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以y公司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i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以 y 公司为例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的 快速增长,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待回收的汽车正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环境 保护、资源再利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汽车再制造旨在资源的回收及循环利用,是实 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而循环的过程离不开逆向物流,否则循环链将被断开而无法 实现。 对于汽车再制造企业而言, 旧件回收是汽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中的重要环节, 而旧件回收业务系统会对整个旧件回收过程进行控制;规范旧件信息和旧件验收标 准;通过对旧件合格率历史数据的分析,为制定旧件回收策略提供指导。旧件回收业 务系统是实现汽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研究 将成为汽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论文综述了逆向物流概念、汽车再制造行业现状、旧汽车零部件的回收流程及旧件 回收业务系统的概况,主要以旧汽车发动机为对象,重点研究通过优化旧件回收业务系 统来解决旧件回收中心选址和旧件回收利用率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 文章首先对汽车再制造行业以及相关的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理论进行综述, 同时 对汽车再制造企业的物流组成要素进行分析。 建立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中心选址 模型。以回收旧汽车发动机为例,对所建立的旧件回收中心选址模型进行实例应用研 究,同时结合某一汽车再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汽车再制造企业的旧件回收业务 管理模式, 结合逆向物流的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旧件回收业务系统进行优化。 本文通过对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研究,建立一套相对完整、成熟 的汽车再制造行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创新模式, 以此促进对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信 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同时改善企业的流程,降低旧汽车零部件的 回收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旧件回收系统 逆向物流 旧件回收中心 作作 者者:梁 岩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孙 耀 abstract research on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optimization of the core of business system ii research on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optimization of the core of business system company y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rapid growth of car ownership, accelerating the update of product, recycling of end-of-life vehicles is increasing every yea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have become standout, th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resource recovery and recycling is the effective way for realizing circular economy. resources circulate cannot run without reverse logistics. the endless chain will be broken and cannot be achieved. to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ore recyc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verse logistics. it will control the process, specificity information of core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of core. through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it provides the direction tactics of core. core recycling business system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reversing logistics are worthy of research in core of recycling business systems. thesis reviewed the concept of reverse logistics,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tus, the recovery process and core of recycling business systems. it is automotive that be mainly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base on optimization of core recovery system, which can use the solution to solve the core recycling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and core of recycling utilization, there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re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industry as well as core of recycling business systems theory, while vehic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logistics elements analysis. establish automotive core remanufacturing recycling center location model. take recycle old engine for an example,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sis the location of the core of recycling centers,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with a certain research on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optimization of the core of business system abstract iii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core of recycling enterprise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l, reverse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ory 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ystems to optimize the recovery of core. the thesis studies the automobile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business systems of core of recycling and establishes a set of relatively complete, matur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re recycling business systems model of innov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automotive remanufacturing reverse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urther study,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while improving business process, reduce the cost of recycling of core, and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core system management, reverse logistics, recycling center of core written by liang yan supervised by prof. sun yao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2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3 一、研究思路 . 3 二、研究方法 . 4 三、研究框架 .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5 第一节 汽车再制造行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研究概述 . 5 一、国内外再制造行业及旧件回收现状 . 5 二、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五个关键要素 . 9 三、国外旧件管理案例 . 10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与简要分析 . 14 一、循环经济理论 . 14 二、逆向物流的理论 . 14 三、企业信息化的理论 . 16 第三章 y 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应用现状 . 18 第一节 y 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现状分析 . 18 一、y 公司简介 . 18 二、y 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简介 . 18 第二节 y 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管理系统现状 . 20 一、旧件回收业务管理系统简介 . 20 二、旧件回收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 21 第三节 y 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 一、旧件回收中心的地址问题 . 22 二、旧件回收的合格率问题 . 23 第四章 旧件回收中心选址问题的解决方法. 29 第一节 旧件回收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分析方法 . 29 一、选址的原则 . 29 二、分析方法 . 29 第二节 旧件回收中心选址模型的构建 . 32 一、问题描述 . 32 二、模型假设 . 32 三、符号说明 . 33 四、数据来源 . 35 第三节 模型求解 . 39 第四节 优化结果及分析 . 40 第五章 提高旧件回收合格率的方法. 42 第一节 规范旧件验收结果 . 42 第二节 细化旧件验收标准 . 42 一、降低人为误判机率 . 42 二、细化旧件验收标准 . 43 第三节 建立旧件资料库,解决系统支持问题 . 43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 44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44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45 参考文献. 46 附 录. 4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0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由于世界各国长期只重视经济的增长速度, 而忽视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 境的保护。 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威胁, 如臭氧层破坏严重,酸雨面积扩大,全球气候恶化,自然资源匮乏等。我国“十二五” 规划指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 环利用体系。这为本课题的研究赋予了特定的时代背景。 我国逐步成为世界的汽车制造和消费大国,近几年全国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在 满足人们对产品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一方面由于新产品生产对资源需求量很大, 导致自然资源开发过度;另一方面产品更新换代时间缩短,产生大量报废产品,生态 环境的污染也变得更加严重。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涉及行业众多,占用大量 自然资源,为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应遵照循环经济思想,采取多方 面措施,全面推进旧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回收及再制造,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的统一。而循环的过程离不开逆向物流,否则循环链将被断开而无法实现。对 于汽车再制造企业而言,旧件回收是汽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中的重要环节,而旧件 回收业务系统会对整个旧件回收过程进行控制;规范旧件信息和旧件验收标准;通过 对旧件合格率历史数据的分析,为制定旧件回收策略提供指导。旧件回收业务系统是 实现汽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研究将成为汽 车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升级,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突出,资源利用的创新和环保意 识的提高,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开始认识到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在汽车再 制造行业的逆向物流领域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例如汽车再制造厂商在 第一章 绪 论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2 汽车供应链中应承担的责任问题,旧发动机的回收网络管理及优化问题,信息系统的 建设问题,再制造产品的追踪问题等,以上这些问题仅是基于汽车再制造业逆向物流 模式的一部分。汽车再制造业逆向物流的参与者数目多、地域广,且其数据格式各不 相同,参与各方向信息交流互换与共享十分必要。在整个再制造物流活动过程中,信 息共享、事务协调、决策支持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都离不开完善的旧件回收业务系 统的支持。因此,汽车再制造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完善的旧件回收系 统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综合运用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等理论,对汽 车再制造行业逆向物流系统中的旧件回收业务系统进行比较深入地研究。 利用旧件回 收业务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旧件回收物流网络进行优 化,降低旧件运输成本,解决旧件回收中心选址问题;通过对旧件回收业务系统中旧 件回收合格率的分析,进一步完善旧件验收标准,并对今后旧件回收做出指导,降低 旧件回收成本。从而建立一套相对完整、成熟的汽车再制造行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 创新模式。 y 公司的旧件回收系统虽然只在一家发动机企业应用, 它却可以显示出汽车再制 造行业当前在旧件回收的环节上面的许多共同特性,希望可以借此建立一套相对完 整、成熟的汽车再制造行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创新模式,以此促进对汽车再制造逆 向物流管理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 第三节 研究范围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如何结合汽车再制造行业的实际情况优化旧件回收业务系统。 旧件回收业务系统主要包含业务管理模式和业务管理系统两个部分。通过对 y 公司 的旧件回收业务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阐释出 y 公司旧件回收中心的选址问题和旧 件回收利用率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以应用到旧件回收业务管理系统中。具体 做法如下: 1 从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理论入手,站在国内汽车再制造企业的角度简述旧件回 收业务管理模式及管理系统。 2 简述 y 公司的旧件回收业务系统,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3 针对 y 公司的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现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系统进行优化。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3 4 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并持续改善。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纵观国内外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相关研究及分析, 发现一些再制造企业主要关注 逆向物流,对信息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 的重要性,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信息流通不畅,企业之间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再制 造供应链上节点成员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供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当分散的 成员各自运作时,整个信息链是阻断的,再制造物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处于信息 阻断和不对称状态,信息零散、孤立、无序,无法为管理者提供全局性的决策支持。 匮乏的信息不但使得政府难以指导与监管分散的再制造逆向物流, 而且导致流通渠道 不畅,物流缓慢,产品在储运、生产、质量控制和销售等环节中的成本增加,毛坯和 产成品需求呈现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沿供应链逐级传递并放大,直接影响 产品的生产进程、交付时间、客户满意度,以及各级供应商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使 整个再制造产品供应链的绩效变差。 本文拟以旧汽车发动机为对象, 重点研究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中的 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业务管理模式和业务管理系统。建立旧件回收中心选址模型,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已有的旧件回收系统,对历史数据充分的挖掘,提出通过降低旧件 回收成本,指导未来旧件回收。以旧件回收业务管理模式为指导,优化旧件回收业务 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首先对再制造相关的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的进行综述,同时对汽车再制造企业的物流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建立混合整数线性规 划选址模型,以回收旧汽车发动机为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例应用研究。同时结 合某一汽车再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汽车再制造企业的旧件回收业务模式,结合 逆向物流的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旧件回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4 二、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规范性理论分析方法 文中首先对逆向物流网络相关理论规范的论述,如循环经济理论,企业信息化理 论等。在对其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二)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对汽车再制造企业进行的调查了解, 找出了再制造企业在旧件回收系统方面 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优化旧件回收系统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三)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 本文将在选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汽车旧件回收中心选址模型。 三、研究框架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系统的优化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理论分析指导理论分析指导 y y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系统公司旧件回收业务系统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 旧件合格率解决方案旧件合格率解决方案旧件回收中心选址旧件回收中心选址 优化旧件回收优化旧件回收 业务系统业务系统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 混合整数线性混合整数线性 规划方法规划方法 业务管理系统优化业务管理系统优化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汽车再制造行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再制造行业及旧件回收现状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 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 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机电产品的迅速发展, 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机电产品, 这为再制造产业创造了条件。 再制造被认为是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中“再利用”的高级 形式,加快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再制造不仅 是大量报废机电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而且由于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对 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意义重大。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约成本 50%,节能 60%,节材 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排放量降低 80%以上,对环境的不 良影响远远低于新品。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 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1 吨再制造产品可以避免产生 4 吨的工业废料和大量 的固定废料;生产 1 万台再制造发动机可以节电 1450 万 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00 吨。 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是在制造环境中, 把到寿命的产品恢复到与原产品具有同样 技术性能和质量的生产制造过程。 再制造工厂把旧汽车零部件通过回收、 拆解、 清洗、 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或升级改造、装配、再检测等工序后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 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而且还 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可以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外相比,当前我 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6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都在增长。截至 2011 年,汽车保有量为 1.06 亿辆。如再制造产品占有率达到配件市场的 5%,就可以实现 500 亿元的产值。预计到 2020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 2 亿辆,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有巨大的潜力。 表 2-1 近年我国汽车保有量 万辆 年 份 汽 车 保 有 量 2006 4985 2007 5697 2008 6467 2009 7619 2010 9086 2011 10579 数据来源:公安部 2005 年,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行业。同 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 年,循 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2008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 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正式启 动,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起动 机、转向器等 5 类产品,确定 14 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2009 年 7 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 2009 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0948 号),明确提出“加快实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 发展意见,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组织编制重大机电装备再制造产业 发展规划。”2009 年 12 月 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再制造做出重要批示:“再制 造产业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扩大内需和环境保护。再制 造产业链条长,涉及政策、法规、标准、技术和组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2010 年 5 月,多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汽车零 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加大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7 资金投入,消除制度瓶颈,完善回收体系,规范流通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 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压缩机、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继续推进大型 旧轮胎翻新。2011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 通知明确了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范围。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到 2009 年底,已形成汽车发动机、 变速器、转向机、发电机共 23 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我国的学者和专家针对再制造行业的逆向物流讨论较多。 向盛斌等强调从环境保 护的观点出发,通过政府管制的形式来强制企业建立回收网络来回收可再利用的物 品。柳键等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构建理论分析了逆向物流的组织模式,并指出最 佳逆向物流组织模式是网络结构(集成供应链结构)组织。朱道立等对逆向物流系统 及其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 根据系统结构将逆向物流系统分为简单逆向物流系统和带 有回收中心的复杂逆向物流系统两类,并分析了回收中心,回收物品导向及网络机构 设计三种系统技术。达庆利站在企业的角度,总结了逆向物流四个方面的驱因素:法 规强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重点讨论了逆向物流的结构特征、设计原 则及设施的选址定位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马祖军等分析了逆向物流的概念和 内涵,阐述了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收集、检测和分类、再处理、废弃处置和再经销, 分析了逆向物流类型与机构, 根据废旧物品种类及其回收处理方式, 将其分为再使用、 再制造、再循环和商业退回四种类型,指出传统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中忽视了两个 重要特征:高度不确定性和正向与逆向的关系。魏杰等认为产品回收模式由于生产商 延伸责任的约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和实例验证,对 epr 约束 下三种模式下的最优零售价和利润进行了研究。 代颖构建了汽车逆向物流系统机构模 型,基于绿色度准则,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 法对该系统做了综合评价。 温素斌等提出在生产责任延伸制约束下可采用专用和公用 两种回收体系,并构建了基本回收体系模型。戴更新等建立了混合整数设计模型,借 助模型退火算法综合研究了正逆向结合的物流网络设计问题。 周根贵等构建了逆向物 流网络中的选址模型, 旨在研究从备选地址中选址建立配送中心或回收中心等最佳策 略,然后应用遗传算法讨论了该模型的具体解法。唐正康等在对产品召回的概念及其 特点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逆向物流为了更好的处理产品召回,必须建立合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8 适的信息管理系统来管理召回产品。但是,这些专家学者对于旧件管理的讨论非常少 且不够深入。 随着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对旧件管理体系需求越来越高。旧件管理体 系是一个对再制造产品销售至经销商旧件回收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将销售、财务和 运营职能有机整合,通过旧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的管理体系。旧件管理体系 带来的好处: 1 从再制造工厂角度:保证旧件的来源和供给;跟踪、控制从公司到客户全过程 的旧件状态;确保盈利,预测未来业绩增长。 2 从经销商角度:保证获得足够的旧件返还再制造工厂;及时获得旧件返还款; 有效管理,保证盈利。 3 从最终客户角度:购买再制造产品,降低成本;获得旧件的残值。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国外已经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 造和服务体系,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如福特、通用、大众、雷诺等或者有自己的汽 车零部件再制造厂, 或者与其他独立的专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公司保持固定的合作关 系。通过再制造工序,再制造产品在性能和质量水平上至少不低于同类新制产品,而 成本只有新产品的一半左右,这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新选择的同时,通过有效循环利 用现有资源,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多次举办以“再制造”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并对一些具体零部件(如离合器、发动机、 变速箱、转向器等)的再制造制定了标准。目前,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 1400 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 1000 亿美元,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 械再制造领域占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欧美等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范围已经涵盖了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 转向器、启动机、化油器等部件,并已在技术、加工、销售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达到 80%以上。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作模式和成 熟的市场环境,但各国的发展模式却各不相同。 以一家国外著名的汽车再制造企业为例, 其旧件交换回收业务系统的核心流程如 下图所示: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9 图 2-1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交换回收业务系统的核心流程图 二、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五个关键要素 (一)旧件返还资格 1、旧件返还资格定义:是客户购买再制造产品后获得的一项权利,拥有旧件返 还资格后,客户有权利在特定时间期限内返还旧件并获得旧件返还款。 2、旧件返还资格功能 返还旧件的凭据:购买了再制造产品,支付了旧件预存款即获得返还资格。获得 了返还资格才可以退还旧件, 最终拿到预存款。 再制造企业与客户交易过程情况统计: 再制造购买与旧件退还存在时间差,有利于更清晰的展示当前工厂的负债情况,以及 经销商预存旧件款的资产情况。对未来旧件返还情况的预测,帮助实现库存降低。基 于现阶段客户拥有的旧件返还资格,合理估计未来可能返还的旧件数量,降低新产品 库存。 (二)旧件返还失效政策 1、旧件返还失效政策定义:旧件返还资格具有一定时间期间;当经销商在特定 时间内无法返还旧件时,该经销商的旧件返还资格将失效。 2、旧件返还失效政策操作:一般旧件返还的有效期为 270 天。有效期到期日, 旧件返还资格自动失效。客户有特殊情况,可提出旧件返还资格的延迟或到期后恢复 申请。 如客户预计无法在有效期内返还旧件, 向再制造工厂提出申请, 则返还资格失效。 3、旧件返还失效政策意义:缩短旧件返还周期,加快旧件周转速度;将旧件返 还的时间处在可控范围内对客户退还旧件提出明确时间要求。保证旧件按时返还。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10 (三)旧件族(caf) 1、旧件族的定义:是一组可互相交换旧件返还资格的部件型号。客户在返还旧 件时,如果没有与再制造产品同样型号的旧件,可选择同一个族里的任何其他旧件予 以返还。 2、旧件族和零件图号对照的作用:为经销商返还旧件提供了灵活性;确保再制 造工厂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 获得足够多的旧件。 保证再制造工厂获得的旧件是可用的。 (四)旧件接收标准 1、旧件接收标准的定义 : 旧件接收标准是用来判断旧件质量,决定是否退还 或者部分退还。旧件返还款的检验标准; 2、旧件接收标准操作: 再制造工厂与客户共享同样的旧件接收标准;根据旧件 质量,可判定为返还全部、部分或不返还旧件款,或需要增收额外费用;直接购买的 检验标准适用于直接购买程序; 3、标准的意义: 保证旧件质量;建立统一的检验标准;客观地确定旧件返还款 的数额。 (五)先进先出原则 (fifo) 先进先出原则的定义:指客户在返还旧件时,抵扣的是该客户最早获得的相应旧 件返还资格。(建立在同一旧件族的基础上) 三、国外旧件管理案例 旧件管理体系是通过旧件管理系统来实现的。 旧件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管理 客户和再制造旧件返还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 美国一家知名再制造厂商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理念和方式大致如下: 回收旧件的渠道主要建立在经销商网络的基础上, 经销商即销售该公司的产品又 回收该公司产品的旧件,经销商既是销售方,又是旧件供应商。 回收旧件的业务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旧件,即直接回收模式; 另一种为交换回收的模式,即在购买了该公司产品后获得一个相对应的旧件返还资 格,在一定的有效期内将旧件返还到经销商,并获得旧件款。该公司的旧件回收业务 主要以交换回收的业务模式为主。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 旧件交换模型: 1、period 1 purchase reman product 购买再制造产品 图 2-2 第一阶段购买再制造产品 该公司的再制造产品部门向经销商出售再制造产品,收取价格=再制造产品价格 + 旧件预付款;经销商支付再制造产品价格及旧件预付款;获得再制造产品;同时获 得旧件返还资格:在未来某一时间内有权返还同类型旧件,拿回旧件预付款 ;经销 商将产品出售给客户;客户支付再制造产品价格及旧件预付款;获得再制造产品;同 时获得旧件返还资格, 在未来某一时间内客户有权返还同类型旧件, 拿回旧件预付款。 2、period 2 core return 旧件返还 图 2-3 第二阶段返还旧件 客户向经销商提出旧件返还申请,运送旧件至经销商。 经销商根据旧件接收标 准检验,确定旧件价值;如检验不通过,则拒绝接受,退回旧件至客户;检验通过, 则将全部或者部分旧件款返还客户;经销商向再制造工厂提交旧件返还申请,运送旧 件至该公司检测机构; 再制造工厂的检测机构根据旧件接收标准,检验收到的旧件; 确定旧件价值, 退回旧件款至经销商;接受的旧件运送至再制造产品部门,再制造 产品部门负责接收旧件。 3、说明:旧件交换模型必须建立在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基础上;旧件返还资格数 量将不大于销售的再制造产品数量;经销商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期限内返还相应的旧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汽车再制造企业旧件回收业务系统的优化研究 12 件;经销商必须提交旧件返还申请之后方可收到他们的旧件返还款;如经销商没有与 再制造产品相对应型号的旧件,经销商可选择返还同一个旧件族的其他型号旧件;基 于先进先出的原则,经销商从再制造工厂收到旧件返还款。这笔款项一般等于或少于 当初经销商购买再制造产品时结算的旧件预存款。 4、旧件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该再制造企业用来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经销商和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