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应用_第1页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应用_第2页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应用_第3页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应用_第4页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教学课件,第一部分语言知识与应用,第一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情分析】,对语音的考查,在高职高考中一直是一个固定的考点。在题目设置上主要考查常见的却容易读错的字、词或多音字。在近六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分值(3分)稳定,考查形式、考点略有变化。2012年的考查形式为两个词语、两个成语,选择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2011年的考点是音近字、多音字;2012年的考点为形近字、音近字易读错字。而2013年2016年的考查形式为2/2、2/2、2/2,即每项给出六个词语进行两两比对,选出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这三年的考点都是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每项的最后一组词都是成语,2016年每项的最后一组词为成语与词语,而2017年每项的最后一组词为词语与成语。,【考纲解读】,广东省高职高考科考试大纲中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所谓“识记”,就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记忆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查范围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有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考查内容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形近字,即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如“倚”(读y)和“绮”(读q);二是音近字,指读音相近的字,这类字往往字形并不相近,如“媲美”的“媲”和“譬喻”的“譬”都读p;三是多音字,即同一个字在不同字义的词语当中读音不同,如“禅”字,凡与“帝王”有关的词汇就读“shn”(禅让),凡与“佛教”有关的词汇就读“chn”(禅师)。此外,广东考生因方言影响而产生的误读字音也常会考到。,【知识梳理】,在高职高考复习中,应加强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的练习。一、形近字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了80%,其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表音部件和表义部件两个方面来辨别它们。(一)从汉字的读音部件着手辨识大多数形近字虽然字形相似,但读音不同。如果我们能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则来掌握它们的读音,就能把它们辨别开来。,例如:“仑”(ln)和“仓”(cn),这两个字经常以声符的身份出现在合体字中。用“仑”作声旁的字,一般读“ln”,如“抡”“沦”“轮”“伦”“囵”等;用“仓”作声旁的字,一般读“cn”或从“ng”,如“沧”“苍”“舱”“抢”“枪”“呛”“跄”等。再如“艮”(n)和“良”(lin)这两个字,字形只相差一点,在合体字中也大都作声符,可以根据读音来辨别。从“艮”的字,韵母为“en”或“in”,是前鼻音,如“很”“狠”“恨”“痕”“跟”“根”“垦”“银”“垠”“龈”等;从“良”的字,韵母为“in”或“n”,是后鼻音,如“粮”“娘”“酿”“狼”“琅”“浪”“踉”等。,(二)从汉字的表义部件着手辨识从形旁辨别字义,不仅有利于理解、区别字义,而且有助于区别、记忆字形。比如在辨识“燥”“躁”“操”“澡”时,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干燥则容易着火,所以用“火”字旁;人在急躁时往往会直跺脚,所以“急躁”的“躁”是“足”字旁;“操”字本义是拿,所以与手有关;而洗澡离不开水。又比如“暮”“墓”“幕”“慕”四个字,声旁是“莫”,形旁分别是“日”“土”“巾”“”,表示的字义分别与太阳(日)、土、纺织品(巾)、心()有关。“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墓”指埋死人的地方,“幕”指盖着或挂着的大块的布,“慕”是喜爱、敬重的意思。形近字是指形旁或声旁相近的字,这些字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近,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加之形体相似,稍不留意就会误读。命题者常以此设题考查考生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区分形近字不同读音的能力。,二、音近字音近字指读音相近的字。至于字形,只有少数相近,绝大部分相差很远。例如:“变化”与“变幻”中的“化”和“幻”,“搁置”与“隔绝”中的“搁”与“隔”,它们的字形完全不同,而读音却比较相近。要掌握音近字这个考点,考生必须能在比较熟练地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常用词语的字形和读音。最基础的是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读音及意义,对于3500个常用字,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去学习、记忆。例如:规定自己一天学习多少个汉字,日积月累,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三、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读音所表示的词义也不同,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读音。辨读多音字需要据义定音,这里的“义”可作多方面的理解,包括词义、词性、语境等方面。具体做法为:(一)字义定音法如“禅”有两种读音,凡与“帝王”有关的词汇就读“shn”,凡与“佛教”有关的词汇就读“chn”,根据这种音义关系,就不会读错“禅(shn)让”“禅(chn)师”“禅(chn)宗”等词语。例如:禅(chn)师规劝皇帝不要轻易禅(shn)位。(二)词性定音法如“长”作形容词时作“chn”,如很长、长远、长久;作动词时读“zhn”,如生长、成长、长知识。例如:靠增长(zhn)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才是长(chn)久之计。,(三)场合法如“血”字,口语读音为“xi”,一般单用;书面读音为“xu”,一般用在复音词及成语中,例如:血(xu)债要用血(xi)来偿还。(四)记少去多法如“巷”只有在“巷道”这个词语中念“hn”,其余的均念“xin”。例如:矿下的巷(hn)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n)有点相似。注意:运用形声字识记,一定要打破“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老话,谨防声旁误导。如“畸形”中的“畸”,就不读声旁“奇(q)”而读“j”;又如“旖旎”中的“旖”,就不读声旁“奇(q)”而读“y”。,我们常用的记忆方法和解题方法还是要重点掌握“联想记忆”,即以一个字的声旁为起点向外辐射联想,形成一个形、音相近或相同的字的群组;“记少不记多”,即有时只要记住适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较少的字的读音,就可以辨别一些多音字;“排除认定”,即选项中的字,有些是比较容易确定的错误读音,能确定的则果断确定,不能确定的,如果不影响解题则不必纠缠。,【典例精析】,【例题】(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喧哗渲染粗犷框架否决否极泰来.蹉跎滂沱荣耀戎马躯壳金蝉脱壳.沏茶透彻枸杞绮丽臭氧乳臭未干.揣测喘气莅临隶书降临降龙伏虎,【答案】A【试题分析】A项喧xun哗/渲xun染,粗犷gung/框kung架,否fu决/否p极泰来;B项蹉跎tu/滂沱tu,荣rng耀/戎rng马,躯壳qio/金蝉脱壳qio;C项沏q茶/透彻ch,枸杞q/绮q丽,臭chu氧/乳臭xi未干;D项揣chui测/喘chun气,莅l临/隶l书,降jing临/降xing龙伏虎。,【例题2】(2016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摒除/迸裂谬论/寥落见缝插针/缝纫B.键盘/谏言卓越/阔绰无稽之谈/稽首C.诡谲/傀儡缴纳/邀请量体裁衣/胆量D.署名/瞩目滔滔/韬略茅塞顿开/边塞,【答案】A【试题分析】A项摒bng除/迸bng裂,谬mi论/寥lio落,见缝fng插针/缝fng纫;B项键jin盘/谏jin言,卓zhu越/阔绰chu,无稽j之谈/稽q首;C项诡gu谲/傀ku儡,缴jio纳/邀yo请,量ling体裁衣/胆量ling;D项署sh名/瞩zh目,滔to滔/韬to略,茅塞s顿开/边塞si。本题的题型和前几年的保持一致,信息量也没有变化,但相对而言,因非常用字增多,难度在正常范围内略为增加。故多音字、形近字依然是复习的重点。,【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本题采用分组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字音的识记,每一个选项设计3组词,4个选项共列举24个字的读音,分别考查考生对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的辨识能力。本题设问为“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答题时可以从上到下逐项排查、筛选读音相同的选项,最后得出正确的选项B。A项jio/jio,p/p,l/shu;B项zho/zhu,bn/pn,i/hi;C项o/ni,xi/xi,tn/chn;D项xin/xin,chu/t,n/yn。,【例题3】(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校改/校正媲美/譬喻一片瓦砾/众口铄金B.着急/着想濒危/嫔妃言简意赅/放浪形骸C.拗口/执拗狡黠/遐思挺起胸膛/瞠目结舌D.纤维/纤细惆怅/倜傥深谙世事/万马齐喑,【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本题设问为“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答题时可以从上到下逐项排查、筛选读音相同的选项,最后得出正确的选项A。A项sho/qio,tn/dn,shui/l;B项zo/zo,hun/fn,ch/sh;C项dn/chn,qn/qn,p/bo;D项lin/jin,xio/xio,shn/xn。,【例题4】(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艄公/俏丽檀香/耽搁率直/概率B.干燥/急躁涣散/贩卖古刹/刹车C.钝角/纯粹侵扰/钦羡曝晒/曝光D.收敛/捡拾萧瑟/嚣张节省/省悟,【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A项ni/sh,chn/chn,j/q;B项nin/lin,hu/fi,ln/un;C项o/o,rn/yn,pin/bin;D项dn/shn,b/bi,m/m。,【例题5】(2013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蹑足/摄影怅惘/畅谈奇数/奇特B.酒酿/粮草荟萃/沸腾涤纶/纶巾C.枯槁/稿件峥嵘/涌现扁舟/扁担D.忌惮/禅让玉帛/悖论模仿/模范,【对点训练】,【答案】D(A项sh/y,u/y,tun/chun;B项j/j,/o,qun/jun;C项d,zhun/zun,ku;D项m,shn,tin。),【答案】D(A项xin,p/p,xin/hn;B项z/zh,k/k,d;C项sh/sh,jin,q/q;D项x/ch,i/y,chn/zhn。),【答案】B(A项chun,bn/bn,mn/mn;B项bi/bi,xun/xun,hn/hn;C项n/n,zhn/chn,po;D项xun/xun,ch,j/j。),【答案】B(A项r/nu,qio,zh/sh;B项zh/zh,ku/wi,zhu/zho;C项w/w,zhu,m/m;D项c/z,y/q,xin。),【答案】B(A项bn/pn,zhn/zhn,xin,xn;B项bi,j,pio,qio;C项xin,ku,chn,hn/xin;D项l,j/q,xu,b。),【答案】C(A项b/p,yn/yn,hu;B项li/li,mi/ju,li/l;C项zh,xi,ch;D项m/m,t/d,qin/xin。),【答案】B(A项ku,s/shi,qi;B项pio,ju,bn;C项q,yn/y,xn/yn;D项ji/xi,h,zhu。),【答案】D(A项zhn,y/ji,zhu/chu;B项xin,chn/zhn,mn/mi;C项zh/ch,xun,zhun/chun;D项zhng/chng,zh/sh,du/d。),【答案】D(A项zhn/zhn,zh/sh,qin/qing,m/m;B项j/q,c/s,zhu/zho,qio/qio;C项l/shu,j/y,y,zhu/yo;D项q,jn,r,di。),【答案】D(A项u/jn,qing,shn/rn;B项zu/zu,b/p,di;C项chui/chui,shi/sh,yu;D项jn/jn,b/fn,fi/fi。),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考情分析】汉字字形的考查,在高考中一直非常固定。在近六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分值(3分)、考点稳定,考查形式略有变化。近六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设置题干“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012年的考查形式为一个词语,四个成语(24444);2013年和2014年的考查形式均为三个词语,一个成语(2224);2015年的考查形式为三个成语,一个四字词语(4444);2016年的考查形式为四个成语(4444);2017年的考查形式为两个词语,两个成语(2244)。综合来看,近六年成语字形考查比重加大,词语字形考查比重减少,三音节词近年都没有出现过。除2013年和2014年的考查形式比较一致外,其他年份均稍有改动。近六年的考点都是形近字、同音字。,第二章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考纲解读】,广东省高职高考科考试大纲中规定: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考查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具体而言以常用字为基点,以同音近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为考查重点。近年来广东高职高考字形题,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对于常见的别字,要了解产生别字的原因,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尤其要注意掌握常用词语和成语。,【知识梳理】,一、常考易错字形分类高职高考中常考的几种易错字形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同音字读音相同的一组字叫做同音字。可分为四类:1.音同形异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这些字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因为张冠李戴,导致失误;另外,由于读音相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例如:把“迄今”写成“讫今”,“部署”写成“布署”,“殴打”写成“欧打”,“渡过难关”写成“度过难关”等。对于同音字字形的辨识,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人才倍出”许多同学都误以为是正确的,殊不知应为“辈出”,即指人才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察颜观色”应为“察言观色”,“言”指言语,“色”指脸色。“察言观色”是指观察言语和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2.音同形似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的字。如:“弛”和“驰”,“蓬”和“篷”,“籍”和“藉”,“鹜”和“骛”,“梁”和“粱”等。3.音同义近字这类字数量不多,但在判断时难度较大。例如:水蒸气水蒸汽、销毁消毁、寒暄寒喧、针砭时弊针贬时弊等,后者写法都是错误的。4.形音义皆相近的字例如:爆发暴发、沟通勾通、树立竖立等,这些字“音随义转,形因义异”,写法不相同,但都正确,使用时要看语言环境。语言环境不同,使用的词也不同。,(二)形近字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字的形状近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如:“戎”与“戌”,“崇”与“祟”,“矫”与“娇”,“蜚”与“斐”等形近字。1.音同而形近的字,这类字与同音误记误写有交叉现象。如:把“既”(一言既出)写成“即”,把“毖”(惩前毖后)写成“毙”,把“恻”(恻隐之心)写成“侧”等等。2.单纯形近而造成误记。例如:“掣”与“擎”,“肓”与“盲”,“赝”与“膺”,“徒”与“徙”,“茶”与“荼”等等。3.由于偏旁相似而形成误记。例如:“冫”和“氵”不分,“礻”和“衤”不分。,(三)规范用字要分清通用词语哪些是规范写法,哪些是不规范写法就要熟记异形词整理表。1.有部分词语写法不止一种,都算正确。如:“详实”同“翔实”,“莫名其妙”同“莫明其妙”,“好高务远”同“好高骛远”,“毕恭毕敬”同“必恭必敬”。2.有部分词语原来不止一种写法,但现在已归为一种。如:“嘉宾”原来可以写作“佳宾”,现在取消了“佳宾”这一写法。3.有些字词原来可以通用,现在将其作了明确分工。如“账”与“帐”原来是通用的,但现在规定:“账”用于货币与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记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等。,二、辨析汉字的方法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甚至词义结合起来,而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一)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词语,读准字音(包括声调),确定字形。例如:编纂(篡)“纂”读zun,“篡”读cun。即(既)使“即”读j,“既”读j。肄(肆)业“肄”读y,“肆”读s。崇(祟)山峻岭“崇”读chn,“祟”读su。奴颜婢(卑)膝“婢”读b,“卑”读bi。以上括号前为正确的字,括号内为错别字,中括号内为解说文字。(下同)语音识别法用在形近音异字的辨析上尤其有效。,(二)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要仔细辨析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认真识记不同词语的含义,做出正确判断。如:寒暄(喧)暄,从“日”,指(太阳的)温暖。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叫“寒暄”。云霄(宵)霄,从“雨”,有云和天空的意思,如:九霄、云霄、霄汉;宵,指晚上,如:良宵,元宵。强弩(驽)之末弩,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所以从“弓”;驽,跑不快的马,所以从“马”。风驰(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故从“马”;“弛”,弓弦松弛,故从“弓”。完璧(壁)归赵璧,古代一种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所以从“玉”;“壁”指墙,故从“土”。味同嚼蜡(腊)像嚼蜡烛一样无味。蜡,从“虫”,动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脂,可做蜡烛;腊,从“月(肉)”,古代农历十二月用肉食祭祀众神,所以农历十二月也叫腊月。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同音(或音近)形近字的辨析。,(三)语义辨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汉字书写得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例如:万事俱(具)备俱:全都。这个词常与“只欠东风”连用,比喻什么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弱不禁(经)风禁(jn):承受。“弱不禁风”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了。针砭(贬)时弊砭(bin):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比喻批评、批判(错误、弊端)。歪风邪(斜)气“邪气”与“正气”相对,指不良的风气。,(四)结构分析法根据词语结构,借助词语中相关汉字的对应关系来判断书写是否正确。例如:名门望(旺)族“门”与“族”对应,指家族;“名”与“望”相对,都指有名望的。奴颜婢(卑)膝“奴”与“婢”对应。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轻歌曼(慢)舞“歌”与“舞”对应,“曼”是柔美的意思,与“轻”对应。前倨(据)后恭“前”与“后”对应,“恭”是恭敬的意思,与表示傲慢的“倨”对应。,插科打诨(浑)“插”与“打”都是动词,是对应的;“科”与“诨”对应。科:揩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嬉(嘻)笑怒骂嬉笑:嘲笑讥讽,动词。嘻:拟声词。可根据“怒骂”都是动词,推断出这里应该用动词“嬉”。仗义执(直)言“仗义”是动宾结构,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后边不应该是偏正结构的“直言”,而应该是动宾结构的“执言”。这种方法适合于辨析结构对称的多音节词语。,(五)语境辨识法借助语境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书写形态。例如:爆(暴)发战争“爆发”与“暴发”都有“突然发作”的意思。“爆发”指力量、情绪、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起义”“爆发力”“爆发阵阵掌声”。“暴发”指突然得势,如:“暴发户”“山洪暴发”等。奋斗终生(身)“终身”与“终生”都有一生的意思,但“终身”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终身大计”;“终生”多就事业说,如:“奋斗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不止”表示“(动作)继续不停”,如:“大笑不止”;也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不止六十岁”。“不只”表示“不但、不仅仅”,如:“不只利己,也要利人”。这种方法适用于辨析同音字,特别是辨析一组词语或一句话中的同音字。,(六)来源结合法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古代寓言、历史故事、文史典籍等。不了解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容易望文生义,导致误写。所以要识记典故及文化常识,须结合其最初的来源。例如:世外桃源(园)桃源: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桃花林尽头溪水发源地,与世隔绝,老幼怡然自得的“乌托邦”,故用“源”。名列前茅(矛)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举着茅草做的旌旗(报警用)走在队伍的前面。现在用“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班(搬)门弄斧班:春秋时有名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墨(默)守成规墨:因墨子公输中记载的故事,墨子以善于守御著名,后人便称善守者为“墨守”。现在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含贬义。,火中取栗(粟)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沆瀣(泻)一气唐朝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考官崔沆取中了他。于是当时人们谈笑说“座主(主试官)门生(及第者),沆瀣一气”。后来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典故的成语。,【典例精析】,【例题1】(2017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膊书籍始作俑者画地为牢B.隽永嬉戏甘败下风驷马难追C.穿戴犒劳谈笑风生别出心裁D.安详沉湎望文生义留芳百世,【答案】C【试题分析】A项“脉膊”应为“脉搏”;B项“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D项“留芳百世”应为“流芳百世”。,【例题2】(2016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善罢甘休因噎废食融汇贯通箭在弦上B.秋毫无犯一蹶不振唇焦口躁反戈一击C.矫枉过正中西合壁唇枪舌剑偃旗息鼓D.东施效颦势在必行双管齐下荼毒生灵,【答案】D【试题分析】A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B项“唇焦口躁”应为“唇焦口燥”;C项“中西合壁”应为“中西合璧”。本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成语的意义,特别是当中的易错语素有准确的理解。考生在字形识记复习时,要注意音形义一体的记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准。,【例题3】(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张一弛鞠躬尽瘁针砭时弊随声附合B.风声鹤唳谎谬绝伦不胫而走顷刻之间C.完璧归赵心怀叵测前倨后恭读书札记D.变本加利不屑一顾虎视眈眈承蒙青睐,【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试题设置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四个词语,其中三个成语和一个四字词语。本题考查考生对形近字、同音字字形的辨析。C项全部正确。A项,“随声附合”中“合”错误,应改为“和”。B项,“谎谬绝伦”中“谎”错误,应改为“荒”。D项,“变本加利”中“利”错误,应改为“厉”。,【例题4】(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堆砌赋闲鉴定将功折罪B.浸润魅力堕落退壁三舍C.缝隙编缉溃败螳臂当车D.浩瀚垂涎枷琐励精图治,【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试题设置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四个词语,其中三个两字词语和一个四字成语。本题考查考生对形近字、同音字字形的辨析。A项全部正确。B项,“退壁三舍”中“壁”错误,应改为“避”。C项,“编缉”中“缉”错误,应改为“辑”。D项,“枷琐”中“琐”错误,应改为“锁”。,【例题5】(2013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较量竞聘惯例海市蜃楼B.画舫恢弘嫉妒刻己奉公C.解脱淘醉陷阱夙兴夜寐D.沏茶酥脆推御颐指气使,【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试题设置四个选项,每个选项四个词语,其中三个两字词语和一个四字成语。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形近字和音近字的能力。A项全部正确。B项,“刻己奉公”中“刻”错误,应改为“克”。C项,“淘醉”中“淘”错误,应改为“陶”。D项,“推御”中“御”错误,应改为“卸”。,【对点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A(B项中“竭泽而鱼”应改为“竭泽而渔”;C项中“凑和”应改为“凑合”;D项中“亲睐”应改为“青睐”。),A.殄灭设伏口讷声名鹊起B.稗官尺牍佝偻竭泽而鱼C.发轫惶悚凑和恣意妄为D.松弛亲睐岑寂义愤填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C(A项中“寒喧”应改为“寒暄”;B项中“世外桃园”应改为“世外桃源”;D项中“座落”应改为“坐落”。),A.寒喧干涸松弛哄堂大笑B.睿智池塘脉搏世外桃园C.暴躁楹联仲裁变本加厉D.矫情证券座落川流不息,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B(A项中“田圆诗”应改为“田园诗”;C项中“立挽狂澜”应改为“力挽狂澜”;D项中“修生养德”应改为“修身养德”。),A.停泊田圆诗胁肩谄笑独具慧眼B.谅解底下人蓬荜生辉没齿不忘C.凄怆富贵病立挽狂澜反目成仇D.蜡像充其量修生养德草菅人命,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D(A项中“急风劲草”应改为“疾风劲草”;B项中“流线形”应改为“流线型”;C项中“寸草春辉”应改为“寸草春晖”。),A.驰援万户侯明察秋毫急风劲草B.规矩流线形歪风邪气通宵达旦C.催眠及时雨寸草春辉防患未然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D(A项中“腥红”应改为“猩红”;B项中“两全齐美”应改为“两全其美”;C项中“挖墙角”应改为“挖墙脚”。),A.甄别腥红亲和力声名鹊起B.迂腐乔迁舶来品两全齐美C.福祉喝彩挖墙角甘之如饴D.真谛整饬明信片共商国是,A.平添骁勇秣马厉兵路遥知马力B.描摹肖像白璧微暇信誉值千金C.披览缕析远见灼识细嚼出滋味D.迁徙熏淘不翼而飞海阔凭鱼跃,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A(B项中“白璧微暇”应改为“白璧微瑕”;C项中“远见灼识”应改为“远见卓识”;D项中“熏淘”应改为“熏陶”。),【答案】A(B项中“赋与”应改为“赋予”,“跚跚来迟”应改为“姗姗来迟”;C项中“缘份”应改为“缘分”,“白内瘴”应改为“白内障”,“察颜观色”应改为“察言观色”;D项中“水笼头”应改为“水龙头”,“泱及池鱼”应改为“殃及池鱼”。),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篇幅洽谈融会贯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赋与和稀泥跚跚来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C.缘份白内瘴察颜观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洞悉水笼头振聋发聩城门失火,泱及池鱼,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B(A项中“精兵减政”应改为“精兵简政”,“口慧而实不至”应改为“口惠而实不至”;C项中“真知卓见”应改为“真知灼见”,“有志者事竞成”应改为“有志者事竟成”;D项中“穷且益艰”应改为“穷且益坚”。),A.暮霭脱颖而出精兵减政口慧而实不至B.安详名门望族矢志不渝道不同不相为谋C.缄默急流勇退真知卓见有志者事竞成D.涵养加官晋爵穷且益艰吃一堑长一智,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质疑陈陈相因少纵即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淳美不假思索察言观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凋零再劫难逃料敌制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奇崛出神入化名门望族水能载舟,亦能复舟,【答案】B(A项中“少纵即逝”应改为“稍纵即逝”;C项中“再劫难逃”应改为“在劫难逃”;D项中“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应改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0.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A(B项中“胜卷在握”应改为“胜券在握”;C项中“相形见拙”应改为“相形见绌”;D项中“咳不容缓”应改为“刻不容缓”。),A.归根结底旁征博引莫衷一是舐犊情深B.察言观色胜卷在握美轮美奂醍醐灌顶C.孺子可教随遇而安铩羽而归相形见拙D.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咳不容缓沧海桑田,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谢,谢,观看,【考情分析】标点符号在高职高考中是一个属于必考的知识点,在能力等级上属于运用这一层次。在近六年的广东高职高考语文试题中,考查分值(3分)、形式、知识点稳定,都是以语句形式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2013年,出现了冒号、引号、问号、顿号、分号和书名号,2014年则重点考查顿号、问号、引号、冒号和分号;2015年,出现的主要是问号、书名号、引号、冒号、顿号和破折号;2016年,考查的主要是书名号、引号、感叹号、破折号、冒号、括号、顿号和问号;而2017年,则出现了问号、书名号、省略号、引号和分号等。,第三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纲解读】,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间隔号和着重号)。考生要熟悉考纲规定的这15种常见的标点符号,并能熟练运用。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均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复习时应注重加强阅读,揣摩语气,归纳用法,不仅自己在写作时要正确运用,还要通过一定量的标点符号练习牢记正确用法。,【知识梳理】,一、常见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是表示说话的间歇、停顿、语气和语调的,是现代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分清结构,辨明语气,正确地了解文意。根据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即点号和标号。,点号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标号主要表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下面主要针对考试纲要中需要考生正确掌握的标点符号分别加以说明。(一)顿号的使用和辨析顿号:表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1.大并列与小并列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小的并列词语用顿号,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2.概数与确数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例:三四里路十五六岁今天做值日的是第四、五组。,3.顿号的其他用法(1)太短的并列成分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例: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例: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5)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例:我们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像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什么都有。(7)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例: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有三省五十六个县(市)。,(二)逗号的使用与辨析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1)主语较长的。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2)强调主语。例: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3)主语后有语气词。例: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例:怎么啦,你?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5)谓语是主谓短语。例:自行车,我骑出去了。,2.用在较长的宾语前边,放在动词与宾语之间。主谓短语作宾语,前面可有逗号。例:我曾想,蝴蝶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3.用在句首状语后。例: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4.用在独立语后。例: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我来北京,往少里说也有十几次了。,5.某些句中关联词后面有时也用逗号。这往往是出于强调的需要,一般关联词语后是不必停顿的。(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例: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劳动很艰苦,可是,我们根本不怕。6.用在后置定语前。例:我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历过的。7.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例: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斥得体无完肤了。,8.有些并列的宾语之间,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例: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9.用在复句内部的分句间。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10.用在次序语后面。例: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三)分号的使用与辨析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例: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例: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面可用分号。例: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注意:用“,”也可。)(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和强调的需要,即使分句内部没有逗号,分句之间也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分界处也可用分号。例: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4)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例: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四)问号的使用与辨析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1.连续问与选择问(1)连续问句,问话人一个接一个地发问,构成一串相对独立的问句时,每个问句末尾都要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到底怎么办,(也可用“?”)去还是不去?亲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例:这是临比赛前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2.陈述句与疑问句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即当一个问句作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是陈述句,不用问号。例: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例: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你就去吗,小栓的爹?“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五)感叹号的使用与辨析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注意: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例: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感叹号,前一个用逗号。例:啊,啊!又到春天了。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例: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六)冒号的使用与辨析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例: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运用冒号时应注意: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例:记者在进行一些家庭采访时,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错。冒号只管到“做作业到深夜”,把“深夜”后的逗号改为句号。)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错。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错。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2.转述的时候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例: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能来给同学们上课了。(对)我们要牢记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争当三好学生。(错,去掉冒号)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例: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例: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错,去掉冒号。)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说话人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例:他说今天不回家了。“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6.冒号还可表总结。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子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被领起的内容超出下面一个句号以外,最好改用句号。)7.在同一个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错。“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七)引号的使用与辨析引号: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l.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例: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例: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例: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是直引还是夹引均放在引号内。例: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八)括号的使用和辨析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注意:(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或被补充的词语后。例: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例: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经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勾结帝国主义,疯狂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如果要在被解释或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后括号后面。例: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相信你会找到答案。,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注意:(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或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例:懒,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3)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号。例:“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他培养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九)破折号的使用与辨析1.起解释说明前文、补充说明、承接的作用。例: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解释说明前者)无须挂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