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摘 要要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演变是与企业特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相适应的。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企业经营环境、组织形式、管理理论和方法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 化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传统业绩评价模式的发展方向,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模式越来越受到 置疑, 非财务指标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变革不可避免。 论文从数据来源、反映内容、主要用途三个方面,并结合非财务指标的特点对非财务 指标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非财务指标是基于企业的经营战略,对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和实 施的关键业绩因素进行反映,并在业绩管理过程中作为过程适时控制和跟踪评价的指标。 论文通过对企业价值公式的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不能单从财务层面而 应从财务层面和经营层面相结合进行因素分析和归纳。论文将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 中应用与企业的价值管理战略相结合,通过反映企业价值经营层的影响因素,作为价值驱 动因素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从而实现对企业业绩的评价。论文构建了基于价值管理的 非财务指标体系,并阐述了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 论文指出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应用应重点解决关键非财务指标的确定、评价标准 的确定以及业绩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内容。对关键非财务指标的确定,论文指出关键非财务 指标应具备的信息质量特征,并提出质量测试的观点,通过全面性测试、有效性测试、内 部逻辑关系测试、关联度测试、矩阵测试来确定关键非财务指标。对于业绩评价标准的确 定, 论文提出了业绩评价标准设置的基本原则, 并对几种业绩评价标准类型做了对比分析。 对于业绩评价方法,论文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了基于价值管 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业绩评价过程。 关键词:关键词:业绩评价,非财务指标,价值管理 ii a study on the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use i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bstra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are compatible with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since th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business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al forms,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of new changes, these changes make it further on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s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pure financial evaluation model more and more doubt,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of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ory change is inevitable. paper from the data source, the contents, and the main use of these three area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itself make a definition. that the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are based on the companys business strategy, reflect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strategy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key performance factors, being use as the process time control and track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value formula,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should be further to the level of impact on business factor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is. papers combine the use of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in corpo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ith the value management strategy, by reflecting the impact of factors operating level, to achie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value-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explains the value-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of specific elements. paper presents the use of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should concerned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indicators, the choice of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how the financial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key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of the quality test, emphasis on the key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hould hav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ttention, and make comprehensive testing, effectiveness testing, the internal logic test, correlation testing, test matrix, to identify key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paper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set basic principles and types of evaluation criteria to make a choice o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choice of evaluation methods, paper combines the theory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using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describe the value-based management system of iii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cess in detail. key words:key wor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value management 学术诚信声明 学术诚信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 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时 间: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集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集美大学可以 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 者(签名): 导 师(签名): 时 间: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 现代公司制诞生后,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企业经营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存 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资本所有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对经营者进行考核,需要相关的业 绩评价和考核机制,这种现实需求推动了相关业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基本依靠定量的财务指标。定量的财务指标 分析评价法通过特定的方法对企业会计报表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计量并形成各种定量的 财务指标,以此来揭示会计报表中的财务信息所包含的趋势及相互关系,并对企业的盈利 能力、偿债能力等状况做出判断,从而实现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但定量的财务指标分析评 价法自身的缺陷在后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逐渐被发现:过分强调企业在会计报表 上的业绩表现容易造成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的确立 和实现;无法评价一些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以及决定企业未来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比 如研发能力、人力资源、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供应商关系管理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等多个方面。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战略联盟、跨国 企业、横向联合、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外部 环境的认识,重视与供应商、销售商、客户建立协作伙伴关系,而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和理 论诸如适时制(jit) 、业务流程重组(bpr)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 、并行工程(ce) 等也加速了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上的变革。这些变化都冲击了已有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 企业和学术界为此在对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尝试着 将市场份额、产品和服务质量、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内容纳入到企业 业绩评价体系中,特别是 1992 年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测评方法” ,除了对企业 的经营成果采用财务指标进行反映外,还提出了从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及学习、成长与 创新这三个方面来对企业业绩进行测评,得到广大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可。在此以后,非 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对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一 方面可以通过探讨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应用的理论依据,以及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体 系的逻辑框架和构成要素等内容,来完善业绩评价理论;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在实际 业绩评价过程中,避免因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进行业绩评价而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短期 行为,同时有利于引导企业对一些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加以重视,包括产品和技术创 新能力、竞争能力等。由于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非财务指 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也有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衡量这些影响企业业绩的不可计量、不确 定因素。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 基于上述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参考导师指导意见,本人认为对非财务指标 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选择“非财务指标在企 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非财务指标的关注最早起源于实务界在经营活动中的需要。20 世纪 80 年代开 始, 一些美国跨国公司就开始思考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使用, 比如 genera electric (通用电气) 、motorola、xerox(施乐)和 ibm 就强调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客户满 意度、产品生产周期、生产能力等非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业绩情况做出相关评价 1。国外 学术界根据实务界的这种现实需求对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规范和 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对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应用的研究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 类: 一是从非财务指标跟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的角度研究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 的应用。这类研究主要有:霍尔的“四尺度论” ,霍尔认为企业应从作业时间、产品质量、 资源利用情况、企业人力资源这四个方面来实现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并强调可以通过对这 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来改善企业的业绩表现 2。cross b12=a121,a122,a125。 得到模糊矩阵 b 11121314151 21222324252 12112212312412512 aaaaab aaaaab b aaaaab = ? 式(4.1)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9 4)确定权重集。对评价指标 ri赋予权重 ci,且 ci满足 c1+c2+c3+cn=1。比如通过德 尔菲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为: 评价指标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r10 r11 r12 指标权重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c10 c11 c12 权重集为 c=c1,c2,.,c12 5)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矩阵乘法,通过计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112131415 2122232425 1234 121122123124125 * aaaaa aaaaa dcbcccc aaaaa = ? 式(4.2) 对 d 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 d1+d2+d5=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即可得出对企业业 绩的评价结果。 4.4.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4.4.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根据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企业业绩受企业核心资源、运营管理能力、增 长能力三方面共同驱动,这些驱动因素不仅影响企业的现时价值变化,更会影响企业未来 长期价值的创造,驱动因素所包含的具体业绩评价指标既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影响因素 的衡量,也是对企业未来价值创造能力的评判。通过对这些前瞻性的价值驱动因素及评价 指标的分析, 企业管理者可以洞悉企业未来的价值源泉, 从而制定出创造企业价值的战略。 本文通过案例企业(数据为假定数据) ,来说明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如何实现 对企业业绩的评价。根据前文的假设,案例企业所构建的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 如表 4-7 所示。 表 4-7 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 经营层影响因素 企业核心资源 c1 运营管理能力 c2 增长潜力 c3 产品的产销率 c11 采购成本占采购总价的 比例 c21 新产品率 c31 市场占有率 c12 供应商交货的及时率 c22 新产品研发成功率 c32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c13 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c23 研发费用率 c33 员工流动率 c14 产品合格率 c24 新产品投资回报率 c34 设备的先进程度 c15 产品周转期 c25 专利成果发明数量 c16 生产能力利用率 c26 评价指标 cij 生产设备更新情况 c17 生产故障次数 c27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0 续表 4-7 经营层影响因素 企业核心资源 c1 运营管理能力 c2 增长潜力 c3 企业核心价值观 c18 客户投诉次数 c28 企业的品牌形象 c19 现有客户的业务增长比 例 c29 新客户的收入比例 c210 评价指标 cij 战略客户的数量 c211 cij指标得分 f1j f2j f3j cij单项权重 a1j a2j a3j ci单项得分 b1=f1j*a1j b2=f2j*a2j b3=f3j*a3j ci单项权重 d1 d2 d3 加权得分 c1=b1*d1 c2=b2*d2 c3=b3*d3 综合得分 c=c1+c2+c3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如下: 1)确定综合评价的因素集。因素集是各种因素的集合。根据前文构建的基于价值管 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按指标的层次关系,分为主因素集、子因素集。主因素集是企业核 心资源、运营管理能力、增长能力这三个层面因素的集合;子因素集是各主因素的主要影 响方面的集合。分别表示如下: 主因素集 c=(c1,c2,c3) ,子因素集 ci=(ci1,ci2,ci3,cik) (i=1,2,3;k=1,2,3) 。 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主要是有关专家)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各种评价结 果的等级。评价集用 v=(v1,v2,.,vm)表示。本文将专家评语设定为五个等级,分别 是“优秀,良好,一般,差,较差” 。 3)进行单因素评判。假设现有 20 个专家分别对案例企业的评价集 cij进行评价,专家 对案例企业评价集的评价结果见表 4-8: 表 4-8 专家对案例企业评价集的评价结果 评价因素 专家评价集 c11 (0.5,0.25,0.1,0.05,0.1) c12 (0.6,0.15,0.2,0.05,0) c13 (0.65,0.1,0.15,0.1,0) c14 (0.5,0.2,0.1,0.05,0.15) c15 (0.6,0.2,0.1,0.05,0.05)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1 续表 4-8 评价因素 专家评价集 c16 (0.5,0.15,0.2,0.1,0.05) c17 (0.7,0.1,0.05,0.1,0.05) c18 (0.4,0.3,0.1,0.05,0.15) c19 (0.2,0.5,0.15,0.15,0) c21 (0.3,0.4,0.05,0.2,0.05) c22 (0.5,0.4,0.05,0.05,0) c23 (0.1,0.4,0.3,0.15,0.05) c24 (0.1,0.3,0.3,0.2,0.1) c25 (0.1,0.2,0.5,0.2,0) c26 (0.4,0.4,0.1,0.1,0) c27 (0.5,0.3,0.15,0.05,0) c28 (0.3,0.3,0.2,0.15,0.05) c29 (0,0.2,0.5,0.3,0) c210 (0,0.25,0.4,0.25,0.1) c211 (0,0.2,0.4,0.3,0.1) c31 (0.3,0.3,0.3,0.1,0) c32 (0.2,0.4,0.3,0.1,0) c33 (0.3,0.5,0.2,0,0) c34 (0,0.2,0.3,0.4,0.1) 表 4-8 中的评价集的数值根据每个等级的专家人数除以专家总人数计算确定。比如对 c11(产品的产销率)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r=(10 5 2 1 2) ,矩阵的数字表示 20 为 专家中有 10 人认为 c11(产品的产销率)为“优秀” ,5 人认为“良好” ,2 人认为“一般” , 1 人认为“差” ,2 人认为“较差” 。将矩阵中的各元素除以参与评定的总专家人数 20 人, 即可得到评价集: v=(v1,v2,v3,v4,v5)=(0.5 0.25 0.1 0.05 0.1) 表 4-8 中各评价因素的评价集以此类推进行计算,可以得出表 4.8 中专家对案例企业评价 集的评价结果。 4)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由于在因素集里各次级因素对上级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 的,这需要用权重来体现。权重反映了各因素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它 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确定各因素权重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 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指利用专家或个人的知识或经验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其原始数据 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到,主观赋权法具体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2 是从指标的统计性质来考虑指标的权重,客观赋权法具体包括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 离差最大化法等。客观赋权法度额定的权重在多数情况下精度较高,但确定过程较复杂。 主观赋权法的客观性较弱,但解释性则较强,因为专家可以根据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按 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德尔菲法通过集中专家的经验和意见,来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 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德尔菲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选择专家。一般情况下是选择在业绩评价领域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理论修 养的专家 10-30 人左右。 (2)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权数的规则发给选定的专家,由专 家独立地给出各指标的权数值。 (3)回收结果并计算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与标准差。 (4)将计算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专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权 数。 (5)重复上述第(3)和(4)步,直至各指标权数与其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 标准,也就是说各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并以此时各指标权数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权数, 在本文的例子中,ci为 c 的权重为 d=(d1,d2,d3) ;cij对 ci的权重分别为: a1=(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 a2=(a21,a22,a23,a24,a25,a26,a27,a28,a29,a210,a211) a3=(a31,a32,a33,a34) 假设按照德尔菲法,专家确定的案例企业各因素的权重分别为: d=(d1,d2,d3)=(0.35,0.4,0.25) a1=(0.15,0.15,0.1,0.1,0.2,0.1,0.05,0.1,0.05) a2=(0.1,0.05,0.1,0.1,0.1,0.05,0.1,0.1,0.05,0.1,0.15) a3=(0.35,0.3,0.2,0.15) 5)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1)对子因素集分别进行综合评判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3 () () 1112345 ba * 0.150.150.10.10.20.10.050.10.05 * 0.50.250.10.050.1 0.60.150.20.050 0.650.10.150.10 0.50.20.10.050.15 0.60.20.10.050.05 0.50.150.20.10.05 0.70.10.050.10.05 0.40.30.10.050.15 0.20.50.150.150 vvvvv= = ()0.5350.2050.130.06750.0625 = 式(4.3) () () 2212345 ba * 0.10.050.10.10.10.050.10.10.050.10.15 * 0.30.40.050.20.05 0.50.40.050.050 0.10.40.30.150.05 0.10.30.30.20.1 0.10.20.50.20 0.40.40.10.10 0.50.30.150.050 0.30.30.20.150.05 00.20.50.30 00.250.40.25 vvvvv= = ()0.1850.2950.28250.18750.05 0.1 00.20.40.30.1 = 式(4.4) () () () 3312345 ba * 0.350.30.20.15 * 0.30.30.30.10 0.20.40.30.10 0.2250.3550.280.1250.015 0.30.50.200 00.20.30.40.1 vvvvv= = = 式(4.5) (2) 对主因素集进行综合评判,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由前面分析得: 1 2 3 0.5350.2050.130.06750.0625 0.1850.2950.28250.18750.05 0.2250.3550.280.1250.015 b bb b = 式 (4.6)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4 () () * 0.5350.2050.130.06750.0625 0.350.40.25 * 0.1850.2950.28250.18750.05 0.2250.3550.280.1250.015 0.31750.27850.22850.12990.0456 cd b= = = 式(4.7)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案例企业评价集里最大隶属度为 0.3175,属于“优秀” 。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5 第 5 章 结论与不足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 5 章 结论与不足 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业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演变是与企业特征和经济环境的演变相适应的,随着单纯 的财务评价模式越来越受到置疑,非财务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体系及 评价方法的变革不可避免,研究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指导意义。论文论述了非财务指标的概念界定,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和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在业绩评价中应用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内容。 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1)对于非财务指标的概念,论文提出从数据来源、反映内容、主要用途这三个方面, 结合非财务指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加以认识。非财务指标是对影响企业业绩的,诸如创 新、质量、品牌等重要非财务信息进行再加工所形成的指标。非财务指标来自企业的经营 活动过程的特点,使得它能够跟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相结合,并在企业战略的执行过程 中作为对企业业绩的过程控制和跟踪评价指标。因此,本文认为非财务指标是基于企业的 经营战略,对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业绩因素进行反映,并在业绩管理过程中作 为过程适时控制和跟踪评价的指标。 2)论文构建了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论文通过对企业价值公式的分析, 提出对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能单从财务层面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层面影响因 素的分析和归纳。论文将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与企业的价值管理战略相结 合,通过反映企业价值经营层的影响因素,作为价值驱动因素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从 而实现企业业绩评价。论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并阐述了 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要素。 3)论文指出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应用应重点解决关键非财务指标的确定、评价 标准的确定以及业绩评价方法这三个方面内容。对关键非财务指标的确定,论文提出质量 测试的观点,强调对关键非财务指标应具备的几个信息质量特征加以关注,并进行相关的 全面性测试、有效性测试、内部逻辑关系测试、关联度测试、矩阵测试来最终确定关键非 财务指标。论文提出评价标准的设置应遵循客观性、清晰性、一致性、可行性、有效性和 灵活性这几个基本原则,并对几种评价标准类型做了对比分析。对于评价方法的选择,由 于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影响企业业绩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单一评价法无 法反映企业业绩的整体特征,因此论文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基 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业绩评价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5.2 本文的不足 5.2 本文的不足 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上还存在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6 以下不足: 1)本文通过对企业价值公式的分析,提出在对企业价值的财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进行经营层面影响因素的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 应用与企业的价值管理战略相结合,通过反映企业价值经营层的影响因素,作为价值驱动 因素来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从而实现企业业绩评价。但本文并没有对财务指标与非财务 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这需要以后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在探讨基于价值管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应用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时,只是以理论 分析和举例说明方式进行阐述,并没有结合实际企业来阐述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这主要 是由于研究条件方面的限制,今后可以结合实际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设来探讨非财务 指标的应用。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7 致 谢 致 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导师邱吉福副教授在我研究生的三年学习生活过程中对 我的关心和指导。在我的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从论文提纲的拟定,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 最终的论文定稿,都得到导师的指正和精心指导,使我顺利完成论文。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唯有今后加倍努力以报师恩。在此,衷心感谢邱吉福导师! 感谢工商管理学院 07 级会计学专业的其他三位导师:王凤洲老师、张白玲老师、王 河流老师对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指导!感谢工商管理学院的高绍福老师、方水明老师、卿松 老师、王立凤老师等各位关心我们的老师!感谢教学秘书曹慧琴老师!感谢工商管理学院! 感谢集美大学!祝母校明天更美好! 感谢三年来一起学习成长的三位同学:杜孝森、黄莹、郑胜寒。 感谢我的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和支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 集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3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陆庆平.企业绩效评价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张朝宓,熊焰韧.当代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胡玉明.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 张川,潘飞,john robinson.非财务指标采用的业绩后果实证研究-代理理论vs权变理论j.会计研 究,2008(03):39-46. 7 裘益政.全面业绩评价方程-公司如何在报酬激励计划中引进非财务指标j.企业管 理,2001(08):76-78. 8 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05. 9 孟显仕.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0杨兵,柯佑鹏.非财务指标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 讯,2005(11):84-88. 11吕峻.基于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困境预测及征兆分析-来自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 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2):52-58. 12杨军芳,张琴,吴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