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hgst公司物流运输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hgst公司物流运输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hgst公司物流运输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hgst公司物流运输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hgst公司物流运输模式及其优化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mba research on th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it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hgst candidate : zhang tianyao major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 prof. xu xianhao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 october, 2011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文中除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随着经济、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化 的物流体系也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的腾 飞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国际间的货物运输成为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纽带。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在已经拥有了高品质的产品、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取 得了具有优势的运费报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适合本企业最优化的运输模式的工作 变得越来越急迫。 本文主要依据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模式优化的思想,针对全球知名的大型 跨国公司hgst 公司的运输模式及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首先,介绍本课 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物流运输模式的现状及趋势以及国 内外学者对物流运输模式的研究,并介绍运输管理的理论。其次,依据供应链管理 环境下的运输管理理论结合 hgst 公司的实际情况,从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上、公司 内部相关部门的配合上、内部系统支持及跨国公司管理的特殊性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了公司目前在运输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针对目前公司成品的运输模式, 依据公司自身的特点提出改善与优化的策略及对优化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制定 了相应的运行计划及试运行方案。最后,建立了相应的运作流程、监督系统及跟踪 系统,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了上述运输模式的优化在公司实施后的绩效:降低了公 司运输成本、降低了公司成品库存以及缩短了运输时间。 关键词: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运输管理 运输模式优化 运输成本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lobalization also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after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ringing more opportunitie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national cargos transferred is the tie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lready has the high-quality products, th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ompetitive quotation for transportation freight. find an optimized transportation mod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ly for company.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the transport mode and problems for the world famous company-hgst. firstly, i listed the background、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ing,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trend for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ode, described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f theory; secondly,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gst, i analyzed the notion problem for the related personnel, the cooperation of internal related department, internal system support and the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i listed the status of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the problem; thirdly, for finish goods, i optimized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y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for it, and i set up the schedule for i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ata, i analyzed the result for transportation mode changed: transportation freight was reduced、 the inventory of finish goods was reduced and the lead time of transportation was reduced.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mod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e transportation mode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i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3)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7) 2 hgst 公司运输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公司运输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hgst 公司概况 . (9) 2.2 hgst 公司运输模式的现状分析 . (12) 2.3 hgst 公司运输模式存在的问题 . (14) 3 hgst 公司运输模式的优化策略可行性研究公司运输模式的优化策略可行性研究 3.1 优化策略的提出 . (18) 3.2 优化策略可行性研究 . (19) 3.3 试运行方案及反馈 . (25) 4 hgst 公司物流运输模式改善及优化公司物流运输模式改善及优化 4.1 提高人员的意识 . (26) 4.2 建立新运输模式流程 . (26) 4.3 建立相应的运输模式监管体系 . (28) 4.4 建立相应的跟踪系统 . (29) 4.5 新运输模式下的绩效 . (31)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v 4.6 给运输行业带来的绩效 . (32) 结束语结束语 . (32) 致致 谢谢 . (3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6)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研究背景景 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gst 公司” )是一家位于深圳 福田保税区的外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年产硬盘磁碟约 1.5 亿片,2010 年销售总额 约 5 亿美金。hgst 公司的大规模生产背后有一条物流链予以支持:每天有大约十个 集装箱的料件和设备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地运抵福田 保税区工厂,同时又有十个集装箱的硬盘磁碟发往位于泰国和深圳龙岗的硬盘总装 厂。 从 ibm 公司 1956 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硬盘,它的体积很大,但存储容量却很 小。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硬盘的发展突飞猛进,硬盘从最初的大型设备发展到可以 装入个人电脑的小型装备,固态硬盘,移动硬盘等。和其它制造型企业一样,hgst 公司在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扩大市场销售、体系建设、内部管理、产线专业化和 精益化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均投入了可观的资源予以优化,在提高效率、降低 成本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硬盘制造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各家企 业都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提高的空间越来越小。 在现代生活中,存储设备可谓无处不在,大到大型的存储设备:大型服务器,银 行的数据备份终端;小到各种闪存卡用在手机,照相机等各种个人携带装置中,硬 盘行业划时代的发展,给人们带进了前所未有的数字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和很多 高科技行业一样,随着经济全球化,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硬 盘行业的发展也是道路曲折,近年来一直处在兼并整合之中。回顾历史,硬盘行业 在 1984 年有超过 80 家生产企业,到 1998 年降到 12 家,截至目前只有 6 家,这六 家分别为: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三星,富士通和东芝,到今年年底西部数据将 收购日立。从仅存的六家企业可以看出,要想维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除了维护 技术创新领先之外,还要从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保持在行业中的领跑地位。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根据公司具体的物流体系特点,相信在物流运输方面应该能够寻找一个适合公 司运作要求同时成本又更低的新模式,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另辟蹊径。 1.2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以企业的物流运输模式作为关注的重点,分析 hgst 公司目前存在的各种 物流运输模式对生产型企业运作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从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角度 试图建立一个在物流运输领域里适合企业运作的物流运输模式,寻求物流成本和物 流运输速度的平衡点,从而达到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究企业物流运输的模式是生产型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公司产品行业竞争 力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如何降低生产型企业的 产品成本,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焦点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大国,并向全球加 工中心的行业地位逐步逼近。在国内生产加工业突飞猛进的今天,降低生产成本已 成为一个极迫切的问题。在原材料及生产相关环节成本陆续降低之后,如何降低供 应链中物流的成本则被各企业越来越关注。 中国加入 wto 后给国内加工业带来了巨 大的契机,也带来了挑战,企业要想抢得发展先机就必须在质量符合客户要求的前 提下降低成本。众所周知,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已基本到了一定极限,目前剩 下的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就是物流。 (2)研究如何优化物流运输模式是其自身特征的需要。物流行业是一个比较特 殊的行业,因为其环节繁多,不定因素多,其结合了上游生产企业、运输商或货物 代理商,以及下游客户企业或客户的纵向延伸的供应链,其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 问题,都会影响整体供应链的物流的速度及物流成本,并最终影响到货物是否可以 按时到达客户的手上。因此有必要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对运输模式进行全面研究, 从而寻找出最优化的运输模式。 (3)研究如何优化物流运输的模式是生产型企业优化管理模式、加速货物流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以及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目前,在生产型企业中高层领导对物流运输越来 越重视。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仅需要提供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产品,还需要 更加快捷地将产品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在物流运输的领域中,没有最快,只有更 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只有不断地优化物流运输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 客户的全方位的需求。深圳凭借紧邻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十年来,众多跨 国大型外资企业在深圳建立大型生产基地,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占领更多、 更大的市场,他们还着眼于能够更快捷、更经济地将产品送达顾客手中。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物流运输及物流运输管理物流运输及物流运输管理 提及物流,我们首先想到物流是供应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供应链, 库珀和伊让 1给出的定义是: 一种综合的哲学思想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所有分 配渠道的管理,这个定义等同于传统物流概念中的供应链管理。christopher 2给出 的定义是:对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及供应商和顾客的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上以最少的 成本分离出最优的顾客价值。由于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 但当多级系统中各成员只根据来自其相邻下级的信息进行决策时,供应链就会产生 需求波动放大现象,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 3。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结构中最重要的绩 效指标,牛鞭效应的概念由 lee 4在 1997 年首先提出的。 物流运输是物流系统最重要的环节,运输的合理化是物流合理化的关键。国外 的制造企业很早就认识到了货运是企业竞争力的法宝,搞好运输可以实现零库存、 零距离和零流动资金占用,是提高为用户服务、构筑企业供应链、增加企业核心竞 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 21 世纪,企业只有建 立现代货物运输结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了装卸搬运作业 机械化、自动化,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也能解放生产力。把工人从繁重的 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本身就是对人的尊重,是创造社会效益。 物流运输在欧洲一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侯敬 5通过对欧盟经济政策、共同运输 政策、铁路运输政策的研究,利用公共预算、私人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运输业的利益最大化。对于欧洲的公路运输系统,李宪印 6阐述了其发展的积极影响 和消极因素。任薇 7对现代化公铁联运系统的发展与实施也做了专访报道。索沪生8 对欧洲物流发展一体化做了考察及思考,提出了在我国对公路运输发展和管理相关 问题的想法。 在亚洲,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两个著名的中转型国际航运中心,一个是新加坡, 另一个是香港。詹小燕和沈凤 9分析了亚洲港口热衷中转运输的原因,分析了吞吐 量和利润到底孰轻孰重。粤港跨境运输飞速发展是因为香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 势,但随着运输行业的激烈竞争,粤港跨境公路运输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扰,王凤 洲和梁诚 10通过对粤港跨境公路物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在国内,王长琼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分析,物流运输的组织形式、物流运输的组 织计划、物流运输成本管理及优化决策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如在物流管理一章中提 及:在 20 世纪 80 年以前 11,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是降低产品配送方面的出货 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强调通过运输和仓储环节的整合降低物流总成本。从国内外 物流成本的统计数字看,运输成本一般占到物流总成本的 40%-50%。随着现代物流 管理向供应链管理阶段的发展,管理的焦点延伸到整个供应链中的产品、信息、资 金及相关信息的流动。高效的运输对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 动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供应链一体化也是至关重要的。王焰和孙宏岭 12论述 了物流决策与管理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兰丕武和周松 13分析了我国物流管理的 现状,并构建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3.2 运输模式及跨境陆路运输运输模式及跨境陆路运输 众所周知,运输模式通常分为空运、海运、陆路运输、铁路运输及联合运输。 对于运输,显然相同的运输需求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输模式实现,高效的运输发展模 式,能够充分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最大限度的承担运输任务。因此,可以 定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及发展的概念为:“建立一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运 输模式,该模式既保证运输需求,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社会成本,使各种运输方式 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4。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国外已有很多相关运输工具的研究,如 loannou15 认为全球化和经济繁荣,大 大增加了所有交通工具的商品流动数量。全球集装箱贸易年增长率为 9.5,美国的 增长率是 6左右。据预测,集装箱贸易的增长将继续,越来越多的货物将从散装转 移到集装箱装运。他在 2007 年时预计到 2010 年,将有 90航线的货物用集装箱来 装运.到 2020 年, 每个主要港口发出的集装箱量预计将增加一倍, 并可能增加到两倍。 对于陆路运输的工具卡车和集装箱,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集装箱 运输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铁路集装箱运输。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海上集装箱 运输正式启动。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增长速度始终以远远超 过世界平均增幅(6%-8%)的水平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较完善、现 代化程度较高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集装箱的发展给陆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 件16。卡车是唯一能做到门到门运输的工具,空运、海运、铁路运输,最后必须靠 公路运输衔接。对于我国高速公路里程 3 万多公里,居全球第二,唯独车辆集装箱 化比例非常低,不到 5%,造成运输过程中需要不断拆箱/拼箱、不断倒运。以电子产 品和食品为例,中国平均一个物流量需要倒手 27 次,而欧美国家只有 2 次,像零售 巨头沃尔玛这类企业,其物流基本是一票到位,无缝连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物 流成本比欧美发达国家高出 40%-50%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如何降低物流运输的 成本,最大化的发挥陆路运输的优势,无缝衔接是至关重要的17。那么,为了降低 集装箱的空箱调运问题,降低集装箱运输成本,张永锋18提出“重进重出”的创新模 式。 张小军19提出了通过“中港车”与“国内车”分工合作,从而实现“中港车”的定点运 输和“重上重落”,达到降低“中港车”的空载率,提供“中港车的运输效率以及降低” 中港车“对陆路出入境口岸及相应市政道路的交通压力。 国内外对于运输模式的研究,如 macharis 和 bontekoning20 、tolga bektas 和 teodor gabriel crainic21及 ilona jarzemskiene22对物流多式联运模式的研究分析; luisa equi 和 giorgio gallo23等学者通过计算对运输路线的合并,运输模式优化取得 最佳路径进行研究;ruiyou zhang 和 won young yun 24等学者对货车的排期做了深 入的研究;joris klundert 和 bernhard otten25 对提高货车的利用率问题做了分析和 研究,以上这些让我们看到国外已经在货物的运输领域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在国内,胡军红和李晶26曾通过计算各种运输方式运营的外部广义费用,并根 据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的组成分析计算,最终提出未来江苏省运输发展模式。安茂榕 和郑康生27论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交通现状,与次区域各国经 济发展实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跨国运输突出的载体低位和作用。赵明龙28提出了 交通一体化在经济一体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力图说明打破国界的无缝衔接在跨境 运输中举足轻重的位置。黄君萍29对国际多式联运大陆桥跨境运输通道做了分析和 研究,主要对跨各大洲的货物运输通道衔接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肖星30则对开发 北美-欧洲-中国大陆桥运输通道需解决的问题作了研究和分析, 提出了如建立完整统 一的大陆桥运输信息系统,改进现有国际铁路联运单证等诸项有效的措施,希望可 以给大陆桥运输的时代带来辉煌。 陆路运输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在朱艳平31给出了跨境运输概念模型和逻辑模 型,填补了口岸跨境运输数据仓库构建与应用领域的空白,为今后跨境运输数据仓 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21 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交通运输带来了革命 性的飞跃。真虹32阐述了信息技术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巨大影响;张国伍33对交通运 输系统做了详细分析和介绍。 国内外部分学者对选择运输模式加以研究,段爱媛和方芳34对运输模式加以研 究;高更君和黄卫35在着重考虑时间因素的前提下,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 析,提出了利用最小花费来完成运输任务的运输方式的选择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 的求解过程。lai 和 judith chow36 及 john watson 和 mark green37等学者针对供求 关系下的跨境运输系统做了研究, 通过计算得到跨境运输的最优路线; leung 和 yue wu 38针对工厂设在国内, 但成品需要经香港运送至境外客户的跨境运输问题, 提出 了解决货物从内地运送至香港时货车在两地备案但不能互通的问题。 总之,物流运输涉及从上游生产型企业 a、企业 a 所在的海关、货物的代理商, 各种运输模式的运输代理等,最后运送至客户企业 b 的整个物流运输链。国内外已 有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诸多相关研究,包括对采购的研究,对库存管理的研究, 对仓库的规划以及对运输工具的研究等等,但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角度去研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究运输模式的优化并不多见,尤其针对企业运输模式优化的研究更为少见,这也正 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分析本企业目前运输模式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各种运输模式 的构造模式及各种运输模式的管理现状,进而提出适合生产型企业的物流运输的管 理模式和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供应链 管理及物流运输管理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介绍供应链管理及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及 国内外物流运输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hgst 公司运输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依据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 流运输管理理论结合 hgst 公司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公司目前在运输模式方面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hgst 公司运输模式的优化策略可行性研究, 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相 关资源,跟各个相关部门确认及协调研究运输模式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应 的运行计划及试运行方案。 第四章 hgst 公司运输模式优化策略及绩效分析,依据公司自身的特点进行运 输模式优化的设计,对本公司及供应商上下游相关人员在供应链及物流运输领域提 供培训,增强对相关领域的意识;建立相应的运输模式流程;建立相应的运输模式 监管体系;建立相应的跟踪系统,取得相关数据及反馈信息,对新模式下的绩效进 行分析和总结。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图如图 1-1 所示。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图 1-1 论文的框架结构图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主要阐 述了国内外物流研究状况。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公司运输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公司运输模式的优化策略可行性研究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公司运输模式优化策略及绩效分析 总 结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2 hgst 公司运输模式公司运输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hgst 公司概况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 1 月 16 日,是 ibm 在深圳投资的全资子公司。于 2003 年 1 月,ibm 和日立两家国际大型跨国企业巨头对其硬盘存储事业部进行战略性整合, 日立公司为此支付给 ibm 公司 20.5 亿美元, ibm 原有的全资子公司即变为日立的全 资子公司, 公司更名为日立环球存储可以 (深圳)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hgst 公司) 。 公司主要生产日立硬盘内的磁碟。磁碟是硬盘内最核心部件,磁碟的生产是资本密 集型的高科技发展行业,磁碟和磁头的品质即决定了硬盘的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 如图 2-1 所示。 图 2-1 hgst 公司组织结构图 日立硬盘生产延用 ibm 全球化的生产方式,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的总部在美 国加州圣何塞,硬盘的装配厂分别位于泰国、新加坡和中国。而主要的原料供应商 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泰国、越南和美国等地。 hgst 公司处在这样的全球化生产, 全球化供应的链条上, 作为关键部件的生产 厂商,它将零件供应商和硬盘装配厂商联系起来。其原材料全部采用进口的方式, 主要的原材料为未刻录的磁碟及各类用于镀膜层的靶材,成品为硬盘用磁碟,通过 出口或转关运输方式运送给日立的硬盘装配子公司。如图 2-2 所示。 总经理 物料总监 采购部 品质部 电脑部 财务部 设施总监 工程总监 人力资源 生产总监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图 2-2 hgst 公司供销关系图 hgst 公司作为深圳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 从成立至今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最大的 500 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国出口额最大的 200 家企业,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 500 家企 业名录;获 60 多项政府各种奖励,2007 年获国家级 “履行社会责任” 突出贡献外商 投资企业,2011 年初荣获海关 aa 类企业称号。hgst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磁碟生产 厂商,从 2003 年开始生产第一片磁碟开始,至今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磁碟项目里 程碑,如图 2-3 所示。 随着消费电子需求的不断增长,硬盘的需求已经迈入新的消费电子时代。硬盘 主要用于三个领域:台式机,笔记本及服务器。其产量从 06 年到 09 年得到了突飞 猛进的增长,如图 2-4 所示。 基片供应商 (外部) jit 仓库 基片供应商 (日立子公司) 靶材供应商 (外部) hgst 公司 硬 盘 装 配 厂 (hgst 子公司) 硬盘装配厂 (hgst 子公司) 硬 盘 装 配 厂 (hgst 子公司)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图 2-3 hgst 公司磁碟项目里程碑 图 2-4 hgst 公司磁碟 06 年至 09 年产量分布情况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宣布在中国开始磁碟项目 1期、2期净化间的建设和设施的扩建 2008 1期、2期净化剂设备安装、调试 第一批玻璃碟片发货 第一批铝制碟片发货 3期净化间建设 新产品发货 4期净化间建设 1期净化间改造 3期设施扩建 5期净化间项目规划 7月26日, 第1亿片碟片发货 2009 6月22日,第3亿片碟片发货 更新设备 截至2009底,发货碟片3亿5千9百片 2010 5期净化间投入建设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2.2 hgst 公司公司运输模式的现状分析运输模式的现状分析 hgst 公司设立在深圳的福田保税区, 保税区为海关的特殊监管区, 即所有从境 外直接申报进人保税区的货物即是免税货物,在区内进行生产后,全部出口则所有 货物享受免税;如果在区内生产后,转入国内销售,需要补缴应征税款后方可销售。 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是 hgst 公司出口成品的运输模式,如前所述,hgst 公司的成 品即为硬盘用的碟片。其成品均运往日立的硬盘子公司进行硬盘组装,其中约 60% 运往泰国的硬盘组装厂,还有约 40%运往位于深圳龙岗的硬盘组装厂。还有极少部 分用于服务器硬盘的碟片运往新加坡,在此不作提及。以下是当前 hgst 公司对于 两个内部客户-泰国硬盘厂和深圳硬盘厂所存在的两种运输模式。 对于从深圳运送至泰国货物,其路径与所有经香港出口的货物路径相同。海关 申报则必须先向深圳辖区海关直接申报出境,再经香港将货物运送至其它国家。对 于货物来讲,则是申报后货物从深圳发出至香港,经香港再运送至其它国家。如图 2-5 所示。 图 2-5 hgst 公司货物运送泰国路径图 对于从深圳运送至深圳硬盘厂的货物,因为深圳磁碟厂位于福田保税区,而深 圳硬盘厂位于龙岗出口加工区,这两个区域都属于海关的特殊监管区,货物进入特 殊监管区即等同于出口的货物。因此,其出口的路径及申报方式均有所不同。货物 可以通过海关监管车直接运送至深圳龙岗,不需要再经过香港申报出境后再申报进 境。海关申报则则需要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做区内结转的申报,再由第三方物流公 司申报出口直接至出口加工区海关。如图 2-6 所示。 深圳磁碟 厂 泰国硬盘 厂 香港货运 代理仓库 出口 出口 运送至泰国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图 2-6 hgst 公司货物运送深圳路径图 对于以上两种成品的运输模式,运输至泰国的碟片基本都用空运的形式,极少 数不急的才用海运的形式。当然,运输至深圳龙岗的磁碟是用卡车路陆运输的方式, 其通过海关监管车,用转关运输的方式将货物直接从深圳福田保税区运输至深圳龙 岗的出口加工区,本论文暂时不讨论运送至深圳龙岗的运输模式,只讨论运往泰国 磁碟的运输模式。 目前 hgst 公司国际货物的运输模式主要有两种,空运和海运。空运主要应用 于成品,设备,配件及部分原料的运输,海运则用于部分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运输。 空运是通过全球采购跟大型运输商签订全球物流合同,虽然价格略有优势,但空运 的价格仍是很高的,而且近两年来国际油价的迅速攀升及各方面运输成本的增加, 空运的价格更是随之逐日不断的攀升,当然空运的速度比起其它运输方式是最快的, 相对需要的库存较低。 海运以其低廉的运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喜爱,越来越多企业希望能最大化的 利用海运这种运输模式来降低运输的成本,但是运输时间很长,需要有足够的库存, 而且海运的不定因素多于空运,因为天气,船期等各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超过预 定的船期。针对海运和空运的各种弊端,目前,需要寻求一种更适合企业的运输模 式,跨境陆路运输或联合运输的模式便应运而生。短途的跨境陆路运输模式以其费 深圳磁 碟厂 深 圳 硬 盘厂 出口 第 三 方 物 流 保税区内结转 福保海 关 出口 货物通过海关监管车直接运送至深圳龙岗 运送至深圳龙岗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用介于空运和海运之间,但时间几乎接近空运,运用科技的信息跟踪系统,科技的 配套运输工具,成为国际货运的新兴行业,并逐步被企业所喜爱。 2.3 hgst 公司运输模式公司运输模式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 2.3.1 管理层思想上存在的误区管理层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造成运输模式存在问题,首先是公司管理层思想上对运输管理存在误区,导致 公司运输模式一直简单化。存在的误区如下: (1)大多数人认为对于我们公司这种进出口的货物,只能用空运或海运这两种 运输方式,陆路运输只能用于内陆运输。 (2) 部分人认为对于我们生产的产品, 只有空运是最适合的, 因为产品体积小, 但价值高,空运速度快,操作便捷等优势,这也是许多国内企业的共同认识。 (3)操作部门都知道海运是运输成本最低一种运输模式,所以,他们简单的认 为只要备有足够的库存,通过海运的运输模式是最适合的。 (4)操作部门不愿改变旧的运作模式,不认为还有新的运输模式能适合我们的 成品运输。 (5)高层管理者对物流一直认为物流操作部门是公司的辅助部门,没有给予足 够的重视,只要货物可以正常的进口和出口,运输模式并不重要,只要能满足客户 的需求,运费越低越好。 (6)高层及中层管理者对陆路运输的担忧很多,认为陆路运输风险很高,不定 因素太多。不适合运输我们公司这种体积小,但价值高的产品。 总之,公司对所有的货物采用传统的运输模式,即急的货物用空运,不急的货 物就用海运。公司没有对货物进行细化运输模式或具体分析不同运输模式可以给企 业带来怎样的收益,也没有考虑到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公司高层管 理人员习惯于此种传统的运输模式,因此物流运输管理水平一直停留在当初的水平 没有任何的进步,只是在空运上不断地要求货物代理商降价,在海运上要求货物代 理上给我们找到更好的航线,以便缩短运输的时间。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2.3.2 相关部门配合的问题相关部门配合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节点绩效,但是各个节点都是相对独立的, 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和使命,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关的,有时可能 是冲突的,因此必然导致企业内部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降低。 虽然 hgst 公司秉承原来 ibm 的全球化物流运作方式,运输的合同均由美国总 部专门的物流采购部门与全球跨国货物代理商签署,我们下属子公司具体的物流部 门只负责具体运作,不负责签署合同和决定运费的费率。公司内部具体的生产部门, 决定产品品质,对于运输模式上任何的改变,都必须经过公司内部生产部门及美国 总部生产部门的同意,这样就造成了改变的受阻或延误。另外,在管理方面 hgst 公司目前虽然有整体的管理概念和思想,但具体部门之间操作时,还是将物流部门、 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均割裂开,信息互相隔离没有共享,相互之间的反馈很少,即物 流部门非常被动,造成诸多原本不急的货物变成了急货。 对于硬盘行业的白热化竞争,市场对硬盘的需求变动很大,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越来越高,客户不仅仅需要品质优良的产品,还需要个性化,实效性很好的产品,这 就要求我们这些生产厂家要把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做到最优,但 hgst 公司由于 生产部门和维修部门经常出现过量领料的现象,由于没有信息的反馈也无法控制所 有的出库的库存品是否合理使用;再由于客户的需求变化,这种大型企业运作上的 滞后,造成对客户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计划部门无法跟上客户的变化需求,造成 生产出来的产品滞留在仓库,反而很多没生产出来的产品客户急需,不得不用空运 的运输模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例如,hgst 公司对成品的出货,每年每个月都根据 客户的订单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由于日本地震,福岛周边的供应商突然无法正常 供应其原材料给相应的磁头生产厂,造成部分种类硬盘无法正常装配,即对我们硬 盘中的碟片需求突然锐减,但由于公司相关层级太多,决策滞后,相关部门信息沟 通不畅等原因,还是造成了生产出来诸多库存滞留在仓库的现象,以及部分产品十 万火急,必须用空运中最快的方式运送给客户,造成高额运费的产生。 这种各行其道的行为将直接导致企业内部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低下,结果是导致 企业在整个行业内供应链效率低下,从而引起客户服务水平的下降,最终导致企业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失去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2.3.3 系统支持系统支持的的问题问题 公司内部信息化系统 sap 目前只起到一种记流水账的功能,服务于财务部门,在 仓库仅对主料录入系统,部分主料在系统外,零配件及其它相关数据无法进入 sap 系统,需要另行手工录入、跟踪。公司外部的货物跟踪,本来是可以通过货物代理 公司的跟踪系统进行跟踪,但是,因为空运很快,货物代理公司的网上系统只作为 到货信息查询所用。即只能通过运单号查询货物是否已经到达香港,如果运输公司 没有及时更新系统,或者货物有什么突发情况发生,企业是无法知道货物的实际状 态,只有通过运输公司去查询货物的状况或等待货物到达香港后再做安排。虽然空 运出现特殊状况的情形不多,但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海运,从泰国到 深圳的运输时间一般都是 11 天,运输公司没有提供任何的货物跟踪系统可以让企业 查询,即使根据提单查询,也只知道货物在那条船上,无法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