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 与约束机制研究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传统国企制度及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特点以及国 企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我国传统国企制度的特点是在产权制度上企业不是 具有独立产权的经济实体在经营管理上企业的人财物和购产销都由政府各 部门统管在社会职能上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职能而且承担行政的社会的 职能国有企业经营者由政府行政任命委派缺乏自主权企业管理中基本不 存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种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 力 其次介绍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1由于国有产权主体的缺位虽然国有股往往占主导地位但不具足够 的监督积极性同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影响了中小股东对于公司的监督动机 和方式2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产生方式政府任 命多于股东的聘任和经理市场的竞争且两职较普遍地实行兼任使国企内部 应有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制衡关系失衡3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错位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并存 本文对于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 有以下几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产权控制弱化 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手段对优秀国企经营者缺乏制度上的保护措施外部环 境不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等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国企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对策1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新旧体制过 度中各种关系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产权 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关系3建立和健全短期和长期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 iii 实行年薪制与持股制相结合在激励中体现约束对 esoeva 等先进管理 方法进行大胆尝试4强化监督机制的功能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家庭财产 申报制度强化财务监督机制推广财务总监制实行会计委派制等办法强化 财务监督机制5改善和优化企业外部环境为企业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 氛围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iv a b s t r a c t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traditional state- owned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operator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traditional state- owned enterprise system are as follows: in property orde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no economic entities with independent property right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manpower, property, materials, purchasing,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such enterprises are managed by variou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a centralized way; and in functions, such enterprises undertake not only economic functions but also administrative and social functions. the operato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administratively appoin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have no power to make decisions.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 are basically no effective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s. such an enterprise system has mad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lose their vigor to a great extent. second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n be seen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subject of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the state shareholder does not have sufficient enthusiasm for supervision, though state shares always take a dominating position; and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equity structure affects the medium and minor shareholders motive for and means of enterprise supervision. 2.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incomplete; most board chairmen and general directors are appointed by the government rather than appointed by shareholders or selected through competition on the market of managers; and generally a same person v concurrently serves as the board chairman and the general manager of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such arrangement unbalanc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power, responsibility and benefit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3.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s is misplaced, and such problems as insufficient incentive and excessive incentive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s.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 is defective; the relations between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re unclear; the control over property rights is weak; the necessary means of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are not available; there are no institutional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excellent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un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incentive mechanism.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 incentive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said mechanisms: 1.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ationalize various relations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old system and the new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2.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ownershi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clearly def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3. establish a sound incentive system that organically integrates short-term incentive with long-term incentive, combine annual pay system with shareholding system, embody constraint in incentive, and boldly try such advanced management modes as eso and eva; 4.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of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of family property declaration by enterprise operators and enhance vi the financi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by appointing chief financial supervisors and implementing an accountant assignment system; and 5.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good business atmosphere for enterprise operators.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operator,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aint mechanism 1 引 言 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 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和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 制本文拟分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 题从而寻找进一步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方法和途 径 2 1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 历史与现状 1 1 改革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特征 在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处于主体 地位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没有明确产权关系和独立 的经济利益自主权很少管理落后其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是以大 工厂理论为基础以原苏联前期的体制模式为样板建立起来的这种企业制 度的特点是 1在产权制度上国家政府集行政管理权财产法律所有权经济所有 权经营权宏观调控权于一身它以国家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企 业不是具有独立产权的经济实体 2在经营管理上企业的人财物和购产销都由政府各部门统管 而且统一收支统负盈亏 3在社会职能上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职能而且承担行政的社会的职 能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小政府 这种企业制度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是力图单纯依靠职工的热情 干部的责任心以及上级的命令来维持基本不存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 约束机制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差和企业负担 越来越重从而使国有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国有企业不仅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而且 一直被认为它是公有制企业中最好和最高级的形式在经营范围上只能扩大 不能缩小在行政管理上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国有企业几乎无所不在 政府对经营者几乎实行着一种直接任免奉命上岗既无激励又无约束其 结果必然是国有企业因为一种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 就可以随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对企业经营好坏往往就既无动 力也无应有的压力企业势必就可以用各种理由吃国家的大锅饭效益 3 效率肯定不高 1 2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改革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针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活力动力激励约束机 制不健全等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1调整国有企业的隶属关系1957年和 1970 年曾经两度用这种办法进行 改革即把原来由中央各部管理的企业绝大部分下放地方管理结果不但没 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经济混乱为了扭转经济的混乱局面不久就只好又 收回中央各部管理也就是说经过两次团团转的循环即一管就死 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又管从那里开始转了一圈还 是又回到了那里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2调整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即从原来的国有企业财务统收统支 利润全部上交改为多种形式的企业利润提留包括利润分成利改税和利润 上交承包等从 1979 年到 1991 年搞了十几年国有企业的盈亏状况不但没 有改善亏损企业的比例反而从不到 20%上升到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亏损 三分之一虚盈实亏真正盈利的只剩三分之一注释 1 3调整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力从 1992 年下半年到 1997 年搞了差 不多五年名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为扩大十四个方面的自主权但因为观 念没有转变政府同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照样存在绝大多数企业的自主 权并没有真正放下去极少数企业放下去了但往往又放过了头把所有的制 约监督权力也下放了变成了内部人控制导致类似于志安外逃褚时建被判 刑等种种严重的后果 在此期间1993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鉴于以上改革办法都没有 取得应有的成效曾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 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正确目标但因为观念没有转变 认识没统一在客观上又出现了长达几年的产权改革究竟是姓公姓私 现代企业制度究竟姓社姓资的争论导致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不仅 在面上不可能深入进行即使在百户企业中的试点也没有真正推开 4 有鉴于此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 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重申其基本标志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 开管理科学推进的重要方法一是要采用多种形式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 一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这些论述不但奠定了我 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国企改革不能涉及产权改革的传统观 念也是一个很大的思想突破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不仅继续坚持了十五 大有关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且对如何推进改革的方法有了许多新的发 展如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通过有进有退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解决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 的问题不仅进一步重申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而 且对如何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也规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从而为国有企 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42003 年 11 月 25 日一部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法规中 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注释 2)专业人士称此举 标志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以出资人的身份对中央企业负责人 进行业绩考核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创新实践方面 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现了年度考核与任期 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业绩考核与奖惩紧密挂钩的特点 按照年度基本指标和任期基本指标两项指标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并通 过分类指标较好处理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较好衔接了企业短期发展和中 长期发展目标实现了考核和薪酬的挂钩这不仅使国有企业负责人有了强的 约束强的激励而且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为国有企业造就一个高素质的职 业经理人群体为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化打下好的基础考核制度的 出台不仅是一种制度创新而且为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资本社会化的条件下这样的考核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竞 争机制的要求考核办法的出台以及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签订将使国有资产监 管体制进一步完善 5 1 3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在 逐步被引入到改革内容之中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 监督动力不足约束不力 一般来讲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表明股东对公司经营者的权力控制程度而 从我国上市公司情况看大股东往往是政府政府虽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当 关注且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从其身份上国家股的积极作用又不同于一般 的大股东国家股代表国家利益被寄予的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可是 由于国有产权主体的缺位削弱了国有股代表作为大股东代表的动力虽然国 有股往往占有最大股东地位但是却不可能具备足够的监督积极性并且有时 还会成为政府干预企业的途径同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和完善的前提 下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影响了中小股东对于公司的监督动机和方式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里任何一个老板和出资人都非常重视对企业的 监管都非常重视企业的资产状况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产权最终总 是落实到一个或许多个“自然人”头上因此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出资人到位的 问题在我国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形成了委托代 理关系管理者违背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的信息不对 称即管理者了解的信息比委托人准确完整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的出路就是使委托人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对管理者进行约束当他们背离 委托人利益目标时委托人可以通过减少各种形式的报酬运用舆论和道德力 量抨击其不良行为甚至解雇他们等手段对其进行约束但是由于国有企业 产权不明晰委托代理责任不明确作为国有企业直接所有者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司或者主管部门其本身对产权与责任关系就比较模糊再通过其间接对国 有企业进行约束和管理客观上必然造成所有者缺位问题甚至会造成内 外勾结的严重后果另外 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的脱 离实际或者滞后使得代理人在法制漏洞上有着比较广阔的博弈空间会计信 息失真内幕信息层出不穷会误导广大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这些都会造 成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不力 6 2) 两职重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由于我国公司化改革历史较短各方面的市场改革仍处于转轨时期公司 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产生方式政府任命多于股东的选任和经理市场的竞争 基本上源于原来的被改造的国有企业而且在目前对经理实行外部控制的经理 市场与公司控制市场还不发达董事长监事会等的内部控制有待于加强的情 况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较普遍地实行兼任比例高达 65注 3大多 数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既造成权力过分集中又放弃了制衡监 事会绝大多数由企业内部职工组成监督机构置于被监督者的监督之下普遍 没有很好发挥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的监督作用对国有企业特别是 对企业领导人约束不力造成不少国有企业领导者存在着弄虚作假滥用职权 决策失误以权谋私的现象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 经营陷于困境有的亏损严重甚至不少盈利大户也被搞垮有些问题怵目惊 心 3)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错位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并存 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不仅应体现在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方面还应该 体现在激励方面国外的公司在注重加强内外部控制的同时也注重给予经营 者以奖金持股期权等金手铐的长短期激励而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殊性 使激励问题表现出不同传统体制孕育的经理董事长是另一种形式的行政 官员他们在上级管理者眼中更多地被视为干部对他们的考核和激励也 是遵照党政干部同样的标准提倡精神激励和官位激励长期以来高层经理 人员的价值得不到真正承认抑制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对于创新冒险的热情 不仅如此物质激励不足还导致部分企业经营者以非法的手段获取应得的回 报结果形成了所谓的59 岁现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解决的经理层 与普通职工之间及与企业所在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之间距离没有拉开事实 上形成了一刀切要么企业采取变通的手段如发放购物券提供各种补助 津贴报销相关的个人费用在职消费等以灰色收入方式增加了管理层的收 入但是却没有增加其真正的可支配收入绝对收入低使得管理层的温饱 都难以解决更无心考虑委托人的利益问题了 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货币 收入与普通职工的差距普遍在二到三倍左右绝对数则在年薪几万到十几万之 7 间 按照这种现状激励作用确实是微乎其微虽然少数实行年薪制的企业 特别是上市公司其管理层的收入较高 像科龙电器的老总年薪高达 350 万 元人民币但这并不能代表普遍水平注释 4 除了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作为辅助手段 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既是 对业绩的评价也是对管理者本人的肯定在我国这样一个东方文化底蕴深厚 的国家人们对荣誉与尊严予以高度的重视精神激励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 效果但现实中各种荣誉如劳模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称号等授予 面较窄使激励效果受到影响这就产生了精神激励不足 与激励不足同时存在的是激励过度这与激励不足并不矛盾主要表 现在一部分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层的灰色收入甚至是违法收入构成 了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使显性收入的增减激励作用不大或根本不起作用 按照经济学效用递减规律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再通过提高收入来激励就非常 困难此时管理者就会更多考虑维持现状规避自身风险等问题精神激励过 多荣誉的光环太甚要么产生忘乎所以被荣誉冲昏头脑造成决策失误 要么对荣誉感到麻木丧失前进的动力 8 2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分析 2 1 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一词起源于西方经济 学是指由一套组织结构严密的自然人来治理公司而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在 现代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四部分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我国自 1993 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 的进展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有一批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了 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但也 有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机关职能不健全权力 不能有效制衡并未真正建立起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2 1 1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框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 定明确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现代公司制是否真正建立起 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 是否形成是根本性的标志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完善经营者约束机制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所有者股东 法人及其法人代表董事会高层经理人员其要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董 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 证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内容 1) 股东作为所有者掌握着最终控制权他们可以决定董事会人选但是一 旦授权董事会负责公司后股东不能随便干预董事会的决策 2)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全权负责公司经营拥有支配公司法人财产 9 的权力并有任命和指挥经理人员的全权但他必须对股东负责 3) 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意定代理人统管企业日常经营事 务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理人员有权决策其它人不能随意干涉但是经 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不能超过董事会决定的授权范围经理人员的经营绩效的优 劣也要受董事会的监督和评判 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股东所有权董事会法人产权总经理 经营权三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因而 能实现所有者目标和经营者目标的统一 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严格按照 公 司法的所有规范和程序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按法律程序规范运作 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互相约束形成了一种权力责任和利益的 制衡关系在这一规范化的制衡条件下实现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的结 合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处理好作为委托人的股东代表董事会和作为代 理人的经理之间的关系包括董事会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监督约束经营者其本 质是解决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公 司制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是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只要法人治理结构建 立起来和正常运行了现代企业制度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然而前几年我们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是很不完善的治一时结构的形式是 旧瓶装新酒即董事长总经理人选由上级党委首先决定由行政部门任 命最后由合法机构通过一下走走形式由于这些人的乌纱帽实际上掌 握在党政领导手中而不是掌握在出资者所有者手中他们不可能按照市场 运行规律和形势自行决策自主经营独立地处理问题不能够真正对出资者 负责更不会对所有者负责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这种不规范的委 托代理关系到头来只能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的 削弱据了解我国已经有的数万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虽然都无 一例外地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但不少是形同虚设并没 有真正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议事规则来办理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不顺 所谓老三会是指原国有企业的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所谓新 10 三会是指公司制企业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国有企业不实行公司 制的必须设置老三会实行了公司制以后同时还要设置新三会这么 多的会在企业里如何汇正像有人讲的搞不好就是大杂烩因 此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企业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现实 的问题目前存在一些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把党委会和监事会放在一起其理 由是他们都是保证监督的这样做不行因为党委会是从政治角度保证监督 监事会是从财务角度保证监督不是一回事一种是把股东会和职代会合在一 起这一样也不行因为性质是不一样的 2)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不顺 在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厂长关系总是不顺内部摩擦较大 为缓解矛盾不少国企采用党组织负责人和厂长一人兼现在实行公司改制 后又出现了新矛盾这就是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不顺许多公司制企业为 了避免矛盾也仿效原国企的做法让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职务由一人兼这 样做不妥因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处于不同的地位各自的身份性质不一样董 事长是代表所有者的是老板身份而总经理是雇员是由董事会聘任的两 者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如果由一人兼任监督约束机制就不存在了虽然 在美国日本的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的情况也是常事但是在 那里存在其他外部机制对经理层的表现实施的监督和约束如美国的公司兼并 市场日本的主银行接管机制等目前在我国的公司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 审计机制的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使得应有的内部制衡机制的作 用也不存在了 3) 股东大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不顺 在规范的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部门股东大会依公 司章程通过的重大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无须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是目 前不少地方出现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怪现象 4) 上级主管机关对作为国有资产出资者的职能如何行使并不十分明确 作为国有资产出资者主管机关行使其监督管理职能不力有的仅仅是以 审计代替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有的即使是向企业派出了国有资产产权代表 参加了董事会并担任正副董事长但也只是参加一下董事会并不决定企业 11 的重大方针 5) 董事会本身职能发挥不够 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会对股东负责受全体股东的委托 享有充分的权力代表股东进行决策在公司领导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在现实 中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其核心作用其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 ? 董事会的产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股东大会没有召开董事会就已 产生也有许多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老国企时代的“总经理负责制”中个人 权力高度集中的基因又在新组建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得到了继承和萌生致 使一些企业经营者产生不正之风以权谋私直至陷入犯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大量的国有资产被侵吞和流失 有的企业虽然从组织形式上完成了公司化改制但原有的领导班子基 本不变地进入了董事会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合使董事会被经理班子 控制董事代表股东利益的作用失效董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正常运作 把公司分权 制衡机制看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甚至是 “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未经董事会的授权董事长处处以“法人代 表”和“一把手”自居要事事“领导”总经理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没有形成 扰乱了公司的责任体制使公司经营管理效率降低 6) 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到位 监事会应是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 公 司法第 54 条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或者监事的职权做出详细规定该法 第三节甚至专列监察院事会一节监事会均享有既监督公司财务又监督公司 业务的权力监事还可以专列席董事会会议从一定意义上讲监事会是在股 东大会闭会期间代表股东对董事经理等经营管理者行为进行约束的常设必 设机构但是从下面几点可以看出我国立法没能确立一种确保监事会监察权有 效行使的法律保障机制致使监事会的营运失去了可操作性 我国目前由股东选举的监事大多为国有资产或国有法人资产的代表 而非个人资产代表监事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营效益缺乏一种内在的密切关 注而且监事的任职基本上为兼职公司最高决策者和经营者与公司监事往往 来自于同一出资单位仍保留着一些残存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所具有隶属 12 性也使得一些监事无法或不敢大胆行使监督权而听命于董事会或董事长的 安排和指挥一些依法须履行职权如监事会的作报告等也往往由董事会或 总经理代劳可见监事会的监察权行使因此而大打折扣 监事会法定职权的行使因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而无法得到应有的保 障我国公司法第 26 条虽然也规定了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监察权对董事 经理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权对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请求纠正权 以及如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议权但对这样法定职权如何得以有效行使立法 并未提供充足的保障手段同时即使公司要对董事提起诉讼公司法也没有 规定由监事对董事提起诉讼这些均削弱了监事会应有的职能 因监事会行使监察权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也使得监 事会监察权的行使往往成为不可能监事会监察权的行使主要针对的是公司的 业务的财务为此监事会在行使监察权时往往需要聘请律师会计审计师等 参与具体工作并需支付合理费用由于公司对这些费用承担与支出未做出规 定所以实践中一些公司的董事或经营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支付该笔费用 使监事会的监察活动难以进行 2 1 2 内部人控制和自发的或非正式私有化现象普遍存在 早在 1994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青木昌颜教授就已经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内部人控制失控现象从而将内部人控 制这一概论引入了中国经济理论界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由于企业外 部人员如出资者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等监督不力企业的内部人员如 厂长经理事实上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199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总经 经济顾问斯蒂格里茨来华考察时发现中国一些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通过组 织内联合资等方式将公司资产转移出变成了自己的私产西方经济学家 把这种现象称为自发的或非正式的私有化目前这种自发的或非正式的 私有化现象已是我们不容回避的现实注释 5国资委的一位负责人说在 较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向企业重点放权力作为行使社会管理 职能的政府要取消对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和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将企 业经营的重大权力交给经营者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国家所有 13 者代表还没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内部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情况下对企业实行四 自政策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实际上是将所有者的部分或全部决策权 收益权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将企业交给了厂长经理政府手中的最终控制手段 就是经营者的去留而事实上掌握着控制权的内部人在法律上并不拥有企业的 产权这些厂长经理们心理总觉得不安全因为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免职或调任 他的权力越大利越大不安全感也越强侵吞国家资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种国有企业改革的两难困境正是造成内部人控制失控事件的制度背景 它直接导致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被架空国有资产被蚕食转移以 及国有资产蒙受损失的局面另外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企业家失败的案例分析 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家几乎所有失败的决策都是在独断中产生的这是中国企 业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曾出现了大量的上市公司内部 人控制问题如兰州黄河猴王股份三九股份大庆联谊等大 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注释 6为此中国证监会也和原国家经贸委 联合在 2002 年初颁布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但由于种种原因内部人 控制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当内部人员素质低下时内 部人控制可能导致公司缺乏创新动机在低水平上徘徊甚至出现逐步掏 空上市公司的后果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在检讨失败时曾坦言巨人集团 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因我一个人的失误给集体整体利 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注释 7这也恰好说明权力必须有约束内部人控 制必须得到控制中国的企业大多集创业者所有者决策者和执行者为一 身董事会行同虚设下级也只能俯首帖耳这些制度缺陷和权力的结合必 然使我们的企业家个人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经营失误机会和决策错误机会对 于国外的 ceo首席执行官来说失败是被免职或引咎辞职而他们下台 的导火线大都是因为企业出现亏损或盈利减少有的甚至只是没有达到股东 们期望的高增长率而真正因为领导无方决策失误而使企业倒闭或被收购的只 是极个别现象财富杂志的调查显示在被解职的 ceo 中70的人没有 出现骇人听闻的大错误而大多数在于执行的失败这就是说他们给企业造 成的损害并不是致命的而且 ceo 们的失败并不等于该企业的失败这些企 业更换了新领导人后依然能够扭亏为盈转败为胜80 年代中期通用汽车 14 和 ibm 都出现了巨额亏损这当然与当时的 ceo 领导无方有着很大关系但 如今它们又重新成为财富 500 大中的盈利大户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家的失 败则十分悲惨与国外 ceo 相比中国企业家们的失败很多是意味着企业遭 受重则无力回天甚至消亡回顾近 20 多年中国的改革历程由于旧体制 的惯性作用和放权让利改革思想的局限国企改革几乎一开始就陷入了进退两 难的境地改革以来我们经常听到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来自企业经理人员 抱怨政府干预太多自主权没落实另一种声音则主要来自党群组织和政府工 作人员尤其是近几年来有关要求限制企业主管人员的权力和加强对他们的 监督以捍卫国有资产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政府忧心忡忡企业人员满腹牢骚 这是国有企业改革进退两难的真实写照放权不足使企业缺乏活力放权太多 又使所有者失去了最终控制改革思路屡屡在放和收之间摇来摆去 放乱收死的尴尬故事一幕一幕在国企改革的政治舞台上演出此中症结在 于对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必须形成制衡关系的这种制度安排缺乏全面把 握青木昌颜教授用内部人控制这个概念提示中国经济界在国有企业改 革过程中由于企业产权不明晰缺乏明确的所有者代表而脱离了所有者的最 终控制厂长经理往往会获得对本企业相当大的控制权注释 8中国缺乏资 本市场经理人员市场和可以监督经理人员的国家利益代表及辅助性机构在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过程中银行和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正在迅速削弱而 新的监督主体又未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人控制和自发私有化的 出现则是必然的也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经贸委张春林博士指出目前 国有企业治理的基本特征就是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注释 9因此要杜绝 此类事件焦点即在于对内部人控制加以控制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 在国有企业委托经营的条件下企业经营者职工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不相一 致前者趋向于扩大个人利益增加工资福利后者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使国 有资产增值既然如此在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人员会以扩大成本开支范 围低报产量等方式侵蚀国有利润 15 2 2 企业产权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2 2 1 产权的基本涵义 所谓产权就是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 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它是人们围绕或通过财产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 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产权主体包括公有主体和私有主体 之间的关系财产所有权是产权的主要形式其他形式的产权都是由财产所有 权派出的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它是在所有权部分权能与所有人发生 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财产上享有占有使用以及在一 定程度上依法享有收益或处分的权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产权是对所有权及 其他经济权能的称谓它表明对市场经济主体权利的分割和界定所谓产权关 系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由法律界定和法律维护的各经济当事人对财产的权 利关系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相比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 分离以及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由于这种产权关系产生于社会经济运行 的横向过程中财产运行和经济当事人的权利关系变化多端异常复杂造成 经济当事人的权益关系缺乏界定和协调在传统的体制下国家的所有权是通 过计划和行政来体现的而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中这两者淡化乃至逐渐 取消由此国家所有权如何体现就成了问题如前所述经营者的目标与所 有者的目标通常是不一致的由此导致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所有者的目标通 常是不一致的由此导致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所有者的逆向选择这就必须 找到一种机制来克服这种目标不一致带来的低效率也就是解决委托和代理问 题同时运用这种机制来界定维护和协调各经济当事人对财产的权利关系 使经济有序进行激发企业活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这种机制实施的前 提条件就是解决出资人代表缺位的问题 2 2 2 产权关系不明确带来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在公司化过程中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从形式上实现了所 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但是经营者在经营中出现了经营风险或亏损时承担 16 责任的往往是国家或银行将企业亏损由国家财政或银行一笔勾销而选择经 营者的人不承担风险 经营者还有可能易地任职 这就难免不出现 任人唯亲 互利互惠等侵蚀国有资产的行为因此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到位是对经 营者约束机制的必要条件这种不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到头来只能是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被削弱不规范就得不到创新 要创新必须规范另外目前本应统一的国家出资者的权力被分散在各部门 部门之间矛盾重重为了本位利益谁也不愿意放弃出资者权力从而导致了 实际意义上的出资人缺位出资者缺位这个传统企业制度的根本缺陷不解决 很难说能对企业经营者实行约束更谈不上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 制度 1 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手段 目前不少国企承包制年薪制过于粗放使经营者追求短期效益不注意 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有些企业即使实施了激励手段也是只注重物质方面的 激励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激励人是高级生物人除了有物质享受还有理想 事业目标所以不应该忽视精神鼓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有错关键 是赏什么怎样赏如果我们仅仅以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所表达的那种 工作热情纯粹是靠金钱刺激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日本人韩国人有一种精神 是我们今天较缺乏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和二战之后这两个时期驱动他们每个 人创造热情的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个人利益另一个是民族自尊和民族利益 注释 10金钱不是万能的不能仅靠金钱去激励经营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试想加入 wto 后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肯定比我们有钱一份资料透露美 国的大企业行政总裁平均年薪已经达到近 400 万美金最高的年薪收入一亿多 美金注释 11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又能拿多少钱给我们的企业经营 者呢我们如果不在个人收入方面对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有很好的考虑我们就 把企业经营者当神仙来要求了这肯定不对但如果我们只在收入方面对我们 的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我们就把企业经营者看低了在中国做企业经营者是 需要一些境界的是需要一些牺牲精神的而反过来想一想我们也应该尽量 创造条件让有境界有贡献的经营者在克己奉公的时候能够在物质上精神上有 所满足 17 2 对优秀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组织上制度上的保护措施 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往往是打短工乃至相当部分辉煌一时便中 箭落马除了部分是私欲膨胀外不排除有一种原因是枪打出头鸟枪打 出头鸟的确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上的一种悲哀是柏阳先生说的你比我好 因此我要把你拉下来的平均主义杀富济贫思想的最原始的文化动因也是 我们今天生活在竞争的时代但同时依然在拒绝竞争的表现记得有一篇报道介 绍曾经风靡全国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采用各种方式经营的十几家企业总 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事后是马胜利被免职而马胜利本人又绝无贪赃枉法 之嫌这让人感到很惑然另一种原因就是我们还没有那种让优秀企业经营者 为国企打长工而不是打短工的办法或者机制有些经营者是把企业当 作跳板一个任期下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然后离开企业谋求另外的发展当 然我们也无法用行政的手段把他们强制性地留在企业留人留心留心的关 键是要让经营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能够在创造出财富以后获得承认国企经 营者是握有权力支配资金的阶层我们必须学会对这个阶层的管理和保护如 果这个阶层出了问题企业就会象断线的风筝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 兵经营者了在企业这个营盘中的作用是十分特殊的他们动荡太多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闸门维修施工方案(3篇)
- 校友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广告项目施工方案书(3篇)
- 弧形楼板施工方案(3篇)
- 论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兼职会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新兵体检问答题目及答案
- 小学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DB11-T 1828-2021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供应室pdca质量提高腔镜器械包装合格率品管圈ppt模板课件
- 某大楼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故障判断蓝牙音箱类产品faq
- ISO14064-1教材-中文PPT课件.ppt
- KDL16变频器更换步骤
- 英语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 高中化学 1.2.1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课件(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鲁科版高中第一册化学课件
- SAGEERPX3V5总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