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成为企业最 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知识智力资本在企业绩效提升的 过程中无疑正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与传统产业相比, 作为从事特殊金融服务的知识密集 型企业,商业银行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及运作规律,智力资本也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灵魂。从 某种程度上说, 以人才为核心的智力资本是银行业生产力的源泉, 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 决定因素。 正确认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内涵, 理性看待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 作用, 以科学的测度方法评价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 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效率, 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智力资 本相关概念,并阐述了智力资本相关基础理论,包括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人 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辨析了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并选择了智力增值系数法 (vaic)作为本文对智力资本进行测度的方法;其次,界定了商业银行绩效、商业银行绩 效评价的概念, 综合分析了各种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的利弊, 并选取了因子分析法作为本文对 商业银行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第三,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推导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借 助智力增值系数法(vaic) ,分别以智力资本潜力系数(vaip) 、人力资本增值系数(hce) 、 结构资本增值系数(sce) 、关系资本增值系数(rce) 、财务资本增值系数(cee)为解释 变量,以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商业银行绩效(f)为因变量,以银行规模(size) 、资产 负债率(lev)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回归模型;第四,检验了智力资本及其各组成要素、财 务资本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商业银行绩效呈 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财务资本、 结构资本、 关系资本与商业银行绩效均正相关, 但并不显著。 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加强对人力资本的开发管理、注重结构资本的培育、 重视对关系资本的开发利用、 均衡发展商业银行内部各类资本等对策建议, 同时也指出研究 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关键词: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商业银行绩效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ii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is gradually replacing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capital, labor and l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tellectual captital undoubtedly plays a key role in business performance. to commercial banks which engage in financial service, intellectual captital is becoming the soul of their development step by stey. to some extent,intellectual capital is not the source of productivity of commercial banks, but also the determinants of value cre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rational view of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and the usage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methods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commercial banks. i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firstly, this article reviewed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valuated them .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the article works out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explains the basic theory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capital, including enterprise resource-based theory, core competence theory, human capital theory, new growth theory. after analying the methods of measur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this article choose vaic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 secondly, this article defined concepts of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nalyz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om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hose component analysis as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irdly, learning from the related research method and conclusion i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making combination with our specific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 how intellectual capital affect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vaic, vaip, hce, sce, rce, cee are the explaining variables ,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is the induced variable, scale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asset-liability ratio are control variables. fourthly, in the demonstration part, we establish regression model and insp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we find that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but structural capital,relational capital and financial capital do not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regarding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strengthen management of human capital, put emphasis on cultivation of structural capital, pay attention to utilization of relational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capital, develop all the capitals of commercial bank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point out shortingcoming of this research. key words: intellectu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structural capital, relational capital,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vi 图清单 图 1. 1 skandia 市场价值构成图.4 图 1. 2 智力资本“三模式”结构图.5 图 1. 3 智力资本“四模式”结构图.6 图 1. 4 技术路线.11 图 2. 1 智力资本构成图.166 表清单 表 2. 1 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19 表 2. 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比较.23 表 3. 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29 表 3. 2 2009 年样本商业银行评价指标数据.29 表 3. 3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30 表 3. 4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览表.30 表 3. 5 旋转成分矩阵.31 表 3. 6 因子命名表.31 表 3. 7 变量定义表.35 表 4. 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36 表 4. 2 模型 1 各变量间 pearson 相关系数表.37 表 4. 3 模型 2 各变量间 pearson 相关系数表.37 表 4. 4 模型 1 各变量偏相关分析.38 表 4. 5 模型 2 各变量偏相关分析.39 表 4. 6 回归系数表.39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个时期。在农业经济时代,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得 能源者得天下。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以知识 为主导的时代,土地、能源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小,取而代之的是以高级人 才、高端知识、高新技术、高效运营为核心的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已经从有形资源的争夺转向对无形的技术、 智力、 知识、人才之间的竞争,智力资本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清楚 地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主要来源于无形的资源而非有形的资源, 将不是来自一种产品或 技术,而是来自多种知识、智慧与技能的综合,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竞争与发展最为稀缺的 资源, 还是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更是企业未来创新和利润增长的 关键所在。根据调查统计,近十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内主要成员国家的 国内生产总值 gnp 的 50%以上来自于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美国的 500 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有 50%是智力型组织。在大型公司企业中,智力资本的作用日渐强大。因此,只有重视智力 资本的作用,对智力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才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经营 绩效,创造企业附加价值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与利润。 全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决定因素, 甚至 可能成为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 企业正在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智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 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提高绩效。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作为从事特殊金融服务的知识密集 型企业,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灵魂,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日趋饱和,以 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理财、 信用卡等中间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的今天, 智力资本更成为商业银行 在中间业务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整体绩效的法宝。而且,随着商业银行由专业化向 全能化发展, 商业银行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凸显, 智力资本的厚度及管理逐渐构成了商业银行 竞争力的基础。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产业相比,银行业有着明显 不同的特征及运作规律,智力资本在银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人才为 核心的智力资本是银行业生产力的源泉,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决定因素。从 2002 年 12 月 1 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起, 外资银行逐步按照有关协议进入我国内地金融市 场。五年过渡期已满,我国内地商业银行开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有着良好公司治 理结构、丰富的管理经验、雄厚经济实力、先进的智力资本的跨国银行集团面前,我国商业 银行急需重视智力资本,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智力资本,提升银行绩效,以迎接跨国银行的挑 战。因此,正确认识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内涵,理性看待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2 作用, 以科学的测度方法评价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潜力, 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智力资本效率, 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就目前研究而言,国内学术界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大多为定性的理论研 究,定量分析较少,而将智力资本相关理论运用于某个行业的研究则更少,仅仅依靠案例研 究和比较研究,难以深刻揭示我国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现状及其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内在关 系。 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 我国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现有研 究的一些不足。 (2)现实意义 本文在搜集与整理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基础之上, 运用计量学的方法, 分析了我 国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现状, 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的关系, 并找出了理论 分析与实证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认识到智力资本的重要性, 进而利 用智力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绩效,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科技公 司的市值中智力资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鉴于此, 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智力 资本的研究,智力资本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与智力资本相关的专著、论文等不断涌现。国 外学者对智力资本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力资本的涵义, 智力资本的构成以及智力资 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三个方面。 智力资本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智力资本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galbraith 1(1969)提出的, 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 (是指运用脑力的行为, 而不单单是知识和纯粹的智力) ,即智力资本不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 识的过程,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但是,当时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也没有对智力 资本的内容予以界定。美国学者 thomas.a.stewart 2(1997) ,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人 脑的力量 ,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他将智力资本界定为, “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 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优势的事物之和, 即企业组织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集体智慧。 ” 随后, 诸多学者对智力资本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分析各位学者对智力资本概念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界定不难发现他们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给出了智力资本的定义: 第一种:基于知识和脑力的角度 即以创造和扩展公司拥有的知识为核心。 roos 3 (1997) 认为公司中任何可以创造价值, 但却看不到的资源均可称为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组织中全体成员知识的总和, 包含所有无 法在资产负债中显示的流程、财产以及所有的无形资产,比如商标、品牌等。由于智力资本 的存在, 使得公司总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部分就归属于智力资本。 bell 4(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的知识资源,包括组织用以创造竞争、理解以及解决问 题的模块、策略、特殊方法及心智模式。edvinsson 与 malone 5(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一 种对知识、实际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让组织在市场上享有竞争优 势, 并提出智力资本的三个基本性质: 智力资本不是财务报告的附属而是对财务报告的补充; 智力资本是非财务资本, 反映了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智力资本与所有者权益类 似,是从股东处借来的。bassi 与 van buren 6(1999)认为智力资本是员工的脑力、作业流 程与他们所创造的有关顾客的知识。sullivan 7 (2002)认为智力资本是能够转化为企业利润 的知识。 第二种:基于资源基础角度 它关注的是如何从公司对智力资本组合及其与有形资源的组合方式中创造利润。 hudson 8(1993)认为智力资本是四种无形资产的连结,包括基因遗传、教育、经验以及对 工作生活的态度,并且通过适当的文化、制度的配合,这种无形资产可以为公司带来竞争优 势。bontis 9(1999)指出智力资本是知识与信息的有效利用,它无从捉摸,但一旦被开发 利用,将可以提供组织竞争与获胜的资源基础。kaplan 和 norton 10(1998)指出当公司投 资于顾客、 供货商、 员工流程、 科技和创新以创造未来价值, 此种价值的累积就是智力资本。 annie brookings 11(1996)在其所著的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一书中指出: “智力资 本是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并把智力资本的意义体现在一个简洁的公式 中,即“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 。johnson 12(1999)认为智力资本隐藏在传统会计科目 “商誉” 中, 与传统商誉的区别在于, 它是一种更加难以用语言形容的资产。 ulrich 13 (1998) 对智力资本的定义是,员工对企业的职能与承诺(能力与认同感) 的乘积,它体现在员工对 事情的态度和做法如何让员工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以及企业如何制定政策与构造系统 以便执行于工作之中。 他还从智力资本作用机制角度出发, 利用一个简单的公式阐述了结构 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 即学习能力等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其熟练地将这些能力推广至 整个企业的能力。hersig 14等(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有价值的、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无形 资产。 智力资本构成 由于学者们对智力资本涵义的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 所以, 对智力资本的构成也存在多 种划分方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4 第一种: “两模式”结构 “两模式”也就是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edvinsson 和 malone 5(1997)在提出 的 skandia 价值体系中把智力资本分成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两大部分,认为智力资本是人力 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有机结合(如图 1.1) 。其中,结构资本是指辅助人力资本实现其价值的组 织资本,是公司为人力资本提供的组织结构、基础设施等等,它包括顾客资本和组织资本; 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内的,能够体现并运用于商品和服务中以提升商品和服务价值的能 力。roos 15(1997)也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组成,公司价值由财务资本和 智力资本构成, 并进一步根据智力资本是否能主动思考将其分为人力资本 (组织内人员的能 力、态度和智慧)及结构资本两大类,再按照内部和外部的标准将结构资本分为与外界互动 的关系资本、 提高内部运作效率的组织资本、 与组织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创新及发展资本。 joia 16(2000)根据是否具有交易性,把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大类, 并进一步把结构资本分为“流程资本” 、 “创新资本”及“关系资本” 。其中,人力资本无法 买卖, 且不为组织所拥有; 流程资本包括组织内的内部作业流程及组织和其它关系人之间的 一切外部作业流程;创新资本包括组织文化、员工创新的成果;关系资本是组织与外部利益 相关者之间互动的结果。 图 1. 1 skandia 市场价值构成图 第二种: “三模式”结构 虽然对智力资本构成的界定尚未统一, 但各位专家学者就智力资本构成的认识却正在趋 同,多数文献都将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划分为三类,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或组织资本、关 系资本或顾客资本。 “三模式”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stewart 17(1997) ,他认为智力资本 就是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之中的整体价值。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 顾客资本必须相互作用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此外, 他还指出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员工所具有 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包括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要素。人力资本是企 市场价值 财务资本 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顾客资本 组织资本 创新资本 流程资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业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它往往以隐性的方式存在,没有也很难被编码,容易被忽视。结构 资本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企业文化等等。顾客资本主要是指顾客忠诚度、市场 营销渠道和企业信誉等。 这三种资本相辅相成、 相互作用, 共同提升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 (如 图 1.2 所示) 。智力资本“三模式”结构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sveiby 18(1997) ,他认为企 业的智力资本由三部分构成: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其中,员工能力是指员工对 企业有贡献的那部分个人能力。 而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则是将结构资本划分为内部结构资本 和外部结构资本, 内部结构资本为员工知识和技能在组织内传递提供了平台, 而外部结构资 本则为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化提供保障。 johnson 19 (1999) 对edvinsson和malone (1997) 提出的“两模式”结构进行了细化和分析。他认为,公司的市场价值是由财务资本和智力资 本两部分组成的。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要素 构成,智力资本通常大于财务资本。此后,canibano(2000)、scanchez(2000)、bontis(2002) 等学者均认同了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构成的观点。 图 1. 2 智力资本“三模式”结构图 第三种: “四模式”结构 智力资本“四模式”结构理论就是将智力资本等同于无形资产,通过对无形资产概念的 拓展和分解来达到对智力资本进行理解的目的。annie brooking 20(1998)是这一理论的主 要代表,他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构成(如图 1.3 所示) 。 人力资本是由员工身上的才能和特定的心理素质所构成的体现在员工身上的创造 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群体技能等。市场资本指公司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源潜力, 主要包括品牌、顾客、顾客忠诚度、特许经营权、营销渠道等。知识产权资本是指公司的专 利、商标、著作权等。基础结构资本是公司的基本架构,它包括公司文化、组织结构、管理 信息系统等。欧盟信息社会技术组织(ist)资助的 magic 项目中,将每种智力资本都视 为“资本的流动” ,智力资本所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magic 项目将智力资本分为四 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关系资本 显性结构资本 隐性结构资本 企业文化 流程 经验性知识 商业机密 制度性知识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6 类: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市场资本和创新资本。人力资本是组织内的人员所拥有的,是各 类资本发挥作用的基础, 组织资本是将人的能力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结构, 市场资本的 作用是管理和整合组织外部的各种资源,创新资本是不断提高和发挥各类资本潜力的催化 剂。 图 1. 3 智力资本“四模式”结构图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bontis 9(1998)是较早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其通过向 mba 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获取相关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加拿大、马 来西亚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 智力资本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 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其中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很显著, 但人力资本对企 业绩效的影响却并不十分显著。此后,bontis 21(2000)等人还利用马来西亚的数据重复此 项研究,得到了类似结论。pena 22(2002)分析了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的相关 程度。研究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即教育、经验和激励政策) 、组织资本(即企业快速适 应变化和实施成功战略的能力) 和关系资本 (即生产性企业网络的发展和迅速接近关键利益 关系人的能力)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们与投资绩效正相关。bassi 和 van buren 23(2002) 研究了智力资本的投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在其研究的过程中先跨产业调查美国 500 强企 业,并针对其中的 70 家企业进行智力资本中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企业通过在人员的教育训练上的投资, 可提升组织绩效。 同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行业分 类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在不同行业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firer 和 williams 24 (2003)从南非银行业、电子业、信息技术及服务业等四个行业中选出 75 家公司作为样本, 以智力增值系数法(vaic)研究了智力资本与传统的测度企业绩效的指标之间的关系,包 括收益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 、生产力指标(总资产回报率)和市场价值指标(净资产的 市场价值对账面价值的比率) 。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资本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正向的促进 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riahi-belkaoui 25(2003)采用最小 二乘法对美国 forbes 杂志公布的“最国际化”的 81 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国公司的数据进 行分析, 基于价值增值的总资产报酬与智力资本的关系进行检验, 发现智力资本与公司财务 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marvidis 26 (2004) 研究了日本银行的智力资本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 智力资本=无形资产 市场资产 知识产权资产 人力资产 基础结构资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他利用了来自 5 类共 141 家日本银行的数据, 以价值增值作为因变量, 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作为自变量, 通过逐步线性回归与对比分析, 证明价值创造效率高的企业大多是那些对智力 资本运用良好的银行,且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银行间存在着显著的绩效差异。此后, marvidis 27(2005)还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希腊银行智力资本的因素,发现智力资本与 物质资本都与价值增值显著正相关, 人力资本的影响比物质资本的影响更大, 证实了智力资 本与企业价值增值显著的正相关性。tan,plowman 和 hancock 28(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 现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智力资本的增长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jui-chi wang 29 (2008) 研究发现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美国电力公司的智力资本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国内研究 在国内, 虽然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从兴起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 但与国外的重视程度与 研究成果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学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研究成果 主要体现在智力资本涵义的界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两个方面。 智力资本涵义 谭劲松(2001)认为智力资本分为技术智力资本和管理智力资本,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 进入企业成为技术智力资本,企业家资源配置能力运用于企业形成管理智力资本。袁丽 30 (2002)认为智力资本是可以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表现 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额。王勇,许强等 31(2002)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是 各种知识元素在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 袁艺、 袁一 骏 32 (2002)认为智力资本表现为企业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差,其特点是具有明确的目标 性和显著的流动性,其作用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收益。李浩,卢艳丽 33(2003)认为智力 资本是一种知识,从知识到智力资本,其关键的差别在于知识是否成为企业运作的“资本” , 是否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了作用,因此,可以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 发挥了作用的知识” ,即对企业有用的知识。徐程兴 34(2003)提出企业的智力资本是指能 够转化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价值增加的知识。冉秋红和屈志凤 35 (2004)认 为对智力资本概念, 应从智力资本的运用形态和来源渠道两方面来理解。 从其运用形态来看, 即为智力资产,意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所有尚未体现在资产与货币资产中的、知识基础的 经济资源。从其来源渠道来看,智力资本表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智力资产投资总额,也意味 着对其进行投资的组织与个人的权益或经济利益。朱学义,黄元元(2004)认为,智力资本 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以智能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 给单位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财富的一类资 本。 如果从会计学角度定义智力资本, 它就是以人的智力资本作为产权要素确认和反映的资 本。徐玲芳 36(2006)提出智力资本是指所有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知识、技能和关系 的总和, 它是相对于有形资产提出来的。 吴俊哲 37 (2009) 则认为凡是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 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并且使公司的价值超出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都可以成为公司的智力资 本。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8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方润生、李垣等 38(2002)研究了企业管理层人事变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为适 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管理层人员变动即人力资本的结构变化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有着显 著的积极作用。朱杏珍 39(2003)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 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 得出了人力资本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的结论。陈美纯(2004)根据高科技产业的特征,以远见杂志2004 年刊登的“2003 年 研究发展投资金额前 500 名”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智力资本与企 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企业绩效均显著正相关,而人力资本 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结构资本与关系资本显著相关。李嘉明和黎富兵 40(2004) 在借鉴 steven fire 对智力增值系数(vaic)计量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多元回归分 析法对我国计算机行业共 30 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总资产净利润率为因变量,以 智力增值系数(vaic)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物质资 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 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陈劲和谢洪源 41(2004)在 skandia 模型基础上,构建了 测度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 并根据测度体系设计问卷, 以浙江省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收集数 据,利用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智力资本 各构成要素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邸强和唐元虎 42 (2005)在建立关于企业绩效的回归 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组织资本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资本对企业总资产 报酬率有显著影响,从纵向上看,组织资本与经营绩效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万希 43(2005) 以 2003 年我国 41 家最佳运营绩效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法,检验了样本公司 2004 年度的获利能力与物质资本增值系数、人力资本增值系数以及结 构资本增值系数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物质资本和企业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而结构 资本、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洪茹燕和吴晓波 44(2006)通过访谈和问卷 的方式对浙江省 168 家建筑设计企业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 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宁德保和李莹 45(2007)基于 public 模型通过分析我国 1177 家上市 公司 2003-2005 年的相关数据,对企业智力资本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企 业的人力资本效率、 有形资产效率与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性的结论。 余海宗和邓倩 46 (2007) 在智力增值系数法(vaic)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新 技术企业和服装、 纺织企业的智力资本各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物质资 本增值系数、 人力资本增值系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结构资本增值系数与企业绩效显著 负相关。傅传锐 47(2007)以 2002-2004 年间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条件分量 回归方法研究智力资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 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且随着公司业绩的不断提高, 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不断减弱,而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不断增强,只有在运营情况较好的公司中,结 构资本才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郝文杰和鞠晓峰 48 (2008)通过构建剩余收益评 价模型,将智力资本对公司市值的影响进行量化,并以 2000-2006 年间国内的上市高科技公 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分析智力资本与市值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 本、 客户资本均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 其中人力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最为显 著。刘超、原毅军 49(2008)以我国 2005 年 98 家 it 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分位数回 归方法检验了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 正向作用, 随着企业绩效的不断提高, 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卢馨、 黄顺 50(2009)选取沪、深交易所 a 股市场中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和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作 为研究对象,对智力资本能否驱动企业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行业其企业绩 效所依赖的智力资本驱动因素有很大区别; 人力资本只有与结构资本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 益;在三个行业中结构资本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陈晓红、李喜华 51(2010)等利用上市 公司 2002-2007 年面板数据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结果发现: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 本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通过以上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 (1)国内外学者对于智力资本内涵的界定、构成体系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普遍共识, 智力资本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2)国内外学者对于智力资本理论方面的定性的研究较多,而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并 且实证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的。 (3) 对智力资本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 多数学者将焦点集中于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 的影响上,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智力资本整体对于企业绩效有较强的提升作用, 但是智力资 本各构成要素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绩效水平的企业的影响强度,作用的方向,学术界还没有 得出一致的结论。 (4) 智力资本各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呈现不均衡状态。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 关系的研究较多,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全面系统的实证 研究还较为欠缺。 (5)在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过程中,部分学者采用按行业抽取样本的方法, 但他们选取的企业大多是高科技企业、纺织企业、服装企业等等,而以商业银行这一知识密 集型企业为背景展开的研究很少, 即使有也是以国外的商业银行为样本展开的研究, 其结论 并不能完全指导我国商业银行实践。 因此,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的,希望通过 本文的研究,可以弥补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商业银行智力资本与绩效相关性研究 10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本文运用智力资本相关理论,结合了商业银行的特点,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界定 了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的内涵、构成要素,分析了商业银行智力资本特征及测度方法,智力资 本各构成要素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 (2)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搜集了上市商业银行年度报告中的详实数据,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