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摘要 生猪产品竞争力就是某个国家( 或地区、产业、企业) 的生猪产品在与 其它国家( 或地区、产业、企业) 的生猪产品在商场竞争中赝蕴涵的能力, 即生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成本价格、质量安全、 强务、营销等方覆满是消费需求与方便消费需求上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发展 和获利能力。目前,黑龙江省生猪产品在满足本省消费需求后剩余越来越多, 可调出参与全国生猪产品大市场流通的品种、数量逐渐增加,因此带动农民 增收的潜力相应增大。这就要求从要索禀赋、地区比较优势的角度深入研究 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竞争力状况,力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生猪产品市场上获得 较多翦比较利益。 本文结合近年来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生产经营状况,采用理论研究与实 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橱与定量分析相结会的分折方法,嗣用竞争力理论、 地区经济优势理论对影响生猪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资料纂本上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并对 有关生猪生产在费用、成本、价格、产量、收益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相应处 理,数据资料丰富翔实。 本文主要班生猪养臻经济效益分析为慕础,以生猪产品质豢安全分析为 主导,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区分农户散养和规模 饲养两种生产方式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费用、成本、价格、产值、收益状 况分别与全国( 平均) 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区分大、中、小规模对黑龙 江省不同规模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 质量安全迸彳亍分柝,褥壤如下结论:( 1 ) 与全国( 警均) 水平相眈,黑熊汪省 农户散养、规模饲养生猪均具有明显的生产成本优势。从优势度来看,后者 略离一些。2 ) 黑龙江省规模馕养生猪走的楚“低成本、低产量、高售价、高 收益”的饲养模式。( 3 ) 黑龙江衡生猪饲养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来自于中等规模 的生猪饲养。( 4 ) 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强弱,除了与饲养生猪的费用、成本、 价格、产量、收益蹇接有关外,越来越与生猪产品的质鬟、安全存蓑蛊接关 系。黑龙汉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生猪产品生产残 鹭严重超栋;童猪产鼎舷工过程污染严重;生猪产品参杂使假突出。 摘要 在对黑龙珏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黑龙江省 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闷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褐示了黑龙江省养猪娥 发展缓慢的症因:( 1 ) 利益驱使学致质堂安全隐患:( 2 ) 养猪业产业化发 展水平低下;( 3 ) 生猪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 4 ) 生猪产品生产技术和 质量蕊譬技术落后;( 5 ) 生态环境污染严燕;( 6 )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7 ) 养猪业从业人员文化索质低。 最嚣,本文依据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分析结论,以及黑龙渡省养猪 业发展缓慢的症因分析,提出了提升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和 建议:( 1 ) 发挥产粮太省优势,避步特大生猪养殖业:( 2 ) 以产业化缀 营为突破口,强力雄进生猪产品产景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3 ) 加强管理, 多渠道增加投入,稳步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 ( 4 ) 严格控制生猪疫病、减 少药物残馨、确保生猿产晶质量安全;( 5 ) 整会先进资源要素,徽太、傲 强生猪产品加工企业,使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关键词:黑龙江; 生猪产品:比较优势:竞争力 i l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离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对畜产品的需求识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 下,至2 0 0 3 年,我国畜牧业连续2 0 年平均年递增9 。9 ,产值增长近5 倍, 达到4 0 0 0 亿元,占到农鼗总产值的l 3 。其中生猪养殖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0 0 3 年全国生猿存栏4 6 5 9 5 亿头,出栏商品猪5 9 1 8 6 亿头,分别比上年增长o 7 和3 2 ;猪随产量4 5 1 8 6 万吨,沈上年增长4 4 ; 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6 5 2 。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达 4 9 3 l k g 人,其中猪肉3 2 1 4 k g 人,超过世界肉类人均的3 7 7 9 k g 入和猪 肉人均的1 4 7 9 k g 人。但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审视当前我国券猪业现状, 不容乐观,成本不稳定,猪癌品质低下,出口份额少。从市场层面看,当今 生猪产品价格的竞争与非价格的竞争、尤其是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竞争日趋 激烈。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不颠提高生猪产品竞争力,成 为生猪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警务之急。 黑龙江省是我国具有独特的耕地资源( 人均耕地多、耪地质量好) 、饲料 资源( 玉米和大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 、地理位置( 国际公认的玉 米带) 与区位优势( 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相邻) 的省份。养猪 业是黑龙江省畜禽馁养业的主体。2 0 0 3 年,黑龙江省出栏生猪1 4 9 9 8 万头, 生产猪肉1 2 5 1 万吨,占全省肉类总量的5 7 6 。除了农民自食和省内消费 外,尚有近5 万头生猪被加工成肉制品或以活猪形式销往省外市场,即形 成了2 3 在省内,1 ,3 在省外的市场格局。尽快把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成一个 大产业,有效地转化本省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带动种楗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嗷纳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强化生猪产品的增收作用,倪进 养猪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关键在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尤其是提 升生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生猪产品市场在空间上不断趋向整合, 第一隶导论 黑龙江省生猪产品在满足本省消费需求后的剩余越来越多,可城出并参与全 国生猪产品大市场流通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带动农民增收的潜力相 应增大。这就要求从要素寨赋、邈区比较优势的麓度深入研究黑龙江省生猪 产品的竞争力状况,深层次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力求 在全国乃麓世界生猪产品统一大市场上获得较多的比较剃益。 ( 二) 研究圈的 1 通过对生猪产品竞争力理论及“地区经济优势理论”的研究,探讨 生猪产品竞争力豹主要构成要素,并对黑藏江省的资源寨赋进行分析,为黑 龙泼省决策部门研究提升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以全国生猪生产的平均成本收益为参照,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成 本收益的鑫变动与对比变动做出定瞧与定量描述,从瓤确定黑龙江省生猪养 殖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为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指明方向。 3 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瑷量安全进行分析,揭示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 缓慢的症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对黑龙江省决策 部门制定畜牧业政策和确定投资重点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糟。 ( 三) 研究意义 1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生猪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 猪产品供求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交为买方市场,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数量 不足转变为质量不优。因此,逶过本文对黑龙篷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的疆究, 可以帮助黑龙江省养猪北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蚤,找出影响生猪产品竞争 力的基础性因素,依托资源与遗区鞋:较优势安排生产经薷,促进区域经济的 健康、持续发展。 2 。逶遭对黑龙江省生猪养殖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和不同饲养规模的成本 收益进行辩比分析,找出适合黑龙江雀发展养猪业的生产方式及适度饲养规 模,为黑龙江省决策部门迸一步经济、合理地调配发展养猪业的相关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整体提高黑龙江省畜牧业经济效益。 3 近年来,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以结构调熬为主线,提 倡发展镯糕报酬率寒、节粮型的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但是程肉类消费结 构中,由于人们对猪肉的偏爱,以及生活中更多食用猪肉的传统习惯,猪肉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消费占首要地位的格局长时期不会改变。同时,黑龙江省作为全国优质商品 粮生产基地,在全国性精饲料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饲料优势,拥 有发展养猪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此外,黑龙江省目前己拥有了一定的养 猪业发展规模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按照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提出的“要 素价格均衡理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 势有异的地区,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然后通过统一的产 品市场,进行地区间的产品交换,那么,各个地区间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 经济发展而趋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经济发 展的动力( 尹坚、辛贤,2 0 0 3 ) 。因此,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养猪业在黑龙 江省畜牧业发展中进行定位,从而尽快地把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成为一个大 产业。 二、国内外关于生猪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生猪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尚未见到,关于竞争力来源及畜产品需 求结构变化的研究则较多: 1 9 3 3 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 b 0 l l l i r i ) 在其老师赫克歇尔( e f h e c k s c h c r )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f a c t o r _ e n d o w m 锄tt h e o r y ) 。该理论从生 产产品所投入要素的价格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认为国家之间由于在要素亲 赋上存在差异,使得要素价格也产生差异,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 差异。各国在生产那些较能密集地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必然会 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那 些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或昂贵的生产要素的进口产 品。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其生产要素价格方面 的竞争力。 保罗克鲁格曼( p a u lk m g m 孤,1 9 8 9 ) 等人用内在规模经济( i n t e m a l e c o n o m i c so fs c a l e ,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 和外在规模经济( e x t e m a l e c o n o m i c s o f s c a l e ,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 解释了产业内贸 易。认为在生产继续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使产品的平均成本 进一步降低,会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是,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 第一章等论 异性和多样往,任何一园或地区都不可髓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在存在 产品炭产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竞争的结果魑使一个国家或地区专业化于产 业内的某一个或几个产品的生产更加划算。这一规模优势理论表骥,在资源 密集领域,专业化于生产某一种或几种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更加奄利于市 场竞争力的提高。 9 9 3 年杰姆斯( j a m e ss e a l e s ) 茅鞋劳瑞爨( 1 a u r a i nj u n e v e h r ) 遴过对美 国肉类产品需求结构交优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在考虑供给 因素还是不考虑供绘西素情况下,肉类产懿的自身价格酆是影响市场需求的 主要因素;当考虑供给因素时,肉类产品的品质也会对市场需求结构产生影 响,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内类产品健康意识和消费便利性要求增强豹缘 故。该研究袭明,供给因素对枣场需求结构变化的约束减弱,霈求因素的影 响增强。 ( 二) 圈内研究璜状 在中国入世前后,国内学者对养猪业的磷究一般都是在对中阑畜产品进 行总体分析的背景下涉及到生猪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的,而且,这些分析大 多只停留在生猪产品是否其有比较优势的结论上,并没有解释影响竞争力的 因素,或者没有针对生猪生产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此外,我 国大多数学者对养猪业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入世后影响我国生猪产品竞争力 的一个主要因素价格的波动来进行的,两对于考虑了不同生产方式、不 瓣馏养规模的较为全面的省域生猪产品竞争力蠹勺研究却没有。 1 对褰产品竞争力采用不羁方法进行研究: 林祥金( 2 0 0 1 ) 、马恒运( 2 0 0 0 ) 通过对我国主要畜产品岛园外畜产品 的成本、价格的赢接对比揭示了我霞畜产品的竞争力状况,研究表明,在不 考虑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我国规模化肉猪和肉鸡的生产并不具有生产 成本比较优势,蕊其他畜产品特别是牛羊等蘩食动物的生产则较是优势。 李建乎、罗其友( 2 2 ) 采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 d r c c ) j c 重中国畜 牧业的主要行业,在尽可能区分饲养方式的条件下进行成本比较优势的测 算,并运用显示沈较优势法对中国主要畜产品在实际出目中所“显示”出来 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通过两个结采的比较,揭示中国畜牧业生产与贸易结 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入w t 0 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4 沈阳农业犬学硕士举论文 程国强( 2 0 0 0 ) 利羯地区比较优势指数( r c 献) ,朗逡区农产品享土会净 收益( n s p ) 和全国平均社会净收益的比率,对我国农产品的地区比较优势 进行了测度。结采表明,1 9 9 0 1 9 9 7 年黑龙江省在整体的畜产品生产上,地 区比较优势指数居全国的第三位。这充分说明了黑龙江省在畜产品生产上地 区比较优势明显,也进一步昭示了黑龙江省经过发展,继成为全国粮食生产 基地蜃、成为畜产最生产基地的可自性。 尹坚、辛贤( 2 0 0 3 ) 以“中国肉产品市场:区域供给、需求和贸易”为 题,应掰空问均衡理论,建立中藿肉产品市场静空闻均衡模型( c m p s e m ) , 对在自由贸易背景下,中国畜产品市场地区分布和地区间流通将呈现的基本 格髑进行了模拟,并对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肉产品市场的空闯均衡情况进 行了简单预测。 黄季爝( 2 0 0 0 ) 等将中国生猪生产成本与加拿大生猪生产成本、荚国生 猪生产成本和欧疆生猪生产成本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出我国生猪生产虽低 于上述各国的生产成本,然而生猪出口却赶不上上述国家,原因在于中国被 认定为疫区。 周曙东( 2 0 0 0 ) 等使用社会净收益,国内资源成本,有效保护率,权变 等技术分析了中国主要产品包括生猪在内的比较优势,认为我豳有相对的生 猪比较优势,皮加强袅猪的晶种改良、发展瘦褒型猪,防止药物残留量 过高,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提离生猪质量。 势l 於康( 1 9 9 9 ) 等研究认为,中匿髫莉的猪肉生产成本攘对低廉豹比较 优势很可能难以继续持续,虽然生猪生产具有低成本优势,但是猪肉品质, 疫病和残留问题黻制了我国猪肉进入国际市场,说明过去重数最,轻质量, 不讲效益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重质量、重效益的市场经济新形势。提高生猿 产品竞争力的有散方法是按国际最新标准制定中国生猪产品的嫩产标准、质 量梭疫标准、饲料生产标准。 2 对畜产品价格波动及决定因索进行研究: 郑大豪、孑l 辛l 照瘸章泽生( 1 9 9 4 ) 通过生猪、猪肉价格和其它农产晶价 格对农产品供求、货币存量、经济发展、通货膨胀、财政补贴和税收的影响 分析,说明了生猪和猪肉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到羼民生产和生活的稳定,而 且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也有重要影响。 第一章导论 殷传麟和周兵兵( 1 9 9 7 ) 、史照林和张存根( 1 9 9 8 ) ,展开了对生猪和猪 肉价格决定的研究,通过对影响生猪和猪肉价格决定的因素进行定性描述, 以及对影晌年度、胃度生猪和猪凌价格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柝,褥如了饲 料价格、生产者价格预期和风险、库存价格预期和价格风险均对生猪和猪肉 价格起着重要决定作用的结论。这结论意味着政府有必要对猪肉和市场进 行宏观调控。 武拉平( 2 0 0 0 ) 对生猪收购市场价格地区差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收购 毒场的价格差异和联系情况。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东l e 遮嚣在我丽农产 品生产和农产品价格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在稳定畜禽类农 产蒜价格巾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从以上理论界研究结果来看,我国生猪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这 种比较优势总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 三、本文褫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本文以社会盘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畜牧业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根据黑龙 江省近5 年来发展生猪养殖业豹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生猪产晶竞争力问题 进行全面研究:首先,从竞争力角度给出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对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理论进行研究,并确定进行成本、价格、收益分析,以 及质量安全分橱豹具体框架:然后,确定对 e 优势分粝方法为本文豹主要方法, 区分生产方式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费用、成本、价格、产值、收益状况分别 与全嚣平均本平进行对拦:分析,以及区分大、中、小规模对黑龙江省不阏规模 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进符对比分析;接着,就目前黑龙江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进行分析;最后,依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并系统地提出提升黑龙江省生猪 产品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二) 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首先从理论( 竞争力理论和传统 的幽际贸易理论) 上探讨了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与黑龙江省地 区经济比较优势,然后熏点进行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实诋研究,并最 6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终以提供政策性建议作为文章够宗罄, 2 定性分析与定最分析相结合。 丰富了畜牧业经济管理理论。 质与量是所有事物两个基本属性,量 的分孝厅与质的分析密不可分,在不考虑质的基础上单纯作量的分析燕不可能 真正反映现实情况的。本文前期的理论铺垫与后期的对策建议是一种定性分 析,而利用大量数据对漂龙江省生猪产品的成本、价格、收益状况进行对比 分柝则为定量分板。 四、论文的创瓤之处 1 本文以黑龙江省生猪养殖在成本、价格、产量、收益等方面与全国 平均本平豹对比分析为基础,以黑藏江省生猪产赫质量安全分拆为主导,对 影响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 成果。而潮内学者对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较多,且多数仅从资源、成本 优势角度进行论述,对省域畜产品中的生猪产品竞争力进行多建度、多指标 对比研究的并不多见。 2 。本文通过对黑炫江省逸分不瓣规模饲养生猪豹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 析,以规模优势理论为指导,对不同规模的生猪养殖所带来的成本收菔的差 异进行定璧描述,找出中等规模生猪养殖是黑龙江省发展养猪监的适度规 模,这与黑龙江省的实际操作( 不断扩大规模) 不尽相同。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近年来,我们总是看到“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 以及“产品竞争力”等概念出现于有关报刊文章中,在本文中,笔者又提出 了“生猪产黑竞争力”一词。下预首先对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涵义及有关的理 论进行说鲷,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铺垫和指导。 一、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业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 种竞争性经济。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竞争就会存在。丽 事实上,有竞争才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就谈不上有竞争力。 ( 一) 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涵义 竞争力的定义 竞争一般被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为了某一目标或乖益而进行的 争夺或较量。那么竞争力就可以界定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两个或甄个以上 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 张金舀, 2 0 0 2 ) 。 扶理论上分析,竞争力的这一定义昊有四层含义:第一,竞争力起竞争 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方冱的优势,可能是竞争过程中 的行为优势,也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优势,还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 方面的优势;第二,从竞争主体的自身来看,竞争力是主体的某种能力的表 现,这种能力可能是赢利能力,也可能是组织能力,还有可能是销售能力等; 第三,从竞争过趣来看,竟争力是竞争主体发挥自己能力,将自汪能力变成 实际收益的一个过程,也是时竞争对象的吸引力;第网,从竞争结果来着, 竞争力最终是要反映在其获得的收益的大小上,是一种获取收益的能力或收 益水平( 张金昌,2 0 0 2 ) 。因此,竞争力的定义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 竞争力= 优势+ 能力+ 吸引力+ 收益能力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2 对生猪声品豹巽定 生猪生产是肉类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生猪生产、消费变动形态的研 究与对猪肉生产、消费的研究基本一致。为使本研究深入进行,笔者首先从 生产和消费角度对生猪产品加以赛定。 从生产角度来看,生猪产品的结构,除一般意义上的品种结构( 如汉普 夏猪、枉洛克猪、梅由猪、长白猪等) 以外,还有同种类产品内的细分结构 ( 如基础母猪、后备母猪、公猪、仔猪、种猪和育肥猪等) 以及品质结构( 如 脂肪型猪、瘦肉型猪等) 。 从消费角度来看,生猪产品也多种多样,一般包括猪肉、猪杂碎( 头、 蹄、内脏通称为“下货”或“下水”) 及毛、皮、骨等。其中猪肉按生 熟情况、部位特点、加工等慷援还可缨分,如猪爨可以按照生猪脶体部位分 为前槽、后鞘、鞭盘等。在诸多生猪产品中,猪肉占的比重和市场份额最大, 遥常是人们进行生猪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的主导目标。 根据需求理论中的可分离性假定:即在创造效用时相互作用紧密的商品 可以归为一组,而相互作用一般的商品可以分别包括在不同的组里( 将乃华、 辛贤等,2 o ) 。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本文弓l 入此概念对生猪产品进行分类, 将生猪产品界定为不区分具体品种或品质结构的生猪的主产品( 即生猪活重 与猪肉) 及其副产品( 露粪职、猪杂与毛、疫、骨等) 。本文第三章所论及 的生猪产品是指生猪活蘑和粪肥。 3 生猪产晶竞争力的涵义 基于翁霞对竞争力豹定义及其含义豹瑗解,以及对生猪产黠的界定,笔 者认为生猪产品竞争力可以从生猪产品外在价值( 价格、服务、包装、品牌 等) 与蠹在品质( 营养、品级、安全与卫生等) 多方面袭现出来,并贯穿予 生猪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 因此说,生猪产品竞争力就是某个国家( 或地区、产业、企业) 的生猪 产鼹在与其它国家( 或地区、产业、企业) 的生猪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蕴滋 的能力。即生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成本价格、 质曩安全、服务、营销等方瑟满足消费需求与方便消费需求上表现出来的生 存、发展和获利能力。 9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综合竞争力豹含义,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它是同类生猪产品之间在成本价格、质量、卫生安全、 鞭务等方面的臣较优势或劣势的反欧;第二,从产品自身的角度来看,它是 生猪产品内在品质与外在价值的结合状况;第三,从竞争的结果来看,它是 生猪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与方便消费需求( 占领市场) 的获利能力。 ( 二) 生猪声燕竟争力的构成要素 若对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则需对竞争力来源作避一步 探索。马克思曾将竞争力看作是供求双方较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关系。他认 为,“买主移卖主之闯的竞争即是一种供求关系”,这静供求关系的实现,即 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向消费者手中的“惊险一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 9 9 0 叛) 裁决定了竞争的胜负,就产生了供求较薰的结采。这种供求的较薰,首 先是价格的较量,而价格的较爨,又是生产成本的较量。而生产成本的降低, 又是生产方法改进的结果。而生产方法方面的竞争,又同生产者的规模直接 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可以缛出以下结论;竞争力来源于企业豹价揍、成本、 生产方法( 生产率) 、生产规模( 投资) 和生产者数量。以上引述与分析表 明,逶过对生猪产赭供给与需求李亍为躬描述,可以进一疹说明生猪产葫竞争 力的来源问题。 1 生猪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行为 过去,我国生猪产品的供给长期处于绝对短缺状态,生猪产晶成本的高 低和供给弹性的大小,一直是制约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那时,只要有生产、 有供给,就有市场,各地区乃至全国都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供给方面。 近十年来,隧羞科技进步,各地区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生猪产品供 求逐步由冀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同时,由于人 们的消费倾向予瘦肉型生猪及其加工剿鑫,生猪饲养中瘦肉型猪所占的眈重 已有所提高,但却仍然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充分验证了前文提及 的杰姆斯( j 啪e ss i e a l e s ) 和劳瑞愚( 1 a u r a i nj u n e v e l l r ) 的研究结论,即供 给因素对竞争力的约束穗经减弱,需求因素的影响力正在增强。 从需求方面来说,目前国内外生猪产品需求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们 o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毙以往任何聪侯都更加关注产品的覆量安全和营养健康,建立在资源禀赋之 上的低成本优势的发挥,只能以产品的质爨安全、营养健康的保障为前提, 要注重在低成本方面创造产品的差剐性质纛优势。这表明养猪业的发 展,进而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需求导囱的枫制之上。 2 歆猪产品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综合生猪产品竞争力的涵义及来源分拆,得出生猪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受 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猪品种、饲料、饲养方式、疫癀 防治、产品质量安全、生猪产品成本、生猪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方式 以及服务质量等。但是,在市场化莠猪条僻下,成本收蘸本平楚影霸养猪救 生产比较优势,进而影响生猪产品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因素,而质量安全则 是影响生猪产品竞争力强弱的主导挂因素。 第一,生猪产品生产成本是生猪产品价格形成鲍基础,价格竞争的前提 是成本要低,而资源比较优势又是生产成本高低的内在决定因素。从长远发 展来看,只有具有资源跑较优势豹生猿产品生产,才会拥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从而具备较为稳定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在不考虑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情 况下,生猪产品成本愈低,就越能显示出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第二,生猪产品质罴是指生猪产品赝具有的属性能够满足消费者或加王 者需要的程度。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黉接关系到居民的营养和健康,也 关系烈产品的信誉、竞争能力翔效益大小。随着袅产力发展,入傲生活水平 的提高,不但越来越多的居民更多地偏好于对新鲜猪肉的消费,而且,越来 越多的渭赞者愿意花多麴的钱买质量好、卫生安全的生猪产品。 二、地区经济 艺较优势与竞争力 ( 一)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 几乎所有的学者研究地区经济比较优势都首先提到贬当斯密的绝对 优势理论。薪密认为,两国闰豹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在斯密看来,当国相 对另国谯菜种产品生产上有更高效率( 或有绝对优势) ,但在另一种产品 生产上效率更低( 或有绝对劣势) ,那么两豳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 对优势的产品,菇用其中的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豹产品。这样,资 第二耄生猪产品竞争力撩述 源就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丽且两秘产品的产出会露很大的增长。由此可以 看出,在这里讲的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指某国( 或某地区) 生产某种产品的 低成本优势。 此外,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瑕论也是研究地区经济比较优势时不能 不涉及的理论。该理论徒往用来说明当甲地送几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均离予乙 地区时,甲地区仍能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甲、乙两地区仍能进行分工和交 换。该理论豫含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含义,即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两种产品 均其枣绝对成本优势或均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特况下,不是掰秘产品都生 产或都不生产,而是选择其中一种生产。其实质是只要某个国家或地医生产 两种产品时机会成本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程度是竣促使贸易有利可图,就可 能有贸易发生,其依据是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此理论 所揭示的比较优势原则燕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称要素寨赋理论也是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理论中 有重要影响的一种。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 地区) 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若不考虑需求因素熙影螭,每个国家或她区剩藤提对丰裕豹生产要素送弦生 产将处于有利地位。具体来说,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有荦j ;资本充裕豹地区发展资率密集型产业有利;技术条件好的媲区发展技 术密集型产业有利。由此可见,俄林所表达的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实质是: 发展莱类产业所其有的生产要索优势。 透过砖以上理论的理勰,我们可以镘出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定义: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常常表现为生产成本优势和价格 优势等。它表暖菜些地嚣在土她、劳动力及金黩资本等有形资源囊斌主存在 着差异,从而使该地区可以在生产某种产品时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比较生产 费用优势,在参与竞争时比较有利( 王青云,2 0 0 0 ) 。 ( 二) 地逸经济比较优势的运用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是价格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之 一。同市场需求结舍得好,运用得好,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提升产品 竞争力。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尽管有些地区霄明显的资源、区位、甚至技术优 势,但长期未能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或者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 比较优势总是通过一系歹i 生产要素来组合形成,各种生产要素既翁一定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的数量,又体蠛出一定豹凄量。在某些情况下,比较优势壹接与数量鞭素耀 联系。例如,因劳动人口多而出现的工资低,使某些地区在劳动密集犁产品 的嶷产中其有比较优势。但是,在科技进步条件下,先进的技术以商素质的 劳动者为条件,劳动者素质离,虽工资相应提高,但使用人数减少了,产品 的质量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就会更大幅度地提升。当今各种产品的竞争, 正越来越朝以质取胜方向上转变。 研究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对各地区研究制定养猪业区域规划,实现地区 分工协季# ,调整葬猪业生产布局,研究地区经济主寻产业或支拄产业,帮助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确定投资重点,从而提升生猪产品竞争力具有熏要作 用。 ( 三) 黑龙江省发展养猪烂的地区经济毙较优势分 j f 就黑龙江省养猪业发展而言。其地区经济比较优势既是生产生猪产品的 低成本优势,也是发展养猪业豹生产要素优势,在分工与贸易的条件下,还 是生产生猪产品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其体包括: 1 自然资源优势 黑龙江雀蜒员辽闲,总国土瑟揆4 5 4 6 万平方公里。其西彝松嫩平原, 东有三江平原,拥有耕地1 7 亿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3 0 0 多亿公斤,其中1 5 0 亿公斤以上可用于发展畜牧业,但目前畜牧业仅转化5 8 左衣,可见潜力巨大;此外,糠麸、糟渣、甜菜丝、饼粕等有德于进一步开 发利用。可见,黑龙江省拥有某些牧区省份所缺少的粮食优势,这是发展养 猪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2 劳动力资源优势 黑龙江省据有9 l o 余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 适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养猪业。 3 :媳理位置与送位优势 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的最北部,位于东经1 2 0 0n 1 3 5 。5 ,北纬 4 3 。2 5 5 3 。3 3 之间,与养猪、韭较发达的丹麦、荷兰、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等 处予提犀纬度,属于温带和寒温带,具有明显醵大隧季风性气候特点,一是 份平均气温一2 l ,七月份平均2 2 5 ,年平均气温2 3 ,全年无霜期 1 2 7 6 天,年降水量5 0 0 毫米左右。尽管黑笼江气澄低会增加会饲成本,但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低温、干燥使生猪疫病较南方省份大量减少,从而减少了药物残留,利于提 高生猪产品的质量。此外,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的重要地区,毗邻俄罗斯, 靠近日本和韩国,具有开拓国际市场的地缘优势:并且国家已把黑龙江省的 黑河、同江、绥芬河等十四个口岸划为对外开放地区,这为发展生猪产品出 口提供了机遇,非常有利于黑龙江省养猪业的发展。 活猪外销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相对强项,每年黑龙江省都有大量活猪被贩 运至大连、鞍山、江西、上海、福建、北京等地屠宰加工。2 0 0 3 年,与全国 平均生猪价格相比,黑龙江省要低7 1 ,全国平均生猪价格为6 3 8 元公斤, 黑龙江省为5 9 3 元公斤。另外,悠久的养猪业发展历史、较好的发展基础 也为黑龙江省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 近年来,在生猪产品市场竞争中,非经济因素,如生猪产品的卫生、质 量、安全以及环保等因素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影响愈来愈大。但经济因素,如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猪产品成本、价格等仍是当前影响生猪产品竞争力的 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广大农民而言,他们消费生猪产品虽对卫生、质量安全 有要求,但以价格选择为主。而且,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成本、价格水 平、收益的高低始终是生产经营主体经济行为的根本点。况且生猪生产经营 主体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大部分都会物化和分摊到 成本中,并最终以成本、收益水平的变动体现出来。因此,本文对黑龙江省 生猪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以经济效益( 成本、价格、收益) 分析为基础,以质 量安全因素分析为主导,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 一)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1 费用、成本的比较分析 生猪产品成本是生猪产品生产主体在饲养、经营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各种 费用,按照会计核算要求所进行的时间与项目的归类与汇总。其主要由生产 成本、期间费用、税金、成本外支出四部分组成,抛开各种生猪产品的特殊 情况,其基本、具体的构成如下: i 生产成本 1 ) 物质费用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直接生产费用 a 仔畜进价 b 精饲料费 c 青糨、矿物质饲料费 d 饲料加工费 i 水费 e 燃料动力费 电费 l 煤费 f 防疫医疗费 g 死亡损失费 h 工县材料费 i 其它直接费用 阍接生产费用 a 固定资产折旧费 b 修理费 c 其它间接费用 2 ) 用工作价( 用工数量x 劳动日统一工馀或劳动网地区工价) i i 期间费用 1 ) 承包费 2 ) 管理费 3 ) 销售费 4 ) 财务赞 i i i 税金 i v 成本外支出 在影响生猪产品成本高低的成本项目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饲料费、劳动 成本( 工资福利费) 、仔猪进价以及生猪防疫医疗费,这四项合计占生猪产品 成本翡8 0 9 0 以上。此外,饲料的种类、构成、配合及其稳定性和安全 性对生猪产品质量和安全影响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生猪产品竞争力 的强弱。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通过对不同时期生猪产品成本的比较,可以清晰的把握生猪产品成本变 动的脉络与趋势,并借助对成本构成项目的具体比较进一步解释这种变动的 内在成因,进而为比较成本的优势( 或劣势) 、降低成本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 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在生猪产品市场上,最重要的信息是价格。生猪产品价格是单位生猪产 品在交换中可以交换到的货币数量,它既是调节生猪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经济 杠杆,也是生猪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 从影响生猪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来看,成本是制约生猪产品价格高低的 基础性因素,是确定价格的下限。此外,价格变动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 生猪产品生产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时,其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当需求量大 于生产供给量时,则生猪产品价格趋于上升。 通过生猪产品价格的比较,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猪产品价格的变动 与走向,为比较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猪产品产值是指饲养生猪所产生的主、副产品的价值之和。通过对生 猪产品产值的比较分析,可以掌握所比较的生猪产品产值的变动情况及产值 构成的变化,并借助与产量的对比为生猪产品价格的比较提供依据。 3 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生猪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向市场提供优质生猪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还要获 得尽量多的经济利益。 1 ) 经济效益的内涵 经济效益指的是商品经营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称。它要 求生产经营主体以最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为市场生产出更多的 符合消费者或加工者需要的产品,使所生产的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或加工者 需要,又使生产经营主体能够赚钱。这两方面的效益要求能否满足,满足程 度有多大,只有通过市场销售及其经营成果的评价方可知晓。 2 ) 评价生猪产品生产经济效益的标准与方法 在养猪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资源,然后获得产出经营 成果。即:经济效益( 利润) = 销售收入一(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1 。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合理提高销售收入,才能实 现超额利润。而影响生猪产品成本的因素很多,除生产费用外,生猪产品的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生产规模、生产条件、熊工袈件、原料的市场行攮以及销售渠道等诸多因素, 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生猪产品的成本水平,从而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采用成本纯收益搴与生猪产品生产的收入水平来比较黑龙江省养 猪业经济效益的大小。成本纯收益率表明,每l o o 元的生猪产品生产成本、 费用所能剞造的生猪产晶收益水平。成本纯收益率是减税纯收益与含税成本 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 成本纯收益率= 减税纯收益含税成本1 0 0 其中:减嵇纯收益= 产篮会诗+ 其它收入一含税减本 含税成本= 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 税金 通过考察成本、费用与收益变动的相置关系,可虢寻找降低成本、费用 以及增加焦猪产品收益的有效途径。生猪产品生产的收入,表明生产单位生 猪产品可以获得的实际收入水平的高低,它直接反映生猪养殖活动的经济效 益的大小。 ( 二) 黑龙江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分析 在对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生产费用、成本、价格、产值、收蕊水平锌“量” 的方蘧进行详细对比分柝后,还必须对其豹“质”的内容,特别是产县质量 安全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竞争力整体状况,为研究提升 黑龙迂省童猿产品竞争力驰对策与建议抒下良好基础。 从经济意义上说,生猪产品质量是生猪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社会需 要所其有的特性,其实质就燕生猪产品的使用价值。生猪产品质量优劣是决 定其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分析,主要 包括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黑龙江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以及产生 质量安全阀题的原因分柝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 体内营养和身体健康为中心豹滚费需求质塞的提舞越来越重税,人们关注生 猪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安全意识盥著增强。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 增加,当今愿意花钱屹好、吃得有营养的入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市高、中收 入群体对生猪产品消费质量的提升显得更为追切,他们消费生猪产品时求 鲜、求质、求美昧的需求心理更加强烈,即使价格稍高一些,只要产品质量 好、安全蠢保障,也愿花钱买健康。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生猪产品竞争的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概述 首选弱标。 四、b e 较对象与生产方式的选择 ( 一) 比较对象的选择 要想比较黑龙江省生猪产品的成本收益状况、进而确定其竞争优势的大 小,必须选择一个比较对象。为使比较结果能够反映黑龙江生猪产品竞争力 的总体状况。本文拟采用全国平均成本、价格、收益水平作为黑龙江省生猪 产翥成本、绘接、牧益豹比较对象,并遴过对比较结果豹分柝,确定黑龙江 省生猪产品竞争力水平。此外,为确定黑龙江省发展养猪业的适度饲养规模, 拟定以黑龙江省本省不丽饲养规模韵成本收益作为比较对象,进行简单对比 分析。 ( 二) 生产方式的比较选择 生猪患产方式是指难猪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生猪养殖所选取的外在 表现形式、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它是一个与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等 相逢的概念( 尹凝、辛贤,2 0 0 3 ) 。生猪生产方式应当而且可能多样化。适 会的生产方式是弓i 导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蛉霆要保证。 从我国传统的养猪北经济调查和统计来看,我国生猪生产主要有国营集 体饲养、专泣户饲养和农户家庭散养三种生产方式。随着近年来生猪产品市 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亿生猪饲养在我国褥到较快的发展。通常, 农户散养生猪数豢仅为3 5 头,而规模饲养的口径则为:3 0 1 0 0 头为小规 模,l o o 1 0 头为孛等趣攘,1 0 0 0 头以上为大援模。僵就鹜翦来著,农户教 养生猪在我国仍占很大比重。我国目前养猪农户大约占到全部农户的5 0 , 散养户的户均饲养生猪2 0 0 0 年为5 5 头,2 0 0 3 年为5 i 3 头,全国生猪散养 户在2 0 0 3 年提供6 7 4 3 的猪肉产量。从黑拢江省生猪饲养的其体情况看, 农户散养生猪数鬣已占到全省饲养生猪数量的7 4 2 1 。 农户分教饲莽生猪豹方式作为我国、特别是黑楚江省生猪生产瓣主要方 式,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其特点就是饲养数量少,能够充分利用农户 家纛劳动力资源,擐好蟪实现农牧结合,物质费用低。但是,该生产方式生 猪饲养周期长,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据相关资料调雀显承,由予缺乏现代饲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论文 养技术,农户分散饲养的饲料转化率蛰遍低予规模化养殖( 张晓辉,1 9 9 7 ) 。 不仅如此,在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离的情况下,大多数分数饲养的农 户荠没鸯属予自己的产供销一体优组织,只能舀己独鑫进入市场,这不仅表 瑰出市场竞争力弱,焉且难以适应不舐变纯的市场篓求,增加了生产的风陵。 另外,由于政府很少对分散饲养农户的经营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分散 饲养农户盲目决策使产菇上市过于集中,加剃了市场的恶性竞争,从两导致 农户莽猪亏损不可避免( 乔娟,2 0 0 0 ) ,1 9 9 9 年我阑生猪饲养出现大面积亏 损现象就是一个例证。 睫着改革嚣放与农村经济的不颧发展,虽然农户散养生猪仍然比较普遍, 但规模饲养是体现生产力发袋方向的生产方式,近年来,规模纯养猪的比重 不断增大。规模饲养生猪可阻因为产量增加雨引起生猪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 也可以采用期货或预订合同方式进行产品销售,从而避免因价格波动丽造成 的损失,进丽实现舰模经济。但是犬规模饲养生猿也会毒一些勰模的不经济, 它有时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离生产成本。例如工厂化,集团化养猪场 中的劳动管理和监督、生猪饲莽对闽与周转计划豹安擗、产品贮藏与运输闻 题蒋瓶增船多余的浅本,从面影响莽猪h 址的经济散兹,甾蜣烧模不经济现象 ( 靳脏福,1 9 9 6 ) 。 因此,本文在研究黑龙江省生猪产品在全国生猪产赭大市场上竞争力状 况的同时,讨论黑龙江省规模饲养生猪的比较优势情况,通过对丈、中、小 不同规模饲葬生猪的成本收盏进雩亍分析,确定黑燕滏省发攫养猪北的适度规 模,以指导黑龙江省合理进行养猪业的生产布局。 五、资料来源与选用 ( 一) 瓷料豹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资料均来自黑龙江省畜牧局,以及对中国统计年 鉴、中阑农业年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资料整理。其 中,全国农产品成本收蘸资料汇编是出原溪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潮家经 济贸易委员会、农业部簿部门收集,最后出国家诗委价格司综台汇总编制蔼 成的。其来源于各级价格主管都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1 5 5 0 多个县市 约6 0 0 个农户的典型调赢汇总数据。其中收录了各个年份全国农产品的成 第二章生猪产品竞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库房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宠物萌系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巴中市中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六个之都的实践
- 新质生产力的认知与思考
- 新质生产力与市场拓展
- 民族舞四级课件
- 民族理论和政策课件
- 木地板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路径
- 民族服装绘画课件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AS9100D体系标准中文版
- 免疫细胞治疗中心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 中国铁塔-基站规范培训课件
- 《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词
- GB-T 41378-2022 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高清版)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酱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
-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预审核指南(三)审核和发行程序及其实施
- 食管癌颈部吻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