远利益,对不合理的外资引进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的逐步取消是大势所趋。国家范围 内的过度的优惠政策导致市场扭曲和寻租,不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更造成中 国整体利益的流失,不适应入世后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问题。其次是如何针对地 区特点,错位竞争,制定差异化的外资引进优惠政策。目前国内各地区间大同小异的“外 资政策优惠竞争”的消极影响日趋严重,各地区之间的这种优惠政策竞争不会增加中国利 用外资的总量,只能造成外资在国内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也会造成国家整体利益的流失。 (2)修正对外资的歧视政策 根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及服务贸 易总协定中的世贸组织的国际投资规则,应对当地含量要求、制造界限要求、贸易平衡 要求、产品指令要求、外汇管制要求和国内销售要求等歧视性政策进行必要的修正。 (3)对外资的市场准入政策 对外资的市场准入政策涵盖相当大的范畴,如对外资经营范围的定位,对企业进入和 退出市场的程序及审批政策等。 (4)对外资的导向性政策 指国家和地方层面对希望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的关键产业和重点领域 114 外资引进政策的特性 外资引进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制定的在外资领域的公共政策之一,体现了政府对该领域 利益分配的倾向,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或者更直接地说,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 求,同时,外资引进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 (1)合法性 外资引进政策的本质,决定了该政策所拥有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其具有合法性。即外 资引进政策要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力求其作为公共政策行为的合法。当前在出台一项外 资引进政策时,其内容不可以与现行的实体法律相抵触,除非法律明显不合时宜;如果允 许政策与法律不一致,在实践中适用政策而不是法律,就会损害法律的权威性并降低其威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3 慑力。同时,每一项外资引进政策的出台必须保证其程序合法,即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它 是政策获得合法性并得到良好执行的前提,也是决策民主化、法制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依 法治国的需要。 (2)政府有限干预性 其次,外资引进政策具有政府有限干预性的特性。我国政府干预首先源于市场机制自 身固有的缺陷。我国的市场经济是 “转轨”经济。在市场发育还不很充分,市场体系不完 善,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价格机制建设也不成熟的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除了弥 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外,还必须在消除市场发展障碍、解决市场缺位、创造促进市场发 展的条件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特别要强化部分地替代市场和培育市 场这两个方面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替代可分为直接替代和间接替代。直接替代是政府 采用行政办法直接代替市场行使配置资源的职能,如兴办国营企业,对某些生产要素的价 格实行直接的干预等。间接替代是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通过具体的实施过程,如市场 准入、财政补贴、信贷分配、税制优惠、市场服务等办法,影响外资及民营企业的经营行 为,使其投资于社会发展急需和潜在收益较高的项目;或通过经营许可、价格管制等政策, 对私人经济部门的活动实行某些规制,以避免外资或民营资本重复投资或产业间的过度竞 争和竞争不充分。因此,外资引进政策所具有的现有干预性,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外资 引进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的特性。 (3)相对同一性 再次,外资引进政策应具有其作为政策本身的相对统一性。既然对外资引进政策是构 成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就可以把它视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即“外资引进政策市场”。在 这个“市场”中,首先应该是有秩序的,有固定的规则,而不是随意的;其次,秩序、规则 应该全国统一,而不应五花八门。虽然各地经济发展现状差别很大,允许一定幅度的“灵活 变通”,但基础规则(例如税种税率、企业社会保险)必须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颁布并 依法强制执行。这也是我国目前从国家层面来讲最为欠缺的,表现为地方政策为了追求所 谓政绩,盲目引进外资,竞相出台过度的优惠政策,甚至直接抵触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牺 牲环境、牺牲企业职工利益。这些非正常的竞争手段,直接对上海外资引进政策造成了影 响,本文在下面还会提及此问题。 (4)周期性 最后,外资引进政策还表现出周期性的特性。从宏观层面来讲,国际投资不断呈现新 的趋势;从微观层面来讲,外国投资者越来越重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政策制定者根据政策周期理论,不断修改、调整原有不完善的政策。 12 外资引进政策的构成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4 121 外资引进政策的目标 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外资引进政策的目标也不断地进行 调整,简单归纳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通过政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指导利用外 资的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二是通过政 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指导利用外资的领域将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三 是过政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指导利用外资的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 多方式引资拓展;四是政府对利用外资的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 监督转变。应当说, “四个转变”是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资引进政策的总体方向性的 目标。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配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吸收外资对 产业结构的提升效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保持必要的政策调控手段。 122 外资引进政策的功能 作为公共政策之一,外资引进政策具有公共政策所具备的一些功能。 (1)导向功能 外资引进政策具有对我国外资进入的导向功能。外资引进政策引导外资的行为和发展 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我国因希望外资进入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而制定的 对外资的部分优惠政策,在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外资引进优惠政策短期内会 使外资投入增加,长期内会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研究表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 资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国内资企业技术外溢作用的途径包括人 才流动、当地配套、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技术外溢效果的大小与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有相当的关联。 (2)控制功能 外资引进政策具有对外资的控制功能。政策控制功能是政策对外资的行或发展起到制 约或促进作用。如对外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控制,外资危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主 要源于国家经济过度依赖外资,或受到外资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外资总体 规模安全、敏感部门安全、产业安全、技术安全和金融安全,通过制定和实施外资引 进政策,起到了对政策管理对象的控制功能。 (3)协调功能 外资引进政策起到了协调功能。国家的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其中有许多 利益关系需要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和谐进行。外资引进政策本身涉及到相当 多的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对部门与部门间的运作,部门与政策服务或监管对象 的利益关系起到了协调的功能,而且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起到了协调的功能。 (4)象征功能 外资引进政策具有象征功能。政策的象征功能是指政策主要发挥象征性作用。如我国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5 的外资政策对外资进入产业的鼓励,表达我国对外资的欢迎,有利于宏观及微观创造良好 的投资环境。 123 外资引进政策的主体和客体 外资引进政策主体一般可以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参与外资引进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 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 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 官方和非官方两大类。目前我国外资引进政策的主体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的职能部门,特 别是国家层面的商务部和地区层面的商务厅或外经贸委等构成。随着专家治国思想逐步深 入人心,外资引进政策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而且越来越多的 社会重要研究机构参与其中。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及规划部门为主,社会重要研究机构支撑, 吸收相关知名专家和政府部门人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 的参与度,保证能体现公众利益。 外资引进政策客体是外资引进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外资引进政策所要处理的 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外 资引进政策的环境,如国际投资新的变化趋势、国家和地区内由人口、 、经济、文化、资源 供应和基础设施等等所组成的投资环境;第二是外资引进政策的目标团体,这也是最为重 要外资引进政策客体,目前主要由各种形式的国际投资构成;第三是对社会问题的调节, 外资的进入,必然对国民经济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外资进入以后产生的 问题进行调节。 124 外资引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外资引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政策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前述的政策主体、客体与 环 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意义上,政策活动过程由信息、咨询、决断子系统构成的制定环 节,和由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所构成的实行环节所组成。由于我国外资引进的历史比较短, 对外资引进政策现状是注重制定,但缺少执行,监控的力度尤其缺乏。 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外资引进政策的制定环节的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职 能部门如统计局,以及外资职能部门内部的信息统计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 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为外资引进政策的决策提供信息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外资 引进政策的决策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流动与转换的过程。制定环节的咨询子系统,由外资职 能部门内部的研究室以及外资引进政策研究组织(思想库)以及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子 系统。咨询子系统在外资引进政策制定中的主要作用是: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未来预测; 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制定环节的决断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 在我国行政领域,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度,行政首长在整个外资引进政策决策系统中居于 核心地位,是外资引进政策决策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最终决定者,领导决策活动的全过程。 由上述可见,我国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外资引进政策的制定 主要从咨询子系统发现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6 到决策子系统界定问题,再由信息子系统及咨询子系统设计方案、预测结构,接着由决策 子系统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使方案合法化。 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外资引进政策的实行环节的执行子系统,是由政策执行组织及 其人员特别是政府外资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所构成的,其主要职责是将政策方案(理想) 执行或推广,使之收到预期政策效果(现实) 。执行子系统在外资引进政策实行环节中的作 用是为外资引进政策的方案或项目的执行做好准备;从事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 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理论上对外资引进政策的实行环节应有监控子系统,而且监控子系 统是整个外资引进政策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 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与信息、咨询、决断、执行等子系统,其地位较为特 殊,目的是使外资引进政策的目标得以顺利实施,避免其形式走样或只走形式,保持其权 威性和严肃性,但在实际日常形成过程中,外资引进政策实行环节的监控系统缺失。 13外资引进政策与国际投资 131 国际投资概述 外资引进政策本身,以及其目标、功能、客体,乃至其制定和实行,莫不与国际投资 有着密切的关联。国际投资的存在,是外资引进政策存在的充分条件。 (1)国际投资的定义 国际投资是经济活动的高级形态。从投资者或资金供应者的角度看,国际投资是投入 资金以利润、利息、股息、租金等形式在国外获取预期收益,或者使原有资金额产生增值 的行为。 (2)国际投资的分类 按研究的目的,国际投资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国际投资方式通常可分为: 国际直接投资。即投资者在国外创办企业或采取与当地企业合营、合作等方式可进 行的投资。在投资过程中产生技术诀窍和管理知识的转移或外溢,对东道国企业提高技术 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致使发展中国家由限制外国投资转向吸引外国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指通过国际贷款和购买外国有价证券所进行的投资。国际间接 投资主要有国际股票投资、国际债券投资、国际信贷和其它信贷形式。其实际使用通常受 到东道国的限制,除要向投资者还本付息外,同国内投资相似。 国际灵活投资。国际灵活投资通常是与国际贸易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集资金形态、实 物形态、技术形态、知识形态为一体的国际技术经济合作方面的投资,主要形式有贸易贷 款、国际租赁、信托投资、项目贷款、补偿贸易、对外加工、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等。 (3)国际投资的特征 国际投资是国内投资的扩张性延伸,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7 具有阶段性。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具有国际投资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能力。 二战前,国际投资以间接投资为主。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总量中的比例很低,二战后, 其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尤其在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其比例已超过 50%。20 世纪后期,国 际直接投资向大型跨国公司集中。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 年国际直接投资突破 1 万 亿美元,并且主要集中在 100 家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手中。 具有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资源与市场方面的互补,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利用美国的投资大力发展制造业,主要为美国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提供廉价产品, 日本的中高收入的消费者则对美国的新型产品深爱有加。而发达国家之间,资金、技术、 市场相互依赖,互通有无,相互补充,双向消化,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投资良性循环。 具有多元性。国际投资具有多元目标,包括近期目标、长远目标、直接目标、间接 目标、最终目标等。国内投资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一般趋于一致,即追求盈利最大化; 而国际投资具有多元的直接目标,如开拓市场、维护出口、分散资产风险、获取东道国资 源等,还有促进国际交往的政治目标,但最终目标仍然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具有风险性。国际投资风险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客观存在的导致国际投资经济损失的 可能性。国际投资风险除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外,主要因素有投资者的决策水平、投资者 的管理能力和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国内投资环境一般比较稳定,并且变化容易预知,而国 际投资环境则复杂多变,不可预知的因素较多,特别是东道国政局动荡、发生战争等更是 投资者的大忌。因此国际投资的风险一般高于国内投资。 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由来已久,迄今已有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 资本主义本身带有扩张性,使劳方处于资方的控制之下,扩张的外部界限波及世界各地, 将每个关系人束缚在“资本轨道”。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一直向贸易自由、价值放大的 方向扩张,二战后这种倾向大大加强,原来以国家为中心的贸易范围不断向世界范围扩张。 具有放大性。一是国际投资企业通过生产要素跨国传递产生价值放大;二是国际投 资企业通过向东道国内销和第三国外销产品产生价值放大;三是国际投资企业通过经营与 投资者、劳动者、其它要素提供者和东道国政府共同分割投资收入分配后所产生价值放大。 按照资本的趋利性,国际投资具有更大的价值放大空间。 国际投资在追逐高额利润的过程中,也迅速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进 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和现代文明。学习、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创造的优秀文 明成果,引进外国资本、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式,加强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 是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捷径。 132 国际投资的成因与外资引进政策的关联 国际投资的主体为企业,企业的决策决定了国际投资的成因。 (1)国际投资的成因 学者莱斯利斯克莱尔于 2002 提出。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8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进行国际投资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所有权、内部 化和区位理论模式。以往的理论只能对国际投资作出部分解释,并且它们无法将投资理论与 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折衷理论, 邓宁建立的所谓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对西 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进行兼容并包,并吸收了国际经济 学中的各派思潮,包括海默以来诸人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关于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和非股 权转让三者一体的理论通论。 要素之一为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因有某种独有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使该企 业在生产技术、规模经济、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是进行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 要素之二为内部化优势。由于市场交易存在竞争壁垒、定价困难、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造成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不完全竞争,为确保企业所有权的优势,通过内部化转移所获 得的利益要大于交易市场所得,所以企业宁可选择对外投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 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要比将优势的使用外部化更有利。这种外部化是指通过与其他独 立企业进行市场交易。企业使其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 的不利影响,保持和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市场不完全可分为结构性的与知识性 的。前者指竞争壁垒等障碍;后者指获得生产与销售信息很困难或成本很高,因而在技术 等无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以及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企业对其优势实行内 部化,避开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全,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因而企业将其优势内部化的能力成 为企业进行竞争的关键影响因素。 要素之三为区位优势。投资地点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 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内部化优势皆有,那么, 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当地要素,即区位因素结合必然使企业有利可图。而这些因 素是指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及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等。要 素禀赋一般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东道国 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素的成本及质量、运输成本、基础设施、政府干预范围与程 度、各国的金融制度、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程度,以及由于历史、文化、风俗偏好、商业惯 例而形成的心理距离等。企业从事国际生产必然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它决定着企业从事 国际化生产的区位选择。 由此可见,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 外投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 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 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 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 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 英国学者邓宁(john h.dunning)于 1977年提出。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9 法成功。 (2)国际投资的成因与外资引进政策的关联 国际投资的成因可以成为我国制定或修正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外资引进政策的基础和依 据。在外资引进过程中要辨证地处理好企业-产业-区位选择三个国际投资成因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微观上讲,企业是国际投资的主体,但是企业制定的决策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和 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因此企业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开 始,就会受到国家外资引进政策中产业导向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约束。其次,中国是一 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内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产业结构的调整即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不 平衡造成的差异与互补,又要追踪、吸收和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外资,可 以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来推动国内企业的重组,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的。再次,产 业优势的生成取决于该产业内不同企业经济优势的集合,产业内企业组合的优势决定了国 际投资选择的方向。但是通过企业组合优势凸现出的产业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全球优势,可 以是相对于一定区位的比较优势。国际投资理论中比较优势概念的精髓在于,它是在一定 的投资区位中产生,是国际投资的基本依据,也是使投资国和东道国双方受益的内在经济 根源。 133 国际投资的发展与外资引进政策的关联 国际投资从成因开始,发展到其成熟阶段的标志为国际投资注重产业集聚与产业升 级。 (1)国际投资的发展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中,大量的集中形成集聚;而集聚效应 也就是指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大规模集中所引致的对地区增长和发展的综合效果。因此可 以这样说,企业优势的集合决定了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包含了区位选择,选择了不同的区 位,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选择了不同的产业也就选择了不同的企业。 由于跨国公司一直承担着国际投资的主要角色,关于对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集聚效 应的研究主要是从投资的区位及其影响来展开的。通过对在美国的外国投资定位的模式和 决定因素中研究发现,外国的制造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定位主要是从区域市场来 考虑的。通过对美国制造业自 1978-1994 年在 6 个欧洲国家的跨国经营活动和投资的研究 发现,劳动成本并不像以往那样在跨国公司区位决定中起中心作用,尤其是那些采取高科 技生产技术的跨国公司;与主要的生产和研发中心接近是重要的区位决定因素,由此形成 空间集聚。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在美国投资的分布状况进行相关与回归研究表明,日本投 资选址模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产业的集聚效应,而不是基于自然禀赋或劳动力、基础设施 等差异。 glickman and woodward于 1988 进行的研究。 barrell, r. and pain, n.于 1999 进行的研究。 head, rises and swenson于 1994 年进行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10 (2)国际投资的发展产业升级 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 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整个产业中有第一次产业占 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二是产业结构中有劳动密集 型,特别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 重演进的过程;三是产业结构中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最 终产品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国际投资的发展可以影响东道国产业升级。通过国际 投资创造产业升级效应,客观上要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项目具有“发动机单位”的职 能。 “雁行模式”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等理论都认为,国际直 接投资条件下东道国产业升级的限度是由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家生产和国际分工所决定 的,其产业升级的高度必须服从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因此这些理论均反映了发展中国 家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产业升级的局限性。所以发展中国家要想从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获 得更大的收益,必须依赖于自身的条件和引进外资的战略。 (3)国际投资的发展与外资引进政策的关联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际投资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投资接受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 升级,另一方面,投资接受国较高水平的产业集聚与产业水平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处于一定 的位置,反过来会吸引国际投资的进入。国际投资的发展与投资接受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 升级的水平两者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联,对外资引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参考 意义。 meier 于 1989 提出。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提出。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8 年提出。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11 第二章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现状及政策分析 2 1 上海外资引进现状 2 1 1 外资引进概况 上海外资引进自 90 年代初开始以来除去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基本保持良好的增长 态势从表 2-1 中可以看出上海自 1997 以来外资引进的总体情况 表 2 - 1 1 9 9 7 - 2 0 0 4 年 6 月上海 f d i 合同外资额亿美元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合同外资53.258.4841.0463.973.73105.76110.64116.96 文献来源上海市外资委统计资 料 上海的外资引进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特点 1上海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的比重稳中有升尤其是信息产业等的投资是最重要的 增长点传统产业如汽车化工等领域的外商投资也会继续扩大 2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合同外资的能量还很小第三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 要集中在房地产科研商业和餐饮等行业特别是放地产业与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咨 询运输货代及电讯增值业等行业见表 2-2外商对于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数有较大的 提高表明外商对于上海服务业已经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见表 2-3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12 表 2-22 0 0 4 年 1 - 6 月上海 f d i 合同分行业情况表亿美元 行业项目个数合同外资 总计229761.49 第一产业130.31 制造业96037.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10.29 第二产业 建筑业301.21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2.8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701.41 批发和零售业4072.03 住宿和餐饮业560.27 金融业20.14 房地产业506.7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516.9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20.6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1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80.11 教育30.1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0.3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0.35 文献来源上海市外资委统计资料 表 2-3上海服务业引进外资情况一览 年份服务业项目数占当年总项目数 比例 服务业合同外资 亿美元 占当年总项目数比 例% 19989946.9117.5730.05 199961641.8520.5450.05 200085447.0815.0723.58 2001112545.7718.4525.03 2002138145.8435.7333.78 2003236654.937.0133.45 2004 年 1-6 月 129356.322.0835.91 文献来源上海市外资委统计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 mpa 论文 国际投资新形势下上海外资引进政策分析 13 3上海吸引外资投资中1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数呈递增趋势但 1000 万美元以下 的项目向周边地区流失较多见表 2-4 表 2-42 0 0 1 年- 2 0 0 4 年 6 月上海引进 1 0 0 0 万美元以上大项目数个 亿美元2001200220032004 年上半年 项目数个159234371234 合同金额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