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芭蕉花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阅读中认识10个生字,并能规范书写5个汉字,积累7个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课文中两个“托”和“照实”的意思。2.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藏”、“捧”等词语理解“我”和哥哥对母亲的爱。3. 熟读课文,体会母亲话语的意思,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4.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能够明白,从小就要有良好的品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语境中理解文中两个“托”和“照实”的意思。 2、联系课文,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难点:学生自己展开想象说话、质疑,并和同桌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文章的涵义,明白事理,学会做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 (示芭蕉林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吗?2、 出示“芭蕉”两个字。 师:看这两个字的音节,谁来拼一下? 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两个字都是草字头,都是形声字。)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3、 (示芭蕉花图片)师:瞧,芭蕉树上长了一朵花,我们叫芭蕉花,如果给芭蕉花加上量词的话,就是 一(朵)芭蕉花 4、 (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芭蕉花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你对芭蕉花有了哪些了解?(出示描写巴蕉花的句子) 芭蕉花的样子:像尖瓣的莲花。 芭蕉花的颜色:黄色 芭蕉花药用价值:治头晕(出示第一句话)(学习“晕”字,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强调读音,部首“日”) 2、自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一共写到哪几个人物?围绕芭蕉花,他们之间 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完成填空。 师据生回答,板书:“我”和哥哥 母亲 父亲 师:围绕芭蕉花,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给小朋友一点时间,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一说。(师示填空) (指名答题,齐读。)2、 研读课文,体味情感。(1) 、学习1、2小节,体会孩子对父母的爱。1、 学习第一节。我们摘花是为了给母亲治(头晕病) 教师补充介绍:头晕病 (师出示第一小节) 师:她一犯病,我们就(四处托人去买。) 师:这里面有个字“托”,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仔细读一读,理解一下。(师随即把课件上的“托”下面标注红点) (交流理解:“托”:请、委托。 提醒生做笔记,养成好习惯。) 师:“四处”又是什么意思呢?(到处。) 师: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芭蕉花很难得到,因为芭蕉花在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它是吉祥之花,是不肯轻易摘卖的。好不容易买得了一朵,在那个时候,要两只肥鸡的价钱呢!这样难觅的芭蕉花,我们仍然四处去找,可以看出兄弟俩很爱母亲。) (板书:爱) 2、学习第2节。 师:故事要从我5 岁那年讲起,(指名读第1句)。母亲一犯病,我们就要(指名读第2句)。私塾就是旧时的(学校),那天,(指名读第3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让我们仔细看看这朵芭蕉花(齐读第4句)。找到了这朵芭蕉花兄弟两个心情怎么样?(欢喜极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自己读句子,找到表示动作的词,加小黑点。出示: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师将第二个“托”下面也标注成红点) 师:这个“托”字跟“四处托人”的“托”是一个意思嘛?请小朋友再读一下这句话,看看这句话里面的“托”是什么意思?(理解:此处的“托”是表示动作的词,师引导生做动作理解)师:因为是无意间发现的,所以不计后果,没有询问主人就迫不及待地去摘了。(此处可以根据课堂时间,如果时间充足,加一个想像说话:摘到花后,我会对哥哥说什么?)(学习完1、2小节随即将1、2小节里的生字解决掉。 犯找朋友:犯罪、犯法、犯人 围换部首:伟、玮、炜、纬、违 矮注意笔画 托提手旁)(2) 学习3、4小节,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重点理解:“藏”、“捧”,“照实”和母亲说的话)摘下花之后,我们是如何带回家给母亲的? 1、摘下花之后,我们是如何带回家给母亲的?理解“藏”、“捧”。从这句话中的两个加点词你读懂了什么?(引导生交流出答案,师小结:“藏”是指小心翼翼的,说明这朵花得来不容易。“捧”说明态度很认真,不是随便拿一下。两个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兄弟两个得到这朵芭蕉花是那么快乐,他们对这朵芭蕉花是多么的珍爱,因为他们太爱妈妈了,希望妈妈的病能够快点好起来!)2、理解“照实”。师:妈妈问我花是哪儿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生:我便照实说了。(此处可以加上说话练习:同桌互相联系说话,母亲问我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_。”)师:把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事实情况说出来了,这就叫照实。3、理解母亲说的话。(通过质疑的方式)师:母亲听后又是怎样表现的呢?生答师示: 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说:“唉,我生下了你们两个别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师范读,再指名读,读出生气,连连叹气的语气。)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母亲为什么非常生气?母亲为什么要连连叹气?母亲为什么要说“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什么要用两个?为什么叫“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同桌交流解决所提问题)师:母亲很生气,父亲又是怎样表现的呢?生: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师:看来父母都很生气。(师引读)对于父母的训斥,我和哥哥都很伤心,但是我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生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来一朵有什么不对呢?你是怎样理解的?(师生交流,评议,引导生体会父母希望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行的心情,虽然父母的训斥很严厉,但是训斥也是一种爱。师板书:爱)4、最后一小节,引读。(3、4小节学完后解决3、4小节的生字: 袖:注意部首 捧:后鼻音 便:多音字 厅:后鼻音 容:注意“口”上面不要多一横。)3、 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许多年以后,当年的孩子长大了,小时候不明白的事也明白了,他想起母亲,想起往事,想起芭蕉花,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母亲的教育,这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他们让孩子明白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拿。(板书)四、语言实践。 1、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兄弟俩既没有私自去拿别人的东西,又能用自己的爱去治好妈妈的病。请你更改一下故事的结尾。 2、老师送你几句话。 3、家长寄语。 4、作业布置板书:20 芭蕉花爱“我”和哥哥 母亲 父亲 欢喜 爱 生气、连连叹气 伤心 训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附送:2019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西湖名堤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10个,认真描摹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节。3积累描写白堤、苏堤景色的句子。4学会搜集资料,运用资料,能选择有关的内容,介绍西湖的其他景观。5了解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文明的旅游景区,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富有情趣。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感受西湖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素”、“镶嵌”、“轻拂”、“连绵起伏”、“掠过”、“笼罩”等词的意思。课前准备找一些相关的西湖资料。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天上有天堂,地上有风景优美的苏州和杭州;苏州和杭州的景色美得像天堂一样。)、 对呀,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出示: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1)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2) “素”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打开字典查一查。3) 交流:素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选择正确的解释条:)4)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杭州向来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你知道杭州有哪些著名旅游景点?(生自由交流所知的景点名称)、 师归纳:刚才大家说了很多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大部分位于西湖边。板书:西湖。、 可以说,杭州之美尽在西湖。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西湖由来的传说)、 尽管这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西湖就像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人们都说(出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1) “镶嵌”就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如:戒指上镶嵌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石。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3) 西湖美丽迷人,作者把西湖比作明珠,多么形象啊。、 谁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齐读)新授。第二节:、 阳春三月,明媚的春光照耀大地,你们想不想去领略一下西湖的美景?、 请看(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朗诵课文第节)、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觉得西湖美在什么地方?(出示第节)请轻声读读这一段话,具体说说西湖美在何处吧!、 交流:1) 山美:a) 西湖边的山多:*积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不仅写出了山多,还写出了山势绵延,富有气势。)*学生字“叠、峦”。叠:书空。峦:正音。理解:山峦连绵的山。b) 山色美: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c) 远处群山起伏不断,近处柳丝轻拂。美丽的西湖和连绵的山峦组合在一起,真像一幅(生和)优美的山水画。d) 把西湖的山和水比作优美的山水画,真是非常生动、形象。谁能把这幅优美的山水画用优美的语言朗诵出来?(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e) 师小结:如此优美的山水画是大自然神奇的创作,真像是天堂才有的景致。2) 水美:a) 这又是一句比喻句:把湖面比作银镜。(比较比喻词:像犹如)b) 句子把湖面比作银镜,写出了西湖湖面的宁静和湖水的清澈。c) 这里有一个生字“硕”,注意是翘舌音。“硕大”的意思就是“非常大”。硕大:近义词“巨大”;反义词“渺小”。d) 指名两个小组比读这句话。3) 白鸥飞翔:a) 一群群:说明白鸥很多。白鸥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生机掠、一闪一闪。b) 掠:动作演示。(轻轻擦过。不同于飞。)c) 愿意读的学生读。4) 柳丝轻拂: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柳枝飞舞的姿态,还感受到春风的吹拂,感受到春的气息。、 师小结:西湖的美,美在山映水,水映山,真可谓:山水辉映,美不胜收。、 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过渡:西湖的山水如此迷人,所以宋朝的苏东坡不禁提诗: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而且一物一景都是那么富有情趣,有着一个个美丽古老的传说。就拿湖上那两道有名的长堤来说吧,(板书:名堤)一道是白堤,一道是苏堤。这两道堤就与古代的两位文学家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关。想知道这两道堤因何得名?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己轻声读第课,找一找,哪几节具体介绍了白堤和苏堤? 第、节。1. 自由轻声读课文。2. 哪几节具体介绍了白堤和苏堤?(、节)3. 指名组分别读、节。边听边想:哪几句话介绍了白堤和苏堤名字的由来?用“”划出有关句子。4. 交流。5. 填空:()朝的()建了白堤。 ()朝的()筑了苏堤。6. 白居易和苏东坡为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临湖筑堤,美丽的传说赋予了白堤和苏堤生气和情趣,令人难忘。但这两道长堤既称为名堤,还因为什么原因而出名呢?请再读读这两个小节,同桌议议。7. 同桌议论,交流:两道长堤风景迷人。8. 用“”划出写长堤风景迷人的句子。9. 出示两句描写白堤和苏堤的句子。一到春天,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这也是一句比喻句,把白堤比作锦带。理解:锦带。锦:前鼻音。)春天的早晨,在苏堤上漫步,晨雾像一道轻纱笼罩着水面,堤上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真是美妙极了。10. 你认为白堤和苏堤的景色哪个更迷人呢?我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请你通过读来告诉大家哪个堤的景色更美丽。(自由准备,比读)11. 小结:听了小朋友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西湖的白堤和苏堤果真景色怡人,杨柳夹岸,艳桃盛开,湖波如镜,无限柔情。难怪称为“名堤”,真是名不虚传。想像说话练习:师:美丽的西湖令人神往,如果你来到了西子湖畔,你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会想到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像,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几句话。、出示:西湖的景色真美啊!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课外知识拓展:师:除了白堤、苏堤,你还知道哪些西湖景观,听到过哪些传说?能不能向大家简单说说?五、积累:在文中摘录描写白堤和苏堤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机动)六、总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白堤和苏堤的来历,感受到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一物一景都那么富有情趣。杭州真不愧“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真不愧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板书设计: 1西湖名堤 山水辉映白堤苏堤练习设计:一、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堤(di shi ) 峦( luan ruan ) 锦(mian jin )硕(shuo suo )掠(lue le ) 苏( su shu ) 二、组词。堤( )凡( )绽( )忧( )提( )犯( )定( )优( )三、照样子写词语。层层叠叠( )( )一闪一闪( )( )四、把句子写具体。平静的湖面,犹如 。连绵起伏的山峦,真像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