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赵鼎是南宋初期对政局有重要影响的宰相之一,是南宋初期政治舞台上的风云 人物。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关赵鼎的研究对其颇有贬抑之词,认为他是个彻头 彻尾的投降派,进而全盘否定赵鼎这位曾为南宋初期政局稳定作出很大贡献的人物。 本文试从赵鼎与主和派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其对金的基本主张,与主和势力的矛 盾斗争以及其政治活动的影响,以便对赵鼎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正文分为以下几 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赵鼎的生平事迹。主要从赵鼎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为官经历等 方面去考察,全面了解赵鼎个人概况。 第二部分:从高宗时期主战主和两大阵营形成、赵鼎对金政策基本主张、赵鼎 与主和势力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几个方面论述赵鼎与主和派的关系,以期对其有更 加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分:论述赵鼎在南宋初期时政治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其的评价。揭 示他对宋金和议、南宋最终定都临安以及对南宋军政等的影响,并重新客观公正地 评价赵鼎。 关键词:关键词:赵鼎 主战 主和 宋金关系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zhao ding wa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person in the early southern song dynasty wh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tate.but for a long time,the focu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him was negative,and considered that he was a surrender,more seriously,people usually denied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arly song dynasty.while this article makes an attempt to probe that he was different form the surrender,and analyzes his basic ideas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song and jin,and his contradictions with the surrender,as well as his political impact on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 goal of the article is to make a fair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n zhao ding.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 as follows. section i: introduce zhao dings life.mainly from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o inspect,in oder to understand his personal profile. section ii: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ghter- group and surrender- group,and his basic policy on the jin dynasty,and his struggle with the surrender- group and so on.these will help me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n him. section iii:discuss zhao dings status and his influence on politics in southern song,and give him a new evaluation.the purpose is to reveal hi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ong and jin,and his impact on the setting up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capital ,as well as military construction,and so we can evaluate zhao ding objectively and fairly. key words: zhao ding ;fighter ; surrender; relationship between song and jin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 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中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 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结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 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 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留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绪绪 言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 赵鼎是南宋初年的宰相,在历史上有“中兴贤相之首”的称誉 。他曾三度 拜相,政绩颇为可观,是南宋初期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无论在当时,还是后 世, 人们都认为赵鼎是对南宋初年政局有重要影响的宰相之一。 辛弃疾誉其为 “佐 国元勋,忠简一人” 。明代的张丑认为:“宋高宗南渡之初,其宰执之贤者, 曰李忠定公(李纲) 、曰赵忠简公(赵鼎)为最,曰张忠献公(张浚)亚之,曰 吕忠穆公(吕颐浩) 、曰李庄简公(李光)又亚之。尝考五公之生平,皆有志于 复仇,皆不主和议,而愿以忠义徇其身者也” 。 御制诗集的作者更是认为: 南宋之所以能够支撑半壁江山,除了诸大将浴血奋战,保卫新生的政权外,宰相 赵鼎的功绩更是卓著: “至高宗初时,信用汪伯彦、黄潜善,后则专任秦桧,皆 赞和议,以售其奸邪。然彼时内有李纲、赵鼎诸人,荩诚谋国,外有岳飞、张浚、 韩世忠诸将,慷慨抒忠,虽黑白混淆,忠良诛贬,然始终不乏正人,故尚可支撑 半壁” 。由此可见,赵鼎是南宋初年为南宋政局的稳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宰 相之一。他在宋金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并同秦桧卖国投降集团进行过坚贞不 屈的斗争,因反对和议而被罢相贬斥,横遭秦桧集团的迫害和诬陷,直至饮恨身 亡。 然而,对于赵鼎这位在南宋初期政权建设中有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目前学术 界有关他的研究对其颇有贬抑之词,或认为赵鼎是主守派, 犯了极其严重的历史 性错误;或判定赵鼎其实是个由主守派转变为投降派的人物。笔者认为,全盘否 定赵鼎似有欠公允,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有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赵鼎与主 和派之间关系的考察,实事求是地评价赵鼎。 这对研究南宋初年的宋金战争以及 南宋中后期的历史也有较大意义。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11295 页。 宋史卷 410辛弃疾传 ,第 12161 页。 张丑: 清河书画舫卷 5下补遗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董浩: 御制诗集 (四集) ,卷 49右明庄烈帝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2)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史学界对赵鼎的关注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问世。总体看来,对赵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讨赵鼎的相业以及在南宋初年的政治活动。台湾学者黄繁光先生曾发 表了一系列关于赵鼎的文章,其赵鼎与宋室南渡政局的关系主要详细论述了 赵鼎的仕宦经历、仕宦风格、绍兴四年对金齐之役的成功、淮西之役、培本固源 的安静政策以及设立条件对金和议。 南宋初年赵鼎的执政特色及其与诸大将的 关系一文主要介绍了赵鼎的生平及其政治活动的特色。认为赵鼎主持战守大计 与诸将之间的互动, 尤其是与岳飞之间的友谊, 推动着南宋局势的演进发展。论 南宋赵鼎政治集团与张浚的分和关系,该文则主要缕析了赵鼎与张浚二人的早 年关系,论述了二人共同执政时期赵鼎政治集团的形成及其对内施政特色, 探讨 了赵鼎集团成员与张浚及其亲信人士的重大分歧之处, 以至赵张的决裂及其战后 双方人马的进退起伏对南宋绍兴政局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本学者寺地遵 南宋 初年政治史研究第四章集中讨论了赵鼎的政治生涯。美国学者刘子健在中国 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第六章中认为赵鼎是知识份子的榜样, 从而 对他做了个案研究, 详细论述了南宋初期赵鼎的政治活动、 政治风格、 政治贡献。 白晓霞的博士论文南渡三宰相研究从李纲、吕颐浩、赵鼎三位宰相的执政入 手,论述了三位宰相在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化解了南宋政权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其中论述了赵鼎对金的态度及其措施,以及赵鼎与高宗、张浚、秦桧的关系。这 些论著、论文是研究赵鼎在南宋初期政治活动的重要成果, 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很 大的帮助。 二、对赵鼎家族的研究。台湾学者柳立言在他的从赵鼎家训笔録看浙 东的一个士大夫家族一文中,通过对家训笔録取材来源的分析、及对其中 心理念和实质内容的阐释,重建了赵氏家族最可能的运作方式, 也清晰地叙述了 赵家的各种维系制度,使我们对南宋士大夫社会与家族有了更加鲜明的了解, 也 更好地了解了赵鼎这位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及其道德伦理观念。 这对重新评价赵鼎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赵鼎对金政策及立场的研究。邓广铭先生岳飞传主要论述了岳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飞一生所建立的功绩及其思想和情操。其中论述岳飞在绍兴四年、六年、七年的 主要军事活动中涉及到了赵鼎对金政策的主张。 邓先生认为赵鼎在对金问题上是 由主守转为主和的,这对南宋初期宋金战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曾琼碧先生千 古罪人秦桧论述了秦桧、赵鼎之间的政争以及他们在对金和战问题上的分歧, 认为赵鼎是主和的,但是同秦桧投降派仍有一定的区别。何忠礼、徐吉军先生在 南宋史稿中对赵鼎追随高宗航海避敌与其在绍兴四年的金齐之役、 绍兴七年 的淮西之役对金的作战部署也有论述,认为赵鼎对金问题上是主守的。 王曾瑜先 生撰有宋高宗 、 荒淫无道宋高宗两部宋高宗传记,其中也详细地讨论了赵 鼎追随高宗航海避敌、赵鼎对金的政治主张、秦桧与赵鼎的政治斗争。陈志刚、 王新锁的略论赵鼎一文则通过对记载赵鼎有关言行的史料分析,认为赵鼎是 主和的,所有他主战的行动、言论不过是他寻求私利、标榜自己的手段罢了。而 方健的赵鼎事迹述评:以绍兴八年为中心却认为赵鼎是力主抗金的,只是因 为秦桧篡改历史,朱熹即兴发挥式的轻率武断的贬责,才被强加上主守、主和乃 至投降的莫须有罪名。周宝珠南宋对金和战中的主守派与赵鼎认为赵鼎是主 守派,犯了极其严重的历史性错误。曾小华评宋金战争中的赵鼎认为赵鼎是 主守派,是有原则的对金和议。王曾瑜的赵鼎与李光认为赵鼎是由主守派转 变为投降派的人物。 四、讨论赵鼎罢相的原因。陈志刚赵鼎罢相原因及“贤相”虚名认为赵 鼎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历史人物,是徒有虚名, 其被罢相的原因是建储之论触怒赵 构以及专权植党,打击异己。高纪春的赵鼎集团的瓦解与洛学之禁一文主要 论述了以赵鼎为首的洛学旧党集团因朋党之忌,阻挠和议,最终失去高宗支持, 遭到秦桧之党的长期禁锢。 五、探讨赵鼎诗词及相关问题的论文。主要有孙艳辉的博士论文赵鼎及其 诗词研究 。该文对赵鼎家世及生平作了概述,讨论了赵鼎诗与词的内容及其艺 术渊源和艺术成就,着重探讨了其词的婉媚词风以及南渡之后词风的转变。 姚慧 兰论南宋四名臣的诗 指出赵鼎在贬谪期间的诗以悲凉的手法表现其闭口缄言 的心态。王沛郁在其赵鼎缘何少传文一文中则指出赵鼎生平著作传世少是由 于秦桧党羽的迫害,其子赵汾尽付之一炬所造成。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有关赵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活动、对金立场、罢 相原因、学术文化等方面。许多学者对其宋金和战政策主张予以否定的评价,进 而否定赵鼎这位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人物。 本文拟通过对有关赵鼎的大量第一手 资料的分析,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分析其对金的基本主张,分析赵鼎政治 集团的形成、特点及其与主和派势力的矛盾斗争, 并对主和势力最终取得胜利的 原因及赵鼎政治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赵鼎做出客观的评价。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1 两宋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赵鼎的生平事迹两宋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与赵鼎的生平事迹 1.1 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北宋灭亡与南宋建立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 ,随着金兵大举南下,北宋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 北宋灭亡。金朝统治者在南侵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原人民的反抗精神, 知道靠武力 是不能征服中原人民的,于是册立了北宋前宰相张邦昌作“大楚皇帝” ,这是金 朝扶植的第一个傀儡政权。在“靖康之难”中唯一幸免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 同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登上帝位,并于当年改元建炎, 南宋政权从此登上了历史 舞台。 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无论从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还是社会矛盾来看, 与北宋 末年并无多少变化,只是国土大为缩小, “时天下州郡没于胡虏,据于僭伪,四 川自供给军,淮南、江、湖荒残盗贼。朝廷所仰,惟二浙、闽、广、江南,才平 时五分之一” ,宋高宗重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大量贬斥抗战有功的人士。 宋高宗赵构昏庸无能、奢糜无度,任用佞人,排斥贤相李纲,改积极抗战方针为 消极防御。 结果导致李纲建国十策难以完全落实, 中原抗金义军的活动遭受打击, 大好形势转眼即逝。随后,宋廷采用弃淮守江的战略,放弃两淮,南逃临安。结 果造成“苗刘兵变” ,金军亦乘机南下,高宗航海避敌,南宋险些亡国 。南宋政 权内部也是危机重重, 游寇数量众多, 危害巨大, 成为当时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外有金国政权虎视眈眈,内有游寇肆虐,经济濒临崩溃,各种社会矛盾冲突 激烈,新生的南宋政权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 赵鼎的许多重要政治活动就出现 于这个充满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 赵鼎亲历了徽宗时期的腐朽统治,也感受到了金兵铁骑南征围攻汴京, 朝廷 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徽钦二宗被俘北去, 以及宋宰相张邦昌在金人恐吓下组织傀 儡政权的屈辱。南宋建炎元年(1127) ,赵鼎举家南迁避难,寓居于杭州城。三 年(1129) ,鼎随高宗登船渡海以逃避金兵追捕,他成为高宗的扈从亲信之一, 历尽颠沛流离,倍尝艰辛。在高宗不得已反抗金兵以图自保时,鼎受重视,参预 军机重务,因而开启了入主中枢的大门,他一路由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至 庄绰撰,萧鲁阳点校, 鸡肋编卷中,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76 页。 参见冯国梅: 秦桧当政时的岭南谪宦研究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第 12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右仆射、左仆射,而居首宰元辅之位,遂得以展开其关系宋室存亡的政治事业 。 1.2 南宋建立之后的宋金关系南宋建立之后的宋金关系 赵构即位后, 金朝就一直企图以军事力量摧毁南宋王朝, 不断派兵南下侵扰。 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侵,欲俘获高宗,企图一举消灭南宋。金军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当时赵构在扬州,闻金兵至,便于前一日弃城逃至江南,江北之地尽 为金军占领。赵构逃遁,金统帅兀术分兵数路追击。先后攻下扬州、睢阳、曹州、 和州、湖州、杭州、明州、越州、秀州等地,金军只是在明州城下与宋军有过交 锋,损失甚微。赵构乘船遁去,金军在海上尾追三百余里未果,金知灭宋并非易 事,遂行“搜山检海” ,对江南地区大肆烧杀劫掠,将所获物资装船沿运河北撤。 建炎四年(1130)三月,兀术率军途经镇江时,遭到韩世忠部狙击,兀术被困在 黄天荡 48 天,宋军首次获得了胜利。兀术出兵江南失利后,金朝决策者便将主 攻方向放在西线的陕西 。 建炎四年(1130)八月,陕西富平之战宋军战败,金军乘势占领了陕西五路 大部地区。刚胜利不久的金军,却在和尚原遭到吴玠的两次沉重打击。和尚原之 战,大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扭转了富平战败的局势。其后,金军在进攻饶凤 关、仙人关等地时又受到由吴玠、吴璘所率部队的顽强抵抗,遭到惨败,被迫退 回凤翔,暂时放弃攻入四川的企图,重点进攻遭到失败 。而此时,秦桧随挞懒 至楚州,被挞懒纵归而南。在朝中秦桧散布“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 北” 的言论,制造和议气氛,高宗也与秦桧沆瀣一气,屈己求和。 绍兴二年(1132)至绍兴七年(1137) ,在江淮、襄阳战场上,金军也是屡 屡失利。金朝鉴于连年侵宋屡战不捷,知亡宋不易,而金国也已元气大伤,需要 修养生息,金方便向宋表示了和意,于是双方有使臣互访言和事。绍兴八年 (1138),南宋定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从即位南京到定都临安,表明了宋金对 峙局面的形成,也反映了宋高宗放弃了两河中原地区,任其长期陷于金兵统治, 但是,每当金兵南下侵扰,南宋政权受到威胁之时,对金兵南侵持投降妥协态度 黄繁光: 赵鼎与宋室南渡政局的关系 ,第二届国际华学研究会论文集,第 59 页。 参见王心恒、周启志宋金军事态势与南宋初年的和议 , 枣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 1 期,第 44 页。 陈振: 宋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32450页。 宋史卷473秦桧传 ,第 13747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的宋高宗又不得不利用朝野主战派奋起抵抗,以保全自己的权位。 到绍兴和议正 式签订以前,宋金战事不断,时战时和,形成了南宋初年错综复杂的态势 。 赵鼎正是在南宋初年金军南侵,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登上历史舞台 的。高宗建炎四年(1130) ,赵鼎任签书枢密院事,入主中枢。八月,金兵撤出 江南后,又围攻淮南楚州。赵鼎先后督促大将张俊和刘光世往援,而张俊拒不出 兵,刘光世又阳奉阴违,当时地位尚不高的岳飞率孤军前往承州,亦因兵力相差 悬殊, 无补大局。 楚州失守后, 赵鼎十分气愤, 奏诘刘光世等违命不救楚州之罪, 指斥他“但为身谋,不恤国事” 。 “鼎以楚州之失,上章丏去。会辛企宗除节度 使,鼎言企宗非军功,忤旨,出奉祠” 。 绍兴四年(1134) ,赵鼎被重新起用,任参知政事。上任后,他极力推荐岳 飞出师收复襄汉。当时签书枢密院事徐俯反对任用岳飞,赵鼎力辩,说: “知上 流利害无如飞者” 。岳飞于当年用兵果然旗开得胜,扭转了宋军长期以来在宋 金战场上的不利局面。绍兴五年(1135) ,赵鼎刚接替朱胜非任相,即逢金与伪 齐军大举进犯淮南。一时举朝震恐,有人建议宋高宗解散百司,避敌他幸。赵鼎 却力主皇帝亲征,并且援引张浚复任知枢密院事。宋高宗对亲征一直犹豫不决, 赵鼎“每日留身,必陈用兵大计” 。他说: “陛下养兵十年,用之正在今日,若 少加退沮,即人心涣散,长江之险不可复恃矣” !高宗采纳了赵鼎的意见,决 定亲征,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成功击败敌军。宋军胜利后,宋高宗认为已经有了 讲和的筹码,立即再次派魏良臣和王绘出使金军。 时任宰相的赵鼎反对向金朝屈 辱求和,与高宗在宋金和战问题上首次发生了分歧。 “盖赵鼎初时已不主和议, 故在使者临行前不肯召见” , 王绘对此十分气愤, “于廊柱下厉声曰: 岂有遣人使不测 之虏,临行不相见之理。设如私家只遣一仆干事,临行亦须丁宁而后遣 ” 。 绍兴七年(1137) ,金人废伪齐刘豫,放还宋使王伦,正式传达了和谈的讯 参见宋志红: 南宋名将韩世忠研究 ,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 23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8,建炎四年十月戊子条,第 724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7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7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8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9 页。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161 引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息。宋高宗求之不得,立马与秦桧沆瀣一气,露出了不惜任何代价求和的丑恶嘴 脸。赵鼎当时位任首相,坚决反对向金朝屈辱求和,秦桧乘机对他排斥打击,宋 高宗也逐渐感觉到赵鼎在宋金和议中是个碍事的人物,遂将他罢相。 1.3 赵鼎仕宦生涯的几个阶段赵鼎仕宦生涯的几个阶段 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谥号忠简,山西解州闻喜人。是南宋 四名臣之一,在历史上有“中兴贤相之首” 之称誉。他出生于士人家庭,四岁 丧父而孤,由其母樊氏教养成人。他自幼勤奋,少从邵伯温求学,通晓经史百家 之书,因此特别尊崇“洛派”程颐的“伊川之学” 。徽宗崇宁五年(1106)赵鼎 登进士第,时年 22 岁,其后历任地方与朝廷各项官职。但是其前半期的仕途并 不得意,只是担任县尉、县丞这类低级阶官。在前期的诗文里,他常自叹穷困, “嗟余竟奚为,滥为策名早。漫浪戏一官,不觉成潦倒” 。南宋王朝建立之后, 赵鼎才逐渐成为政坛上的风云人物。 总体看来, 其仕宦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徽宗崇宁五年至钦宗靖康元年 (1106-1126) 。 赵鼎在这一阶段 主要担任地方官职。他登进士第后先任县尉,后调任州户曹,县丞等。徽宗宣和 元年(1119) ,因母去世,赵鼎丁忧在家。五年(1123) , 调任河南府洛阳县令。 钦宗靖康元年(1126) ,因诏遣文武官各一员,前去陕西路募兵二万赴阙,宰相 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去陕西募兵。正巧张浚这时也被召为太常寺主簿, 赵、张两人不期而遇于京师,遂成莫逆之交。同年六月,赵鼎跟从制置使解潜军 北上援救太原,七月大败而归。十月十四日,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 反对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 ?十二月,除直秘阁,京畿提刑兼转 运使。 从崇宁五年到靖康元年的 20 年间,赵鼎大部分时间担任着低级官职,虽偶 有牢骚,但始终克己奉公、勤勤恳恳 。 第二阶段是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至建炎四年(1127-1130) 。 这几年间他不但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95 页。 赵鼎: 忠正德文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95 页。 参见孙艳辉: 赵鼎及其诗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4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渐渐成为高宗身边的近臣,其论证言事也得到了高宗的赏识。建炎元年三月,京 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赵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五月初,高宗在南京应天府登上帝位,鼎率京畿父老上表,请车驾还阙。后等待 无望,危城内形势又急转而下,遂决定投奔宋室新朝廷,暂且将亲属安顿在建康 后,前去追赶迁徙避难的高宗。不久抵达扬州行在,获迁为朝奉大夫祠差主管杭 州洞霄宫。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至扬州,高宗弃百官逃到赵鼎寓居的杭 州城,因张浚引荐,赵鼎入觐高宗,除司部员外郎。五月,从驾还建康,二十五日 上陈防秋利害 ,鼎言: “宜以六宫所止为行宫,车驾所止为行在,择精兵以备仪 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使敌莫测巡幸之所” ,高宗纳之。这期间他深受高宗 信任,接二连三地获得擢升。六月二十日除左司谏,七月初七日,除殿中侍御史, 九月十二日,除御史。高宗且当面称赞赵鼎: “朕每闻前朝忠谏之臣,恨不之识, 今于卿见之” 。 这段时间,赵鼎在仕途上迁升较快,尤其是任尚书司勋员外郎之后,条具时 政得失,分析当前的军事形势,均可谓允当,给高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 随高宗辗转海上,赵鼎与高宗同舟共济,更深得高宗信任 。 第三阶段为建炎四年至绍兴八年(1130-1138) 。赵鼎开始预闻军机要务,并 最终位极人臣,实为其仕宦生涯的巅峰阶段。 建炎四年(1130)四月,宋师大败金军于黄天荡,阻遏了金军南侵之势,高 宗才得以驻跸越州(今浙江绍兴) 。五月,赵鼎已累升至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 密院事兼权御营副使,晋身执政而参与军机重务。但是这次任职仅六个月后,即 以言辛企宗除节度使非因军功,而与高宗发生争执,惹高宗不乐,后被罢政,以 本职提举洞霄宫。同年十一月,他回到常山县黄冈山永平寺,闲达两年之久,但 仍享有前执政领宫观薪俸,每月添支钱五十贯、米七十石、面十石、羊十口、从 人十名等,因而可以安养亲族,并开始为家族的产业奠定发展的基础 。 绍兴二年(1132)十月,赵鼎被重新起用,除知平江府,后改任充江东安抚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6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7 页。 参见孙艳辉: 赵鼎及其诗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6 页。 柳立言: 从看南宋浙东的一个士大夫家族 ,第二届国际华学研究会论文集,第 9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大使兼知建康。绍兴三年(1133)三月,移江西安抚大使知洪州,节制蕲、黄军 马兼制置大使。四月,在江西,至境上视事,并上章论襄阳军事。九月,为江西 安抚制置大使。时襄阳沦陷,宰相朱胜非言: “襄阳国之上流,不可不取” 。上问: “岳飞可使否?”鼎曰: “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 。后飞出师复襄阳。这也成就 了赵鼎与岳飞之间的友谊。绍兴四年(1134)三月除太中大夫参知政事,荐岳飞 守襄阳。 八月除知枢密院事, 充川、 陕宣抚使。 九月授左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十月,伪齐与金人合兵南侵,鼎力谏高宗亲 征并论战御之计,又荐张浚,上复用浚,除知枢密院事,命往江上视师。绍兴五 年(1135)迁左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高宗以政事及进退人才专付与 赵鼎矣。绍兴六年(1137)因与张浚的政见不一,求去,后除观文殿大学士,充 浙东安抚制置大使知绍兴府。绍兴七年 (1137) 因张浚军事措置失当, 赵鼎复位, 这一年他的权位与荣耀臻于顶点。由正三品的左奉大夫, 一跃而为正二品的金紫 光禄大夫,可谓特优礼遇。 从绍兴二年(1132)至绍兴八年(1138) ,这 6 年是赵鼎一生建功立业的辉 煌时期。他由充任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开始,后移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洪州、 节制蕲、黄军马兼制置大使,后除中大夫、参知政事,再除枢密院事、都督川陕 荆襄军事,开府治事,再进右相,而至左相。尤其是绍兴七年(1137 年)再次 入相,连进四官,异乎常例。赵鼎在这期间曾两次拜相,立下了许多功绩,对南 宋初年政局的稳定有着卓越的贡献 。 第四阶段,即从绍兴八年(1138)至绍兴十七年(1147) 。赵鼎的人生开始 从辉煌到最终被流放,一再遭贬。绍兴八年(1138)年九月,赵鼎因反对和议条 件而被罢相。刚开始出知绍兴府,还获得相当礼遇,再贬泉州,仍保有从一品特 进的优遇,沿途扈卫侍从成群。但是从绍兴十年(1140)四月开始噩运降临,因 秦桧深忌赵鼎复用, 指使言官不断弹劾他, 鼎遂谪官居兴化军, 后又移福建漳州, 又责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短短几个月,连遭贬谪。 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议成立,朝廷恩赦,但是赵鼎却永远地被排除在 外。绍兴十四年(1144)九月,他又遭秦桧党羽诬陷受贿,以交结叛将等罪名被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7 页。 参见孙艳辉: 赵鼎及其诗词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9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流放吉阳军(今海南岛崖县北) 。鼎在吉阳三年,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广西经 略使张宪元时遣使渡海,以醪米馈之,太师秦桧令本军月具鼎存亡申尚书省。鼎 知之,遣人呼其子汾谓之曰: “桧必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诛及一家” 乃不 食,于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二十日卒于贬所,年六十三。 综观赵鼎一生仕宦经历丰富,起落纷繁。 这大体上能折射出中国古代士大夫 阶层的人生轨迹。他分担过高宗海上逃亡之旅的危险,也针砭时政提出过自己的 建议,在剿灭江西匪患过程中为南宋统治立有事功。 他还主持重组了长江中游兵 力,和武将之间维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他曾力谏高宗亲征,实现了建立稳固沿 江防线的战略。 与之同时, 他反对和议, 希望先固根本然后图强实现北伐, 等等。 但到最后,他却被宋高宗所抛弃,从而造就了他的悲剧人生。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94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2 赵鼎与南宋统治集团内部主和派的关系赵鼎与南宋统治集团内部主和派的关系 2.1 高宗时期主战、主和两大阵营的形成高宗时期主战、主和两大阵营的形成 在南宋政治史上,朋党之争的现象并不突出,历时长久也最突出的是宋金和 战之争。南宋初期高宗在位的 36 年间,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主战、主和两大政 治派别,并不时就此展开激烈的斗争。主战派即人们通常所称的抗战派,主和派 即投降派和倾向于投降的主守派, 这是当时南宋王朝内部矛盾斗争的两个主要派 别。 赵构即位后,任用抗战派人物中名声最高的李纲作为南宋政权的第一任宰 相。然而,赵构曾到金国兵营中做过人质,见过金人的残暴野蛮,由于其懦弱无 能,他已有了严重的恐金病。因此,虽然起用了抗战派的李纲作为宰相,但是他 本人却并不想真正抗金,而基本上是一味地屈膝求和。 他对主和的黄潜善和汪伯 彦两人言听计从。所以从南宋政权建立之初起,在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在如何对 待金人的问题上,就已经展开了和战之争。 建炎元年(1127)八月,李纲被罢相,朝政完全由黄潜善、汪伯彦之流支配。 由于金兵分路南侵,宋高宗积极准备南逃。建炎二年(1128)二月,宋高宗逃到 杭州, 认为黄潜善、 汪伯彦应对扬州溃逃负责, 遂将他们降职出任地方官。 三月, 高宗又以主和的朱胜非为宰相,但不久爆发“苗、刘兵变” ,朱胜非罢相。此后 面对金军渡江南侵的形势,高宗不得不任用主战官员吕颐浩为宰相, 并起用了张 浚、韩世忠、岳飞等抗战派人士。 建炎四年(1130) ,主和派秦桧自金回朝,晋见高宗,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三 条建议: “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建议讲和;且乞上致书左监 军(完颜)昌求好” 。这正合消极抗战的高宗之意,高宗非常高兴地说: “桧朴 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当即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秦桧在礼部尚书任上 仅两个多月,绍兴元年(1130)二月十四日便升任参知政事,进入执政行列。八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丙子条,第 733 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9,建炎四年十一月丁未条,第 733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月二十四日,又被任命为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这均可看出高宗根本无志抗金, 与秦桧沆瀣一气,一味屈辱求和的丑恶嘴脸。但由于此时金太宗消灭赵宋政权, 另立傀儡政权的方针未变,宋高宗不得不在谋求议和的同时,抗金以求自存,复 用主战的吕颐浩为首相。而秦桧却加紧了结党营私的步伐,把持朝中大权,高唱 主和论调,排挤吕颐浩。由于战争的需要,在众多大臣的反对声中,高宗不得不 罢免秦桧。吕颐浩在政治斗争中虽然挫败了专主和议的秦桧, 但是其担任宰相两 年多的时间内,内修外攘并没多大起色,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了兴趣。 绍兴四年(1134)九月,金人、伪齐大举南侵,形势十分紧张。大有不灭南 宋誓不罢休的决心。面对如此情势,南宋朝廷中许多人主张退避,但时任枢密院 事都督川陕荆襄诸军事的赵鼎力主抗战,认为“战而不捷,去未晚也” ,力请 高宗御驾亲征。 高宗接受了赵鼎的意见, 并任命赵鼎为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 战事告捷后,绍兴五年(1135)二月,赵鼎进为左仆射,张浚进为右仆射兼知枢 密院事,都督诸军马。赵鼎内修政务,张浚治理边防,两人合作默契,他们合作 的这段时间是南宋政治相对较好的时期,翕然有中兴之望。 绍兴六年(1136) ,在对伪齐分路南侵的军事战略部署上,赵鼎与张浚发生 了分歧, 后赵鼎罢相, 与之同时, 秦桧也到处活动, 企图再次进入统治集团内部。 张浚为了排挤赵鼎,居然向高宗着力推荐秦桧。 “张浚以秦桧在靖康中建议立赵 氏,不畏死,有力量,可与共天下事。一时仁贤荐桧尤力。遂推引之” 。赵鼎 罢相后的次年正月,秦桧即进为枢密使。不久淮西兵变,张浚引咎辞职。在与秦 桧共事的过程中,张浚看清了秦桧主和的真面目, 遂向高宗建议让赵鼎接替宰相 的位置。由于此时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抗战派人士还有利用价值,高宗 只能召回赵鼎共商对策。当南宋局势逐渐稳定军事力量逐渐增强时, 金朝内部则 矛盾不断,短期内无法消灭南宋,遂对宋实行诱降政策。这对于高宗是求之不得 的事情,专主和议的秦桧便呼之欲出了。 当时主战派人士都上言不可,“桧虽以和议断自圣衷,而人心公议,终不可遏。 争之者,台谏则张戒、常同、方庭宝、辛次膺;侍从则梁汝嘉、苏符、楼炤、张九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88 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07,绍兴六年十二月甲午条,第 1737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成、曾开、李焘、晏敦复、魏矼、李弥逊;郎官则胡珵、朱松、张广、凌景夏; 宰执则赵鼎、刘大中、王庶;旧宰执则李纲、张浚;其他如林季仲、 范如圭、常明、 许诉、潘良贵、薛徽言、尹焞、赵雍、王时行、连南夫、汪应辰、樊光远,交言 其不可。大将岳飞、世忠亦深言其非计。而胡铨乞斩王伦、秦桧、孙近二疏。都 人暄腾,数日不定,人心亦可知矣” 。为了排除和议障碍,在高宗的支持下,秦 桧采用勾龙如渊的建议,选择附己者为台官,将反对和议者尽行罢去。赵鼎在反 和议中被罢相,秦桧在与主战派大较量中获胜, 从此朝廷内外大权都落入秦桧之 手。 2.2 赵鼎对金政策的基本主张赵鼎对金政策的基本主张 2.2.1 巩固两淮、控扼荆襄、经营川陕的军事策略巩固两淮、控扼荆襄、经营川陕的军事策略 建炎三年(1129) ,金军又分路渡河南下,企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正是在 这一危机时刻,赵鼎开始崭露头角,活跃在南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 其实, 赵鼎早在第一次拜相之前, 就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待宋金战争的 态度,并以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主张。金军攻陷太原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割 三镇之地给金人。对此,赵鼎断然反对说: “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 ? 而后,由于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京师失守,金军在烧杀掳掠之后,俘获徽、钦 二帝北去, 又在开封立张邦昌为帝。 赵鼎则拒不承认伪政权, 偕同张浚、 胡寅 “逃 往太学中” 。显然,赵鼎在宋金战争初时,就在自己与投降派之间划上了一条 明显的界限。尽管他当时还是个小官,并不具备左右整个局势的权力,但是,他 出于对金朝掠夺者的仇恨,出于保家抗金的强烈民族感, 毅然地投身于抗金斗争 中 。 建炎三年(1129) ,在金军分路大举南下之前,时任司勋员外郎的赵鼎就上 陈防秋利害 ,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对金措置: “臣窃惟东晋之迁,国势微弱,惟 其设淮上之备,以严外户,扼荆襄之要,保有上流,是以能建都江左,历年滋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24 引吕中大事记 ,第 2029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95 页。 宋史卷360赵鼎传 ,第 11295 页。 参见曾小华: 评宋金战争中的赵鼎 , 河南大学学报1990 年 l 期,第 37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今车驾驻跸建康,则荆淮之防托,沿流之斥堠诚为急务。斥堠之不明以措置不专 劝赏不立也。 今欲自御营及诸军州县各选募使臣兵级, 立定人数, 信赏必罚, 不任出战城守之责,专令探报, 如此则人得尽力而事不失实矣于行在随驾之 兵,不在多,选择万余以备仪卫,其余兵将分布江淮,预设控扼,既有以分军食, 又有以相应援。行在官兵既省,则用度易足,进退简便,或驻江浙,或临淮甸, 延见父老,省察风俗,旌别善恶,搜扬人才,召集军兵,振耀威武,使敌人知有 预备而莫测巡幸定居之所,则恐未敢再谋窥伺。然后别遣能臣,出使关陕,收六 郡良家子,募为效用。优诸路弓箭手,足其阙额,以至蠲私田之税,如弓箭手法 推之。全陕诸郡,因其民俗,复唐府兵之制,待以岁月,训练精熟,则四方之事 庶有可为者。且关中四塞之国,周以龙兴,秦以虎视,汉高祖所以卒能并强楚、 成帝业者,以其先得关中之地,是知古先帝王欲大有为于天下,莫不在此” 。 这封上书足以表明赵鼎抗金的坚强决心,也反映了赵鼎对金政策的基本主张。 第一,赵鼎认为,要想保住沿江防线,须确保两淮地区成为江南的门户。赵 鼎针对当时南宋统治集团不重视江淮防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欲守江南,当以 淮为外户。乞早发诸将屯守淮南,委杜充节制之。兵既不遣,充亦不行,淮卒不 守也。后欲守江,以民丁为兵,以王义叔为使,臣尝上言,民不足恃,义叔不可 用,言卒不行,而江亦不守也” 。 第二,控扼荆襄之地,稳固整个长江上游沿线。赵鼎认为,若仅仅为了防淮 而忽略长江上游防线,是不可取的。 “若以谓淮甸上流自有兵将,分擘已定,不须 遣兵,则幸也。苟或不然,臣实忧之,后时之悔,其可再邪!臣愿降旨开具,上 自荆襄,下及楚泗,屯泊地分所屯兵马,大将谓谁,置司处所,先声后实,未必 皆然,多作条画,揭示一牓,故似安士民之念,亦使敌人知吾有备,所谓伐谋也” 。 第三,经营关陕地区,先守根本,进而收复中原之地。建炎四年(1130) , 在金军大举进攻下,南宋失去了淮南大部分地区。富平之战后,南宋又失去了关 陕的大部分地区。 在这种形势之下, 赵鼎提出要经营好关陕未沦陷地区再图进取, 忠正德文集卷 1奏议上 , 陈防秋利害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忠正德文集卷 1奏议上 , 论西幸事宜状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忠正德文集卷 1奏议上 , 论屯兵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并向高宗建议: “臣窃惟东晋渡江,全有淮甸,群贤协力仅保一隅,亦以其外无 陵侮之忧故也。今强敌南侵,视大江如履平地,淮南故非我有,而江左郡县凡都 会形势之地,悉经蹂践,其视东晋万万不侔矣。虽欲立国于此,其可得乎?况能 平定齐鲁,恢复晋赵,定建极宅中之计?惟关中奥区,兵民可恃。太祖皇帝时已 有迁都之议,陛下必欲经营中原,当自关中始,今关中半失之矣,欲经营关中, 当自蜀中始,欲幸蜀中,当自荆襄始。吴越介在一隅,非进取中原之地。荆 襄左顾川陕,右控湖湘,而下瞰京洛,三国所必争。宜以公安为行阙,而屯重兵 于襄阳,运江浙之粟,以资川陕之兵,经营大业,计无出此” 。在这样的方针 战略指导下,张浚富平之战败后,由吴玠、吴璘兄弟经营川陕地区,金兵遭到了 吴氏兄弟率领的宋军的重创,打破了金人从四川大迂回包围南宋的计划 。这对 稳定整个南宋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确保了南宋对四川的控制权, 也保证了 东南的安全,避免了南宋政权灭亡的危险。 在赵鼎渐渐成为高宗身边的近臣,入主中枢后, 竭力将自己对金的军事策略 付诸实际行动。建炎四年(1130)八月,金人进攻扬州。扬州距离楚州、承州较 近,扬州镇抚使郭仲威向邻镇求援,承州镇抚使薛庆援助扬州,但是战败而亡。 金人遂进攻楚州。此时楚州失去了承州等地的外援,再加上城内缺粮严重,形势 十分危急。楚州镇抚使赵立向朝廷求援。 时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赵鼎派遣张俊救援 楚州,却遭到了张俊的反对: “敌方济师,达赉善兵,其锋不可当,立(赵立) 孤垒,危在旦夕,若以兵委之,譬徒手搏虎,并亡无益。 ”鼎曰: “楚当敌冲,所 以蔽两淮,若委而不救,则失诸镇之心。 ”俊曰: “救之,诚是。但南渡以来,根 本为固,而宿卫寡弱,人心易摇,此行失利,何以善后?”鼎见上,曰“江东新 造,全藉两淮,若失楚,则大事去矣。是举也,不惟救垂亡之城,且使诸将殚力 不为,养寇自讨之计,若俊惮行,臣愿与之偕往” 。张俊认为,楚州已是一座 孤城,金人兵强马壮,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救援。而赵鼎却认为两淮防线是江 东的屏障,关系到江东的稳固,如果对楚州撒手不救,会威胁到长江防线。赵鼎 忠正德文集卷 1奏议上 , 论西幸事宜状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参见白晓霞: 南渡三宰相研究 ,暨南大学博士论文,第 95 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36,建炎四年八月己丑条,第 695 页。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菏泽市通达协合劳务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制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直流中心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沙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山西焦煤“‘企’聚人才‘职’等你来”省属企业专场招聘会招聘3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安庆市桐城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家电投山西公司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半年上海闵行区区管国企公开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新员工安全培训心得
- 康复伦理问题
- 配位化学-本科生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兰州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名单
- 学生休学证明模板
-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标书(模板)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
- GB/T 2930.1-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 会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套
- 第一章-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和主要理论范式课件
- 国内外新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课件
-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拼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