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pdf_第1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pdf_第2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pdf_第3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pdf_第4页
(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面对全球化经济激烈竞争的局面,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 的重要因素和主导力量,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推动力。优秀的煤炭企业文化不仅 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营销、管理、 品牌等各方面竞争优势。另外,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中部崛起发展规划的重点 表明,政府提出要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效益,因此研究煤炭企业 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同时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煤 炭企业的文化创新。 纵观国内外经济学者对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研究, 可以看出理论界主要侧重 于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煤炭企业文化的创新, 相应的提出了一些新型的企业文化理 念。缺乏运用动态的角度分析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变研究,正是基于此原因, 本论文运用演化分析范式对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机理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 探讨,构建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模型。 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从遗传变异选择保留的角度分析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过程, 另 外一部分是从煤炭企业文化状态演化的角度分析,运用相关的理论模型,比较详 细的阐述了潞安集团的文化创新演化过程。总之,这些理论为我国煤炭企业的高 层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从而可以使煤炭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文化 发展和演化的规律。 关键词关键词:煤炭企业;文化创新;惯例;遗传;变异;选择;演化 ii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globalized economy situation, cultural innovation of coal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 which is a leading force with a strong penetration and driving.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coal integrate enterprise resources, to achieve optimal configuration, but also is contributed to an overall enhancing of the corporate marketing, management, brand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ddition, under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central focus of the rise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that government proposed to raise the energy and raw material industries and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the benefits, so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enterprises, it must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innovation in the coal business. taking an over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cholars study of the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innovation, we can see the theoretical circles focused primarily on coal from a static point of view of corporate culture of innovation, the corresponding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lack of a dynamic point of coal enterprises i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innovation research,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 of evolutionary paradigm of the coal enterprises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s are discussed to build a coal enterprise culture evolutionary model of innovation. the contents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of the parts is to use relevant theories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genetic - variations - choice - retain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other part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is in the point of the coal state of evolution , us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ii models, which has a more detailed exposition of the luan group i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al innovation. in short, these theories for the senior management of chinas coal enterprises provide some new perspective, allowing the coal industry enterprises are better able to grasp the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keywords: coal enterprises; cultural innovation; practice; genetic; variation; selection; evolution. 43 承承 诺诺 书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 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 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 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 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 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 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签章) : 200 年 月 日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的动因与意义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 怎样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 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有着重要作用:对内它 能激励员工不断地积极进取, 重视职业道德,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培养企业精神; 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致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同 时它也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 力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整合企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而且有助 于全面提升企业的营销、管理、品牌等各方面竞争优势。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 通过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从而形成企业竞争实力的纽带,同时还内 在地促生着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任何企业都是难以模仿的。所以,在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应与时俱进,创建自己富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回顾“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政府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 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提出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针对企业而言的,也就是 必须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包括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市场创新。而企业的文化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创新。另外,根据“十一五”期 间中部崛起发展规划的重点表明,要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和老工业基地的效益, 我国中部地区是煤炭、 有色、 黑色金属的生产基地, 也是重要能源原材料的基地。 但是这些产业的显著特点是附加值低、 排放量大, 能耗高, 而且社会负担比较重, 致使这些产业的效益低下。因此,如果要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把资源 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就需要不断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原材料 产业的效益。所以,研究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提高煤炭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创新。 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就企业文化创新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但是利用演 化分析范式分析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文献还比较少。演化分析范式是用动态的、 非均衡的眼光来审视整个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 而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过程正是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 2 伴随着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显现。总而言之,运用演化分析范 式,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煤炭企业文化创新演变的本质规律。正是基于以上理 由, 本篇硕士论文运用演化分析范式对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机理及其发展趋 势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模型。 1.2 本文主要论点与逻辑结构 1.2.1 论文的主要论点 企业的创新行为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市场 创新,而企业的文化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要提高煤炭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就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创新。根据演化理论企业是逐步演化的产物, 虽然文化的产生早于企业,但是企业文化是由企业而生,因此企业的演化必然伴 随着企业文化的演化。由此可知,煤炭企业的文化演化是伴随着煤炭企业的演化 而发生的,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是煤炭企业演化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本论文研究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论文在演化理论 的分析框架下,探讨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构建了煤炭企业 文化创新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且系统地研究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基因遗传,在 发展的过程中变异、 选择、 保持的全路径, 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最大创新之处。 1.2.2 论文的结构框架 本论文的结构为: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和意义、本论 文的观点和逻辑结构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针对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 化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评析, 主要就国内和国外学者关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 的演化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与评析;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中引入了演化理论,首 先介绍了演化分析范式的主要观点, 其次分析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具有演化的特 征;第四部分利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过程,主要经 历了惯例与保持、遗传与变异的过程,通过分析提出了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 逻辑与模型;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以潞安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六部分 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的框架结构如图 1-1 所示: 第一章 导论 3 图 1-1 本文框架结构图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演化分析方法 演化经济学借助生物学的演化观点,即物种的演化主要涉及三个机制:变 异机制、自然选择机制和基因遗传机制。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具有一定的演化 特征,其演化路径具有继承和变异的特征,在实践中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本 文将运用演化理论分析提出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逻辑与模型。 (2) 系统论方法 以系统论作为指导,用系统的眼光观察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系统论是 科学中的哲学,社会系统是整个自然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子系 统,企业又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系统的子系统。企业文化的 演化与企业系统演化、经济系统演化、社会系统进化、自然系统进化应该是同步 第一章 导论 第三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 化一个理论解释 第二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演化理论 第四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 化动态分析 第五章 案例分析潞安集团企业 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 4 进行的。系统论的发展,给企业文化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指导。 (3)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即从一个状态推移到 另一个状态。因此,煤炭企业的文化创新是过程和状态的交迭。对煤炭企业文 化创新的研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二者的结合则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了解煤炭企业文化创新演化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状态。 (4)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在论文的前四部分主要是理论分析,包括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理论的回顾与演 化经济学理论的介绍,以及运用演化范式分析煤炭企业的文化演变过程等,在第 五部分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在实践中煤炭企业文化的演化。 第二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理论简单回顾与评析 5 第二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理论 简单回顾与评析 2.1 煤炭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 煤炭企业文化是属于管理的范畴,具体而言,它是指煤炭企业在一定 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 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煤炭企业是企业文 化的载体,一个企业如果拥有良好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必然会工 作积极努力、激情昂扬;反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必然会 出现员工士气不振的不良工作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多灾多难的 困境。因此,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概括起 来,煤炭企业文化有以下一些功能: (1)导向功能。由于煤炭企业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追求目 标都不一样,这样企业文化对员工就会起到引导和启迪的作用,逐渐地把 企业的价值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里,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从而把员 工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融为一体,这样更加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企 业意识。 (2)约束功能。煤炭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共同工遵循的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行为准则,对每 一位员工的行为规范都具有约束的作用。尤其是在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煤 炭企业里,每一位员工应该非常明确符合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规 范,必须使其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性。 (3)激励功能。所谓的激励作用就是指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和有关的 艺术方法,从而促使员工产生一种士气高昂、奋发图强的力量。建设煤炭 企业文化,就是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顺应时代潮 流的发展,从人适应广大员工的需要。 2.2 国内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研究现状 纵观国内学术界关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研究成果, 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这 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欠缺, 由于在现实中具备优秀企业文化的煤炭企业实例也比 较少。通过搜集一些相关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一些观点: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 6 (1)建立“绿色文化” ,这个观点是李唐山、朱建芳等人在浅论新世纪 煤炭企业文化建设 一文中提出的。众所周知,煤炭企业是一个传统的、特殊 的行业,在过去的改革开放年代里,为了追随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惜一切代 价地采取各种战略措施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现在回首过往的历程可 以发现,大多数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是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正是基 于这些现实的问题,作者提出了煤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创新型文 化,即建立绿色文化,从而改善煤炭企业的生产环境。 (2)建立“安全文化” ,胡兴海、张培彬在谈煤炭企业文化创新一 文中指出,先进的煤炭企业文化是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 ”的文化,这是根据 煤炭行业的自身特殊性提出来的。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一方面会影响煤炭企 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同时还会给国家以及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建设是煤炭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总 之,建立“本质安全型员工”的企业文化,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既是正确贯彻执 行党和国家安全方针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先 决条件。 (3)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赵世杰 在浅谈新型工业化与煤炭企 业文化创新一文中指出: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煤炭企业文化战略 。这 种发展经济的新战略,暗示煤炭企业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 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树立科学的人 才观,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即大力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 能力的培养。最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并且要求煤炭 企业的领导阶层不仅要切实成为企业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而且还要成为企业 文化的创新者,即长期不懈的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绿色文化是指企业内从总经理到员工各阶层人人重视环境保护, 以环境优化和回归自然为主体, 创建清新 宜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详见李唐山、朱建芳等.浅论新世纪煤炭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矿业,2004 年第 13 卷第 2 期。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 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总和。 企业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由观念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 化、物质文化所构成,它既受社会大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受企业文化的制约。 参见胡兴海、张培彬.谈煤炭企业文化创新.j煤炭企业管理,2006. 4,第4849页. 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要依据“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这一基本规律,从煤矿员工群体人格特点和 由此产生的安全心态分析入手,提出建设健康、积极的安全文化框架体系,最终形成人的本质安全化。 参见赵世杰.浅谈新型工业化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j煤炭经济研究,2005(7)总第289 期.第6263页。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理论简单回顾与评析 7 (4)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马富元、任郭英等人在浅议加强煤炭企 业文化建设文章中,提出要加强对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树立独特的企 业理念。并且指出通过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实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学习 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只有不断的学习 和创新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此外作者还提出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煤炭 企业, 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自身的发展状况, 而且要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状况。 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煤炭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创新能力,这样才能 应对时代的挑战,从而才能建设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煤炭企业文化。 2.3 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根据johnson and scholes 的观点,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个组织内全体员工共 同的价值观、想法和信念的更高层次表现。这些价值观、个人想法、员工态度以 及信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具体可能表现为组织的日常惯例、企业产品的 品牌、商标标志以及企业的信念等。因此,企业文化被认为是统治和控制一个组 织内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准则 。此外,zahir irani john m. sharp and mike kagioglou在improv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through developing a corporate culture一文中,阐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deal and kennedy 认为在 一个具有较强企业文化的组织里,其员工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自己的使 命, 这样更有利于整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更进一步来讲, 在这种企业组织里, 每一位员工很明确组织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如何去面对不熟悉的环境等。相 反,在一个较弱企业文化的组织里,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行为准则一片迷糊,可 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职责以及应该干什么等问题。但是,一般 认为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职能战略时必须考虑企业文化这个因素 ,即如果 一个企业制定的战略与其企业文化相符合的话就是最成功的战略。因此,企业文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成功的煤炭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煤炭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组 织文化首先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煤炭企业只有积极地培育鼓励企业员工 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文化,才能在更新自身知识、技能以及系统理解的同时,不断提升组织的智力水平 和创造力;其次它是一种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即煤炭企业员工的自我超越要成为一 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就必须使个人愿景不断超过个人的利益,与更大的整体组织连成一体,建立共同愿 景;还有它是一种强调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在竞争日益加剧、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 代,培育一种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保持强大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关键。 参见johnson, g. and scholes, k., exploring corporate strateg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1984. 参见zahir irani john m. sharp and mike kagioglou. improving business performance through developing a corporate culture.jthe tqm magazine volume 9 number 3,1997,206216. 参见deal, t.e. and kennedy, a.e., corporate cultures: the rites 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 addison-wesley,reading, ma, 1982. 参见hill, t., manufacturing strategy, macmillan, basingstoke, 1985.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分析 8 化与企业战略的最佳组合是强的企业文化与强的企业战略相结合。 并且二者是相 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即如果一个企业的战略与其企业文化相匹配的话,结果会 加强其企业文化,而反过来又会强化企业战略与现有的企业文化相一致。所以, 从企业制定战略的角度来说, 只有把二者相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实现企业收益的最 大化。 ali mohammad mosadegh rad 在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一文中论证了企业文化与 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实施的关系。tqm是一种对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 的需求而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态度、文化和企业组织的描述。这种文化要求企业 在生产运作的过程中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 关键是在适当的时间里把事情做 的最好 。tqm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文 化。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使得企业的资源、原材料、设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达 到成本最小化,即得到充分的利用 。tqm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大多数企业 广泛采用的竞争战略,tqm可以使企业降低废品率、节省时间、减少库存、降 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增加顾客和消 费者的满意度(gunasekaran, 1999; and mosadeghrad, 2003) 。作者在该文中通 过数据证明,企业文化与企业能否合理实施tqm战略有很大的关系,作者指出在 一个通过管理与组织学习、团队合作以及组织内外消费者的关注而创建的开放、 合作的企业文化里,实施tqm会得到最好的结果。因此,为了成功的实施tqm, 高层领导者要保证组织的各个关节,包括组织文化、管理体系、培训沟通、绩效 考核体系等,这些体系、程序和规则能充分的反映tqm的价值和原则。 e.c.martins and f. terblanche在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at simulat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文章中,通过建立模型论证了企业(组织)文 化与企业的创造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个企业建立一种有利于组织实 现创造性与创新的企业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在开放的系统下进行, 也就是允许各 个部分(或者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依赖以及相互人际关系和企业文化 参见ali mohammad mosadegh rad.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j the tqm magazine vol. 18 no. 6, 2006 pp. 606-625 参见guangming, c., clarke, s. and lehaney, b. (2000), “a systemic view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tqm”, the tqm magazine, vol. 12 no. 3, pp. 186-93. 参见gunasekaran, a. (1999), “enabler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n manufacturing: a case study”,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vol. 10 no. 7, pp. 987-96. 参见mosadeghrad, a.m. (2003), principles of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dibagran tehran, tehran.。 第二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理论简单回顾与评析 9 的各个构成要素实现透明性 。结果表明,企业的创造性和创新只有在适当的企 业文化环境下达到迅速的萌发,构成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准则等这 些因素既可能促进企业创造性与创新的发生,又可能抑制它们的产生,这取决于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组织或团队行为的。james m. higgins 在the core competence一文中,阐述了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创新是 创造性与企业文化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the innovation equation is :creativ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innovation )。作者以美国的3m公司为例具体论证了企 业文化与创新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是实现创新的必要 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但是能促使创造性转化为创新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且是必备的条件。 简单回顾一下关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管理学界和企 业界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国 内市场经济竞争程度愈演愈激烈, 煤炭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如何应对当今的 市场环境才能得以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当今的一个热点话题。因此,加强煤炭 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创新方面的研究就纷纷出现,可以归结为四种:煤炭企业 应该加强建立绿色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和学习型组织文化。大 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内容、结构以及建设等 方面,总体而言只研究静止状态下煤炭企业文化的特征,而很少探讨煤炭企业文 化演化的过程。本论文正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 式探讨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进过程。 参见 e.c.martins and f. terblanche.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at simulat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ume 6,number 1,2003,64-74. creativity 主要包括 processes(techniques),personal and group creavitivy, innovation 主要包括四种创新,即 product, process, marketing, management. 煤炭企业文化的演化分析 10 第三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一个理论解释 3.1 演化范式的引入 3.1.1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阐述 纵观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是非常复杂的, 新古典主义是从现实中抽象出经济 的运行机制,该学派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在以下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即企业利润最 大化、人是完全理性的、市场均衡等,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的缺陷在于其并未抓住 复杂的现实本身。 因此演化经济学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 从经济现象的实际出发, 利用达尔文一拉马克主义的思想来解释经济系统运行的复杂性, 并已经取得卓越 成果。从演化经济学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 段:即经济演化的古典阶段、旧演化经济学以及新演化经济学。早期的演化经济 学关注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似性,不过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经济演化思想。凡勃伦 将达尔文主义引入经济学,从而开始了旧演化经济学的时代 。此后,熊彼特、 阿尔其安 等人提出了经济演化的选择机制、选择单位、有限理性等基本原理, 但他们并没有突破新古典主义的束缚。纳尔森、温特在旧演化经济学的基础上, 借鉴了生物学、复杂科学的思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新演化经济学框架。 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k.boulding出版了演化经济学一书,1982 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则正式标志着演化经济学进入 了一个新时代。他们在书中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范式。纳尔森和温特认为一个 完整的演化经济理论应该包括:(1)选择单位:能影响当事人并在个体或者在 组织水平上体现它们,能被复制、修改、提高、代际传递,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 应有不同的选择单位;(2)选择机制和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具有多维性,建立 在选择标准基础上的演化模型要能说明选择过程的机制, 选择标准本身具有内生 性、相对稳定性以及在某一社会领域中的适应性;(3)适应性和变异性:适应 性用惯例(对应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基因)表示,它涉及当事人适应、学习,同时变 异性(新颖性)从系统中产生。 凡勃伦提出用达尔文的演化方法和比喻代替机械力学类似, 把达尔文主义的变异、 遗传和选择应用于经济 学。制度是经济演化的选择单位,习惯、惯例的相对持久性表现出作为遗传特征的作用。他认为社会中的 人的生活是一个适应性的选择过程,社会结构的演化是一个制度的自然选择的过程,并承认技术进步 在经济变迁中的重要。 熊彼特认为经济演化是“由创新及其所有效果产生的经济过程的变化和经济系统对于变化的响应”。在经 济演化中,竞争与创新是造成经济演化和性质变化的内生力量,其中技术进步和企业家作为创新行为者起 了最突出的作用,而技术变迁既是积累性的也是序列性的。 阿尔奇安是继熊彼特之后明确提出演化观点的经济学家, 他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演化机制。 他用自然选 择的生物学代替显式最大化的概念。他把经济系统解释为在由“成功”或“利润”形成的压力生成的探索 性行动之间进行选择的一个适应性机制。 第三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一个理论解释 11 总之, 演化经济学是一门借鉴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来 研究经济现象和行为演变规律的学科。 根据上述有关演化理论的演变历程可以看 出,虽然演化的思想早就存在于经济理论之中,但是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 非线性动态系统、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以及包括随机过程在内的现代数学理 论的发展和博弈论研究的深入, 演化理论才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的重视。近几年的发展趋势表明,演化理论方法己经成为分 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与过程的重要方法, 以动态演化的眼光理解社会经济发展 过程的思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理论学家的承认与重视。 3.1.2 演化分析范式的分析框架 纳尔逊和温特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创建了一个典型的经济演化 模型,演化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本思想,强 调经济变迁的动态性,该理论认为经济系统实现均衡是暂时性的,而系统的均衡 点可能是多重的,究竟到达或渐近哪一个均衡依赖于进化的路径。整个演化经济 学的分析框架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1基本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说认为人是超理性的 (hyper-rational) ,即他们知道其他人的效用函数,他们掌握了决策过程中的所 有信息。企业也被假定是超理性的,它们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对竞争者的行动和策 略都了如指掌,掌握了决策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但是在现实中,尽管人们期望能 够使其效用最大化,企业期待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 信息的缺失而难以实现。演化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人的理性只能是有限理性 (boundary-rational),这就意味着人们在行为选择时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只有 通过不断的试错过程才可能接近最优策略。另外,演化理论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仍然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目标,但是由于行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对未来可能 发生的情况并不能确定,因此演化经济学更认可行为主义者的“满意假说” 。 “没有用最大化行动的观念来解释为什么决策规则像它们那样” ,演化理论的 假设更应该被看成是关于企业追求利润或者利润推动的努力假设, 而不是利润最 大化的假设。 2.三个类比物。(1)惯例:企业组织的“基因”。纳尔逊和温特讨论了类 似于基因的“企业惯例”的作用:首先,企业惯例与个人技巧相类似,能以基因 即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只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搜寻令自己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的方案。 美理查德r 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版,第 19 页。 煤炭企业文化的演化分析 12 引导生物体的相同方式指导企业组织如何处理类似的事务, 而无须经过深思熟虑 的选择 。其次,他们认为惯例是企业组织的记忆,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 能,一个组织的活动惯例化构成储存该组织专门操作知识的重要形式,组织主要 依靠运用来记住惯例。但惯例并不是新达尔文主义严格意义上的基因,它具有学 习效应的获得性遗传特征,因而可以是拉马克式的 。 (2)搜寻:企业演化中的变异机制。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了“变 异”这一概念,而演化理论在借鉴进化论的基础上用“搜寻”一词来描述企业对 原有惯例的偏离或者改变,即当企业认为遵循现有惯例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 它就会改进现有惯例或寻求新“惯例”(这就意味着企业惯例的“变异”是由失 败引起的)。企业的搜寻包括创新和模仿这两种基本模式。创新是通过研究开发 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 模仿则是企业在已知的集合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 的技术和惯例。在经济系统内,演化理论强调变异(或新奇事物)和多样性对于经 济变迁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微观个体(如企业)的差异性和可变性是经济演化赖以 发生的基础。那么新奇或变异是如何产生的?纳尔逊和温特认为,如果企业利润 低得无法忍受时,企业被迫搜寻新技术及新的组织形式(新奇性产生),由此导致 企业惯例发生变异 。 (3)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企业演化中的“自然选择”机制。拥有不同惯例 或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取得不同的绩效, “在长期内,竞争的制度会促进 那些做出了很好选择的企业,并会淘汰始终犯错误的企业,或者强迫它们进行变 革” 。根据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个人思维的差异性是导致进化赖以发生的基础。 在经济系统变迁的过程中,一旦新奇事物(或变异)出现之后,它是如何引起创 新或扩散的,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的,演化理论采 用生物学的“群体”观点对此加以解释。“从群体水平来看,任何个体的决策, 无论是创新、模仿或保守,都影响到群体中全部行为的相对频率”,这就是威特 所谓“频率依赖效应 ”。一般情况下在创新阶段,如果大数定律发挥作用, 创新很可能被扼杀;但如果系统是开放和远离均衡的,由于自增强(正反馈)的作 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两种观点:第一,生物体本身有着越变越复杂、向更高级形态进化的内在动力;第二, 生活环境能够改变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而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简言之,“用进废退”。纳尔逊和温 特关于惯例的理论和技术演化恰是和拉马克的理论相对照,因此,他们宣称他们是拉马克主义。 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l 版:87 同 35 即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取决于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已做了这种选择。不管创新者主观偏好如何,市 场过程将对其加以检验并进行选择。 第三章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演化:一个理论解释 13 用,创新就会通过系统的涨落被放大,从而使之越过某个不稳定的阈值而进入一 个新的组织结构。在这个相变过程中,大数定律失效了,但当新结构形成后,自 增强又会启动大数定律,新思想和新的做事方式进入扩散阶段,逐渐成为社会流 行的状态 。 3.演化理论的生物进化隐喻法(metaphor) 阿尔钦倡导采用自然选择作为竞争性生存的隐喻来分析经济演化现象, 他将 “生物学中的基因遗传 (genetic heredity) 、 突变 (mutations) 和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与经济学中的模仿、创新和正的利润相类比”,这样通过与生物的进 化相类比勾画了企业选择行为和经济演化的框架。在阿尔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纳尔逊和温特提出的演化理论中将单个的企业被视为有机体,产业被视为群体, 盈利性被视为适应,惯例被视为基因,而创新则被视为变异” 。自然选择与经 济演化的类比如下图3-1所示: 图 3-1 自然选择与经济演化的类比 3.1.3.演化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演化经济学认为行为主体是有限理性的, 侧重分析市场结构的不确定性对整 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注重对企业惯例、搜寻和市场选择机制的考察。因此演化是 贾根良.进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程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3):67-72。 荷杰克j弗罗门: 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版,第 140 页 有机体 企业 群体 产业 适应 盈利性 基因 惯例 变异 创新 煤炭企业文化的演化分析 14 非线性的、远离均衡状态,拥有多种选择的方向。总而言之,演化经济学研究范 式的主要观点如下:(1)非最优化。演化分析强调,由于现实中市场信息的不 对称性以及行为主体的知识是有限的,行为主体无法采取最优的行为,在现实中 只能是一个不断的试错过程。(2)时间不可逆性。演化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系 统的变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演进过程,过去的时间与未来的时间是不对称 的, 每一个历史事件由初始状态, 通过一定的正反馈作用可能导致某种技术的 “锁 定”。(3)协同演化。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共生演进”而非传统观念的 “生存竞争”。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演化分析范式强调多样性特征,重视企业、 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过程研究 。 3.2 煤炭企业文化创新的理论支点 3.2.1 煤炭企业文化具有演化物质 理查德r纳尔逊(richard r. nels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