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良标准上海社区管理模式.ppt_第1页
朱鼎良标准上海社区管理模式.ppt_第2页
朱鼎良标准上海社区管理模式.ppt_第3页
朱鼎良标准上海社区管理模式.ppt_第4页
朱鼎良标准上海社区管理模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模式的探讨和实践,朱鼎良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卢伟李新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脑防办、心脑防办相继成立,卫七项目实施,市-区疾控-社区医院网络形成人民政府下发慢病中长期规划,卫生局下发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3,细节管理,人力资源:结构、质量、数量信息网络:反馈、共享医生素质:知识、技能、医患关系管理衔接:临床诊疗、随访管理双向转诊:运作干预手段:个体化资源开发:自我效能、家庭支持,4,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项目(DMaP-ShanghaiStudy,2006-2008年)研究目的,探讨具有上海特色,且可进一步推广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从社区高血压管理细节入手,提高管理效率从管理方法入手,提高血压控制水平,5,组织结构图,领导组,专家组,管理组,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6,研究设计,多中心、开放、对照、非药物随访研究上海市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设1个管理组和1个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至少有1项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未达标管理组按项目规定的细节管理要求、对照组按现行的管理方式进行随访管理随访一年,7,研究终点,主要终点:血压达标率及平均血压的改变次要重点:高血压患者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腰围,BMI,血脂及吸烟达标率及与基线相比的改变,心血管危险分级的变化,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率及其改变,高血压患者从社区医院向上级医院的应转诊率及转诊模式,8,第三方评估,项目中期(6个月)和末期(12个月)评估报告(干预效果和卫生经济学)临床观察评估报告成本效果分析报告满意度调查报告膳食习惯调查分析报告运动干预分析报告由项目第三方分别评估并出具报告,9,细节管理内容(管理组),开展心血管危险分层设立社区健康管理专员使用为本项目开发的疾病管理信息系统个体化干预、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加强社区医生培训加强双向转诊,10,一、开展心血管危险分层,树立按多种危险因素分层进行综合管理的理念分层依据病史(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体检(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血脂、血糖、血肌酐)心电图随防频度依据危险分层(低、中、高和很高危),11,二、健康管理专员设置,1.每个社区设置2名健康管理专员(管理组)2.条件;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合作意识、较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基本的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3.招募:优先在熟悉本社区情况的医护人员中招募,12,健康管理专员职责,在患者与医生间建立沟通桥梁1.协助社区分管医生完成患者入组,提醒入组患者按时随访,及时将患者随访信息卡的资料录入数据库2.帮助患者了解和执行本项目,尤其要求患者关注血压及各种危险因素是否达标3.采用电话或上门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4.了解患者在执行干预方案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分管医生反映5.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帮助他们与上级医院医生约诊,13,健康管理专员培训,14,三、疾病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动态、全程化管理(建挡、危险度评估、制定干预方案、实施和反馈、转诊记录)信息共享(医生、管理专员、患者、项目组)健康管理专员工作平台(信息登记、随访提醒、考核)患者自我管理、互动和参与平台(健康教育)整体管理平台(人群信息汇总、数据分析、指标变化图表),15,每季度访视1次,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健康教育大课堂、有奖问答、智力竟赛等),四、个体化干预、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16,五、加强社区医生培训,14堂讲座内容:高血压诊断、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并发症处理、老年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等3级医院医生定期下社区,17,六、加强双向转诊,制定转诊上级医院的标准患者需要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怀疑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经治疗血压未能控制达2-3月或控制后再复发怀疑出现新的并发症或有靶器官损伤高血压危象或其他高血压急诊,18,临床观察评估,1442名高血压患者来自上海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失访46人,随访率96.8%),管理组922人,对照组474人,19,血压(管理后),134,142,1501401301201009080,82,86,管理组对照组,SBP,mmHg,血压水平,10080604020,81,34,管理组对照组,血压达标率,收缩压舒张压,20,血压(管理前后变化),收缩压舒张压,21,血清胆固醇,管理后水平管理前后变化,22,血清甘油三酯,管理后水平管理前后变化,23,体重指数(BMI),管理后管理前后变化,24,腰围,-0.500.51.01.52.02.5,腰围,cm,1.78,-0.05,腰围P0.001,管理后管理前后变化,腰围,cm,86.1,87.2,腰围P=0.017,管理组对照组,管理组对照组,25,吸烟(管理后),支数/天达标率,14121086,吸烟支数/天,8.6,12.6,P=0.005,管理组对照组n=142n=61,84.6%,87.1%,管理组对照组,吸烟达标率P=0.204,26,治疗依从性和转诊率,与基线比较,管理组的末期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提高(P0.001),而对照组无变化;管理组末期药物治疗依从性(87.85%)高于对照组(72.78%,P0.001)管理组及对照组的末期转诊率均比基线有提高(P值均小于0.001),末期的“社区向上级医院的转诊率”2组间无统计学差别。,管理组及对照组完全依从性的自身比较,27,膳食习惯(管理后),*代表:P0.05,28,运动习惯,高中低,管理前后不同运动水平构成,29,运动习惯,管理前后每周运动频率5天变化量比较,30,满意度,管理组对照组,10090807060,95.5,基线半年末期,95.2,87,83.2,百分比,医生回答提问的解答态度,医生主动介绍疾病防治知识,半年和末期的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管理组对照组,31,满意度调查,离家近和医生服务态度好是去社区就诊的主要原因病人的主观满意度提高社区医生能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情况,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能耐心解答医师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改善,增强了社区医生对病人的反应性,32,降压成本效果,每降低1mmHg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增量成本管理组更低!,33,成本效果分析,项目节省了医疗卫生费用管理组总成本较高管理组增量成本较低每降低1mmHg收缩压,节省成本45元每降低1mmHg舒张压,节省成本83元,34,总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血压、体重、血脂等指标建立健康的膳食和运动行为建立良好膳食习惯,增加了运动量和运动频率患者满意度增加节约了医疗费用,35,高血压细节管理项目的扩展,扩大试点、延长干预周期,观察远期效果探索上海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社区的可行性人群的可行性提高血压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区医生能力建设,36,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扩展项目,4个社区扩展到全市19个区县总样本量15200人(11400管理/3800对照)2008年启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